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初中语文《时间的脚印》试讲稿_教案设计

  • 黑龙江省绥化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绥化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读书不能死章句,需要思考一个“活”字。李白在《嘲鲁儒》中说:“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诗人对那些夸夸其谈而没有真才实学的“鲁叟”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这些人谈起五经头头是道,问起经世济民之策却茫然无知。他们拿腔拿调,架子十足,却死于章句,不知时变。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观点,则更加值得那些“鲁叟”们深思。他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言词朴素,满含哲理,诗中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至今犹有现实意义。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真知、悟真谛,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 (说课稿)识字《中国美食》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说课稿)识字《中国美食》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一、说教材《中国美食》是统编语文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识字单元第四篇课文。课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美食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美食,通过认识这些美食从而学习生字。通过认识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认识中国的美食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本单元为识字单元,重在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与能力。依据单元特点及新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问。二、说学情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并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因此生字学习障碍相对而言较少。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图片中的菜品名称不是全都了解,菜肴也不全都吃过。教学时要求学生认知菜肴名称,了解菜肴,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美食的喜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2篇

    第11段很短,只点出了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但在最末又加了一句“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这是为什么?那肯定是一个极为肮脏,极为残酷的地方。据资料记载:当时的希特勒制定一项令所有被征服或占领国家的民族充当奴隶并且逐渐消亡的隐密性种族灭绝计划——高效率、大规模的强制绝育。为此,数以百计的纳粹医生、教授、专家甚至护士,在行政管理专家的通力合作下,相继提出了几十种绝育方法,十余种实施方案,并且在奥斯维辛、拉芬斯布吕克、布亨瓦尔特、达豪等十多个大型集中营内对数以万计的犹太、吉普赛囚犯、因从事抵抗运动而被捕的政治犯和男女战俘进行了残酷的手术试验,造成他们大量死亡或者终身残疾、终身不育。这样残酷的毫无人性的手段,任谁也不愿看到。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2篇

    一、说教材《别了,不列颠尼亚》是编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第四单元的课文,是精读课文《短新闻两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新闻和报告文学,还有两篇作品分别是中国报告文学三大里程碑之一的《包身工》和记录中国航天事业辉煌发展的《飞向太空的航程》。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何快速获得信息,如何在新闻中解读事件的真相,感悟生活的内涵成为语文教学的又一重大任务。因此这一单元的编入便更多地具有了时代意义,体现了语文学科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不仅如此,新闻特写和报告文学的选入,拓宽了学生对新闻类文章的了解,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在选文的过程中,新教材同时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四篇作品不仅传递着新鲜、真实的信息,同时更张显人文性的厚度,他们以饱满的情感,纵横的历史经验。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说课稿2篇

    我选取这两组例子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在阅读对比中明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要让学生明白:看同一景物,观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同。最后教师明确:要写出景物的特征,首先得仔细观察,并注意观察点的变化。然后追问:抓住景物的特征还有哪些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来看多媒体出示的夜晚荷塘图和泰山松的有关图片,先让学生尝试描写,然后再出示《荷塘月色》和《雨中登泰山》中和图片有关的两段描写。这两段分别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境界的,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都让你觉得他们是泰山的天然主人,好象少了谁都不应该似的。”(《雨中登泰山》)。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孔雀东南飞并序》说课稿2篇

    4、问题策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难点,也是课堂教学最有活力、最具创造力的亮点。我设计的课堂问题有:诗歌着力赞颂刘焦坚贞爱情和反抗精神,但他们许多地方却表现的非常顺从呢?焦母如此专横固执,为什么在焦刘悲剧发生后又要求合葬呢?这些由诗句生发的问题,会深深打动作学生的心灵,诱导学生去读诗,去背诗,去体味诗。5、手段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10个幻灯片、课文音频诵读资料、课文相关的文字资料,采用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本课教学。6、板书设计: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根据教学重点和本诗特色,我的板书分预设和生成两块。预设板书设计有文章标题、情节结构、艺术特色三部分。文章标题孔雀东南飞情节结构被遣——誓别——抗婚——殉情——化鸟艺术手法①人物对话的个性化②铺陈排比的手法③起兴和尾声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说课稿

