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二年级音乐欣赏猫和老鼠教案教学设计

  • 《楚商》教案

    《楚商》教案

    (一).复习歌曲《阳关三叠》。采用齐唱、接唱、小组唱等方式复习歌曲《阳关三叠》。(二).创编音乐情景剧。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创编音乐情景剧“送友人”。可以引导学生先讨论角色、剧情,然后进行剧本和台词创编,最后分角色表演。2.对于人数较多的教学班,教师也可以从班级中选出几位“演员”表演给大家看。对学生观众可以做简单的分工:可以安排部分女同学在周围做杨柳摇摆的示意,可以安排同学吹竖笛或演奏其他擅长的乐器作为声音背景,可以安排部分同学哼鸣《阳关三叠》的旋律营造某种氛围……(三).欣赏《楚商》。1.问:听赏《楚商》,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请用精练的词语描述你的感受。2.播放录音。3. 教师将学生回答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总结这首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古代音乐风格──凝重、庄严、神圣、清虚等。

  • 《哀郢》教案

    《哀郢》教案

    关于《哀郢》的创作背景。第一种说法是放逐思归说。王逸、洪兴祖持这种说法。这种说法推测此诗创作于顷襄王十八年左右(前281年),因为文中屈原说自己已被放九年,而据明代黄文焕《楚辞听直》认为屈原放逐是在顷襄王九年(前290年)左右。所以就是顷襄王十八年了。而据四川省科协的钱玉趾考证,约楚怀王二十九年(前300年),汉北两城市被秦军攻占,屈原从放流九年的汉北逃归郢都,立即被逐,东迁夏浦一带后写出《哀郢》。第二种说法是白起破郢说。这种说法以王夫之,郭沫若为代表。认为此诗作于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当时秦将白起率兵击破郢都,顷襄王率残兵退守陈城(今河南淮阳)。后来迁都到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到前223的被秦灭掉。

  • 《楚商》教案

    《楚商》教案

    1、多媒体展示编钟图片、播放编钟音乐2、介绍编钟及编钟音乐。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楚商》是一首最能体现楚国音乐韵味的代表曲目。乐曲优美抒情、古朴典雅。因为这首乐曲是楚国的一首商调式的音乐,所以曲名叫做《楚商》。稍慢的速度、松弛的节奏使乐曲的旋律优美而流畅。乐曲表现了楚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情景。

  • 《哀郢》教案

    《哀郢》教案

    教学内容:一、导入。师:中国音乐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乐器种类繁多,数不胜数。今天老师找来了很多乐器的图片,看哪位同学能迅速的将中国的民族乐器挑选出来,并说出它的名字。(展示课件)学生回答。师:正是因为中国的民族乐器富有鲜明民族特色,所以同学们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它们找出来。那么在这些图片中,你们最想了解哪种乐器呢?你们想知道乐器哪方面的知识呢?学生回答。师:让同学们听关于埙独奏的音乐从而引出本课。二、学习新曲。1、欣赏埙曲:《哀郢》片段(播放音频)。师:这种乐器的音色带给你的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回答。学生欣赏埙的图片(展示课件)。师略讲埙的发展。2、骨笛与《原始狩猎图》。师: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乐器,它的历史可以追究到战国时期,但是还有一种乐器的历史更加悠远,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的音色。同学们在聆听时候,仔细感受,比较一下,这种乐器的音色和我们已知的哪种乐器的音色相似?

  • 《化蝶》教案

    《化蝶》教案

    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 《楚商》教案

    《楚商》教案

    之所以震惊了世界乐坛是:首先,音域达五个八度,十二个半音俱全,每枚钟可分别发出相隔三度的音,整套编钟可以自由转调演奏乐曲——就是说它可以演奏我们现代的大部分乐曲,相当与现在的钢琴。其次,钟上铸有2800多字的镂金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律名、音名、变化音名,并且说明十二音律的律名体系在诸侯国使用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近代乐理中的那些大、小、增、减各种音程的概念,也就是说——这些概念早在2400多年前我们已有了自己民族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可见,当时音乐理论水平发展程度有多高。正因为这样,它的出土不仅让我们的中国音乐史要为之改写,世界音乐史也要为之改写。那么之所以也震惊了科学界是因为——整套编钟使用的是铜和锡两种金属混合烧制而成的,这种金属在当时的社会就像现在的钻石一样的珍贵和稀有,是权利和财富的象征。

