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国旗下讲话稿一:开始演讲之前,我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不知大家有没有统计过,到目前为止,你一共接受过多少位老师的教诲,或者,你还记得过去哪些老师的音容笑貌。有人可能会很随意地回一句“我早就忘了”。也难怪,因为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从事的是平凡的职业,做的是平凡的事,正因如此,他们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常常被我们理所当然地忽略了。也有些人,他们对他们过去的老师仍然记忆犹新,那是因为,他们同时又是不平凡的,他们担负着启迪、引领我们的责任,他们对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对我们的关心和了解甚至超过了我们的家人,比我们的父母更为我们的成长操心。正是因为有这些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的默默奉献,才有了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感恩节和教师节。我想,教师节,同时也应该是我们莘莘学子们回报老师的感恩节。你有没有发现,每天放学后,天都黑下来了,年段办公室里还有不少迟归的老师们忙碌的身影;你想没想过,夜深人静,当你已经进入甜美的梦乡,老师仍在灯下紧张地备课、批改作业的情形;你知不知道,孩子生病时,老师顾不上带他去看病扔在托儿所里,自己却赶到学校来为学生上课、辅导的事;你听没听过,把被父母遗弃的学生带到家里,给他吃住陪他读书,使他顺利通过会考的老师;你经没经历过,老师的家人牺牲休息时间,亲自开车护送老师们挨家挨户家访的事……我们见到、听说、经历的何止这些。这就是我们时代中学的老师,比别的学校的老师付出得、。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代表学生会在这里发起"十中人文明礼仪"倡议.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极其丰厚,同时我国又是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雅的礼仪总是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历来为我国思想家和教育家所重视,古云:" 不知礼,无以立也."礼貌,礼节,礼仪,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作为一名高中生,正值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养成一个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我们现在尤为重要.为响应中央"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号召,我们学生会配合学校政教处编印了《十中学生文明礼仪手册》.号召我们一起行动,做一个学礼仪,懂礼仪,讲文明礼仪的合格中学生.作为一名十中人,我们应该感到一种庆幸和骄傲.今年的10月22日,是我校的百年校庆,能够在一所百年名校学习,接受十中特有的人文底蕴的熏陶,我们是非常荣幸的.
设计思路如下:1、首先以“百宝箱“引出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探索操作的兴趣。2、分组操作,以比赛的形式得出结论:螺丝作为固定连接物体的材料最方便、结实。3、通过自由玩螺丝,引导幼儿发现螺丝在匹配的情况下才能很好的固定连接物体。4、通过自由摆弄一些带有螺纹的物品,引导幼儿了解螺丝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活动目标】1、认识螺丝,知道螺丝由螺杆和螺帽组成。螺杆和螺帽在匹配的情况下,可以连接、固定物体。2、了解螺丝旋转上升的特性。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以及观察分析的能力。4、了解螺丝原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活动准备: 1、大棋谱两副,黑白棋子若干。 2、红、黄、绿、紫队标志一份,每队准备一副棋谱,若干黑白子。 3、数字卡片“6”以内加减算式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分队推选小队长 “分成四队,每队4个孩子,自己选出小队长” 二、黑白棋对抗赛 1、规则:每队选2名小队员先后参加比赛,第一名队员用黑子,第二名队员用白子,要求黑子和白子合起来我给你的数。 2、幼儿比赛,教师总结比赛情况。
2、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尝试的精神,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画有坐标点和花园的作业纸每人两份;铅笔、橡皮每人一份 2、正方形图形若干;小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课题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出示小猪)小猪在这块土地上建造了一个大花园,(出示花园)老师要来做回设计师,帮小猪把这个花园打扮的漂亮一些。 二、 学习活动 小朋友,花园铺好了,漂亮吗?那么这个花园有多大呢?不知道了吧!那么老师再问你,这个花园有多少个正方形合起来那么大呢? 1、小朋友点数正方形(默数) 2、师幼齐数(老师一个个拿下来数) 3、小结:用什么方法不容易出错 小结:这个花园有18个正方形合起来那么大。
二、活动准备 画有“〈”“〉”符号卡片两张、1—10数字卡一套、苹果卡片三张、桃子卡片两张、粉笔三支、铅笔一支、练习题每人三张。 三、活动过程 (一) 引出主题,认识大于号 “>” 和小于号 “<”。 1. 教师边出示 “>” 和 “<” 的卡片,边说:“今天老师带来两个好伙伴给你们认识,你们认识他们吗?” 2. 教师出示大于号 “>” (1) 教师:它叫大于号,开口向左,跟着老师念: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2) 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3 >1,读作三大于一,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3. 教师出示小于号 “<” (1) 教师:它叫小于号,开口向右,跟着老师念:小于号,尾巴对着小数翘。 (2) 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2<4,读作二小于四,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小于号,尾巴对着小数翘。
