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2篇

    2、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通过让学生做第112页的第2题,了解学生计算时还存在什么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通过反思自己纠正;还应注意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达到计算熟练。3、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结合第113页第3题复习口算,结合第4题复习估算和笔算。教师针对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订正,再通过练习二十五中的有关练习或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全体学生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总复习:课题二1、复习统计时,让学生分析第113页第5题中的数据,对近年来该地区沙尘天气的发展变化趋势有一个判断;让学生谈谈感想,有什么办法减少沙尘天气,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的思想教育。2、复习年、月、日时,要注意全面复习学过的时间单位和有关知识,可借助表格进行系统整理时间单位,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吨的认识》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节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克、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学习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对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本节教学内容包括通过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明确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与千克间的换算。二、学情分析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到,20%的学生对于吨的概念比较模糊,不知道吨是质量单位,有65%的同学听说过吨这个单位,但并不知道一吨到底有多重,有15%的同学知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在货车的车门上、电梯上看到过吨这个单位。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节《千米的认识》。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千米”不像厘米、分米那样看得见、画得出,所以学生对“千米”的感知相对较少,这就为学生认识“千米”带来了困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灵活运用教材,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根据上述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2、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其中,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间的计算》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间的计算》说课稿

    一、说课标《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所以我把“加强生活体验,注重学生发展”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理念。二、说教材:1、教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时间的计算这一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2、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时间换算的方法,正确地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养成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3、本课教学的重点:计算间隔不超过1小时的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 难点: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及经过的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知识生长点:让学生在认识了时、分、秒及时间单位的进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和经过时间的计算。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倍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将通过对已学习的有关乘法的知识进行迁移获得“倍”的概念。“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本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目标如下: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突破方法:通过反复的学具操作活动,让学生去观察、经历、体验和探索,在亲身感受中建立“倍”的概念。

  •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2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2

    教学反思: 1.本课时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数与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节课是一堂起始课,它为学生的思维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这节课的地位没有提到一定的高度,只是交给学生比较线段的方法,没有从数形结合的高度去认识.实际上这节课大有可讲,可以挖掘出较深的内容.在教知识的同时,交给学生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一点不容忽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时注意.2.学生在小学时只会用圆规画圆,不会用圆规去度量线段的大小以及截取线段,通过这节课,学生对圆规的用法有一个新的认识.3.在课堂练习中安排了度量一些三角形的边的长度,目的是想通过度量使学生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结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为下面的教学做一个铺垫.

  •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1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1

    1.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能借助尺、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能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3.了解线段的中点及线段的和、差、倍、分的意义,并能根据条件求出线段的长.一、情境导入爱护花草树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优秀品质.从教学楼到图书馆,总有少数同学不走人行道而横穿草坪(如图),同学们,你觉得这样做对吗?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学习了下面的知识,你就会知道.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线段长度的计算【类型一】 根据线段的中点求线段的长如图,若线段AB=20cm,点C是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1)求线段MN的长;(2)根据(1)中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B=a,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出MN的长度吗?请用简洁的话表达你发现的规律.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几》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几分之几》。下面我对本课题主要从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简单分析。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几分之几》是人教版三年级第八单元第2个课时。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几分之一”,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而本课题的理论、知识等是学好分数的基础,它在整个分数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着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本节课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动手操作等合作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掌握分数表示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从而掌握几分之几的读写和同分母的大小比较,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初步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说课稿

    ? 首先,说教材第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时、分、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第1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认识时间的基础上的知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学好本课的知识,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第2,教学目标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我确定了3个层面的教学目标:层面1是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时、分、秒的概念,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层面2是技能目标:通过对时、分、秒的研究,观察、分析、归纳、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层面3是情感目标:学生能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的同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认真好学、乐于交流、勇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第3,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新课标以及学生具体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时、分、秒的概念;教学难点是建立1秒、几秒、1分、1小时的时间观念,提高时间估测能力;关键点是理解1分=60秒。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说课稿

