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有理数:3.14,-53,0.58··,-0.125,0.35,227;无理数:-5π,5.3131131113…(相邻两个3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方法总结:有理数与无理数的主要区别.(1)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而有理数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形式,而无理数则不能.探究点二:借助计算器用“夹逼法”求无理数的近似值正数x满足x2=17,则x精确到十分位的值是________.解析:已知x2=17,所以417,所以4.117,所以4.120)中的正数x各位上的数字的方法:(1)估计x的整数部分,看它在哪两个连续整数之间,较小数即为整数部分;(2)确定x的十分位上的数,同样寻找它在哪两个连续整数之间;(3)按照上述方法可以依次确定x的百分位、千分位、…上的数,从而确定x的值.
答:所有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5050cm2.方法总结:首先应找出图形中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探寻规律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善用联想来解决这类问题.三、板书设计1.平方差公式:a2-b2=(a+b)(a-b);2.平方差公式的特点:能够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必须是二项式,两项都能写成平方的形式,且符号相反.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首先应注意每个公式的特征.分析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然后再确定公式.如果多项式是二项式,通常考虑应用平方差公式;如果多项式中有公因式可提,应先提取公因式,而且还要“提”得彻底,最后应注意两点:一是每个因式要化简,二是分解因式时,每个因式都要分解彻底.
(2)如果对应着的两条小路的宽均相等,如图②,试问小路的宽x与y的比值是多少时,能使小路四周所围成的矩形A′B′C′D′和矩形ABCD相似?解析:(1)根据两矩形的对应边是否成比例来判断两矩形是否相似;(2)根据矩形相似的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从而求出x与y的比值.解:(1)矩形A′B′C′D′和矩形ABCD不相似.理由如下:假设两个矩形相似,不妨设小路宽为xm,则30+2x30=20+2x20,解得x=0.∵由题意可知,小路宽不可能为0,∴矩形A′B′C′D′和矩形ABCD不相似;(2)当x与y的比值为3:2时,小路四周所围成的矩形A′B′C′D′和矩形ABCD相似.理由如下:若矩形A′B′C′D′和矩形ABCD相似,则30+2x30=20+2y20,所以xy=32.∴当x与y的比值为3:2时,小路四周所围成的矩形A′B′C′D′和矩形ABCD相似.方法总结:因为矩形的四个角均是直角,所以在有关矩形相似的问题中,只需看对应边是否成比例,若成比例,则相似,否则不相似.
(3)若要满足结论,则∠BFO=∠GFC,根据切线长定理得∠BFO=∠EFO,从而得到这三个角应是60°,然后结合已知的正方形的边长,也是圆的直径,利用30°的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进行计算.解:(1)FB=FE,PE=PA;(2)四边形CDPF的周长为FC+CD+DP+PE+EF=FC+CD+DP+PA+BF=BF+FC+CD+DP+PA=BC+CD+DA=23×3=63;(3)假设存在点P,使BF·FG=CF·OF.∴BFOF=CFFG.∵cos∠OFB=BFOF,cos∠GFC=CFFG,∴∠OFB=∠GFC.∵∠OFB=∠OFE,∴∠OFE=∠OFB=∠GFC=60°,∴在Rt△OFB中,BF=OBtan∠OFB=OBtan60°=1.在Rt△GFC中,∵CG=CF·tan∠GFC=CF·tan60°=(23-1)×3=6-3,∴DG=CG-CD=6-33,∴DP=DG·tan∠PGD=DG·tan30°=23-3,∴AP=AD-DP=23-(23-3)=3.方法总结:由于存在性问题的结论有两种可能,所以具有开放的特征,在假设存在性以后进行的推理或计算.一般思路是:假设存在——推理论证——得出结论.若能导出合理的结果,就做出“存在”的判断,若导出矛盾,就做出“不存在”的判断.