[活动准备]1、不同大小重量的瓶子(装饰成不同大小的鱼)、筐。2、各种颜色的假发,图片若干。3、人手一盒操作材料。4、绿发娃娃、剪刀、辫线、可乐瓶娃娃、橡皮泥、乒乓球、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钓鱼”,激发幼儿兴趣。 请幼儿上来逐一从小大到玩“钓鱼”的游戏,当鱼线断了后,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会断?看看钓鱼线是用什么做的? 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头发受到过大的拉力,就会断的。
2. 主要从服装上尝试辨认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四个民族,了解他们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3. 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准备 1. 课前丰富有关地理知识与音乐舞蹈方面的技巧。 2. 自制投影片,中国地图,四个民族娃娃(彩色图片),居住地标记(蒙古包、大雪山等彩色图片大小各一套),彩色挂图,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出示中国地图,复习儿歌“中国地图”,巩固以前所学的地理知识。 2. 让幼儿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第一次尝试: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请幼儿说一说知道有哪些民族,居住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 幼儿讨论 3. 出示朝鲜、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四个民族的娃娃,一起找出他们居住在“大公鸡”的什么地方,并将民娃娃与他们居住地的标记贴在地图上。
活动名称:奇妙的根 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根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可以吸收水分和营养,可以食用,可以治病,可以雕刻成艺术品供人们欣赏。2)让幼儿知道植物的根是多种多样的。3)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的根。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制作好的课件、各种各样的根、做好的变态根的食物(红薯、胡萝卜、山药、白萝卜)。过程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根。1、幼儿自己观察植物的根。幼儿自由进入活动室。小朋友,你们看桌上都有什么?(葱、青菜……)请你们仔细看看、摸摸、再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为幼儿创设了轻松自如的探索事物的情境)请你们在桌上找出有根的植物,告诉你的同伴根是什么样的?(在这里体现了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
二.活动目标: 1. 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能按要求连接管子,发现管子的多种连接方法。 3. 尝试绘制和使用管子组合连接线路图,了解线路图的作用。 三.活动准备: 接管子的模型(线路)结构框架、长短不一的各种管子、接头、记录表。 四.活动过程 1. 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实验操作:按要求连接管子。
活动目标: 1、认识蜘蛛,知道蜘蛛是节肢动物,有吐丝结网的特性。 2、能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蜘蛛,对蜘蛛不再有害怕和厌恶的情绪。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蜘蛛的幻灯片、蜘蛛结网的动画。 2、彩条、橡皮筋、毛线、幼儿电脑、水彩笔、白纸。 3、在活动室贴上幼儿活动前自己收集的各种蜘蛛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室,请幼儿观察:今天活动室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幼儿自由观察贴在墙上的各种蜘蛛的图片)。 2、师告诉幼儿:这些图片都是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的,真能干!今天老师也收集了许多各种各样的蜘蛛图片,请小朋友们来看看。然后展示各种蜘蛛的幻灯片让幼儿观看。 3、师请幼儿讨论: (1)你看到蜘蛛心里有什么感觉? (2)蜘蛛是我们的朋友吗?你喜欢它吗? 4、将幼儿分成两派:喜欢蜘蛛的坐到一边,讨厌蜘蛛的坐到一边。 5、请幼儿分组商量:为什么喜欢(讨厌)蜘蛛?并给自己的小组取名字。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颜料、毛笔、纸。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七宝老街的蜡染花布(视频),感受蜡染工艺品的独特美。 师:老师去了哪里呀?看到些什么呢?做了什么? 小结:对呀,我就是去了七宝老街的手工艺坊,我还买了一块花布呢,你们知道这种花布叫什么名字吗? 二、了解蜡染花布的制作工艺 1、幼儿自由说说蜡染花布的制作方法。 师:这么漂亮的蜡染花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幼儿讨论) 小结:有的说……有的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手工坊的阿姨们是如何进行蜡染制作的,使用了哪些工具,和你们说的是不是一样的? 2、观看蜡染的制作。 师:你们看到阿姨们是如何进行蜡染工艺制作的?用了哪些工具? 小结:原来一块蜡染花布需要经过画蜡、染色、晾干这些步骤才能完成,真是不容易啊!
