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拉勾勾说课稿

  • XX年五一劳动节国旗下讲话稿

    XX年五一劳动节国旗下讲话稿

    同学们,这个礼拜星期六又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了,我们年年都欢快地庆祝这个节日,那么你知道它是怎样诞生吗?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这次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与会代表一致同意,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了。为什么要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呢?这还得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说起。当时,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他们知道,要争取生存的条件,就只有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工人们提出的罢工口号,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奇偶性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奇偶性教学设计(2)

    《奇偶性》内容选自人教版A版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函数奇偶性是研究函数的一个重要策略,因此奇偶性成为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它的研究也为今后指对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性质等后续内容的深入起着铺垫的作用.课程目标1、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2、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3、学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示函数奇偶性;2.逻辑推理:证明函数奇偶性;3.数学运算:运用函数奇偶性求参数;4.数据分析:利用图像求奇偶函数;5.数学建模: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奇偶性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和函数奇偶性的判断;难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探究与理解.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诱导公式教学设计(1)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诱导公式教学设计(1)

    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1.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答案】设角 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那么(1) (2) 2.诱导公式一 ,其中, 。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二、探索新知思考1:(1).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有什么关系?【答案】相等(2).角 -α与α的终边 有何位置关系?【答案】终边关于x轴对称(3).角 与α的终边 有何位置关系?【答案】终边关于y轴对称(4).角 与α的终边 有何位置关系?【答案】终边关于原点对称思考2: 已知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x, y),请同学们思考回答点P关于原点、x轴、y轴对称的三个点的坐标是什么?【答案】点P(x, y)关于原点对称点P1(-x, -y)点P(x, y)关于x轴对称点P2(x, -y) 点P(x, y)关于y轴对称点P3(-x, y)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幂函数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幂函数教学设计(2)

    幂函数是在继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之后,又学习了单调性、最值、奇偶性的基础上,借助实例,总结出幂函数的概念,再借助图像研究幂函数的性质.课程目标1、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画幂函数y=x,y=x2,y=x3,y=x-1,y=x 的图象;2、结合这几个幂函数的图象,理解幂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和性质;3、通过观察、总结幂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概括抽象和识图能力.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示函数幂函数;2.逻辑推理:常见幂函数的性质;3.数学运算:利用幂函数的概念求参数;4.数据分析:比较幂函数大小;5.数学建模: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幂函数性质、图像特点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常见幂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难点:幂函数的单调性及比较两个幂值的大小.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对数的运算教学设计(1)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对数的运算教学设计(1)

    本节课是新版教材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四章第4.3.2节《对数的运算》。其核心是弄清楚对数的定义,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理解它的关键就是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分析得出对数的概念及对数式与指数式的 互化,通过实例推导对数的运算性质。由于它还与后续很多内容,比如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这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所以在本学科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抓住对数的概念、并让学生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通过实例推导对数的运算性质,让学生准确地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进行运算,学会运用换底公式。培养学生数学运算、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1、理解对数的概念,能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2、了解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的意义,理解对数恒等式并能运用于有关对数计算。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对数的运算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对数的运算教学设计(2)

    学生已经学习了指数运算性质,有了这些知识作储备,教科书通过利用指数运算性质,推导对数的运算性质,再学习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化简求值。课程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引入,推导对数的运算性质;2、熟练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学会化简,计算.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对数的运算性质;2.逻辑推理:换底公式的推导;3.数学运算: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4.数学建模:在熟悉的实际情景中,模仿学过的数学建模过程解决问题.重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换底公式,对数恒等式及其应用;难点:正确使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和换底公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教学工具:多媒体。一、 情景导入回顾指数性质:(1)aras=ar+s(a>0,r,s∈Q).(2)(ar)s= (a>0,r,s∈Q).(3)(ab)r= (a>0,b>0,r∈Q).那么对数有哪些性质?如 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对数的概念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对数的概念教学设计(2)

    对数与指数是相通的,本节在已经学习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实例总结归纳对数的概念,通过对数的性质和恒等式解决一些与对数有关的问题.课程目标1、理解对数的概念以及对数的基本性质;2、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对数的概念;2.逻辑推理:推导对数性质;3.数学运算:用对数的基本性质与对数恒等式求值;4.数学建模:通过与指数式的比较,引出对数定义与性质.重点: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以及对数性质;难点:推导对数性质.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教学工具:多媒体。一、 情景导入已知中国的人口数y和年头x满足关系 中,若知年头数则能算出相应的人口总数。反之,如果问“哪一年的人口数可达到18亿,20亿,30亿......”,该如何解决?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2)

    函数在高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因而作为函数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从三个实例出发,引出函数的概念.从而就函数概念的分析判断函数,求定义域和函数值,再结合三要素判断函数相等.课程目标1.理解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及对应法则。2.掌握判定函数和函数相等的方法。3.学会求函数的定义域与函数值。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通过教材中四个实例总结函数定义;2.逻辑推理:相等函数的判断;3.数学运算:求函数定义域和求函数值;4.数据分析:运用分离常数法和换元法求值域;5.数学建模: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函数概念的活动,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点: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难点:函数概念及符号y=f(x)的理解。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2)

