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学校发出倡议后主动报名的,后来经过学校的开会培训后,于4月11日正式上岗。那天正好是三年级第一批家长义工第一天上岗值勤。我知道家长义工意味着责任和义务,于是提前四五十分钟就到校了。之前因为经常参加家长讲堂活动,女儿的同学们都认识我了,我也能叫出大部分孩子的名字了。所以一进女儿教室,孩子们就热情的围住我,有礼貌问好的,有好奇问东问西的。我摸摸孩子们的头,微笑着边回答问题,边让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他们安静下来,让他们拿出书开始早读。然后我到年纪组长杨老师那里领了红袖章签了名后,听她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就兴奋的上岗了。
把自然物改造成人造物 1.提问:请小组展示作品,并请别的同学推想这件作品是怎样被改造出来的?我们改造后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而改造前的树叶又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自然物变成人造物的过程,采用倒推的方式,结合现实中的人造物,去推想制成它的原材料,以及这些原材料在自然界中本来的样子。) 2.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由自然物被制造成了人造物。(如:演示经过加工变成了石碑或石雕;木头经过加工变成了木槌;兽皮经过加工变成了皮衣等等)
活动目标:1、通过交流展示各种工具,初步感受工具的种类很多。2、在观察操作尝试中感知工具的作用很大,发展综合能力。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观察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1、课前幼儿收集各种工具。老师和幼儿到室外寻找特殊的工具。2、卷笔刀、削苹果机,刨子,开瓶器。以及相对应的辅助用品。 活动过程:一、尝试操作使用工具1、师:“前几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今天让我们就来试试这些工具,看看它们有什么用。” (幼儿分别操作工具,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收集xx家人在公司工作经历和成长历程,对他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公司的年会上都会有公司的员工参与或编排的表演。可以请来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并协助编排节目。(曾经有一个公司的年会因当年最为流行的是“超级女生”,几个唱歌比较好的女孩子组合在一起,彼此做了一个定位后形成了“超级女生Copy版”。
随着音乐自由地表现包粽子的过程。指导语:这段音乐表现了包粽子的过程,怎么包呢?我们听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准备道具:字条20长(10人参加一次)空白字条40张蜡烛(爆破音)哈达(信任前行)抽奖箱,抽奖盒
女一号(持麦)在烛火天使/伴娘的陪伴下于舷梯静候;男一号持麦(隐身会场);悠扬小提琴开场;5秒后男一号爱的讲述(2分钟)并现身来宾中,穿越红地毯直达前台;灯光师追光扫射定格;伴奏音乐(月亮代表我的心)起;男一号深情演绎(2分22秒);并缓行至红地毯三分之一处(第一台追光灯白光跟随),与些同时女一号在烛火天使引领和伴娘的陪伴下从舷梯步入会场至角亭内(第二台追光灯蓝光跟随);男一号女一号爱的对白(1分钟)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反对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讲三个方面:1.什么是校园欺凌。所谓“校园欺凌”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像这样的事例在校园内曾经出现过,如向低年级学生索取钱物,不给就打,两个同学发生小矛盾,找高年级学生帮忙等等。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它不但会伤害孩子的身体,还会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蒙上阴影,严重时,还会威胁人生安全。2.为什么要治理校园欺凌。因为欺凌现象在有的地方时有发生,已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违背了中华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友善,而且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国家教育部非常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专门出台文件专项治理校园欺凌,严厉打击校园欺凌现象。3.作为学生的我们,如何做好防范呢?首先,要学会宽容。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的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同学们生活在一起是一张缘分,万一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要学会说:“对不起”。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数学班 级 授课日期 授课顺序 章节名称§2.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技能目标:1、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会用做差法比较两个整式的大小 情感目标:体会不等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有用性教学 重点 和 难点 重点: 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难点: 1、会比较两个整式的大小 2、能根据应用题的表述,列出相应的表达式教 学 资 源《数学》(第一册) 多媒体课件评 估 反 馈课堂提问 课堂练习作 业习题2.1课后记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数学班 级 授课日期 授课顺序 章节名称§2.3 一元二次不等式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 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二次函数图像的对应 技能目标:1、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2、会画二次函数的图像 3、能结合图像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情感目标:体会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教学 重点 和 难点重点: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含义 2、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难点: 1、将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联系起来 2、在函数图像上正确的找到解集对应的部分教 学 资 源《数学》(第一册) 多媒体课件评 估 反 馈课堂提问 课堂练习作 业习题2.3课后记本节课内容是比较重要的,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结合,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这有很好的运用。三种情况只要讲清楚一种,另外两种可由学生自行推出结论。