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傅雷家书》 选择性阅读教案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课《春雨的色彩》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课《春雨的色彩》优秀教案范文

    精读课文,理解积累  1、同学们的字记的很好,课文也一定能读出感情来。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并自己喜欢的一段精读。  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调整方案:  方案一: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这一问题较开放,如果学生已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即可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回答只停留在零散的词句上,就按方案二教学。)  方案二:小燕子、麻雀和黄莺它们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色的?他们为什么这么认为?(板贴写有字的小写图片和对应的颜色)  3、小组内讨论:a.如果分角色朗读的话,该怎样读争论的语法,朗读好“不对”“不对,不对”“你们瞧”b.怎样表现春雨小鸟和大自然。  4、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小组内分角色读、表演读。  5、请一组同学配乐表演读,学生评价  6、同学们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把你的想法说一说,画一画(自选粉笔板画春雨)  7、指导积累。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请把你喜欢的词句画下来。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5课《夏夜多美》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5课《夏夜多美》优秀教案范文

    朗读(多层次自主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1、检查读。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2、指正读。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话找出来读一读,教师随机指导。  3、想象读。先听范读录音,然后指名读文,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4、分角色读。教师指导学生研究讨论每个角色的语气怎样读,并尝试给这些角色设计表情动作。  如:睡莲姑姑(奇怪的问):“小蚂蚁,你怎么了?”  小蚂蚁(揉肉眼睛,伤心的)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让学生尝试添加提示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给“人物”设计表情动作,添加不同的语气词,使课文变成了童话剧。由于是自己创造的成果,学生会读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但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案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我们必须拿出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老师,大家能做到吗?2、同学们喜欢逛超市吗?你们去超市干什么啊,买东西要用什么来付款?世界上有很多种钱,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 你们都认识哪些人民币?(找学生说说)2、 你知道古代人用什么钱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人民币的历史。人民币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从1948年12月到现在,中国人民银行一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分别是:1948年12月1日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1962年4月15日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1987年4月27日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还有1999年10月1日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也就是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屏幕显示)人民币上有什么?(国徽)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瞧,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有这么多呢!有些是纸做的,叫纸币,(课件突出显示纸币)有的是金属做的,叫硬币。(课件突出显示硬币)2、特征辨认。师:这些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3、 师:那好,老师来考考你们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4、 看下面几张你都认识吗?5、 同学们学的真认真,老师中午回家要乘坐无人售票车,这种车要求自觉投币1元而不找零钱,老师只有一张10元的人民币,老师该怎么办哪?6、谁能帮老师换换钱?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案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是在对人民币的认识后,是人民币的再进一步的认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主要有三个:一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二进行简单的计算,三是知道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逐渐培养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为了达成以上的一些目标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一、从学生经验入手直接引入商品价格,在学生回忆商品价格的表示方法中,唤醒学生的思绪,使学生觉得在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在操作中完成进率的换算。进率的换算在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我在教学上通过不同的的付钱方法,深刻体会,这样的教学让说不清的关系,在操作讲解中得以内化。学生学了也不易忘记。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教案2篇

    出示例6挂图。教师试问:谁知道0.50元是几角?2.00元是几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9角。(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它表示几元几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学生掌握)3、教学例7。(1) 课件演示例7第一小题。教师:0.5元是几角?(5角)0.80元是几角?(8角)学生回答。5角+8角是几角?(5角+8角=13角教师板书)教师问:多少角是1元?13角里面拿出10角还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2)例7第二小题(课件演示,提出问题:我买这两个气球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

  •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地球一小时 活动》教材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地球一小时 活动》教材教案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地球一小时在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活动由来:“地球1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1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这是一项全球性的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首次在悉尼倡导之后,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大家都来参加这个活动。[1] “地球1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展开,一下子吸引了超过220万悉尼家庭和企业参加;随后,该活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席卷全球。在2008年,WWF(中国)对外联络处透露,全球已经有超过80个国家、大约1000座城市加入活动。2013年,包括悉尼歌剧院、帝国大厦、东京塔、迪拜塔、白金汉宫在内的各国标志性建筑也在当地时间晚八点半熄灯一小时。[2] ,其中包括巴勒斯坦、法属圭亚那、加拉帕戈斯群岛、卢旺达、圣赫勒那岛、苏里南、突尼斯等首次参与“地球一小时”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北京鸟巢、水立方、世贸天阶等标志性建筑同时熄灯,同一时段,从上海东方明珠到武汉黄鹤楼,从台北101到香港天际100观景台,中国各地多个标志性建筑均熄灯一小时,全国共有127个城市加入“地球一小时”活动。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组成教案

