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How was your weekend说课稿5篇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锦瑟》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锦瑟》说课稿

    三、教学目标根据《锦瑟》诗的地位作用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还有在古诗词教学方面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现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体悟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发挥合理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性的阅读鉴赏,正确认识意象在诗歌意境中的重要作用。并在上述的基础上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锦瑟》诗的讲解采用“引导与自我生成”的方法,从老师的引导开始,以学生的研讨交流再加之教师的总结结束。利用教师引导和师生互动刺激学生的领悟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热爱祖国自己文化的态度,让学生正确认识古典诗词的精神美。最后在自我感悟中陶冶情操,明心启智。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加减法综合练习 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加减法综合练习 说课稿

    在组织教学和设计习题时,我考虑到了以下几点。1.培养“主角”意识,人人参与,人人提高。新理念下倡导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始终是学生在自主地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合作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掌握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规律。同时,我力求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在练习中,通过用手指表示得数,将式子列在自己的纸板上,小组交流,抢答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得到需要的数学知识。2.知识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在习题练习中,我注意多元化、开放化,需要学生将知识进行综合内化,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数学素养。比如决定上几号车厢,必须进行计算──统计──比较的思维活动;野生动物园情境列式中需选择条件,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海洋公园”情境中学生又初步有了两步计算的意念。3.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减法 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减法 说课稿

    一年级的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就是要调动起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整节课我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兴趣,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体验到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用肢体语言演示让学生扎扎实实的掌握3个方面的知识点:第一点要会说,能从图中找到与数学有关的信息,并能恰当地提出一个问题;第二点会数,能准确地数出原来有多少、去掉几个就是减几,去掉的这个数是从总数里去掉的;第三点会列算式,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根据算式来编一个故事,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举一反三,从而做到一通百通。 本节课我始终遵循这样一个教学原则,即知识的起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步一步逐渐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三、说学法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法,我采用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互动中迸出智慧的火花。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Journey Down the Mekong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Journey Down the Mekong说课稿

    2. let the Ss complete the forms paragraph by paragraph. Purpose here is to help Ss to get the habit of reading a passage as a whol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 as a result the Ss will fully understand the whole passage.3. ask Ss to retell the passage with the help of the key words in the form.Since the Ss in the class are in different levels, so I let them to fill in the blank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and phrases better. ( That’s all for the while-reading. Now let’s move to the fifth step.)Step V: Post-reading (10mins) ---DiscussionIn this part students are asked to discuss in groups and list Wang Kun’s and Wang Wei’s attitudes about the trip. After that, Ss are encouraged to express their attitudes with the whole class. Collect their answers and don’t forget to praise them even if their answers may not be perfect.In this activity, discussion provides a vivid and 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s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with newly learned language items. (Finally it comes to the homework.)StepⅥ: Homework (1min)1. Ss are required to read the text again after class and figure out the meaning of some complex sentences.2. Do the exercises on P19; This can help Ss to consolidate what they’ve learnt and make preparation for the next lessonPart4. Blackboard design.(说板书设计)On the top, there is the title of this lesson. On the left, there are main ideas for each paragraph. On the right, there are som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Unit 3 Travel journalJourney down the MekongMain idea of each para.:Para1: deciding to take a great bike trip along the Mekong river.Para2: Different attitudes between Wang kun and Wang wei.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Anne's best friend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Anne's best friend说课稿

    Step 7 Language points 1.Vocabulary (1) go through (2) set down (3) a series of (4) on purpose (5) in order to (6)at dusk (7)entirely (8)face to face 2.Important sentences (1)…I’ve grown so crazy 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 (2)There was a time when … (3)I stayed awake on purpose until … (4)It was the first time … that I’d seen the night … (5)It’s no pleasure looking through … Purpose: 1.Master the required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2.Use them freely. Step 8 Consolidation 1.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s 2.Retell the text according to the topic sentences Purpose: I want to know if my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text. Step 9 Discussion Imagine you have to go into hiding like Anne and her family, what would you miss most? Giveyour reasons. Purpose: Train Ss’ oral English ability. Step 10 Homework Write an article on Friends. Purpose: 1. Improve the Ss’ writing ability. 2 Train the Ss’ ability of self—teaching and looking up information by themselves. Part 5 Blackboard design(说板书设计)Unit 1 Friendship Reading Anne’s Best Friend 1.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Para. 1 Anne made her diary her best friend. Para .2 Anne wrote her feelings in her diary. Para .3 Anne missed nature. Para.4 Anne saw the night face to face Para.5 Anne wanted to experience nature outdoors. 2.Listening: Exx.1 P3 3.Discussion: Exx.3 P3 Purpose: 1.Make Ss familiar with the passage 2.Make the design inductive, instructive and artistic.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English around the world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English around the world说课稿