  • 《哀郢》教案

    《哀郢》教案

    屈原 ( 约前340—约前278 )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对屈原生平及作品特别是其爱国主义精神和高洁的品质,更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和领会。

  • 《化蝶》教案

    《化蝶》教案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2、导入:由越剧《十八相送》(视频)选段导入。3、作者简介:阎肃,词作家,剧作家,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创作员。作有歌剧脚本《江姐》,京剧脚本《红灯照》,歌词《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北京的桥》《长城长》等。还曾为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撰写主题歌歌词。4、歌曲分析:《化蝶》是阎肃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与陈钢所做)的呈示部主部主题(爱情主题)填词而成的歌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是根据越剧曲调写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5、结合视频,欣赏歌曲《化蝶》,思考问题:①歌曲可以分为几段?②每段陈述表达了什么?③各段在速度、力度和音色上有什么变化?学生欣赏、讨论并发言,教师引导、归纳:①歌曲由三个相同的乐段连缀而成,每个乐段为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歌曲的开头有前奏(引子),中间有间奏(经过句),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乐段的三次反复

  • 《蝉虫歌》教案

    《蝉虫歌》教案

    教学流程:引入:音乐《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课件展示乐从景观(自动切换放映)。一、侗族简介二、聆听《蝉虫歌》要完整地聆听全歌,感受、体验歌曲的基本情绪,并认识歌曲的体裁形式——混声合唱。对这首合唱来说,还应引导学生知道它包括了哪些声部及合唱中的领唱形式。可以引导学生唱一唱这首歌的两段音乐素材,初步体验歌曲的风格及衬词的作用。复听时要引导学生着重体验、领会歌曲的民族风格及合唱所形成的艺术效果。三、乐曲分析《蝉虫歌》的歌词较短。从实质上看,这种歌的衬词要比歌词重要的多。因为其衬词部分才是歌的主体。通常,歌手们要凭借歌曲的优美的旋律及令人遐想的和声来展示自已动人的歌喉及高超的演唱技巧。这首歌采用了支声性二声部合唱的形式。歌曲的主旋律有时在第一声部,有时又在第二声部。因此,演唱者既要演唱主旋律,也要以和声去伴合主旋律,从而表现蝉虫在树上鸣叫的情景。《蝉虫歌》是一首女声合唱。第一声部由2—3人领唱。整个合唱的音色,给人以明亮、柔美、清雅的印象。

  • 《桑巴》教案

    《桑巴》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导语: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古巴黑人歌曲《依内妈妈》,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拉丁美洲,继续了解那里的音乐文化。二、欣赏《桑巴》教师导语:拉丁美洲音乐以其旋律的美妙、节奏的独特、和声的浓郁、色彩的丰富,呈现于世界乐坛。它无比的热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风貌,为世人瞩目。下面就让我们来体验那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来自足球的故乡:热情奔放、粗犷豪迈的古巴“桑巴”和阿根廷的“探戈”吧。教师导语:首先让我们欣赏一段“桑巴舞”。教师操作:播放视频桑巴舞。教师讲解:桑巴(samba),起源于巴西,它是以黑人强烈而丰富的节奏为基础,融入欧洲的旋律和多声音乐而产生的。其特点:大调式、二拍子、短促的滚动性复合节奏。所用乐器有鼓、摇响器等。桑巴舞的音乐热烈,舞态富有动感,舞步摇曳多变,深受人们的喜爱。 教师操作:播放《桑巴》音频。教师导语: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音乐跳起来吧!学生活动:边听音乐边拍打节奏,学做简单的“桑巴”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跳舞。三、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欣赏乐曲《桑巴》,同学们进一步的了解认识了拉丁美洲的多元音乐文化。又通过对比欣赏,启发学生探讨了拉丁美洲音乐是印第安音乐、欧洲音乐、非洲黑人音乐三种音乐的融合。