    3.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任意说出两位数,另一个人说说它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然后互换。4.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之后请学生汇报汇报。课堂作业做练习七第二题。1.课件出示“百球图”。先让学生整体观察,然后估一估,“有多少个球?”2.在学生估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数数。用小精灵聪聪的话问:“怎样数比较快?”然后点名让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数的方法。3.引导学生将数出的准确数100与自己估测的数对比。检验自己估的对不对,表扬估对的同学。小结组织学生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在学生较凌乱叙述的基础上教师概括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数数主题图中小羊的只数,每数十只圈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只羊,检验自己刚开始时估的对不对?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立体图形的拼组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立体图形的拼组教案

    小结:分别沿正方形纸的两组对边做出的圆筒一样长、也一样粗,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解决问题。课件出示:你能用几种方法,数出下图中小正方体的个数?方法一:可以从上往下数(或从下往上数)第一层有2个,第二层有4个,第三层有6个,三层共有:2 + 4 + 6 = 12(个);方法二:也可以从左往右数(或从右往左数)。第一排有4个,第二排有6个,第三排有2个,三排共有:4 + 6 + 2 = 12(个);方法三:还可以将最上面一层的2个移到第二层的右侧。这样,这堆木块就变成了两层,每层都有6个,共有6 + 6 = 12(个)。(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了很多不同形状的图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由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而成的,希望同学们课下留心观察。(五)练习数一数,下面的图形由几个正方体组成?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教案

    (2)圆锥的体积教学内容:第25~26页,例2、例3及练习四的第3~8题。教学目的:1、 通过分小组倒水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2、 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3、 通过小组活动,实验操作,巧妙设置探索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1、圆锥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教案

    朋友们都听说了我们的神奇魔力,米老鼠也来请我们帮忙了,你们愿意帮他把墙修补好吗?(幻灯11,同时请一名同学到台前来亲自动手粘一下)在我们的帮助下,米老鼠家缺了10块砖的墙就被修补好了(幻灯12)七、拼图大比赛。1、师: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发挥你的想象,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那些同学拼得又好又快,又有创意。 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互相评价。八、欣赏品评,知识延伸 师:同学们刚才拼的图形非常漂亮,老师很喜欢。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需要优美的图形的装饰,同学们也可以是一位小小设计师,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点生活,美化环境。(欣赏生活中的优秀装饰作品)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你有什么想法?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2篇

    一、揭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练习。二、练习:1、第8题:这是一道计算题。(1)明确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学生独立完成。(3)订正答案。(4)有错的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是怎样的,每一步的计算结果是多少?2、第9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1)看图,同位两个互相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2)根据问题列算式解答。(3)订正答案。3、第10题:比一比。(1)明确要求,看谁先夺得红旗。(2)各小组派代表参加比赛。(3)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并奖励给一个小标志。(4)再加入几组比赛题,尽量让学生多参与。4、第11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1)看图,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2)列算式解答,指名板演订正。(3)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5、思考题:小组讨论完成。一共12人,每两人之间插入一个女生,一共能插入11人。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1)第1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根据要求在括号里填数。学生独立完成,订正。①所填数中,哪个数最接近100?②67接近60还是更接近70?62呢?(2)第2题:这是一道按要求排列数的题。把下面的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想一想:从小到大排列,要把什么样数放在最前面?什么样的数放在最后面?学生拿出数字卡片,在小组中完成。指名板演订正。(3)第3题:这是一道游戏形式的比较大小的题。帮小蜜蜂回家,学生独立完成连线。①大于60的数有哪些?②小于60的数有哪些?三、小结: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作业布置:第八课时、练习教学内容:练习八4~8题。教学目标: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教学过程:一、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做练习,完成练习八余下的练习。三、完成练习:1、第4题:这是一道估数题。根据小青蛙说的话,估计一下它吃了多少只害虫。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教案2篇