    《基本不等式》在人教A版高中数学第一册第二章第2节,本节课的内容是基本不等式的形式以及推导和证明过程。本章一直在研究不等式的相关问题,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也是之后基本不等式应用的必要基础。课程目标1.掌握基本不等式的形式以及推导过程,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问题。2.经历基本不等式的推导与证明过程,提升逻辑推理能力。3.在猜想论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基本不等式的形式以及推导过程;2.逻辑推理:基本不等式的证明;3.数学运算: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4.数据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5.数学建模:利用函数的思想和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重点:基本不等式的形成以及推导过程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难点:基本不等式的推导以及证明过程.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2)

    例7 用描述法表示抛物线y=x2+1上的点构成的集合.【答案】见解析 【解析】 抛物线y=x2+1上的点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x,y)|y=x2+1}.变式1.[变条件,变设问]本题中点的集合若改为“{x|y=x2+1}”,则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答案】见解析 【解析】集合{x|y=x2+1}的代表元素是x,且x∈R,所以{x|y=x2+1}中的元素是全体实数.变式2.[变条件,变设问]本题中点的集合若改为“{y|y=x2+1}”,则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答案】见解析 【解析】集合{ y| y=x2+1}的代表元素是y,满足条件y=x2+1的y的取值范围是y≥1,所以{ y| y=x2+1}={ y| y≥1},所以集合中的元素是大于等于1的全体实数.解题技巧(认识集合含义的2个步骤)一看代表元素,是数集还是点集,二看元素满足什么条件即有什么公共特性。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任意角教学设计(1)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任意角教学设计(1)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必修一》(人 教A版)第五章《三角函数》,本节课是第1课时,本节主要介绍推广角的概念,引入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象限角的概念以及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并由此进一步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教学方法可以选用讨论法,通过实际问题,如时针与分针、体操等等都能形成角的流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形成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明确规定角的概念,通过具体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终边相同的角,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A.了解任意角的概念;B.掌握正角、负角、零角及象限角的定义,理解任意角的概念;C.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D.会判断角所在的象限。 1.数学抽象:角的概念;2.逻辑推理:象限角的表示;3.数学运算:判断角所在象限;4.直观想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任意角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任意角教学设计(2)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 ~ ,但是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超出 ~ 范围的角.例如体操中有“前空翻转体 ”,且主动轮和被动轮的旋转方向不一致.因此为了准确描述这些现象,本节课主要就旋转度数和旋转方向对角的概念进行推广.课程目标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2.理解象限角的概念及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3.掌握判断象限角及表示终边相同的角的方法.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理解任意角的概念,能区分各类角;2.逻辑推理:求区域角;3.数学运算:会判断象限角及终边相同的角.重点:理解象限角的概念及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难点:掌握判断象限角及表示终边相同的角的方法.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教学工具:多媒体。一、 情景导入初中对角的定义是:射线OA绕端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回到起始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得到 ~ 范围内的角.但是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超出 ~ 范围的角.例如体操中有“前空翻转体 ”,且主动轮和被动轮的旋转方向不一致.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诱导公式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诱导公式教学设计(2)

    本节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中的公式二至公式六,其推导过程中涉及到对称变换,充分体现对称变换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在练习中加以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 的任意性;综合六组诱导公式总结出记忆诱导公式的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的能力。诱导公式在三角函数化简、求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工具作用,要求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和应用。课程目标1.借助单位圆,推导出正弦、余弦第二、三、四、五、六组的诱导公式,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并解决有关三角函数求值、化简和恒等式证明问题2.通过公式的应用,了解未知到已知、复杂到简单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以及信息加工能力、运算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第三章第一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教案

    地质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 对年龄(或同位素年龄)两种。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岩石和地层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和它们的时代顺序。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即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 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7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两个纪。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绝对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的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 数。越是老的岩石,地层距今的年数越长。

  • 第二学期开学安全第一课(国旗下讲话)

    第二学期开学安全第一课(国旗下讲话)

    第二学期开学安全第一课(国旗下讲话)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迈着矫健的步伐回到学校,迎接新学期的挑战。今天我将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围绕“安全”这个话题和大家谈起。因为安全是我们快乐学习与生活的前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在此,我向全体同学提出以下建议,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安全而努力,让安全与我们同行。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健康不能重来。生命安全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安全不仅关系我们个人、更关系到我们身后的家庭、学校、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珍爱生命,增强安全意识,让快乐与幸福伴随我们的童年。今天我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几个方面的安全问题。一、交通安全1、要遵守交通法规,基本常识有:行人靠右行,不闯红灯,不跨越护栏,横穿公路时要左顾右盼看是否有车辆经过,不脱把骑车,不骑“英雄”车,不跳车,不扒车。2、十二周岁以下的学生不准骑自行车。3、不乘坐黑车,因为黑车是“三无”车,有诸多不安全系数,出了安全问题,费用难以保证,更谈不上赔偿。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案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导语:大家还记得在科幻世界里那些随意消失变化的人吗?还记得在神话世界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吗?现在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在疯狂的科幻世界里,不是在神奇的神话里,而是在离我们也许只有几年之遥的纳米时代!那么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大家想不想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2.展示图片:【课件出示2】图1.纳米机器人(描述的是一个纳米机器人在清理血管中的有害堆积物。由于纳米机器人可以小到在人的血管中自由地游动,对于像脑血栓、动脉硬化等病灶,它们可以非常容易地予以清理,而不再用进行危险的开颅、开胸手术。)图2.纳米技术制作的中国地图(这是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科技人员,利用纳米加工技术在石墨表面,通过搬迁碳原子而绘制出的世界上最小的中国地图。这幅地图到底有多小呢?打个比方吧,如果把这幅图放大到一张一米见方的中国地图大小的尺寸,就相当于把该幅地图放大到中国辽阔的领土的面积。)

