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3.1《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优秀教案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②在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产生工业革命,开始冲击封建自然经济。③思想上:继文艺复兴后产生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冲击封建统治,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④在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⑤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开展,西方国家展开殖民掠夺与,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2)①清朝统治者极力提供程朱理学,残酷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②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现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③人们封建落后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薄弱。④以中因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浙渐稿失。⑤西学大量传入中田,西学东渐现象不断发晨,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3)①国家衰落使文化失去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加速了文化的衰落。国家衰落是文化衰落的决定性因素。②文化衰落是国家衰落的重要表现,反映了国家衰落.不利于国家发展。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精品教案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我国的雕刎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例如: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是古代的汉族、鲜卑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2)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例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并为三大英雄史诗。◇注意:民族文化深深地体现着各民族的风俗和精神面貌,通过一定的物质展现,可以表现在建筑、民族文学、舞蹈、习俗、信仰、衣着等方方面面。◇点拨:“相关链接”中提到的《江格尔)是蒙古族卫拉特郝英雄史诗。史诗的篇幸结构、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等具有蒙古族说唱艺术的特点。从民族文学角度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绚丽色彩。◇课堂探究:(1)你还知道哪蝗少数民族舞蹈?它们务有什么特点?

  •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2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2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案2篇

    思考:洗衣机脱水时转速高时容易甩干衣物,还是转速低时容易甩干衣物?(2) 制作棉花糖的原理内筒与洗衣机的脱水筒相似,里面加入白砂糖,加热使糖熔化成糖汁。内筒高速旋转,黏稠的糖汁就做离心运动,从内筒壁的小孔飞散出去,成为丝状到达温度较低的外筒,并迅速冷却凝固,变得纤细雪白,像一团团棉花。5.离心现象的防止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转弯时所需的向心力是由车轮与路面的静摩擦力提供的。如果转弯时速度过大,所需向心力F大于最大静摩擦力Fmax,汽车将做离心运动而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在公路弯道处,车辆行驶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速度。当高速转动的砂轮或者飞轮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不足以提供所需向心力时,离心运动就会使他们破裂,甚至酿成事故。

  •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丰富的社会生活作业设计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丰富的社会生活作业设计

    2.内容内在逻辑本课由引言和两框内容组成。引言开宗明义,指出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意在告诉 学生,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离开社会提供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个人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本。因此,要把社会当作成长的课堂,在其中学习、锻炼、发展,这是成长的必 经之路。第一框“我与社会”,从中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在体验社会丰富多彩 的同时,认识到随着身体的发育、智力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 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进而认识到“我”与社会的关系,理解“我”是社会中的一分 子,在社会交往中建立了各种社会关系,进而获得不同的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 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经验探究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支持和帮助,认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养成亲社会行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努力 践行。(三)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处于由儿童向青年过渡的生理发育期和精神成长期,学校教育应帮助学生 正视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引导其“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教案

    (4)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 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 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 和 。(5)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开发 资源,为兰州发展化学、冶金等多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 资源,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展高能耗工业。解析:本题立意在于考查学生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特征与比较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学生有关黄河水系的知识与能力。本题以黄河水系为主线,将一系列的地理事物现象贯穿起来,同时又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相关知识相结合,立意比较新颖。紧密联系实际,高考导向作用明确,是一条比较优秀的高考题。答案:(1)雨水是主要补给季风(2)暴涨上游河套和下游河口(3)流量大;水利枢纽多,起调节作用人口少,工农业生产需水量较少(4)引黄灌溉下游中游水土保持,发挥水利枢纽的调节功能;下游加固大堤(5)水能煤炭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教案

    【知能训练】一、选择题(第1-4题为单项选择题,第5-6题为双项选择题)1、斑点状土地荒漠化圈主要分布的地方是()A.塔里木河下游绿洲B.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C.居民点、工矿区及交通线附近D.科尔沁沙地2、近年来,西北地区环境发展的趋势是A.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绿洲环境总体趋于好转B.风沙活动增强,盐碱地面积增加C.绿洲经济以农业为主,无环境污染问题D.随着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加强,绿洲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3、我国沙漠沙地所处纬度最高的是()A.科尔沁沙地B.呼伦贝尔沙地C.古尔班通古特沙漠D.乌兰布和沙漠4、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地处北半球亚洲高压的范围之内B.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C.深居内陆又隔崇山峻岭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河短水少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案3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案3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表达与交流”方面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有如下的表述:“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观察、感受、思考是写好作文的必要的积累与条件,而用最恰当的语言与形式传达自己的所得则属于“技巧”方面的范畴。教材“表达与交流”的编选采用的“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的体例,其优点是就某一话题训练某一方面的写作能力,能使教与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目标更具体,也就是“既讲‘写什么’,又讲‘怎么写’”,能克服“纯技术性训练”;不足在于容易造成教与学上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象。要让学生确实形成能力,举一反三,老师的备课量非常之大,好在现在网络发达,必修1和必修2还配了教案(不知为什么必修3和必修4没有),总算应对过来,因此,我在此所讲的教学设计之类的,有许多不是我个人的,是别人的成果,特此声明。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2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2篇

