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步骤】一、作者及作品:亨利·梭罗(1817-18620,美国作家,诗人,自然主义者,改革家和哲学家。1817年出生于康科德城,十六岁即进入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就学。次年,大思想家爱默生到哈佛大学作了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讲,宣扬先知先觉的智慧,而正是这一次演讲,给了梭罗以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他的人生。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本来前程似锦,但他避开闹市,住到爱默生家中。在担任数年中学校长后,毅然决定以作诗和论述自然为终生事业。梭罗受超经验主义领袖爱默生影响很深。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在爱默生的林地中的瓦尔登湖畔自建一个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专业从事写作。本书即是他对两年林中生活所见所思所悟的记录。十年后,《瓦尔登湖》出版,但它不仅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反还遭到批评和讥讽。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本书的影响却越来越大,终而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本独特的、卓越的名著。
(2)、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中国连续担任经社理事会理事国,积极参与经社系统有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国际会议和其他活动并承办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积极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敦促发达国家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中国加人多项国际人权公约并认真履行公约义务,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保持良好合作,与多国展开人权对话。相关链接:1995年9月,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19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众多国际组织的1.76万名代表围绕会议主题“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展开热烈讨论。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全球妇女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动物的游戏(库宝善)人类社会越来越现代化,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称之到了“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毫不为过。由此而来的是生活的快节奏,学习和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一直波及到了儿童,加之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使作父母的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祖孙三代4、2、1的局面,使12只眼睛都盯在了孩子身上,真是走路怕摔着,吃饭怕噎着,干活怕累着,要星星不敢摘月亮,要吃什么跑遍全城也要买来。这种过分保护、溺爱及过早地灌输知识会得到什么结果呢?乐观者说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早熟,将来能更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悲观者则认为豆芽菜式的孩子将来经不起风浪,小皇帝太多了很难凝聚成统一力量,将来谁去当兵,谁去干那些艰苦创业性工作……。对孩子本身来说,是幸福还是……在此不想多发议论,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动物世界的孩子们吧,也许会得到某种启迪。
中国加人世贸组织承担的义务主要包括:进一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贸易壁垒;取消被禁止的出口补贴;开放国内市场,特别是服务市场;扩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放宽和改善外资政策;增加贸易政策的透明度等。履行这些义务对中国提出了挑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享受多边、无条件、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参与世贸组织各机构的所有会议;参与贸易政策审议,对贸易伙伴的贸易政策进行质询和监督;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纠纷;参与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制定多边贸易规则;享受发展中国家特有的权益。②意义:中国正充分行使这些权利,积极主动地参与、加强和发展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维护国家利益。相关链接:2005年7月.中国倡议的WTO小型部长级会议在大连召开,世贸组织总干事和三十多个成员的代表出席会议。
Activity 4: Figuring out the structure and the writing purpose 本活动为实现课时目标2。 1.Read Paragraph 6 and think about its main idea and the writer’s writing purpose. Q1: If you were the author, how would you end your article? “For young people, there is plenty of time to change bad habits. However, there is no “magic pill” or delete button that will help you; you have to think about your bad habits and decide on some changes. You have the power to build a happy and healthy life full of good habits!” Q2: What is Paragraph 6 mainly about? (Possible answer: to appeal to young people including teenagers to change bad habits and live a happy and healthy life.) 2.Think about the writer’s writing purpose and share opinions. Q1: What is the writing purpose? Work in pairs and figure it out. (Possible answer: On the one hand, the passage is written to help teenagers change their bad habits and live a healthy lifestyle. On the other hand, it provides us with a scientific way to identify and analyse our problems objectively, thus strengthening our resolve to tackle the seemingly common yet tough problems in our lives.) 【设计意图】 步骤1旨在预测和验证文章最后一段主要内容,梳理完整的语篇结构,步骤2旨在思考和讨论作者的写作目的。教师也可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情况融入对语篇人称多次转换的思考。