    二、说学生本届高一学生经过了三年初中课改,在心理上,他们渴望表现的欲望和自主探究的欲望比较强烈,对有兴趣的知识表现出高度地热情,并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但还是应该正视一个并不乐观的现实——在写作方面,学生知识还停留在简单的记叙及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上,至于巧妙构思、谋篇布局很是空白。即便已经经过高中一个学期的学习,但还是有大部分学生依然基础较为薄弱,甚至出现不知从何下笔的现象。三、说教法与学法“老师搭台,学生唱戏”1、教法:本课将安排两课时(一课时学习一课时练笔),采用 PPT 多媒体课件教学,尝试用角色扮演法、图片展示法和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究性。2、学法: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多角度创设的学习情境来激发自身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分组讨论,小组互助等形式让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进行问题探究学习。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中心”的阐释,教师应该做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一的“表达交流”部分,有一个专题是“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其中的“写法借鉴”部分列举了两则人物描写实例,并归纳出人物描写的几个要点。其训练的思路和方法是很明显的,但所列举的人物描写的实例却不够典型。而必修一第三单元正好是学习写人记事散文,其中的两篇自读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金岳霖先生》又是写人记事非常典型的文章,故而我尝试将这两篇文章作为实例和。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作指导结合起来教学。这样设计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解决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多而课时紧张的矛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人要凸显个性”。这两堂课分四个步骤来完成:一、先学习教材中关于写人方法的介绍,约15分钟;二、快速阅读第三单元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和《金岳霖先生》两篇文章,具体感受其写人的方法,约30分钟;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归园田居(其一)》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归园田居(其一)》说课稿2篇

    我还运用多媒体投影幻灯片给学生设置两组相互对照的选项,让同学们根据幻灯片选择:你赞同每组中那一种价值取向?一组是功名、进取、高官、厚禄与自然、隐逸、本性、自由。另一组是科学、发展、强大、集中与诗意、和谐、柔弱、个体。经过合作探究,讨论解答,学生结合陶渊明的归隐对第一组讨论探究的应该比较容易,而对第二组的理解探究会出现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就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方面适当的给予点拨引导:幻灯片上面的第二组文字通过对比,给我们提供了两种价值取向,你是要通过科学、发展、强大和集中来实现遨游太空等童话,那就势必会令我们放弃了诗意的童话,只关注工业的发展,城市面积的扩大,乡村田园必将减少 。你还是要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一切的多样性呢?我认为诗意永远要领导科学,梅罗和陶渊明就共同表达了八个字——诗意、和谐、柔弱和个体。你的本性在田园,当我们身心疲惫时,我们都需要一个心灵的家园,所以我希望大家无论做何选择都能够守住我们那片宁静、祥和的心灵家园。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说课稿2篇

    师:“两开”是什么意思啊?注解里是怎么说的?第二次开,也就说他在这个地方已经待了两年了,这里是他回家的路途中,是不是?路途中他停留了两年时间。好的,你先请坐。你觉得残菊不能两开,在理解上好像存在一些误差。赵勇:因为菊花古往今来代表着对家乡的思念。师:菊花代表对家乡的思念?(下面学生齐笑)这种说法牵强了些,菊花在古代象征着高洁,梅兰竹菊是四君子嘛。赵勇:写这首诗时,他已经打算回故乡了,所以不应该写“残菊”,写“残菊”的话……师:事实上,他回不了故乡。好的,请坐。再想想,“残菊”意味着什么?破败。“丛菊”呢?茂盛。那这里说“两开他日泪”,“两开”是什么意思?开了两了次了,这说明他在这里已经待了两年了。那“他日泪”又是什么意思?赵勇:应该是他看到这里的菊花开得这么茂盛,就想到了故乡的菊花也是开的茂盛的时候。如果是“残菊”的话,那故乡的菊也会开得很残败。(下面学生齐笑)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 咏怀古迹》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 咏怀古迹》说课稿2篇

    第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以及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教学体系,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是以下几个方面。教学重点:1.理解王昭君的形象2.深入理解杜甫在诗中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第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诵读法(示范朗读、学生齐读)、问题探究法、点拨法、讨论分析法进行教学。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反复吟哦诵读,在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在集体的热烈讨论中,理解作者的感情,得到新的认识。(解说: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课稿3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课稿3篇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结合课文,了解演讲辞针对性强、条理清楚、通俗易懂、适当的感情色彩等特点。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章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现实意义二、说学情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演讲辞了,对演讲词的特点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因此本轮的教学应该让他们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本文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演讲辞,有必要让他们了解演讲辞的特点及课文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高中学生正逐渐形成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蔡元培先生的这篇文章能很好地激发他们对当前的高中学习和未来的大学生活进行思考。此外,学生对北大的历史及蔡元培先生作这番演讲的时代背景了解不深,应作出补充说明。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说课稿