本次活动主要引导幼儿两两合作、实验、记录,集体统计、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科学的量沙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幼儿操作记录中的数据作用。量沙活动始终结合在运沙游戏中,游戏性与探索性恰当地结合,使幼儿探究既有兴趣,又有目标。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掌握运沙的科学方法。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3、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沙、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记录单、铅笔等
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背景图、几何图形纸4张、剪刀浆糊、巧克力糕、糖、巧克力、笔、抹布。 活动过程:小朋友很喜欢自己的妈妈,妈妈也有自己的妈妈,妈妈的妈妈叫什么?爸爸也有自己的妈妈,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养大。熊妈妈有两张圆形纸,两张圆形纸一样大。她拿一张给两只小熊,要小熊把圆形纸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一份给奶奶,一分给外婆。小朋友猜一猜,两只小熊用什么办法分这张纸?幼儿讲述
2、培养幼儿归雷达能力。 [活动准备]1、教师用具:6个小熊2、幼儿用具:(雪花片,吹塑圆片),作业单,铅笔人手各一份。 [活动过程]1、复习5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2、教学6的组成⑴请幼儿观察小熊特征。⑵请幼儿根据小熊特征分类。 幼儿和老师一起说分合,知道两队调换合起来是6。 教师小结6的分解
一、手指练习儿歌(伸出右手带动作表示)1122伸伸手,3344点点头,5566弯弯腰,7788扭一扭,9900抬抬腿,动腿,动手和动口。二、 0的认识:0代表什么?0代表什么也没有。顺口溜:0的性格很活跃,自然数离不开0。10离开了0,就变成了1(制作小卡片10 0 1)20离开了0,就变成了2(制作小卡片20 0 2)30离开了0,就变成了3(制作小卡片30 0 3)40离开了0,就变成了4(制作小卡片40 0 4)50离开了0,就变成了5(制作小卡片50 0 5)60离开了0,就变成了6(制作小卡片60 0 6)70离开了0,就变成了7(制作小卡片70 0 7)80离开了0,就变成了8(制作小卡片80 0 8)90离开了0,就变成了9(制作小卡片90 0 9)三、 5的组成图:1 ●○○○○ 4 14=5 1 4 52 ●●○○○ 3 23=5 2 3 5 3 ●●●○○ 2 32=5 3 2 54 ●●●●○ 1 41=5 4 1 5 5 ●●●●● 0 50=5 5 0 5
2、能听懂并会说基本句型:let’s sing. let’s dance .let’s paly 。 3、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小鸟、小熊的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 日常对话: 1、t: good morning , children! c: good morning , teacher ! 2、sing the song “goodmorning!” 3、t: how are you ,today? c: fine, thank you . how are you ? t: i’m fine , too . 二、 复习旧知: 1、t: last week , we havelearnt something in our schoolbag . now , let’s say them again , ok ? (教师卡片出示学过的学习用品,请幼儿认读) 2、教师出示某一种学习用品,用“do you have a …?”问幼儿,请幼儿用“yes , i do . 和 no , i don’t.”来回答。
活动准备: 1.Chicken头饰、鸡蛋(均人手一份) 2.cock(由教师扮演)hen (由大班幼儿扮演) 3.音乐《Mother hen》 4.草丛、篮筐(2个)活动过程: 一.唱歌念儿歌,组织教学.1. T: Come on Babies! Lets sing some songs, are you ready?2. 复习单词cock、chicken、henT: Look! (教师带上cock头饰) Who am I? (cock)T: Yes, I am cock..T: 谁想做我的宝宝chicken? (帮每位托儿带上chicken头饰)T:(亲亲抱抱cock) Who are you?(chicken)3. Rhyme:《A family of chicken》发现hen 不在Chicken chicken, ji ji jiCock cock, wo wo woHen hen, guoguoda guoguoda
说明: 利用各种食品的方法来贮存食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诗经》中就记录以冰窖存物的方法。随着现代物质水平的提高,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贮存食物不仅仅为了保存食物,而更广泛地表现为口味的丰富、携带的方便,以及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看到各种食物,,有的被贮存于真空包装袋中,有的浸泡在各类瓶瓶罐罐中,有的放在冰柜里,还有的悬挂在竹竿上。同样,孩子们也常有机会吃到这些经过特殊贮存或加工的食物。然而,对为什么要贮存食物,怎么来贮存食物却知之甚少。因此,“食物的贮存”这一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在操作、谈论、比较中,了解粗浅的食物方法,知道贮存给现代生活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培养他们对生活小科学的探索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活动目标] 1、了解轮子的异同,感受轮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轮子的演变,培养幼儿联想、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童车、滑板车、旱冰鞋、玩具车、婴儿车等若干。 2、课件、自制轮胎车。 [活动过程] 一、教师骑自行车进入,引起幼儿对轮子的注意。 教师骑自行车进入,“小朋友,你们好,老师知道今天要和小朋友见面,骑了一辆自行车飞快的赶了过来,小朋友知道自行车为什么跑这么快吗?” “对,因为它有轮子,轮子在哪儿呢?” 请幼儿找一找自行车的轮子。(提醒幼儿注意脚蹬处的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