解析:首先求得圆的半径长,然后求得P、Q、R到Q′的距离,即可作出判断.解:⊙O′的半径是r= 12+12=2,PO′=2>2,则点P在⊙O′的外部;QO′=1<2,则点Q在⊙O′的内部;RO′=(2-1)2+(2-1)2=2=圆的半径,故点R在圆上.方法总结:注意运用平面内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设平面内任意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x1,y1),B(x2,y2),则AB=(x1-x2)2+(y1-y2)2.【类型四】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实际应用如图,城市A的正北方向50千米的B处,有一无线电信号发射塔.已知,该发射塔发射的无线电信号的有效半径为100千米,AC是一条直达C城的公路,从A城发往C城的客车车速为60千米/时.(1)当客车从A城出发开往C城时,某人立即打开无线电收音机,客车行驶了0.5小时的时候,接收信号最强.此时,客车到发射塔的距离是多少千米(离发射塔越近,信号越强)?(2)客车从A城到C城共行驶2小时,请你判断到C城后还能接收到信号吗?请说明理由.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正弦、余弦的含义,会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某个锐角的正弦和余弦值。2、能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某个锐角的正弦和余弦值。[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1、问题1:如图,小明沿着某斜坡向上行走了13m后,他的相对位置升高了5m,如果他沿着该斜坡行走了20m,那么他的相对位置升高了多少?行走了a m呢?2、问题2:在上述问题中,他在水平方向又分别前进了多远?二、探索活动1、思考:从上面的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已确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2、正弦的定义 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a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______,记作________,即:sinA=________=________.3、余弦的定义 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邻边b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______,记作=_________,即:cosA=______=_____。(你能写出∠B的正弦、余弦的表达式吗?)试试看.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游戏,熟悉乐曲旋律,演唱歌曲《小兔和狼》。 2、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创编不同的造型。 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 2、大灰狼头饰、小兔头饰 3、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孩子们,看,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小兔子)我们和小兔子打个招呼吧! 小兔子:小朋友们好!幼儿:小兔子好! 2、小兔子: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讲述故事) 一天,小小兔子跳呀跳呀跳到树林里玩,它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到风儿在呼呼地吹,树叶沙沙地响。正当小兔子玩的开心的时候呀,只听!嘭!嘭!哎呀,不好,来了一只大灰狼,吓的小兔赶紧躲了起来,聪明的小兔子躲在大树丛中,大灰狼没有发现它,灰溜溜地走了,小兔又高高兴兴地出来玩了。 3、师:故事好听吗?谁来说说在故事里你听到了什么? 幼儿:小兔子、狼。(出示背景图,图片小兔子、狼) 4、师:小朋友们听的真仔细!
活动准备: 1、张贴小帆船的图片或照片。 2、请坐过小船的幼儿,谈谈船在水上面飘荡的感受。活动过程: 一、在《小白船》乐曲的伴奏下,做划小船动作引起活动兴趣。二、学唱歌曲《小小帆船》。 1、听音乐,说出音乐是几拍子的。 2、和教师一起用拍手等动作表现3/4拍节奏。 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 4、教师范唱。幼儿说出歌曲内容。 5、轻声完整学唱。教师用表情,手势暗示幼儿,掌握休止时值。
活动准备:玩过《看谁反应快》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家》。 用连贯、跳跃的唱法表现歌曲的抒情和欢快。 二、熟悉歌曲《谁是小熊》并边唱边表演。 1、教师范唱。 2、说出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3、在教师带领下,学习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三、学玩游戏。 1、了解游戏情节。倾听音乐(二)。 “小熊在树林里,山洞里到处游荡,它到底在哪儿呀?我们来找找吧!”
[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想象力和分析能力。3、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标志,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准备]1、请家长协助带孩子在生活中观察常见的安全标志。2、各种标志、图片若干。3、布置好的“安全标志图片展览”4、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一、教师组织幼儿在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并参观布置好的“安全标志图片展览”幼儿边看边说说自己认识哪些标志,它们有什么意义。(评析:幼儿在音乐声中进入活动,会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开始,为活动打好铺垫。参观图片展,能给幼儿一个整体的印象,他们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会互相学习,这也体现了纲要中提到的“注重幼儿间的相互作用”)
