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体讨论1.共同讨论要学习的主题(回忆参观蝴蝶管的过程)2.分享自己对方案的旧经验(1)介绍(2)绘画3.教师和幼儿共同提出的问题:共收到20个左右的问题,范围涉及生长过程、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等方面。4.让家长了解参与5.把幼儿的问题公布在家园栏,与家长一起共同探索。
二、主题目标:1.能够发现别人明显高兴与不高兴的表情,会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去关心和帮助别人,体验关心别人的快乐。2.继续体验与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知道朋友越多越好。三、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情感体验:1.最近,我们小一班的小朋友一直在讲讲好朋友,找找好朋友,那你们跟好朋友在一起开心,还是一个人孤孤单单开心?为什么?2.那你们开心的时候会做什么动作呢?(请幼儿来做做)我们一起来做做开心的样子。3.你们看,我上一次把你们和好朋友玩的开心的样子都拍下来了。
一般情况下它总是保持清洁新鲜状态。但是当空气中某些成分的含量超过了正常含量,或者空气中进入了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成分或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人的健康和生物的生长发育,或对各种物体以及对天气和气候产生不良影响时,这样的空气状态称为空气污染。1、当空气受到污染时会是怎样呢?下面我们做一个实验。点燃蜡烛,把一张白纸放于火焰上方(不能点燃纸),过一段时间看纸有什么变化?和另外一张纸对比你发现了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几幅图片,认真思考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他们污染了空气吗?小结:大气污染源就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小结:大气污染源就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1)工业污染:工业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厂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
活动准备:玩过《看谁反应快》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家》。 用连贯、跳跃的唱法表现歌曲的抒情和欢快。 二、熟悉歌曲《谁是小熊》并边唱边表演。 1、教师范唱。 2、说出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3、在教师带领下,学习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三、学玩游戏。 1、了解游戏情节。倾听音乐(二)。 “小熊在树林里,山洞里到处游荡,它到底在哪儿呀?我们来找找吧!”
2、体验合作装饰图案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准备:小蜘蛛图片,每组一张大白纸,纸中间画一只蜘蛛 过程: 一、激发兴趣,认识各种线条和图形 1、出示蜘蛛图片:小朋友,看,谁来了?这是一只灵巧的、爱漂亮的小蜘蛛,那它会干什么呢?那网有什么用呢? 2、今天这只小蜘蛛真的很饿了,它想来吐丝织网捉虫了,老师示范画蜘蛛网。 3、小朋友,小蜘蛛除了会吐出直线,还会吐出什么样的线条、图形来呢? 请小朋友把自己想到的都画在小蜘蛛旁边,一起欣赏。 二、欣赏多种线条和图形组合变化的奇妙效果 今天我们的小蜘蛛可高兴了。因为它是一只非常爱漂亮的小蜘蛛,它看到小朋友画了这么多的线条和图形,可喜欢了。它想要把你们画的线条和图形都织进它的蜘蛛网里,那怎么织呢?你们有谁也愿意来帮帮小蜘蛛呢?(请个别幼儿示范) 今天老师把别的小蜘蛛织的网也带来了,请小朋友欣赏一下,你觉得哪些网最漂亮?为什么?
2、能听音乐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现玩卷炮仗的游戏情节。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进一步感受新年的喜悦。 活动准备:毛巾一块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过年的时候要放炮仗,你们开心吗?放炮仗的时候要干什么?。 2、情景示范放炮仗,幼儿练习“嘭、啪”的响声对接。 二、多种策略,理解螺旋线 1、毛巾:谁会把毛巾卷成一个炮仗? 仔细看看毛巾的侧面是什么样的?谁会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2、通过观看表演和参与表演的方式,正确讲述故事中重复的语言结构,并尝试仿编故事内容。 3、能遵守表演规则,参与表演和讲述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碰一碰 ——教师:小朋友,你有好朋友吗?你想找个好朋友碰一碰吗?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找个朋友《碰一碰》。 二、幼儿自己阅读幼儿用书,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大家在一起玩了《碰一碰》游戏,我知道有许多色彩娃娃它们也在找朋友,它们找了哪些朋友?它们在一起玩什么游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篇好玩的图画故事书《找朋友》。 ——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提醒幼儿一页一页地翻阅画面。 ——教师:你看见了哪些色彩娃娃?它们在做什么?你还看见了什么?