    2、揭题:小朋友们,知道吗?刚才你们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统计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3、发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你刚才收集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实践活动(调查全班小朋友们喜欢的动物)统计表:(学具卡片)绿孔雀非洲象大熊猫袋鼠梅花鹿河马统计图:(学具卡片)绿孔雀非洲象大熊猫袋鼠梅花鹿河马4、出示统计图和统计表。(1)通过小朋友们的统计,你能发现什么?(2)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三、总结:1、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用统计解决,你能说一说吗?2、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作业布置:第二课时、练习教学内容:完成练习十七的2——4题。教学目标: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小组互相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2、展示几份。二、练习:练习十七1、第2题。(1)看图,明确题意。(2)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3)完成统计表及问题。(4)集体订正。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位置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位置教案2篇

    1、找一找 (计算机演示图意)2、师:星期天,小江想到小明家去玩,可他只记得小明家住在三楼的左边,你们能告诉他小明家住几号房吗?(展开讨论,计算机学示结果)2、想一想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师:(老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师又举起右手)学生讨论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四、 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问:相邻是什么意思?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教案2篇

    师:刚才同学们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出四边形,用两个不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出一个任意的四边形。用三个相同的三角形拼出了梯形,如果把各种类型的三角形放在一起来个快乐大比拼,你们行吗?那好,请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图案最漂亮。生:展示(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到前面展示本组的作品,并说说作品中包含哪些图形)4.知识生活秀:(4分钟)(1)同学们都到喜欢有山有水的地方去玩,大自然是非常美丽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她,爱护花草树木,做热爱大自然的好孩子。现在用你们手中的图形贴在黑板上,集体绘制一幅大自然的图画。绘制后:看着这幅图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说一句话。(2)我们今天用的知识在数学中有一个名字叫做“密铺”,在我们的生活中,动物的世界中很多地方用到了密铺,想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图片欣赏。看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啊,在感受数学魅力的同时,我想知道本节课的内容你们都学会了吗?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1)学生笔算。(2)请学生观察比较:上行的题目和下行的题目有什么异同?(3)学生讨论交流: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行的题目计算时没有进位,而下一行的题目需要进位。(4)说说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4、正误辩析:教师用小黑板出示6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二、解决问题:1、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4)集体讲评。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第8题。第8题:在解决这道题时,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用上?为什么“每套12张”用不上?这样的题目给了你什么启示?三、综合练习: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5、6、7题。四、学习总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案2篇

    (1)请学生用和、差、积、商说说运算顺序。(2)计算,写出计算过程。(3)交流,改错。2、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三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1)请两位同学来读题,其他同学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2)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说说算式每一步的意思,再说说运算顺序,看看算式意思是否跟运算顺序相符合。3、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1)先进行小组合作,看看哪个小组列出的算式最多。(2)交流,列出各种方法。(6+4-2)×3 6×4÷(3-2) 64、旅行社推出“××风景区一日游”的两种出游价格方案。(1)分析两种方案的意思。(第一种方案是按人数买,成人和儿童的票价不一样;第二种方案按团体计价,五人以上就一口价每人100元。)(2)共同解决第(1)小题,分别让学生按两种方案分别购票,看看哪种方案购票便宜一些?(3)独立解答第(2)小题。(与第(1)小题是同样道理)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统计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统计教案2篇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师演示“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2.小结: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2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2、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逐步提高归纳、推理的抽象思维能力。3、解决问题:运用加法交换律的思想探索其他运算中的交换律。4、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三、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加法交换律。四、教学难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加法交换律。五、教学关键:引导学生运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法理解加法交换律的思想。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形成问题1、谈话:同学们喜欢运动吗?你最喜欢哪项体育运动?李叔叔是一个自行车旅行爱好者,咱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李叔叔的情况。1、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境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教案

    2 根据下面4幅,你能判断出哪个学校的女生人数最多吗?(1) 如果甲校的学生总人数900人,那么甲校的女生有多少人?(2) 如果丙校男生与甲校的同样多,那么丙校学生总人数有多少人?(3) 如果乙校的学生总人数与丙校的同样多,那么乙校男生有多少人?(4) 如果丁校的男生与乙校的同样多,那么乙校的女生有多少人?3 出示课件《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和《中国国土面积占世界的百分比》统计图和有关的数据。(1)中国人口约13亿 (2)中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请同学认真观察统计图和有关的数据,请你说说获得了哪些信息?并提出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要求:先在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提出问题,并指定他组回答,其他同学当评委;如果回答正确,由的同学提问题,否则,由提问题的同学继续提问。同组成员可帮助。)还有什么想法?3 出示西山村果园各种果树种植面积情况,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

上一页123...484950515253545556575859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