活动准备:1、课前带领幼儿有秩序的在户外滑滑梯并注意幼儿的表现。 2、歌曲《滑滑梯》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谈话:刚才老师和小朋友在外面玩什么啦?怎样玩的?咱们又是怎样进的活动室?引导幼儿说出排着队,有秩序的滑滑梯、进出活动室等。 二、欣赏歌曲 教师告诉幼儿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请幼儿欣赏并尝试学着跟唱歌曲。
2、锻炼幼儿遇事不慌、不怕危险困难的勇敢精神,能够保护自身安全。 教学准备: 字卡图片火灾场面范画自救图解教学过程: 一、出示‘火’字的字图卡,请幼儿观察 1、提问:这是什么字?“火” 首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其次让幼儿用知道“火”字是象形字,能解它的笔顺。那么火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2、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二、组织幼儿讨论并出示图片: (1)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乱拉乱接电线等)
活动目标:教育幼儿不玩火,避免发生火灾。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初步了解简单的消防知识。活动准备:有关灭火的录像,蜡烛2根,打火机一个,水、沙子、湿布、扇子等,人手一份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在着火的时候,几个小朋友采取的不同的灭火方法)。活动过程:1、游戏:灭蜡烛 教师出示蜡烛,点燃。“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把蜡烛熄灭呢?” 幼儿想出办法后,教师提供备有的材料,请幼儿到前面试一下,教师小结。
活动准备:安全标志一个、蜡笔、纸。 活动过程:(一)讲讲: 出示安全标志 a.小朋友,这是什么? b.这是安全标志,有了这个标志,可以提醒大家这个地方要小心. c.这是警告标志,有了这个标志,代表这里有电,要小心!不要碰。 d.上个月,孙艳小朋友在厕所摔了一跤,如果,厕所里贴了这个安全标志,她肯定会小心的走上台阶,就不会摔跤了。
2、学习添画背景的方法。 3、感受比较作品添画背景前后的不同视觉效果,激发孩子细致添画、涂色的兴趣。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张印好手印的作品。 2、不同块状背景图片。 3、有无背景的两幅范画。活动过程: 一、对比两幅手印画(一幅有背景、一幅没有添画背景)感受比较作品添画前后的不同视觉效果,激发幼儿添画作品背景的兴趣。 这里有两幅花瓶的图画,你们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小结:手印本来只有一种颜色,颜色很单一,但是添画了彩色的背景,不仅更加突出了花瓶,还使得整幅画更加漂亮了。
2、能大胆画出图案,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锻炼大小肌肉的协调。活动准备: 事先了解妈妈的喜好,剪刀,纸,记号笔,蜡笔活动过程: 一、出示卡片,引起兴趣 1、幼儿仔细观察卡片,说出图片上画了什么东西。 2、教师讲述为什么画了那么多的东西,引发都是妈妈喜欢的事物。 3、启发幼儿有制作贺卡的欲望。 二、讲述妈妈的爱好 1、幼儿聚手发言妈妈的爱好,并在黑板上画下来。 2、同伴之间相互讨论,互相说出自己妈妈的爱好。
活动准备:小朋友表情照片若干小火车 活动过程第一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以边念儿歌边开火车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边念儿歌边开火车入场,引发幼儿的兴趣。 2、认识心情火车。 3、让幼儿数数有几节车厢。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说说表情。感知开心、生气、伤心的心情。第一次让幼儿找自己的照片。第二次找好朋友的照片。体现了层次的递进性。 1、坐上心情火车,请幼儿找自己的照片,说说自己的照片。 2、第一次交流,说说自己的表情,并说出原因。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前期做过幼儿早餐情况的调查 物质准备:各种早餐的绘画;师生自制书《早餐,你喜欢吃什么?》;PPT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了解自己早餐的情况 1.交流各自早餐吃了些什么。 2.主要提问:早餐,你最喜欢吃什么?为什么? (边讲边出示绘画纸) 小结:我们最喜欢吃的早餐都不一样。
2、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3、乐意保护自己的牙齿,愿意早晚刷牙。活动准备: 1、一个小熊头饰,一副黑色眼睛做“蛀牙虫”。 2、牙齿模型一副。 3、一盒牙膏,人手一把牙刷、一个水杯预先放在盥洗间。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活动。 谜语:小小石头硬又白,整整齐齐排两排。天天早起刷干净,结结实实不爱坏。 2、听故事《小熊拔牙》,了解产生龋齿的原因,懂得牙齿保健的重要。 教师扮小熊手扶腮做痛苦状,并请幼儿猜猜小熊怎么了? 幼儿听故事。 讨论:小熊的牙为什么被拔掉?牙被拔掉有什么不方便? 3、幼儿相互交流,知道牙齿保健的简单方法。
2、懂得牙齿的用处很大,要注意保护好牙齿。 活动准备: 1、每四个人一个苹果,虾条每人1~2根。 2、牙齿的模型一副。操作卡片《白白的牙齿》六张。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吃苹果,初步认识牙齿的用处。 今天请小朋友吃点苹果,请你们慢慢地吃,边吃边动脑筋想想看,你是怎么把苹果吃下去的? 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体验,知道是用牙齿帮助咬断嚼碎苹果,吃下去的。 2、让幼儿认识牙齿的构造。 (1)、你们都有牙齿吗?张开嘴巴让我们们看一看牙齿是什么颜色的? 让幼儿相互看一看,知道每人都有牙齿,牙齿是白白的。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