    这三大措施是美国在冷战初期的核心内容,是为了实现美国的霸权政策而提出。它们体现了美国充分利用了意识形态差异的来其实现其全球霸权的意图。把握住这些核心内容将有助于掌握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的发展。教学难点:两极格局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二战改变国际的主要政治力量,随着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美苏两大国由合作走向分裂,逐步形成了战后的两极格局。在此政治格局之下,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世界相对稳定,但两强相争,又使得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美苏之间的关系影响到了其他各种关系的发展,认清此格局的影响对于认识当时和今天的国际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三、教学内容安排(1学时)第一目“从盟友到对手”教学要点: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战后初期的形势;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第二目“美苏‘冷战’”教学要点: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第三目“‘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对于教材最后一段内容,设计如下一个课堂研讨题。让学生课前查找有关资料,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比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历史,了解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发展趋势?【课堂研讨】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封建国家都进行了加强君主专制的改革措施。如东方有康熙大帝,西方有路易“太阳王”,他们都使中、法两国进入到封建的鼎盛时代。但改革却在中国和欧洲产生了不同影响。这是为什么?通过网络或有关论著,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启示:17、18世纪的中国在政治上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在经济上重农抑商,在外交上闭关锁国,影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文化上文字狱,禁锢了文化。17、18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来反对罗马教廷的控制,却实行君主开明专制;在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在外交上鼓励对外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文化上,启蒙思想蓬勃发展。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3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3篇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君臣关系、兄弟关系】4、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合作探究】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从根本上说,分封制就是宗法制作用于国家地方政治制度的重要举措和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紧密,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分封制基于宗法制而产生,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小结: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发展脉络:起源于夏——初步建立于夏商——完善于西周——瓦解于西周末年到春秋——崩溃于战国★问题解答⊙【学思之窗】从这段记载,你能看出商朝的相权有多大吗?答案提示: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包括参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商王。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1、知识与能力: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2、过程与方法: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 ,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教学总结:(1)我国衣着服饰变化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衣着朴素,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男装:列宁装、中山装、绿军装女装:列宁装、布拉基、绿军装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异彩纷呈;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现在的服装是色彩鲜艳、款式多样,什么牛仔服、休闲服、西装、T恤衫、晚礼服,真是不胜枚举。每年服装的流行色、流行款式不断改变,大街上的姑娘和小伙子永远领导着时装新潮流。模特表演、模特广告和模特大赛已成为人们穿着方面不可缺少的内容。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案

    ●活动与探究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兴衰历程,从英国的强盛历程,我们从中可获得什么启示?启示:积极发展本国的工商业;实现制度创新;抓住机遇,及时更新观念;建立能保障自身经济顺利发展的国防力量,尤其是海军力量;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实行对外开放……★本课小结16世纪后期荷兰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在17世纪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17世纪开始,英国也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并与荷兰、法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殖民扩张,人类的商业活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于世界市场的出现而第一次被广泛地联系在一起,而西欧国家对殖民地财富、资源、劳动力的暴力掠夺,是欧洲发展和兴旺的重要条件,也是亚、非、拉美灾难的根源。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案

    思考:1)材料1、2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严重问题?(饥饿和粮食问题)2)材料3中,中国农民为什么那样说?(邓小平在全国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3)据以上材料指出,袁隆平研究的交水稻有何重大意义?(杂交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其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有助于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四、计算机技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1、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了计算机的研制工作;2、1983年,我国成功研制出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加速了国家信息化的发展;3、1965年,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4、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

    ②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 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③王夫之认为天下的土地不能被君主一人所有,而应当是从事农业的老百姓都有份。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①黄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②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①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且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原则的区别。与中共革命纲领相比,新三民主义缺少的内容:八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的权利、社会主义。教学小结:(以问题代小结)(1)本课内容涉及孙中山先生一生两次重要的转变。你知道是哪两次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孙中山先生一生有两次重要的转变,第一次是放弃改良而走向革命道路;第二次是在他领导的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失败后,接受苏俄和中共的帮助,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2)孙中山先生的这两次转变说明了什么?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但教师总结时一定要紧扣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为民族革命贡献毕生精力的高贵品质。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

    3、城镇人口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材料,结合刚才列举的实例,思考它说明什么问题?2000年我国农村小康总体实现程度在93%左右,城乡收入差距在3:1以上。1999年西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为84.18%,中部和东部地区为93.18%、97.86%,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市突破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只有300多美元。4、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提高,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2页虚框内材料,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言。教师总结: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但是城镇居民保障水平较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这与我国的国情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本世纪初20年,要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集中力量发展经济,降低失业率,提高城乡居民文化教育娱乐等消费比例,让人民的吃穿住行达到更高水平的小康。三、小康社会的建设特点和要求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8、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9、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活动。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2)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3)教育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10、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精品教案

    ◇探究提示:我们可以通过人际交往,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欣赏电视、上网查询、发送手机短信、阅读电子读物等方式来搜集资料。其特点为: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报纸、杂志、书籍等,可以通过扫描、编排处理后,显示在互联网上,供广大读者使用。电视提供了动态画面和缤纷的色彩,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生动、形象和真实。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手机短信用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性耙哲理性,让人回味无穷。电子读物实现了文字、图像、声音的完关结合,使人在看图阅文的同时可以听音乐、写文章、做笔记、复制文件等等。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教案

    此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完整的体系。在探究活动时可以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西方哲学中的位置和地位有个大致了解。离开了这个大的背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容易摸不着头绪。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古代朴素的带有辩证法性质的唯物主义主要是追问世界的本原问题,这时的哲学缺乏近代科学作为基础,因此它更多的是一种猜测。它虽然看到了世界的联系和变化,但它还无法理解联系和变化背后的基础和原因。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主要是追问人的认识问题,即人的认识的来源是什么,是什么保证人的认识的可靠性。但它对人的认识问题的解决主要是立足于对世界的一种直观观察,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对世界的直观的、机械的反映。它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不理解人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世界,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

上一页123...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