  •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Don’t eat in class教案2篇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Don’t eat in class教案2篇

    Don’t fight. =You can’t fight. (板书,教读)教师把这些句子板书在黑板上,并请学生大声整齐地读祈使句和“can’t”句型,并让学生注意两种句型表达形式的不同和转换,“Don’t …=You can’t…”;并对学生说:These are our school rules. (板书,教读) You can’t break the school rules. Don’t break the school rules.(板书,教读)步骤3 :Practicea. T: Now, each of the students is breaking one of these rules.Please finish 1a.学生看图,完成1a的内容,检查答案并大声朗读校规。b. 听录音,完成1b,选出四位学生都违反了哪条校规;听之前,学生要读会英文名。c. 请两位学生朗读1c部分的句型;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对话表演,SA扮演外校转来新生,SB告知本校校规。(学生可经过讨论,多说出他们想到的校规,不必只限于书上;教师应给予帮助)2) 第二课时(2a~4)步骤1 :warming up of revisionT: What are the rules at your school?学生使用“can”或祈使句表达各条校规;其中老师可引出“eat in the cafeteria outside”的表达。步骤2 :Practicea.T: Christina is an exchange student. She doesn’t know the rules. Let’s listen, what activities they’re talking about?学生听第一遍时,完成2a;第二遍时,完成2b;b. 请学生领读2c部分,看着2a完成的表格,理解2c活动的要求;分成小组针对2a进行问答;

  •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教案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教案

    五、教学Section B-2c1. Pair work: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elt/sunglasses/…? 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think of your scarf/belt…?2. Group work(1). Teacher shows some different kinds of school uniforms (制服)and asks : “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school uniforms? If you have a chance to choose your school uniforms, what kind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2). Discuss in groups.(3).Get some Ss to report in class.说明:这一步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谈论对事物的看法和意见,并简单阐明理由,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六、教学拓展调查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任务:调查你周围的人对现在各种电视节目的反响。活动过程:1.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周围的人(包括他的亲戚朋友和邻居)喜欢收看哪方面的电视节目。2.学生进行调查活动,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句型What do you think of….? (Why?)What's your favorite game shows?What do you think of talk show?I doesn’t mind it.I like it.I love it.I can’t stand it.3.记录下排在前10位的TV Program,填写调查表,比较其收视率。

  •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教案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教案

    (1)Have you ever been to …? Yes, I have. / Yes, I have ever been to …No, I haven’t. / No, I have never been to …(2)When did you go there? I went there last year. (3)I have never been to a water park. Neither have I. I have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So have I. (4)How long have you been studying English? I’ve been studying English since nine o’clock. I’ve been studying English since I came back home. I’ve been studying English for five hours. (5)What’s that? It’s an amusement park in Japan. I’ve n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like it before. It’s fun to learn another language. Let’s go tonight. Isn’t this great?space museum, amusement park, water park, South America, Peru, Holland, European culture, tour guide, flight attendant, musical instrument, more than, be from, get to, take lessons, neither, discover, graduate, change

  •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教案2篇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教案2篇

    区分宾语从句、定于从句和状语从句宾语从句和状语从句,都叫做主从复合句。宾语从句主要是中考必考的,是初中阶段必掌握的从句,宾语从句主要是掌握三要素,所谓宾语从句,就是宾语在主从复合句当中充当宾语的一个句子,叫做宾语从句。主句的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后面如果是词或者是短语的话,是简单句,如果是句子的话,肯定是宾语从句。I know that he good at English.就是宾语从句,三要素,一要素是要注意连词,连词一共学了三类连词,一类连词是that口语当中可以省略,就像刚才说的那一句,I hear he is good at English.还有疑问代词、疑问副词,how where when,疑问代词、疑问副词。还有一类连词weather是否的意思,不是状语从句当中的如果,这一定要和如果区分开,这是是否。I don't know if he interested at English。宾语从句要注意if是连词。第二要素是语序,要用陈述举语序。比如说你家有几口人,我们都说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 family?但是这是简单句,一旦说成宾语从句,你可以告诉我你家有几口人吗?Could you tell me how many people there are in you family ?

上一页123...276277278279280281282283284285286287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