  • 《丰多姆佛罗姆》教案

    《丰多姆佛罗姆》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非洲自然景观视频,引入非洲音乐话题。教师提问:画面及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世界上的哪个地方?学生活动:边听边看边想这段音乐是描写世界上的哪个地方?教师讲解:非洲地处赤道附近,热带气候。这里独特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才孕育出了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你们想不想了解非洲?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非洲,共同领略非洲的音乐文化。学生活动:聆听教师讲解“非洲音乐”。教师讲解:非洲大陆,以撒哈拉沙漠为界,分为两大部分,撒哈拉沙漠以南,称为南非,撒哈拉沙漠以北,称为北非。北非的音乐,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几乎可以说完全阿拉伯化了,人们通常将北非音乐归于阿拉伯音乐,撒哈拉沙漠以南不少地区还完全保存着自己的传统音乐,我们所说的非洲音乐通常指这些地区各种土著黑人的传统音乐。二、学唱歌曲《丰多姆佛罗姆》1.教师播放歌曲《丰多姆佛罗姆》,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如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活动:完整地欣赏,思考乐曲的情绪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抒情性的音乐情绪,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介绍作品。教师讲解:这是一首典型的非洲民歌。歌曲以生动的语言叙述了黑人战斗的情境。

  • 《行街》教案

    《行街》教案

    教学过程:一、聆听《行街》1、导入师:让我们来听听江南民间乐曲,看看这个美丽的地方的音乐给我们什么感受?2、初听乐曲师:歌曲给你什么感觉?有什么特点?3、理解江南丝竹师:“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也是民间器乐形式的统称,音乐柔美秀丽。4、复听乐曲师:再来听听歌曲,说说丝竹的音色是怎样的?5、演唱主题音乐6、再听乐曲师:让我们再来听听音乐,说说音乐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二、组织下课小结: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江南的音乐?

  • 《行街》教案

    《行街》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刘禹锡《陋室铭》引入江南丝竹。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读过刘禹锡的《陋室铭》。 同学:有。 师:那有谁能背诵给老师听听吗? (学生背诵) 师:里面有一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里面丝竹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 师:里面的“丝竹”可以说是不喜欢的声音。其实丝竹是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大多数的时候泛指音乐。 师:“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也是民间器乐形式的统称,音乐柔美秀丽。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下江南八大丝竹乐曲之一的《行街》。二、欣赏《行街》。 师:这首曲子的音乐风格是什么? (生答) 师:行街是旧时队伍在街上行进用的乐曲,所以乐曲风格豪放健朗,变化丰富,保留了民间乡土气息的特点。这首乐曲又叫《行街四合》,因为经常用于婚嫁迎娶和节日庙会巡演而得名。全曲分为慢板和快板两部分,慢板轻盈优美,快板则热烈欢快,且层层加快,把喜庆推上高潮,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三、小结 中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南北方音乐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不同风格的音乐将风土人情描述得淋漓尽致,感谢劳动人民的的聪明智慧,让我们在音乐中就能领略各地的人文风采。

  • 《行街》教案

    《行街》教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同学们今天的状态真精神,希望你们表现的也会同样精彩。)二、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丝竹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关于丝竹的歌曲。师:你们听出了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师:这是江南地区的一首歌曲,使用丝竹演奏的。 三、新课教学: (一)聆听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一同来听,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豪放健朗,变化丰富,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景象。师:在这首歌曲的演奏形式上大家有什么发现呢? 师:小结,进行评价。 师:让我们再次聆听,同学们可以仔细聆听这首歌曲的表演特色?(二)简介歌曲这首《行街》,因为经常用于婚嫁迎娶和节日庙会巡演而得名。全曲分为慢板和快板两部分,慢板轻盈优美,快板则热烈欢快,且层层加快,把喜庆推上高潮,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师:让我们再来听听歌曲,看谁最能说出歌曲的音乐特点? (三)小结: 歌曲以柔美秀丽的音乐风格,表现了江南地区的美丽风貌。四、表演: (一)完整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你能带着这种情感的变化来演唱,表现这首歌曲吗?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2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②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具准备: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生:互相说说,再请同学发表意见。师:(挂图1)我们来看挂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1中你看到了什么?生1:从图1中我看到了小明妈妈买了一套135元的运动服和一双48元的运动鞋。生2:从图1中我看到小明妈妈给了售货员200元。生3:要知道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应用加法计算。师:全班动手计算。板书:135+48=183(元)