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数学班 级 授课日期 授课顺序 章节名称§2.4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2、掌握简单的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3、掌握含绝对值不等式的等价形式 技能目标:1、会解形如|ax+b|>c或|ax+b|<c的绝对值不等式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体会数形结合、整体代换及等价转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重点 和 难点重点: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2、基本绝对值不等式|x|>a或|x|<a的解 难点: 1、去绝对值符号后不等式与原不等式保持等价性教 学 资 源《数学》(第一册) 多媒体课件评 估 反 馈课堂提问 课堂练习作 业习题2.4课后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初中就学习过的内容,分式不等式的解法是哦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不等号另一边不为0的情况,需要移项,这一点在强调前学生考虑不到,因此解题错误多。区间是个新内容,学生往往将连续的正数写作一个区间,这是常见的错误,要进行提醒。另外,在均值不等式这里稍微补充了一些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1. 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意义,能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以及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2. 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前几项.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 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教学难点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满足条件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例题解决法.通过列举实例,进一步研究数列的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通过三类题目,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为以后学习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打下基础.【教学过程】 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导 入⒈数列的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注意:(1)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 (2)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 2. 数列的一般形式 数列a1,a2,a3,…,an,…,可记作{ an }. 3. 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 an }的第n项an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 为学生进一步理解通项公式,应用通项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授课 日期 班级16高造价 课题: §6.3等比数列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能根据定义判断或证明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2.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3.掌握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及推导过程,能用公式求相关参数;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相关参数 授课方法: 任务驱动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单招教学大纲》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6.3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的概念 (学生板书区)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3.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教 学 过 程教师 行为学生 行为教学 意图 *揭示课题 8.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二)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问题】 平面内两条既不重合又不平行的直线肯定相交.如何求交点的坐标呢? 图8-12 介绍 质疑 引导 分析 了解 思考 启发 学生思考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如图8-12所示,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既在上,又在上.所以的坐标是两条直线的方程的公共解.因此解两条直线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就可以得到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 观察图8-13,直线、相交于点P,如果不研究终边相同的角,共形成四个正角,分别为、、、,其中与,与为对顶角,而且. 图8-13 我们把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两条直线的夹角,记作. 规定,当两条直线平行或重合时,两条直线的夹角为零角,因此,两条直线夹角的取值范围为. 显然,在图8-13中,(或)是直线、的夹角,即. 当直线与直线的夹角为直角时称直线与直线垂直,记做.观察图8-14,显然,平行于轴的直线与平行于轴的直线垂直,即斜率为零的直线与斜率不存在的直线垂直. 图8-14 讲解 说明 讲解 说明 引领 分析 仔细 分析 讲解 关键 词语 思考 思考 理解 思考 理解 记忆 带领 学生 分析 带领 学生 分析 引导 式启 发学 生得 出结 果
教 学 过 程教师 行为学生 行为教学 意图 *揭示课题 1.3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在实际问题中,经常需要计算高度、长度、距离和角的大小,这类问题中有许多与三角形有关,可以归结为解三角形问题. 介绍 播放 课件 质疑 了解 观看 课件 思考 学生自然的走向知识点*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6 一艘船以每小时36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如图1-9).在A处观察到灯塔C在船的北偏东方向,小时后船行驶到B处,此时灯塔C在船的北偏东方向,求B处和灯塔C的距离(精确到0.1海里). 图1-9 A 解因为∠NBC=,A=,所以.由题意知 (海里). 由正弦定理得 (海里). 答:B处离灯塔约为海里. 例7 修筑道路需挖掘隧道,在山的两侧是隧道口A和(图1-10),在平地上选择适合测量的点C,如果,m,m,试计算隧道AB的长度(精确到m). 图1-10 解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知 =. 所以 m. 答:隧道AB的长度约为409m. 例8 三个力作用于一点O(如图1-11)并且处于平衡状态,已知的大小分别为100N,120N,的夹角是60°,求F的大小(精确到1N)和方向. 图1-11 解 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知,向量表示F1,F2的合力F合,由力的平衡原理知,F应在的反向延长线上,且大小与F合相等. 在△OAC中,∠OAC=180°60°=120°,OA=100, AC=OB=120,由余弦定理得 OC= = ≈191(N). 在△AOC中,由正弦定理,得 sin∠AOC=≈0.5441, 所以∠AOC≈33°,F与F1间的夹角是180°–33°=147°. 答:F约为191N,F与F合的方向相反,且与F1的夹角约为147°. 引领 讲解 说明 引领 观察 思考 主动 求解 观察 通过 例题 进一 步领 会 注意 观察 学生 是否 理解 知识 点
