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目标:在回顾与思考中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复习有关定理的探索与证明,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尺规作图等.2.能力目标: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提高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论证过程的能力.3.情感价值观要求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的证明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通过例题的讲解和课堂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难点:本章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归纳总结】(1) 定义: 三条边都相等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性质:①三个内角都等于60度,三条边都相等②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质。
教学效果:部分学生能举一反三,较好地掌握分式方程及其应用题的有关知识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基本技能.第六环节 课后练习四、教学反思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除了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外,还可以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面向生活是学生发展的“源头活水”.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例选择上,我们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实例,如:学生身边的事,购物,农业,工业等方面,让学生真切地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有些学生对应用题有一种心有余悸的感觉,其关键是面对应用题不知怎样分析、怎样找到等量关系。在教学中,如果采用列表的方法可帮助学生审题、找到等量关系,从而学会分析问题。可能学生最初并不适应这种做法,可采用分步走的方法,首先,让学生从一些简单、类似的问题中模仿老师的分析方法,然后在练习中让学生悟出解决问题的窍门,学会举一反三,最后达到能独立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本章知识要点: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解直角三角形。二、本章教材分析: (一).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相互关系,进而才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角的相互关系去解直角三角形,因此三角形函数定义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理解本章知识的关键,而且也是本章知识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教材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步骤:1. 从实际中提出问题,如修建扬水站的实例,这一实例可归结为已知RtΔ的一个锐角和斜边求已知角的对边的问题。显然用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中的边与边或角与角的关系无法解出了,因此需要进一步来研究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相互关系。2. 教材又采取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利用学生的旧知识,以含30°、45°的直角三角形为例: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确定为30°时,那么这角的对边与斜边之比就确定比值为1:2。
子夏求“仁”的途径是“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就是广泛学习,坚定志向,提出疑惑,联系实际思考自我。(2)从孔子及其弟子的“修身之道”里,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生交流明确)预设 进德修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的修炼需要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反省能把外在的道德约束内化为对自己的自觉要求。当思想与言行统一,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时,就达到了极高的道德境界。(3)“品德是最高的学位。”明白了这些道理,你准备怎样开启自己的修身之路呢?(生联系自身实际,各抒己见)预设 坚定志向,加强学习,加强自我反省,等等。【设计意图】这一教学板块,精心整合了教学内容,细致地安排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以吟诵、品议的方式逐步理解经典的思想核心,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使其在活动中启迪思维,涵养心灵,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学习文章层层推理的特色。四、当堂检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炼。请根据查找的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并说说你的看法。1.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2.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3.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生交流讨论,举手发言)师小结: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上进心。学习了本文,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激励学生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境。
(1)看题目。题目中蕴含着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抓住这一切入点,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2)看作者。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化,所以,要准确理解诗词,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就不能脱离作者孤立地臆断。作者的生平、写作风格、思想等等,无不影响着作者的情绪,所以,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相关背景等。(3)看时代。把握时代风貌特征,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评析,才能准确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感情。(4)看意象。诗歌的创作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注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因此意象也就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把握诗中的意象,就能参悟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一)团体赛以培训创新为主题,努力在提升创新质量上做文章。以部门为单位的业务竞赛活动,最核心的要求是搞好培训项目创新和管理创新。工会要引导各参赛部门将创新与解决培训工作中的重点、难度问题相结合,与推动中心战略落地相结合; 要引导职工更加关注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保证每一项创新成果都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效益和质量,进而推动中心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要切实保障创新的质量,真正使创新活动体现特色、新颖、实用的特点;对有较高推广价值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作法,要及时予以表彰、宣传、推广。
a) 近期的职业目标:近期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子的职业状况,如职位、工作内容描述、行业定位等,尽可能的明确,越清晰越好,可评估性要强。b) 期望发展的方向: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近期期望向那些方面发展。c) 从那些方面有待提高:为达到“近期职业目标”,根据自己的期望发展方向,在那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如技术、项目管理、交流沟通能力、文档写作等。
要做好每项工作,都必须在工作之前对这项工作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于土建施工,也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熟悉图纸,了解工程概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了解工程情况,盲目工作,等于赤手空拳去打仗。要顺利开展工作,必须有备而战。
发包方(简称甲方): 承包方(简称乙方): 施工地址: 甲乙双方遵循诚实、平等、公平、自愿的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签订本工程承包合同。本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不得违约,必须共同遵 守。一、合同总金额: 大写: 二、施工工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三、乙方资料及概况(负责人或承包人)黏 贴 证 件 复 印 件 四、双方责任及义务1.甲方负责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包括水,电,现场清场的可施工性),按时保证乙方所需材料到场的准时性。2.乙方按时施工,确保施工质量,按照甲方的施工要求和程序安全有序的在约定时间内完成施工,如果乙方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由乙方负责整改或重新施工,期间的一切费用及损失均由乙方承担。2.乙方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地点的电路,水路及明火安全,如果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漏水、漏电、火灾问题由乙方负责维修及复原,期间的一切费用及损失均由乙方承担。3.乙方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若出现工人人身损害由乙方负全责,与甲方无关。4.甲方在乙方按照合同认真履行的情况下按时支付乙方承包款。