    (3)v. 给:提出;展现,显现present sb. with sth. ; present sth. to sb. 把. . 交给;颁发;授予present sth. (for sth. )/present sth. to sb. e. g. Om his birthday, his friends presented him a collection of stamps. 在他生日时,他的朋友们送给他一套邮票作为礼物。The sword was presented by the family to the museum. 这家人把宝剑捐赠给了博物馆。The committee will present the final report to Parliament in June. 委员会将在六月向议会提交最后的报告。You need to present yourself better. 你需要更善于展现自己。It is essential that we present a united front. 至关重要的是我们要表现得更加团结。Step 4 ConsolidationT:Now that we have got a general idea of these words and phrases. Lets make up some sentences using them to master them. Suggested sentences:1. Your duties include typing letters and answering the telephone. 2. It is one of the greatest roles that she has played. 3.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have applied for the job. 4. The number of the panda is declining. 5. I'11 go there, even if I have to walk. 6. He came up to me to ask for a light. 7. The novel is about a family who can't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8. He based his plan on interests of most people. 9. Why doesn't he make use of his singing talent?Step 5 Summary and homeworkT:Today we dealt with several new words and phrases. After class I hope that youcan read them again and again to keep them in mind. That's all for today. You aredismissed.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说课稿

    In this step, give students a few minutes to read the passage . While they are reading, I will write some key words of the text on the blackboard. Then ask students to retell the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key words.By retelling,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language organization and have an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icle.Step 4 Group discussionIn this step, students will be divided into groups of 4 to discussion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at qualities make a great person?After their discussion, invite a few groups to make a report to the class.This group discussion can practice students’ oral English and cultivate their abilities of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Step 5. HomeworkLet students write a short passage to introduce a great person he or she admires.The homework can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the students have learned and cultivate their writing ability. Part 6 Blackboard Design(板书设计)That’s all my teaching procedures. Finally, I’d like to say sth about part 6 blackboard design. On the top is the title. On the left, there will be som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middle of the blackboard, I will write some useful sentence structures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know clearly what they’ve learned and then try to master the knowledge.OK. That’s all for my presentation.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第一课时)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第一课时)说课稿2篇

    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体现“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新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因此,我在新授部分以学生喜欢摸子活动开始,以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知“一定”、“可能”、“不可能”,进而能判断生活与数学中的“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三种情况。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事情发生的三种情况;(然而在课堂中,让学生把这三个词语放在一起例举数学与生活中的实例吧,学生说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只有通过自己先举例在让学生说,这时学生才能说出例子来。)最后又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感知体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达到巩固与应用的目的。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 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 说课稿2篇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认识“11”。让学生说说身边的“11”,接着数出11根小棒。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想学生能顺利地数出;再接着让学生另外数出11根小棒,动手摆一摆,探讨一下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摆法。比较各种摆法的不同点。[在学习新知,突破重难点这一环节,让学生动口说一说,动手摆一摆,用眼观察,用脑思考,使学生通过具体实物比较各种摆法,让学生借助实物感知10根一捆的原因,建立以一代十的表象认知。](2)学习例2中的“15、20”,加深理解组成。让学生数出15根小棒,动手摆一摆,捆一捆。引导学生运用上面发现的容易看出数量的方法,摆一摆,捆一捆,同桌交流,互相猜猜,根据实物说出数量,根据实物说数的组成,再倒过来根据组成说出这个数。如:“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同样,让学生动手摆摆,捆捆,看看,说说,学习“20”。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说课稿2篇

    4、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我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进行交流,在情景中亲身体验关于0的加减法计算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用3只小鸟飞走了的情景图,教学得数是0的减法的意义;通过两片荷叶上的青蛙图,教学有关0的加法。出示图画,让学生仔细观察,互相交流说说看懂了什么,并根据图意列出算式,理解算式所表示的意思,,集体交流不同想法然后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原来教材中静态的图动态化,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然后,创设情境,用所学来的知识帮助学习伙伴解决难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解疑的欲望。最后,通过学习过程中所列出的算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有关0的加减法算式的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 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 说课稿2篇