    二、教学目标24时记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互换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基础,特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经验,明确12时计时法和认识24时记时法,使学生发现和理解24时记时法与12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够对两种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换算。并能结合具体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2、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教具:多媒体课件、时钟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24时记时法,发现和理解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把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化。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3、情感目标: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本着课程标准,我在认识了本节课教材在整个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考虑学生认知情况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教学重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关键点: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算法。四、说教法。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从学生爱听的故事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互动探讨新知、引导学生总结、点拨学生迷惑等教学方法。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

    4、简单小结,内化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出学习的课题(教师板书),学生再明确表达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证书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计算方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即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注意能月份的一定要约成最简分数为止。”,(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基础练习2、引申练习3、解决实际问题 【精心设计练习,既有与例题程度相当的“保底”题,又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变式题,拓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有用,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同时适时进行环保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教书育人的作用。】五、说板书设计此板书力图板书的简洁美,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示了方法过程。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课里程表(二)》教案说课稿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课里程表(二)》教案说课稿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1.出示课件-情境图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里程表的知识,这节课我们接着来研究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里程表(二)师:淘气的叔叔是出租车司机。淘气为了记录叔叔每天跑的路程,淘气在叔叔星期一早上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5千米。淘气记录了叔叔周一至周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课件展示里程表)。(二)探究新知1.例1(1)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淘气记录的叔叔的周一到周五的里程表,想一想,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我发现了叔叔周一行了160千米。 师:同学们他说找到数学信息对吗?生:160千米不是星期一的行驶里程,应该是星期一晚上里程表上的读数。 星期二里程表上的读数是350,。生:。。。。师:同学们找的数学信息非常多,非常全面。(2)小组讨论交流:淘气根据题意画了一个图,你看懂了吗?与同伴说一说。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多少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多少教案

    4.操作。(“做一做”第2题) 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二、运用新知 教科书练习一第1~4题。 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 三、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教案

    教学目标: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同一类物品进行不同的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2.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意义,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4.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5.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选择不同标准分类难点:思维的发散性 关键:在直观中拓展思维的时空教学准备:铅笔、实物卡片、学具袋(各种形状、颜色各异的物品)教学过程:一、观察分析 多重分类1.师出示如书本P39页的铅笔。(1)观察这些铅笔有什么不同?并把它们分分类。(2)四人一小组交流、讨论可以怎么分类?是按什么分的?比比哪一组的分法最多。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字编码》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字编码》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在新课标理念下新增加的一节实践活动课,重要是向学生渗透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本节课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如:学号、门牌号、身份证号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二)学生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对数字编码有了简单的了解,如:运动员的号牌、车牌号、邮编、门牌号等。学生也简单的知道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这节课就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课标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确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经历尝试编写本学校独一无二学号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和实践活动能力。 3.体会数字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1、本节内容:《口算乘法》是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56—57的内容。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着重从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融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社会经验,让学生再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计算数学,使得数学学习生活化。3、教学目标: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以及不仅为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说课稿

    一、说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呈现“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尽力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二、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3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节内容,“认识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先通过“森林运动会”——小蚂蚁围着树叶跑步,初步感知小蚂蚁的运动路线就是树叶的周长;然后对游泳池池口和篮球场周围边线进行观察,明确这条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这里没有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这两个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的含义。接着以已有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去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周长,知道怎样可以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四边形》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四边形》说课稿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平面图形、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图形的基础。所以,要落实好这部分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快乐、充实的课堂中得到一定层次的提高。因此,本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一是借助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到四边形的特点;例二让学生对各种四边形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征有所了解,特别是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材通过找一找、涂一涂、分一分等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了解。我觉得教材这样的编排符合中低段儿童的心理特点。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起点,我作了课前调查,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四边形并不是一无所知,但也并不十分清晰,而且不同学生的认识存在差异,学生只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还只能在直观上理解,还不能概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的第一课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1.教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它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教科书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主要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写法的问题;例2也是一位数除两位数,但除到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除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连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上一页34567891011121314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