  • 北师大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2教案

    北师大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2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2.会求抛物线与坐标轴交点坐标,会结合函数图象求方程的根.教学重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预设难点: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综合解题.☆ 预习导航 ☆一、链接:1.画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求直线y=2x-3与x轴的交点坐标; (2)解方程2x-3=0(3)说出直线y=2x-3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和方程根的关系2.不解方程3x2-2x+4=0,此方程有 个根。二、导读画二次函数y= x2-5x+4的图象1.观察图象,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什么?2.求一元二次方程x2-5x+4=0的解。3.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x2-5x+4=0的解有什么关系?(3)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是二次函数y=ax2+bx+c当函数值y=0时的特殊情况.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有什么关系?

  • 北师大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教案

    北师大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教案

    解:(1)设第一次落地时,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6)2+4,由已知:当x=0时,y=1,即1=36a+4,所以a=-112.所以函数表达式为y=-112(x-6)2+4或y=-112x2+x+1;(2)令y=0,则-112(x-6)2+4=0,所以(x-6)2=48,所以x1=43+6≈13,x2=-43+6<0(舍去).所以足球第一次落地距守门员约13米;(3)如图,第二次足球弹出后的距离为CD,根据题意:CD=EF(即相当于将抛物线AEMFC向下平移了2个单位).所以2=-112(x-6)2+4,解得x1=6-26,x2=6+26,所以CD=|x1-x2|=46≈10.所以BD=13-6+10=17(米).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进行数学建模,将实际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问题中的条件.常有两个步骤:(1)根据题意得出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纯数学问题;(2)应用有关函数的性质作答.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说课稿

    1、地位、作用和特点本节教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第2节课(第18、19页)。继上一节课“有多少块糖”对连加算式有了一定体验的基础上,结合“儿童乐园”的现实情境,提出并解决其中需要列连加算式进行计算的数学问题,并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进一步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体会到乘法的简便性。为后面有“有多少点子”的学习做准备。2、教学目标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从相同加数连加的运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掌握它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3)结合具体情境,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说课稿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快乐的动物》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46-47页上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倍”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但却非常重要。记得去年教二年级的时候,这块内容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在复习时,学生对倍的概念比较模糊,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乘法,什么时候该用除法,所以上这一课时应该特别认真。从教材编写体系看: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幅春天动物王国欢聚图的情景,图中蕴含着各种动物的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其次,是编排了“做一做”、“说一说”的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使学生逐步体会与等分之间的关系。求倍数的关系,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实际上是等分活动的扩展。教材“说一说”中的第三个小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解决的问题?”给学生创设了充分的观察、探究、体验、交往的空间。这是本节教材的一个特色。“倍”是生活用语,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二年级上册装扮我们的教室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二年级上册装扮我们的教室说课稿

    学习设计的前三步,体现了深度学习,学生经历了一个“观察——分析——思考——创新——迁移运用”的过程。另外,在设计的过程中,体现了德育课程一体化,既渗透了环保理念,又将学生的课堂活动与学校特色相整合。 第二课时属于实地操作,分为三个环节(一)依据蓝图,小组行动根据上节课商讨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装扮。(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组内协商解决,增强团队意识。(三)评比选优,交流分享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参观并进行评价,选出“最优设计团队”。活动结束后,分享活 动感受,体会团结合作的意义。 本课时的三个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体验,获得真实感受,这是深度学习的重要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落实到行动中去,真正提升了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

上一页123...818283848586878889909192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