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说课稿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说课稿

    3、进行实际应用,生活中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我们在地图上知道了两个城市之间的位置关系具有相对性,那么我们生活中的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呢?让小组四个人站在课桌的四个角上,相互说说位置关系。教师深入到小组,听听孩子们怎么说引导学生利用相对性准确说出不同观测点上的位置关系活动结束后,找几个小组进行交流[意图: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归根还是用于生活,所以我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将平面问题拓展到三维空间,同时也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以这样的练习,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不同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效的将数学来源生活,又回归生活,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教案2篇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 练习: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说课稿

    4、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问学生: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规律在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应用?(让学生思考在学习中,点错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大小就不一样了。如果在银行统计时点错右漏写小数点会怎样?)教育学生做事认真细心。(四)小结质疑,自我评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质疑: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评价:首先自评,学生对自己学得怎样,用什么方法学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评介。接着可以生生互评或师生互评,教师重点表扬大部分学得好的同学或全班的同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五)作业布置:1、回忆一遍操作探索发现规律的整个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2、预习97页,例2和例3,做书上98页练习第三题。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位置 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位置 说课稿2篇

    2.教材分析:《位置》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上下、前后和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即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 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等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的位置。(2)结合生活与以前所学的知识,遇到不同的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识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位置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位置教案2篇

    1、找一找 (计算机演示图意)2、师:星期天,小江想到小明家去玩,可他只记得小明家住在三楼的左边,你们能告诉他小明家住几号房吗?(展开讨论,计算机学示结果)2、想一想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师:(老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师又举起右手)学生讨论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四、 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问:相邻是什么意思?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教案2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教学准备】1、挂图、指南针2、学具准备:准备主题图中相关的学具卡片或实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同学们,你们想去北京吗?今天我们去参观参观吧?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1、认识方向:出示主题图:我们来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个吗?(先同桌之间互相练习解说,师出示教学挂图,介绍天安门的地理位置)引出例1)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说课稿

    首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欣赏,发现图片里面的三角形,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回忆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使学生在头脑里迅速的呈现出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首尾连接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在此强调“首尾连接”。这样由三角形的定义再现三角形的表象,明白三角形围摆的要求,避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过失性的错误。紧接着抛出一个问题,制造一个问题情境“给你三条线段,你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做出各种猜测,但我不作任何表态。我利用学生思维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创设了这样一个认知矛盾的冲突。因为学生原本以为只要有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但通过老师的演示和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并不是有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自然而然的引出要解决的问题:那三角形三边有什么关系?并板书课题。第二个环节,实验操作,积累研究的材料。

  •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二.学情分析(根据考评要求,可不说)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奇好动,虽具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就知识层面上,已经学习了简单整数加减法,对加减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有初步的感性认知,初步具备了理性认知学习的基础;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数学兴趣浓厚,表现欲望强烈,少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被动。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与问题,探索认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中各部分名称及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思维与推理能力。2. 过程与方法:引导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分析概括认知加、减法意义、关系,经历探索过程,体会加减、法间的互逆关系,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表达、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3.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心(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6页的内容《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一.我对教材的理解(教材分析)——参考教学参考书《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中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对整数乘除法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为后面学习的四则运算打基础,也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关系做铺垫。二.学情分析(根据考评要求,可不说)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奇好动,虽具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就知识层面上,已经学习了简单整数乘除法,对整数乘除法及各部分名称有初步的感性认知,初步具备了理性认知学习的基础;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数学兴趣浓厚,表现欲望强烈,少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被动。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2篇

    在汇报的过程中互相判断,我适时的用反例来加以说明,引导学生在争论中逐步形成对三角形的正确认识,得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再让学生根据三角形的意义来解释判断题中没选中的图形为什么不是三角形,从而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设计意图:让学生画三角形、判断三角形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逐步探索和相互交流后,可以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有效的突破本节课的重点。】3、用字母表示三角形告诉学生为了表达方便,可以用字母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用A、B、C表示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同时板书三角形ABC。)让学生选择三个字母表示出自己画的三角形,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 北师大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及切线的性质教案