2、在巩固线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装饰,初步学习前后空间画法。二、活动准备:记号笔、油画棒、绘画纸三、活动过程: 1、了解鸟的外形特征并用绘画的方式画出来。 师:“请小朋友看黑板上谁来了?师边画边引导幼儿猜猜谁来了?大圆形的是它的头,小圆形是它的眼睛,加上尖尖的嘴巴。椭圆形的是它的身体,身体上有两个翅膀,一个上一个下,加上象梯形一样的尾巴,这个动物就变出来了,看看是谁呀?”(小鸟),“小鸟也需要朋友的,看一个鸟朋友从这里飞来了,”(师再示范一个不同方向的小鸟), 2、初步学习空间画法。 师:“看这只小鸟,先画头,它的身体躲在这只鸟的后面了,怎么画呢?”请幼儿先说说再画出来。“原来碰到前面小鸟的地方,只要跳过去后再画就画出来了。
2、通过表演及学做不同的事情,理解帮助爸爸做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通过表演活动,感受做事情的快乐,乐意参与各种劳动。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共同建构故事内容。 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幼儿用书,共同建构故事。 1、教师讲故事至:“好吧!我就来当一次你们的小尾巴”时问:你们猜猜小尾巴是什么呢? 2、教师讲故事至:“用长刷子刷起墙来”时问:你们猜小猪会做什么呢? 3、教师讲故事至:“修修枝叶”时问:你们猜猜小猪会做什么呢? 4、教师讲至:“想在院子里歇一歇”时问:你们猜小猪会做些什么呢? 5、教师继续讲故事到结束。
活动准备: 音乐、树、枫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扇子) (2)那扇子一扇感觉有什么吹在脸上?(风) (3)请小朋友想一想,风儿一吹,会有什么飘下来呢?(···) 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风儿到底带来了什么? 2、播放音乐,教师徒手表演音乐。 3、教师清唱结合枫叶分段表演音乐,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是什么飘下来啦?(树叶)(出示树)那小朋友知不知道有几片树叶飘下来?何老师也不记得了,让我们一起来问一下风儿!(唱)风儿你带什么来?叮!(从树上拿一片树叶,问:“几片树叶”)一片树叶飘下来,叮!再问这边,(唱)风儿你带什么来,叮、叮,两片树叶飘下来···风儿你带什么来,树叶全都掉下来!
4.操作。(“做一做”第2题) 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二、运用新知 教科书练习一第1~4题。 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 三、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2)猜猜看每次请一个同学在黑板上画一种刚学到的物品,他每画一笔,就请班上的同学用英语猜他画的是什么。如猜得正确,就请下一位同学再重新开始画另一种物品。(3)Let’s rhyme.将所学的单词替换第一单元的Let’s chant中的文具。教师将全班分为两大组,教师举图片提示,如第一组说:I have a balloon.第二组一起说:Me too. 拍手,举第二幅图时两组交换。以此类推。(4)教师将单词的图片先面朝上贴在黑板上,给学生20秒时间记住这些单词,然后每张图卡用1张彩色纸盖上。学生要先说出彩色纸的颜色,再说出下面卡上的词。待学生熟悉后,可加大游戏难度,将盖着彩色纸的图卡在(黑板上)打乱,进行游戏。(5)让学生听录音,边说边做Let’s do部分的活动。(6)教师将Let’s do中的图卡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教师说一个指令,请学生指出正确的图片。正确的可为本组赢一分。
教师将本课A、B部分所学单词的图片卡贴在黑板上,找两个学生各手持一把新苍蝇拍,教师读出一个单词,学生就要马上找出来并拍立一下。第一个拍的学生获胜。(4)教师准备一个小场景:将所有学过的食品及饮料或模型放在一个铺着台布的桌上,请学生根据A、B部分的Let’s talk进行自由会话。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1)本课时Let’ s learn中的单词认读教学,可继续采用A部分第二课时的教学方法,利用课件,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拼读规则,认读和学习新单词。(2)让学生听Let’s learn的录音,一边听,一边指着书上相应的图,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3)用一组连贯的动作教Let’s do中的动词Pour,smell,taste,drink。首先,教师左手端着一个茶壶,右手拿一茶杯,对全班说:Look!I’m pouring the tea. Pour the tea.(边倒茶,边说两遍)。
1、本单元要求会听,说,认读的单词: Window board light picture door floor classroom computer wall teacher’s desk fan what in the we have new go where2、本单元要求会听,说的单词和词组: Many our seat near classmate cleanhave a look good idea all right good job3、帮助学生在掌握单词的基础上造出句子,编出对话,学以致用。 4、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要求 1、能听懂、会说,会用每一课会话。 2、掌握本单元出现的生词,词组和字母。 3、会唱本单元的歌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于较长的单词如classroom, classmate, computer的掌握以及对于第一次出现的词组和短语如have a look, good job的掌握。2、对于礼貌用语“Thank you , Excuse me, After you”的掌握与应用。 3、描述教室中所有物件,并能据此编出对话。 四、教学时间 本单元共6课时,每周3课时,2周完成。 Lesson 1 1.Teaching Aims Let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words: window, classroom, floor, light, door, board, and picture. When they see the objects, they can recognize and read them and do the action about them.