本活动旨在落实课时目标3。 The Student Union is looking for three students for a 3-week voluntary program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volunteers have got to be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a persevering personality and experiences in overcoming adversity. The volunteers need to stay, eat and teach with 20 pupils in a small school up on the hill of a village. There are no facilities but desks and a blackboard in the school. And there is no take-away food to be bought anywhere; the only way to feed yourself is to cook. You’re interested in applying. Write your application letter introducing what adversity you have ever overcome and how persevering you are as well as what you want to do when at work. Dear Student Union,【设计意图】此任务旨在迁移一、二课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比自己经历过的挑战或挫折,写信给学生会申请前往贵州担任短期支教教师,把个人以前是怎么战胜挫折的经过书写出来。结合所学,迁移创新,分析解决自身实际问题,在真实情境中学生通过仿写进行主题语言的精确输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较多地使用已学语言、内容、结构和写作手法来描述自己面对挫折的处理方式、态度和应有的品质,近一步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逆境出人才,坚忍不拔,从容不迫,又做到谦让、分享和合作。课后学生修正习作,再次提交。
帮助学生通过讨论与对主题的提升,反思自己的旅游方式,以便做出更优化的安排,在今后的旅程中有更多的收益。 Activity 2: Further discussion of the 6 elements above and supplement of more background knowledge 本活动为实现课时教学目标2。 1.Target Q: The writer’s clear target of traveling, meeting the people and experiencing the cul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his major in social studies. Then what is social studies? Social studies is a part of a school or college curriculum concerned with the study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functioning of society and usually made up of courses in history, government, economics, civics, sociology, geography, and anthropology. (Dictionary by Merriam-Webster) Reflection: When you go out to travel, what targets do you usually have in mind? 2.Research Q: Suppose you are traveling to Hangzhou during the school holidays, how will you do research on the city? (surf the internet, read books or travel brochures, consult friends, ...) What information will you be interested to know? (location, iconic sites, local cuisines, interesting customs, shopping malls ...) 3.Abandonment To make the most of time, we have to learn to abandon so that we can accomplish our plan. What will you be interested in doing if you go to Hangzhou if you have a week’s time? What if you only have 2 days? 4~5. Venturing & Experiencing Q: What did he venture to do during the trip? What new experiences did he have? In Sydney: attend his first open-air barbecue, enjoy many different but yummy meals In Catherine: observe the life and customs of the aborigines appreciate their music & try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the didgeridoo
本活动旨在落实课时目标3。 Think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nd talk about your own attitude in pairs.Q1: As for this topic,what impresses you the most in the passage?Q2: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uture of China’s further exploration in sea? Are you in favor of the further exploration?Why or why not? 【设计意图】该活动是一个完全开放性的活动,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运用迁移所学,自由口头表达自己对海洋探索的态度。对于中国海洋探索的未来,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有乐观,有担忧,有认为值得投入,也有认为不值得付出太大代价,这里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只要学会有支撑自己观点的事实就可以了,进一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正确的价值观。 Assignment: 此任务旨在迁移一、二课时所学,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Write about your idea of the future of China’s sea exploration. And add your attitude towards the effort China have made in sea exploration. You’re expected to use the language and the writing technique learnt in the passage.