    北师大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及切线的性质教案

    解析:(1)由切线的性质得AB⊥BF,因为CD⊥AB,所以CD∥BF,由平行线的性质得∠ADC=∠F,由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得∠ABC=∠ADC,于是证得∠ABC=∠F;(2)连接BD.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ADB=90°,因为∠ABF=90°,然后运用解直角三角形解答.(1)证明:∵BF为⊙O的切线,∴AB⊥BF.∵CD⊥AB,∴∠ABF=∠AHD=90°,∴CD∥BF.∴∠ADC=∠F.又∵∠ABC=∠ADC,∴∠ABC=∠F;(2)解:连接BD,∵AB为⊙O的直径,∴∠ADB=90°,∴∠A+∠ABD=90°.由(1)可知∠ABF=90°,∴∠ABD+∠DBF=90°,∴∠A=∠DBF.又∵∠A=∠C,∴∠C=∠DBF.在Rt△DBF中,sin∠DBF=sinC=35,DF=6,∴BF=10,∴BD=8.在Rt△ABD中,sinA=sinC=35,BD=8,∴AB=403.∴⊙O的半径为203.方法总结:运用切线的性质来进行计算或论证,常通过作辅助线连接圆心和切点,利用垂直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有关问题.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说课稿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等量关系》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的第二节内容。学生之前在解决问题的学习中,对等量关系也有了初步的感知,这是学习本课的基础。本课也是后面学习方程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础。方程的本质是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等量关系。鉴于等量关系的重要作用,教材为等量关系安排了独立的课时进行学习,突出体现了核心知识的作用与价值。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结合已有经验和现实情境,体会等量关系,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示等量关系。2.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方法,如跷跷板、口头语言、画图、写式子等,展开形式丰富的表示现实中等量关系的活动,并通过这些方法之间的相互转化,理解等量关系。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位置》这一课,我主要体现了以下设计理念:1、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现实数学原理”,体现数学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2、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的自然生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3、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二、教材简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方向与位置》的内容。本课主要通过用数对来表示和确定位置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并建立初步的数形结合思想,对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有较大的作用。三、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之前已经有“列、排”的初步认识,但对“数对”这样的抽象知识没有丝毫的基础。但是,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从生活现实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说课稿2篇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卡片拉出0.6000000…00[约有1.5米长],问:大小变了吗?[学生非常惊奇和振奋地说:没变!]如果它末尾的0像北京奥运圣火那样穿越五洲四海,它的大小变吗?[学生异口同声:不变!]也就是说与0.600大小相等的小数有多少个?师:在这无数个小数中,最简单的是哪一个?师:当我们遇到小数末尾有零,可以去掉末尾的零,写起来更简便,这就叫做小数的化简。(板书化简)说说是根据什么进行化简的?师:你能把0.40 1.850 2.900 0.080 12.000化简吗?请大家打开数学书59页做一做第一题,写在数学书上。【0.080】师:这个0为什么不去掉,去掉会怎么样?【12.000】师:运用小数的性质,我们可以把三位小数化简成整数。师:那你觉得在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

    一、复习内容:位置与方向(练习卷)一、复习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能够准确描述。(3)能准确的量出物体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确画出路线图二、复习过程:1、幻灯片显示方位图,并标有角度。让学生根据图说一说各个地点距离学校的位置。此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看图说位置,并正确说明是在哪个方向偏几度。结合练习卷,做练习题12、复习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结合练习卷,做练习题2(注意: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并注意一段线段表示实际距离多少)巩固练习:测一测(练习卷3、4题)3、算平均距离、平均速度学生说一说方法,再做一做练习4(2)4、画路线图注意:幻灯显示:例: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说课稿

    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4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教案3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教案3篇

    【教学过程】一、从实际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景中用数对确定位置1.谈话引入。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同学们欢迎吗?老师们都很想认识你们。咱们先来给他们介绍一下我们班的班长,可以吗?2.合作交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探究新知。(1)出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班长的位置,把你的方法写或画在纸上。汇报:班长的位置在第4组的第三个,他在从右边数第二组的第三排…哪个小组也用语言描述出了班长的位置?请班长起立,他们的描述准确吗?刚才同学们的描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班长的位置,有的同学说第几组,第几行,第几排……)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还可以从不同的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的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内容的第四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主要属于掌握知识教学。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2)、能正确地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3)、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3、教学重、难点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的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内容的第四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主要属于掌握知识教学。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2)、能正确地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3)、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3、教学重、难点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4、完成教科书第65页练习十的第6题。让学生根据每种商品在每家商店中的售价情况,选择便宜的买。要学生解释什么叫便宜。(就是这几个数中最小的数)5、完成教科书第65页练习十的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时得问学生是怎样比较这几个数的大小的?(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时,可采用排列的方法,将几个数竖着排下来,注意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这样比较起来较快,又不容易产生错误)练习中我注重辅助差生掌握新知,并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感受到功成的喜悦。在教学中我利用幻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借助幻灯直观、形象、感染力强,便于数形结合的特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课堂教学节奏加快,从而年高课堂教学效率。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小数说课稿2篇

    一、教材分析: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建立了小数的概念,学习了小数性质以及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了复名数化成小数和复名数化成低级和高级单位单名数。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二、说教法这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以“学生为主题,老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主要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观察、发现、应用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迁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学习。2、注重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小数知识出发,紧密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345678910111213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