(二)新课呈现: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指着挂图汇报,每组只谈论一种动物。(教师为尽可能多的学生提供对话机会,鼓励学生尽可能不重复别人说过的。)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将单词卡片cat,dog,rabbit,duck,pig适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拼读单词。然后启发学生将每个单词中的元音字母的发音说出来,从而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同时为Pronunciation的教学进行铺垫。教师适当讲解单词拼写中需特别注意的地方。rabbit双写b;duck中ck发[k]的音。做找朋友的游戏:方法一:教师说单词:cat,dog,rabbit,duck,pig,分别请五个学生站到前面做出5种动物的动作;将5个单词的卡片面朝下分别发给5个学生,教师说Start!5名学生分别翻开卡片,根据单词意思到前面去找自己的朋友。教师对完成准确而且速度快的同学进行表扬。方法二:教师将cat,dog,rabbit,duck,pig的图片和单词卡片分别发给十个同学,看看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自己的朋友。教师要表扬配合最密切的两个同学。
1.Think and write接上一个环节,老师说“Zoom is careless. Where are his things? Let’s look.” 让学生看课本图片,认真观察。a. 教师给出例句,请同学仿照例句说出句子Zoom’s red shoes are in the library.Zoom’s green sweater is in the gym.b.学生完成课本图片后的短文。可以找程度好的同学在黑板上书写。c.让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句子。2. Let’s read..出示钟表模型,老师拨出几个有代表性的时间,学生分两组用“What time is it ? It’s ........It’s time to ……”进行问答。老师在学生回答时把时间和活动写在黑板上如下:Time Activities7:00 get up 7:30 go to school9:00have Chinese/math class10:00read books 或其他12:00 eat lunch3:15have P.E classOh, you have a busy day. Look, this is John’s day.a. 由上个环节引出John’s list.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看Let’s read 部分的图,阅读John的活动时间表, 然后独立完成句子的正误判断,最后进行检查。b.让学生再次读John的活动时间表,回答下面的问题:What time does John go to school? Where does John read books?
教学目标: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同一类物品进行不同的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2.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意义,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4.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5.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选择不同标准分类难点:思维的发散性 关键:在直观中拓展思维的时空教学准备:铅笔、实物卡片、学具袋(各种形状、颜色各异的物品)教学过程:一、观察分析 多重分类1.师出示如书本P39页的铅笔。(1)观察这些铅笔有什么不同?并把它们分分类。(2)四人一小组交流、讨论可以怎么分类?是按什么分的?比比哪一组的分法最多。
教学时间: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请大家想一想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复习了本学期学过的哪些知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减法。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2、对这些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还有没有内容是我们没有复习到或复习了掌握不好的?如果学生有问题,则针对问题,让同学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法。二、复习整理:1、分别出示教材第122页第13、14题的挂图。(如果没有,就让学生直接看书)(1)看了图后,你明白图中的画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看挂图,小组讨论这两题的意思。叙述两幅图的意思,没有说好的请其他同学来补充完整。在小组内讨论交流。(2)怎样来解决这两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新知识点】认识扇形统计图统计填写扇形统计图根据扇形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回答问题【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2,能够看懂并会填扇形统计图.3,会根据扇形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4,进一步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5,通过对相关素材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难点:在学习中体会各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教学建议】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过有关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也初步认识了扇形,而且也学习了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所有这些都为学校继续学习统计图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扇形统计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学过程一、引言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估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