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中班主题活动课件教案:我爱读书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优美的汉字》教案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优美的汉字》教案2篇

    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扬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於是碑刻和简牍上的书法东汉碑刻林立,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此时隶书已登峰造极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著重大意义它标志著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孔雀东南飞并序》教案2篇

    让学生仔细聆听美妙的音乐,合作讨论,加深理解。(1)本诗文中的“兰芝被遣”和“兰芝抗婚”的情节,可与乐曲展开部第一阶段“逼嫁抗婚”对比阅读。文中的刘兰芝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被遣归及被迫“改嫁”,刘兰芝与祝英台一样都进行了抗争。乐曲中的乐器奏出了具有威胁力的封建势力的主题,代表着封建势力的凶暴残酷,同时叙述了祝英台的悲痛和不安心情,表现了控诉、抗争的感情。(2)本诗文中的“夫妻誓别”的情节,可与乐曲呈示部中的结束部“长亭惜别”对比阅读。文中刘兰芝与焦仲卿的誓别。二人分手之际,依依不舍,“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乐曲中梁祝分别时依依不舍又充满悲伤,音调抒情徐缓。让学生在徐缓的音乐中去感受刘兰芝与焦仲卿生离死别的痛苦。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荷塘月色》教案3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荷塘月色》教案3篇

    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学生回答:“没有。”“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但是,“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而且朦朦胧胧的。”“对。“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教案3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教案3篇

    三、指导第一段的背诵,点拨理解句意,强调关键词语,注重文言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反复读背。背诵线索: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环境——活动——天气——感觉。时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地点: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事件:修稧事也。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环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感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四、学生自读背诵5分钟。五、抽一至二名学生试背课文,教师可作必要的线索提示。第二课时一、听名家示范朗诵,学生小声跟读。二、复习巩固第一自然段的阅读背诵。三、朗读、解析第二自然段,理解文章“由叙入感”的写作结构。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囚绿记》教案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囚绿记》教案2篇

    教学设想:本节课的主题是“生命之绿,璞玉心灵”,用圈点批注法解读爱绿的感情,让学生在批注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同时借助于阅读、感受和理解把握作者对绿的认识是不断升华的,由一般对生命希望之绿的喜爱,到与绿交往后被它的不畏强暴,永远向阳的精神所折服,最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绿在作者的心目中已经成了我们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让学生评中求解,评中悟情,评中明理,评中品味。教学进程:一、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绿》,初步了解了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来学习陆蠡的散文《囚绿记》。二、释题师:看标题,囚绿之“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一株常春藤)“囚”就是囚禁的意思,那题目就是记述囚禁绿色常春藤的经过。三、圈点、把握情节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文中除了写“囚绿”之外,还写了哪些有关绿的意念和行动?带着这样的质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请同学们圈点出疑难字词,或结合书下注释,或同学合作解决,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标注段落节次。勾画出表现作者对绿意念和行动的句子。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巴黎圣母院》教案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巴黎圣母院》教案2篇

    【教学设想】一、选题设想《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代表作,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风格都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特征:奇异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妙趣横生、别出心裁的奇遇巧合;强烈鲜明的美丑、善恶对比;丰富生动、珠玑迸发、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通过导读,来消除学生对外国名著的畏难情绪,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整体把握作品,窥一斑而识全豹,让学生高屋建瓴,了解其旨意,以极为精确而又充满意蕴的文字,对名著的概述及精要部分做了介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学习惯,指点进行名著阅读的门径。作为导读课,教师应注意不可“越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导”固然重要,学生的“读”更不可或缺,应避免以“导读”来代替名著阅读。因此,《巴黎圣母院》的教学定位为基于课内,面向课外,以求达到以学带读,以读促学的目的。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高老头》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高老头》教案

    4、问题讨论(1)巴尔扎克小说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法国文学史的地位:随着巴尔扎克在法国文坛上的如日中天,他渐渐地被他的时代的作家所认识。戈蒂耶第一个站出来热情地赞扬巴尔扎克的天才。此后乔治·桑、波德莱尔、福楼拜、左拉对他赞誉有加。雨果甚至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说:“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属于头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出类拔萃的一个。他的才智是惊人的,不同凡响的成就,不是眼下说的尽的……”人道主义斗士法朗士对文体非常苛求,他深请地说:“他是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的洞察入微的历史家。他比任何人都善于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从旧制度想新制度的过度。”特别强调:“从塑造形象和深度来说,没有人能比得上巴尔扎克。”后来的作家莫洛业说:“巴尔扎克不仅仅是十九世纪的优秀作家,他堪称最伟大的小说家,这在今天几乎是一致的看法。”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教案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教案2篇