    观察: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小闹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交流: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汇报:学生汇报观察及讨论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讨论:时针和分针的区别。(在汇报观察结果的时候学生通常会说到秒针,当学生说到秒针的时候应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同时教师说明秒针走一圈才一分钟,我们在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习。)2.教学整时(1)出示2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出后教师引导:2点,还可以说成2时。(2)再出示4时,让学生再说说是什么时刻,并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知道的。(3)出示8时,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同时谈谈这个时刻我们一般该干什么呢?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整时) 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整时) 说课稿2篇

    第一步骤是初步认识钟面。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面看发现了什么?充分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的发现和同桌的小朋友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有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接着让学生观察1-12各数是怎样排的?用手比划一下,并说明时针和分针也是按这个方向转动的,还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老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 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 说课稿2篇

    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把8和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和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虽不如6和7明显,却更丰富。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学生分析班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渴望动手参与的愿望强烈,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习6和7的认识时,我就尝试让学生课前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6和7,并制成剪贴图。没想到学生的信息量还挺大,制成的剪贴图也很生动、活泼。但在认识6和7的序数意义时,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概念还有些模糊。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 说课稿4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 说课稿4篇

    ·演示口算过程2、解决“踢毽的和跳远得各有多少人?”a、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提出问题。b、 让学生在画面中收集数据。c、 学生独立列式,并让学生将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3、分利用教材资源,尝试提出新问题。a)收集信息及数据。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运动场上除了踢毽和跳远之外,还有哪些比赛项目?参加这些项目比赛的各有多少人?b) 小组交流,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教师问:你还能提出哪些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c)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d) 小结。教师提问: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他们的第一个加数是几?(引出课题)计算9加几的题目有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4、 反馈练习游戏:小精灵算式。你想上来摘哪道就摘拿道。拿到算式的学生进行计算,没拿到算式的同学做裁判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7的认识 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7的认识 说课稿2篇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整节课以动画人物情境贯穿于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上课伊始我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的片头曲《人生不过一百年》,创设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自然引出7个动画人物。不仅复习了1—5,而且顺利引出新课。接下来的探究新知阶段,继续以为七剑合壁解决困难为情境线索,将新知自然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6和7的数数、认数、数序、比较大小、序数意义以及书写的学习。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 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 说课稿2篇

    一年级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比大小”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会认、读、写5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1-5各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增加感性认识,初步接触集合、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相信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学生掌握并不会感到十分的困难。 说教学策略:结合本班的学情,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为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好学。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会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多少 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多少 说课稿2篇

    本节课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二节数学课。此前,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同样多”、“多些”、“少些”的感性经验,但在比较时,往往是运用数数的方法,而今天要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是一个质的飞跃。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所以,我力图体现: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性、梯度性和趣味性的练习,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挑战学生智慧,实现有效学习。本节课教学,我先利用课件创设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出学习内容。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乐园 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乐园 说课稿2篇

    这是一个所有学生都非常熟悉的学习生活事例,这个事例中包含着基数和序数知识。通过这个活动,可以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切实感受数学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5、锤子、剪刀、布这是一个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的游戏,游戏蕴涵了统计和比多少的知识。这样既巩固了比多比少的知识,又使学生体会了比多少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还让学生学习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10以内的数的大小顺序,加深对基数和序数的认识,以及1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口算能力。2、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大小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大小说课稿2篇

    说教学内容:可能性的大小(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106~108例3、例4、例5)说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过程方法目标: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教学难点: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说教学过程:一、感受可能性的大小。1.出示问题:(1)谈话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在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可能性的问题。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2篇

    同时又大大地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第五个层次:尝试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师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都会用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下面是四年级同学参加体育活动项目的情况统计表,大家有兴趣根据其中提供的信息制作一张复式条形统计图吗?展示书119页例题3,1、让学生观察统计表,读取其中信息2、让学生根据信息补充统计图。让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用课件演示涂色过程。对于此处教学,我们所做统计图都是提供了横轴和纵轴的,学生只需读取信息,在表格中画出相应的直条。所以难度大大降低。可以说是一种半放手的“制作过程”,同时教学中让学生说,老师演示,也是一个半放手的教与学。只是为下一环节中,学生完全有自己独立收集数据,选取颜色画直条补充统计图搭脚手架。

上一页123...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