设计意图:最后是当堂训练,目标检测,这一环节要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使训练高效,在学生训练时教师要巡回辅导,重点关注课堂表现不太突出的学生,由于本课时内容多,训练贯穿课堂始终,加上不能使用计算器,因此课堂节奏难于加快,所以当堂训练的时间预估不足。四、教学思考1.教材是素材,本节课对教材进行了全新的处理和大胆的取舍,力求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锐角三角函数模型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及转化的思维方法。2.充分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小组交流、演板等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
(4)议一议:频率与概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随着重复实验次数的不断增加,频率的变化趋势如何?结论:从上面的试验可以看到:当重复实验的次数大量增加时,事件发 生的频率就稳定在相应的概率附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大量重复实验,用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三、做一做:1.某运动员投篮5次, 投中4次,能否说该运动员投一次篮,投中的概率为4/5?为什么?2.回答下列问题:(1)抽检1000件衬衣,其中不合格的衬衣有2件,由 此估计抽1件衬衣合格的概率是多少?(2)1998年,在美国密歇根州汉诺城市的一个农场里出生了1头白色的小奶牛,据统计,平均出生1千万头牛才会有1头是白色的,由此估计出生一头奶牛为白色的概率为多少?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this unit is predicative clause. Like object clause and subject clause, predicative clause is one of Nominal Clauses. The leading words of predicative clauses are that, what, how, what, where, as if, because, etc.The design of teaching activities aims to guide students to perceive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predicative clauses and think about their ideographic functions. Beyond that, students should be guided to use this grammar in the context apporpriately and flexibly.1. Enable the Ss to master the usage of the predicative clauses in this unit.2. Enable the Ss to use the predicative patterns flexibly.3. Train the Ss to apply some skills by doing the relevant exercises.1.Guide students to perceive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predicative clauses and think about their ideographic functions.2.Strengthen students' ability of using predicative clauses in context, but also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of text analysis and logical reasoning competence.Step1: Underline all the examples in the reading passage, where noun clauses are used as the predicative. Then state their meaning and functions.1) One theory was that bad air caused the disease.2) Another theory was that cholera was caused by an infection from germs in food or water.3) The truth was that the water from the Broad Street had been infected by waste.Sum up the rules of grammar:1. 以上黑体部分在句中作表语。2. 句1、2、3中的that在从句中不作成分,只起连接作用。 Step2: Review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predicative clauses1.Definition
当孩子们由父母陪同时,他们才被允许进入这个运动场。3.过去分词(短语)作状语时的几种特殊情况(1)过去分词(短语)在句中作时间、条件、原因、让步状语时,相当于对应的时间、条件、原因及让步状语从句。Seen from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When it is seen from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he whole town looks more beautiful.从山顶上看,整个城市看起来更美了。Given ten more minutes (=If we are given ten more minutes), we will finish the work perfectly.如果多给十分钟,我们会完美地完成这项工作。Greatly touched by his words (=Because she was greatly touched by his words), she was full of tears.由于被他的话深深地感动,她满眼泪花。Warned of the storm (=Though they were warned of the storm), the farmers were still working on the farm.尽管被警告了风暴的到来,但农民们仍在农场干活。(2)过去分词(短语)在句中作伴随、方式等状语时,可改为句子的并列谓语或改为并列分句。The teacher came into the room, followed by two students (=and was followed by two students).后面跟着两个学生,老师走进了房间。He spent the whole afternoon, accompanied by his mom(=and was accompanied by his mom).他由母亲陪着度过了一整个下午。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