    五.研习第一段:1.诵读指导要处理好句中停顿2.请学生对照注释翻译本段重点词句:学不可以已已:停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从;比。木直中绳中:zhàng符合,合于。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有通又,揉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然:这样。翻译: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所以木材经墨线画过(再用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3.本段是从哪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明确:本段是从学习的意义这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获得的,学习的意义十分重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4.本段中几个比喻句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明确: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篇

    一、引入:教师列举以下言论,让学生辨出哪些是孟子的,哪些不是。学生不知道的,由教师说出。学生不理解的,教师作简要解说。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3.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6.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7.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孟子)8.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1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同学们《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18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这部书的精彩章节《作为生物的社会》(板书课题)。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老人与海》教案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老人与海》教案2篇

    (一)导入[以视频欣赏导入]同学们,刚才欣赏的是大家熟悉、喜欢的电视剧《亮剑》中的精彩片段——李云龙论述什么是“亮剑”精神?同学们听后觉得好不好?牛不牛?“亮剑”精神简单理解就是敢于与强大的敌人(对手)做斗争,无论对手多么强大,都要满腔勇气和信心,永不放弃、永不言败,要敢于亮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100部著名文学作品之一、美国里程碑式30部文学作品之一的世界名著——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看看主人公桑提亚哥“硬汉”性格和李云龙“亮剑”精神有么相似的地方。(请同学们翻到课文,课件显示课题《老人与海》)(二)走进作者:请同学们自己谈收集到的有关海明威的资料,然后教师梳理出下列核心内容识记:(课件显示)海明威(1899~1961),美国现代作家,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名字之一。早期作品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青年一代的彷徨情绪,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20世纪末回到美国,写了不小以拳击家、渔民、猎人等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创造了“硬汉子”性格。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马嵬(其二)》教案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马嵬(其二)》教案2篇

    结合历史自古以来,江山美人历来都是引无数英雄豪杰竞折腰的,如果说英雄选择了美人却丢了江山,把所有罪名都归结于“女人是祸水”。但是,纣王无道,和有了妲己有必然的联系吗?有人说妲己坏透了,坏透了的妲己如果不是取得纣王的信任是坏不起来的,纣王听信了妲己的谗言,听与不听决定权在纣王,而不在妲己。强势永远在纣王一边。再来看看西施和杨贵妃:西施是作为越国贡献给吴国的供品来到吴王夫差的身边的,杨贵妃更是先是李隆基的儿媳妇被看中而得宠的。所以,西施和杨贵妃这两个可怜的女人根本没有自己的独立选择,没有独立的爱情,如果没有西施,就会有南施,或北施;如果没有杨贵妃,就会有李贵妃,王贵妃,总之什么施,什么妃是不能少的,因为那是吴王和李隆基的需要。

  • 人教版高中语文《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一、写作背景2003年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結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神五”载人飞船研制的浩大工程中,陕西多家航天科技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诸如飞船的火箭发动机由航天六院提供,飞船逃逸塔动力系统由航天四院研制,航天时代公司的电子设备则为“神五”提供了“眼睛和耳朵”……可以说,飞船的升天,可以说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献身航天科技事业的幕前幕后英雄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他们共同铸就了共和国“神箭”,是他们共同托起了华夏“神舟”。二、作家作品贾永、曹智、白瑞雪,新华社记者。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武传》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苏武传》教案

    二、课堂教学:1、学生简介背景:教师掌握: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2、作者介绍: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