【核心素养提升点】学会将抽象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分析、推理等高阶思维品质;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会以国际视野接受和包容不同的文化。 5.Read Paragraph 2, draw a mind map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Q1:What did Jo learn about Tombe’s life? Q2:What kind of life do the natives lead? Read paragraph 2-5 and draw a mind-map. (Focus on accommodation, possession, diet and belief)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和问题链等形式来厘清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更好地处理和归纳信息 【核心素养提升点】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包容异国文化、扩展国际视野。 6.Read Paragraph 3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Q1:What was Jo’s feeling upon arriving her own home? Q2:Why would she feel that way? Q3:Do you think “It was such a privilege to have spent a day with Tombe’s family”?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理解Jo的苦并快乐的心情,并通过对“It was such a privilege to have spent a day with Tombe’s family”这句话的理解,体验志愿者生活的伟大。 【核心素养提升点】学会对信息的综合和归纳,从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观点。 Activity4: Summarize the change of Jo's feelings
本单元阅读文本向中学生推荐职业能力测试(Career Aptitude Test),旨在建议学生利用职业倾向测试来发现自己更感兴趣、更有潜力的学习或职业方向,并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 本文采用了建议性文本,全篇从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讲起,针对中学生对职业规划比较迷茫的现状,提出了职业倾向测试这一建议。全文共七段,其中第一段和第二段为第一部分,其余五段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职业的重要性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最佳时间是在校期间,第二部分提出解决职业选择困惑可以通过完成职业能力测试,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职业倾向测试,结合图表详细说明其中一种操作步骤,并提醒职业建议也基于学历和经验,最后一段概括论述,建议学生通过职业能力测试这一有效的工具,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 在文本教学设计时,要帮助学生梳理有关职业的话题语言。阅读策略层面,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图表和图形,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取广泛信息,如阅读图表标题,图表上的标签,X轴Y轴上的数据所指。
4、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中国与欧盟建立了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致力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重视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友谊,与非洲联盟团结合作。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发展中国家组建的国际组织发展友好关系,支持它们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并与它们共同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新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到1971年:新中国被排斥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之外,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从1 9 7 1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大批国际组织建立、恢复了友好合作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经济组织。世界银行出资兴建的希望小学小结:4个主要特征:国际组织的四个主要特征即:①跨国性、②目的性、③组织性、④自主性。
本单元阅读文本介绍了几种简单的英语诗歌形式,旨在让学生能理解和欣赏英语诗歌的美,包括形式美、内容美、意义美,培养审美情趣,并从作品的意义美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启示。 该文本是一则典型的说明性文本,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英语诗歌的初学者们介绍了五种比较简单的英语诗歌形式。文题“A Few Simple Forms of English Poems”是整个文本的核心话题。正文内容共七段,按“总—分—总”建构。第一段为总起段,概述了英语诗歌的创作原因以及主要特点,涉及了形式、内容、意义等方面赏析英语诗歌的几个主要维度;第二段至第六段分别介绍了童谣、清单诗、五行诗、俳句和唐诗五种英语诗歌形式;第七段收尾,鼓励读者尝试英语诗歌创作。 在进行文本教学设计时,要引导学生梳理关于与诗歌要素和诗歌赏析有关的话题类语言,既包括format、rhythm、subject、image等名词,也包括have a strong rhythm、be made up of、contain、consist of、convey这样的动词和动词短语。
《梅花引》是古代的词牌名,“引”集歌体与诗体于一身,也是这类诗歌诗曲调的演化。歌词中作者以拟人的手法,赞美了梅花的娇艳,赋予了梅花少女的情怀,让人们领略到青春的宝贵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抒发了梅花渴望知己,甘心为自己所爱的人牺牲奉献的可贵精神。歌词融合了古今诗人咏梅诗作的佳句,如歌词第一句:“一枝梅花踏雪来,悬岩上独自开”,在立意上依托了毛泽东《咏梅卜算子》中的意蕴,突出了梅花高洁超逸的身姿。“疏影横斜一树梅花一断魂,一片冰心等君来”则化用了宋代诗词《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淡,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作者不是生搬硬套这些诗句,而是在一个严谨的主题之下,重新赋予这些诗词新的含义,表现了歌曲独特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阶段目标通过欣赏希望工程的有关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是在怎样的生活条件下坚持学习的。通过对比,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孩子内心的真情实感。 (师)同学们,当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专注学习的时候,当你享受这一顿顿美味佳肴的时候,你可曾想到,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他们又是怎么生活和学习的?1.播放资料片,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及学习现状。2.结合欣赏,让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入新歌的学习。(望着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和一双双渴望学习的眼神,此时此刻,你在想些什么?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二、寓教于乐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歌曲的结构,感知各乐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变化,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能准确地演唱曲谱与歌词,并进行初步的艺术表现。1.播放歌曲《拉起手》的录音,熟悉歌曲的内容。2.再次聆听歌曲录音,听辨歌曲的结构。(划分歌曲的乐段)(让学生闭上眼睛拍手感受歌曲意境)3.分乐段学习歌曲旋律和歌词。(1)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1)老师弹奏A段旋律,学生轻声模唱或视唱。2)在反复的演唱中,进一步了解A段的结构特点、节奏和旋律特点。(有几个乐句组成?典型节奏有哪些?乐句间的旋律有何特点?)(让学生试着听琴填词唱第一乐段歌词)3)在唱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据旋律、节奏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表现方法及进行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内容:1. 欣赏有关足球比赛的图片。2. 学唱歌曲《拉起手》。3. 编创与表演。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用自信、有感染力的歌声表现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用自制音源表现足球场上的热烈气氛,并对音源有一个新的认识,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分辨二拍子及三拍子的音乐,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线。教学重、难点:1.学生们投入感情的演唱和表演歌曲《拉起手》。2.歌曲《拉起手》中切分节奏加跨小节连线的学习。教学准备:钢琴、教学光盘、铃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检查学生们自学歌曲《拉起手》的学习情况。三、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拉起手这三个字的理解是什么?2.播放足球比赛的图片,让学生们感受足球场上比赛的激烈场面。
(一)旧知回顾(老师提出问题,同学回答。红色部分为学生回答后,老师给出的答案。)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除了正数还有哪些数?答:1)0和负数。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举例:如果把一个物体向后移动5m,记作移动-5m;那么这个物体向前移动5m,记作移动5m。原地不动,记作移动0m。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你们喜欢美食吗?(喜欢)老师也喜欢吃,不过我们可别光顾着吃,我们要认识它,还要记住他们的名字。(课件出示米糕图片)。1、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米糕)生活中,你们除了吃过米糕,还吃过什么糕呢?(课件出示词语:蛋糕、雪糕、糕点。)领读词语。2、师:不论是蛋糕、雪糕,还是糕点,味道上都有一个共同点是()?甜,是因为在里面加入了糖,(出示糖的卡片认读生字“糖”)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糖的图片,齐读词语。3、引导观察生字“糕、糖”,发现共同点,引出“粉”。交流“粉”的识字方法,引出“芬、份、纷、扮”,出示词语:粉丝、粉笔、面粉。齐读。
活动目标1 、教幼儿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2 、教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高兴快乐有利于身体健康。 渗透目标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为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奠定基础。 活动准备1、多媒体《别来烦我》 2、微笑卡,音乐磁带,录音机 3、区域活动准备工作
解:原式=(-47)×(3.94+2.41-6.35)=(-47)×0=0.方法总结:如果按照先算乘法,再算加减,则运算较繁琐,且符号容易出错,但如果逆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则可使运算简便.探究点三: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的实际应用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驶了全程的13,再行驶多少千米就可以到达中点?解析:把两地间的距离看作单位“1”,中点即全程12处,根据题意用乘法分别求出480千米的12和13,再求差.解:480×12-480×13=480×(12-13)=80(千米).答:再行80千米就可以到达中点.方法总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然后根据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学”数学放在教师“教”之前,“导学”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要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学生经历积极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总结得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整个教学过程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师适当点评,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2.在运算过程中能合理地应用运算律简化运算.一、情境导入在学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后,老师为了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出了下面这道题:计算-32+(-6)÷12×(-4).小明和小颖很快给出了答案.小明:-32+(-6)÷12×(-4)=-9+(-6)÷(-2)=-9+3=-6.小颖:-32+(-6)÷12×(-4)=-9+(-6)×2×(-4)=39.你能判断出谁的计算正确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计算:(1)(-5)-(-5)×110÷110×(-5);(2)-1-{(-3)3-[3+23×(-112)]÷(-2)}.解析:(1)题是含有减法、乘法、除法的混合运算,运算时,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尤其是本题中的乘除运算.要从左到右进行计算;(2)题有大括号、中括号,在运算时,可从里到外进行.注意要灵活掌握运算顺序.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