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工作实效。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工作实效。要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学用相长,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政协工作的思路、能力和措施,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一要提升服务大局的实效。政协委员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履行职责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在建言献策时一定要考虑什么是中心,什么是大局,不管说什么话,建什么言,站位必须高远,措施必须务实。今年,市政协坚持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六个新白银”战略目标、20**年总体工作部署和中心工作制定了年度协商工作计划,确定了“围绕实施强工业行动,推进白兰差异化发展,构建西部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2个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协商议题、5个专题协商座谈会协商议题和7个专委会专项协商议题,这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集合的基本运算(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集和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2)能够使用Venn图表达两个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像对抽象概念理解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体会类比的作用 。 (2) 进一步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化表示问题的简洁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并集与交集的含义 。 教学难点: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数学班 级 授课日期 授课顺序 章节名称§2.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技能目标:1、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会用做差法比较两个整式的大小 情感目标:体会不等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有用性教学 重点 和 难点 重点: 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难点: 1、会比较两个整式的大小 2、能根据应用题的表述,列出相应的表达式教 学 资 源《数学》(第一册) 多媒体课件评 估 反 馈课堂提问 课堂练习作 业习题2.1课后记
课题序号6-3授课形式讲授与练习课题名称等比数列课时2教学 目标知识 目标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并能应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能力 目标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素质 目标通过对等比数列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正确总结的科学思维习惯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 重点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运用。教学 难点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变式运用。教学内容 调整无学生知识与 能力准备数列的概念课后拓展 练习 习题(P.21): 3,4.教学 反思 教研室 审核
课程名称数学课题名称8.2 直线的方程课时2授课日期2016.3任课教师刘娜目标群体14级五高班教学环境教室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直线的倾角、斜率的概念; (2)掌握直线的倾角、斜率的计算方法. 职业通用能力目标: 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制造业通用能力目标: 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直线的斜率公式的应用.学习难点直线的斜率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教法、学法讲授、分析、讨论、引导、提问教学媒体黑板、粉笔
【课题】1.1 集合的概念【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常用数集的字母表示;2、掌握集合的列举法与描述法,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3、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分类思维和有序思维,从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4、接受集合语言,经历利用集合语言描述元素与集合间关系的过程,养成规范意识,发展严谨的作风。【教学重点】集合的表示法. 【教学难点】集合表示法的选择与规范书写.【教学设计】(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集合与元素的概念;(2)引导学生自然地认识集合与元素的关系;(3)针对集合不同情况,认识到可以用列举和描述两种方法表示集合,然后再对表示法进行对比分析,完成知识的升华;(4)通过练习,巩固知识.(5)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应学生的学习思路展开,自然地层层推进教学.
课 程数学章节内容5.1角的概念推广课程类型新课课时安排2课时指导教师 日期12月2 日学习目标理解将角度从0°~360°推广任意角。学习重点掌握角的度量、任意角学习难点理解象限角、界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回顾(温故知新)1、角度的概念:什么是角?始边、终边、顶点。 问题(顺着问题找思路)1、正角.负角.零角.界限角和第几象限的角概念?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________,按照_____时针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当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时,形成的角叫________(结合图形讲解) 2、在坐标系中依次表示390°、30°、-330°,观察图像,探讨终边相等的角的特点、有什么关系?思考如何用集合表示终边相等的角度?
学科数学 课 题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班级 人数 授课时数2 课 型新课 周次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的 知识目标:(1)掌握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2)掌握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 (3)会判断集合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讨论分析,加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符号表示. 教学难点真子集概念的理解.
学科数学 课 题 1.4 充要条件班级 人数 授课时数 2 课 型 新授课 周次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的 知识目标: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讨论分析,加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教学难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教 具 教 后 小 结 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有关知识; 是否能利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 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存在哪些问题。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数学班 级 授课日期 授课顺序 章节名称§2.3 一元二次不等式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 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二次函数图像的对应 技能目标:1、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2、会画二次函数的图像 3、能结合图像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情感目标:体会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教学 重点 和 难点重点: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 2、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难点: 1、将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联系起来 2、在函数图像上正确的找到解集对应的部分教 学 资 源《数学》(第一册) 多媒体课件评 估 反 馈课堂提问 课堂练习作 业习题2.3课后记本节课内容是比较重要的,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结合,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这有很好的运用。三种情况只要讲清楚一种,另外两种可由学生自行推出结论。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