  • 人教版高中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

    六、结合讲解和译文,学生三读课文,分析内容。(一)解析第一段内容1、请找出能体现厉王性格特征的词语,说说厉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谤王——道路以目3、“国人莫敢言”,是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二)浏览第二段本段主要是召公的谏辞。1、召公对厉王弭谤的方法有何批评?(原文)明确:是障之也。(随后用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来说明堵塞言论的危害性。并指出“为水”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导”,“为民”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宣”。)2、古代天子听政如何广开言路?明确:直接的:①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②瞽献曲,③史献书,④师箴,⑤瞍赋,⑥曚诵,⑦百工谏。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2.【提问】《醉花阴》反映的是早年丈夫赵明诚游宦在外,作者一个人留在家中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对于这样的“闺怨”题材,应当怎样评价呢?【明确】作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妇女,能够坦率地表达出自己对于丈夫深深的思恋之情,描写了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这在当时乃是一种很大胆的行为。所以,有人批评说:李清照作词是“无顾忌”地“肆意落笔”。其实,感情的充沛、真挚,敢于正面地展露自己的行为和内心世界,正是她创作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她的词最值得珍视的地方。3.【提问】古人常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明确】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经营公司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经营公司教案

    最后,公司要城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企业形象。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4“金华火腿”的事例;多媒体播放电视系列片3:“小天鹅”重视产品质量的例子,国家对洗衣机的质量标准是4000次运行无故障,而国际标准是5000次,为此,厂里组织近百名科技人员,花了两年时间进行全厂性技术攻关,终于实现了无故障运行5000次。“小天鹅”以它的信誉和质量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效益,1000多人的厂子,年销售收入10.03亿元,实现利润1.72亿元,公司跻身于全国500家大型企业的行列,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居全国18位。设问:两个企业不同命运的原因何在?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教师点评: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创立名牌产品,实行优质服务,是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也是企业开展正当竞争的主要手段。

  •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Good morning教案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Good morning教案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英文字母A—H,能认读其印刷体和手写体字母的大小写等四种形式。书写(大写和小写,笔顺,笔画)基本合乎要求。能看,听,说本单元所列的日常交际用语,重点学会打招呼,并做到语音语调正确。注意一些字母及日常交际用语的发音,提醒学生不要将C/si:/发成/sei:/; ?/发成/e?/,也不要将Good?H /e /等。??????'????说成/???????'???morning/二、过程和方法目标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充分利用课堂的40分钟,不讲或少讲汉语,尽量给学生创造英语情景。教师可以用手势,表情,动作等示意,帮助学生听懂课堂用语和日常交际用语,第一次介绍某个用语时,说英语,加译文及手势,以后可酌情省去译文,最后只说英语,逐步让学生听懂。

  •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Do you like bananas教案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Do you like bananas教案

    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A、学会询问对方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 B、学习并激情 些食物的词汇; C、学会谈论自己与他人早、中、晚 餐喜爱吃的食物; D、学会营养配。 ⑵能力目标:A、能准备表达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 B、能根据具体情景对话,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C、通过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⑶情感目标:A、通过学习西文食品文化,促使学生了解西方生活方式与文化,培养跨 文化交际的意识; B、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指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C、通过任务型活动,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均衡饮食,合理配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A动词like一般现在时的各种句式及一般疑问句的肯定、否定回答; B关于各种食物的词汇; C名词复数的使用。 难点:一般现在时中单数第三人称的变化形式。

  •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Where’s my backpack教案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Where’s my backpack教案

    教师: 搜集单词卡片、背景资料。 学生:彩笔、大白纸、相关新单词。 教学设计 Step One: Learn the new words. 1.Present the new words. (Show some pictures and words on the screen to teach the students the new words.) T: What’s this? S1: It’s a room. T: Do you have a room like this? S2: Yes, I do./ No, I don’t. T: Read after me. R-O-O-M, room. Ss: R-O-O-M, room. (Teach the other words “TV, desk, picture” in the same way.) T: There are some words here. Read the words after me and spell them. (Learn the other words without pictures on the cards.) T: This is a word. Can you spell this word? (Point to a word in the card.) S1: Yes, I can. / No, I can’t. (Let them know the meaning of “can”.) T: I can spell your name. Can you spell my name? S1: Yes, I can. T: Can you write your name? S: Sorry, I can’t. I have no pen. T: You need a pen.( Give him a pen.) ( Let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word “need”.) T: I bring a football to school every day. Now it is on the floor. After class I take it to my home. (Teach “bring” and “take”. Put a football on the floor and point to the floor to teach the word “floor”.) 2.Practice the words. (Give the examples to the students and get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new words.) Step To Listen and practice.

上一页123...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