    在学习语文经验交流会上,季老师举着我的《采花酿蜜集》,对大家说:“人日积月累辛勤采撷,终于酿出了知识的琼浆。大家都应这样,争做知识的富户啊!”老师有点激动,低低地爬在鼻梁上的眼镜突然滑了下来,正好落在那集子上。大家笑了,季老师也笑了。就这样,我的写作有了进步,好几篇作文登上了班级《学作园地》。从此,我爱上了语文,更深深地爱上了季老师。高中升学考前那个星期天的夜晚,季老师旧病复发,累倒了。半夜,老师们把他送进了公社卫生院。第二天,同学们都悄悄去卫生院看望。我去的时候,季老师正在挂滴流。可是,下午季老师又出现在讲台上,他脸色憔悴,声音沙哑……我手捧《采花酿蜜集》走近季老师,思绪的溪水从远方流了回来。“季老师”,我把本子捧给老师,深情地叫了声。季老师接过本子,仔细翻阅着,脸上露出了笑容,像是闻到了郁郁芳香的蜜汁似的。“进步不小呀!”季老师说着,又在本子扉页上题了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说课稿

    二、说学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本着“因材施教”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备课。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积累,基本词汇、常见修辞等等都有了较为自如的把握。对于诗歌这种文体,他们已接触过很多年。但由于对诗歌这种文体的情感把握还不够精准到位。此外,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设置口语表达及写作的环节,学生可通过实践进一步强化这方面的能力。三、说教学目标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结合注释解释全文大意,并能初步体会是中蕴含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独立思考、讨论、对文章中关键内容的探究等过程,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和表达的精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平面与平面垂直教学设计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平面与平面垂直教学设计

    6. 例二:如图,AB是⊙O的直径,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的一点,且PA=AC,求二面角P-BC-A的大小. 解:由已知PA⊥平面ABC,BC在平面ABC内∴PA⊥BC∵AB是⊙O的直径,且点C在圆周上,∴AC⊥BC又∵PA∩AC=A,PA,AC在平面PAC内,∴BC⊥平面PAC又PC在平面PAC内,∴PC⊥BC又∵BC是二面角P-BC-A的棱,∴∠PCA是二面角P-BC-A的平面角由PA=AC知△P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CA=45°,即二面角P-BC-A的大小是45°7.面面垂直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平面α与β垂直,记作α⊥β8. 探究: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用铅锤来检测所砌的墙面与地面是否垂直,如果系有铅锤的细绳紧贴墙面,工人师傅被认为墙面垂直于地面,否则他就认为墙面不垂直于地面,这种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1)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1)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系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包括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与判断及其证明、函数最大(小)值的求法。在初中学习函数时,借助图像的直观性研究了一些函数的增减性,这节内容是初中有关内容的深化、延伸和提高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众多性质中的重要性质之一,函数的单调性一节中的知识是前一节内容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知识的延续,它和后面的函数奇偶性,合称为函数的简单性质,是今后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及其他函数单调性的理论基础;在解决函数值域、定义域、不等式、比较两数大小等具体问需用到函数的单调性;同时在这一节中利用函数图象来研究函数性质的救开结合思想将贯穿于我们整个高中数学教学。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设计(2)

    【例3】本例中“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改为“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他条件不变,试求m的取值范围.【答案】见解析【解析】由x2-8x-20≤0得-2≤x≤10,由x2-2x+1-m2≤0(m>0)得1-m≤x≤1+m(m>0)因为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q?p,且p?/q.则{x|1-m≤x≤1+m,m>0}?{x|-2≤x≤10}所以m>01-m≥-21+m≤10,解得0<m≤3.即m的取值范围是(0,3].解题技巧:(利用充分、必要、充分必要条件的关系求参数范围)(1)化简p、q两命题,(2)根据p与q的关系(充分、必要、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间的关系,(3)利用集合间的关系建立不等关系,(4)求解参数范围.跟踪训练三3.已知P={x|a-4<x<a+4},Q={x|1<x<3},“x∈P”是“x∈Q”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见解析【解析】因为“x∈P”是x∈Q的必要条件,所以Q?P.所以a-4≤1a+4≥3解得-1≤a≤5即a的取值范围是[-1,5].五、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及解题技巧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设计(1)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设计(1)

    本课是高中数学第一章第4节,充要条件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 它主要讨论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目的是为今后的数学学习特别是数学推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与旧教材相比,教学时间的前置,造成学生在学习充要条件这一概念时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不够充分,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充要条件”这一节介绍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三个概念,由于这些概念比较抽象,中学生不易理解,用它们去解决具体问题则更为困难,因此”充要条件”的教学成为中学数学的难点之一,而必要条件的定义又是本节内容的难点.A.正确理解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B.会判断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C.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对条件的判定应该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D.在观察和思考中,在解题和证明题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严密性品质.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2)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一册第三章第2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及表示法,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增减性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本节课是学生数学思想的一次重要提高。函数单调性是函数概念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内容的基础,对进一步研究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和实际应用,对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有着广泛作用。课程目标1、理解增函数、减函数 的概念及函数单调性的定义;2、会根据单调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3、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4、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数学学科素养

上一页123...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