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简介卡尔·萨根(Carl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教师总结:细节描写是耐人寻味的。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四、拓展延伸:《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社会价值又在哪,能不能从这两个角度思考,几人合作试写一段颁奖词?范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2.作者在第四节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到第五节又说“我还有要说的话”。各是什么意思?(提示:无话可说是因为敌人暴力和无耻谰言令人震惊、愤怒说不出话;还有要说的话是作者要揭露敌人。)3.“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句中,“这”字指代什么内容?下面的伟绩和武功如何理解?(提示:“这”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伟绩”和“武功”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两句所讲的内容一样,这句话讽刺了中外反对者沾沾自喜与自己的暴力的丑恶嘴脸。)4.作者用煤的形成类比什么?作者对徒手请愿的态度如何?(提示:类比请愿的收效不大,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方式!)5.作者在此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指名介绍介绍一下陶渊明?(提示: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教学步骤】一、作者及作品:亨利·梭罗(1817-18620,美国作家,诗人,自然主义者,改革家和哲学家。1817年出生于康科德城,十六岁即进入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就学。次年,大思想家爱默生到哈佛大学作了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讲,宣扬先知先觉的智慧,而正是这一次演讲,给了梭罗以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他的人生。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本来前程似锦,但他避开闹市,住到爱默生家中。在担任数年中学校长后,毅然决定以作诗和论述自然为终生事业。梭罗受超经验主义领袖爱默生影响很深。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在爱默生的林地中的瓦尔登湖畔自建一个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专业从事写作。本书即是他对两年林中生活所见所思所悟的记录。十年后,《瓦尔登湖》出版,但它不仅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反还遭到批评和讥讽。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本书的影响却越来越大,终而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本独特的、卓越的名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收集我们周围有关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特别是本班民族学生的事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教学目标: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同一类物品进行不同的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2.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意义,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4.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5.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选择不同标准分类难点:思维的发散性 关键:在直观中拓展思维的时空教学准备:铅笔、实物卡片、学具袋(各种形状、颜色各异的物品)教学过程:一、观察分析 多重分类1.师出示如书本P39页的铅笔。(1)观察这些铅笔有什么不同?并把它们分分类。(2)四人一小组交流、讨论可以怎么分类?是按什么分的?比比哪一组的分法最多。
教学目标:1、会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2、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估计意识和简单的推理能力。3、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小组式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从而感知数学无处不在。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含义,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教学难点:相对性的理解并能进行正确地表述。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在O里填上>、<或=。63O7558O5898O10056O65先填空再说出比较方法。(复习旧知。)
教学内容:复习100以内的数。(教材第98页第1~4题。)教学目标:(1)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2)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来表达和交流。(3) 在复习过程中,感受100以内数的应用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会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进行简单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数位顺序及数位上数的意义。教学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数位出示计数器。(1) 计数器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是什么位?个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几个几?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几个几?百位上1颗珠子表示几个几?(课件演示)(2) 为什么都是1颗珠子,所表示的数不同呢?(3) 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0里面有几个一?
4.操作。(“做一做”第2题) 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二、运用新知 教科书练习一第1~4题。 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 三、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二、活动方式:班长、团支书主持,全体学生参与 三、活动过程: 1、全体起立,奏国歌。 2、男女主持人主持 3、图片:日本侵略者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证。 4、图片:见证前段时间在中国掀起的反日浪潮。 5、学生发言讨论“如何正确、理性地看待前段时间的反日情绪?” 6、学生发言讨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去爱国?” 7、班主任老师作班会总结。 8、学生合唱《歌唱祖国》。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讲授新课:1、引入阶段:引趣,挂出宇宙飞船,宇航员,飞碟等图案师问:图上的物体是些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挂出两幅完整的太空,科幻作品。介绍简单的太空知识和人类深索太空奥秘的活动。
三、班会目标: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理想目标,从小做好准备,立志学榜样,长大做榜样,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勇敢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学习机会,珍惜学习机会,刻苦学习,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学会看整点、半点。2、引导幼儿讲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并学习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3、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具:大的钟面一个(能拨动时针和分针),时钟课件。 2、学具:小时钟、表现幼儿一日活动的图片每人一套,每人一套作画工具、废旧材料、胶水、剪刀、等。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索兴趣。2、使幼儿对自己的各个器官有初步的了解。 问题板块 幼儿提问: 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屁是哪来的? 主题壁报教师引导: 利用各种材料,充分的让幼儿的手、眼、鼻、嘴等各种器官来感知来认识。 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如豆子、沙子、果壳、布片、砂纸、来做成作品布置主题墙《我们是一家》
一、心态调整。 首先,熟知盲点。即了解初高中语文课标的要求差异及变化,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衔接过渡的着力点。初、高中语文,考查的重点基本上聚焦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语言运用和作文这五个方面。与初中语文相比,高中语文学习的难度明显在增加了。其具体变化情况简要归类如下: ①语法修辞进考查要求。初中对语法、修辞、文言文词法、句法等知识,侧重于了解,教学中淡化且不作为考查内容;而在高中则重在运用,对语言知识的要求较高,教学中强化且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 ②诗歌阅读增加了难度。从初中的了解到高中的学习,从初中的重在考查积累,到高中强化理解分析,体现了初高中诗歌学习的变化。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一家人”这一话题进行谈话,使幼儿乐意参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3、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活动准备:1、实物玩具:小兔、狗、熊。2、大图片及每个幼儿一张“全家福”照片、篓子。3、录音机、磁带。4、让幼儿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活动过程: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1)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动作。(2)请两位幼儿讲一讲“家里有谁”要求语句完整。师;小朋友家里除了妈妈以外,还有谁呢,谁愿意到前面来拿自己的照片讲给大家听,而且要把话说完整。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让幼儿看着画在讲,同时教师要重复幼儿的话练习幼儿说话的完整性。
目标: 1、通过活动,感受歌曲和游戏的规则。2、激发幼儿听音乐做游戏的兴趣并乐意大胆表现。准备:第一教时学会唱歌曲《碰一碰》,人体图两张,数字粘纸。 过程:一、律动—狗狗健身操二、复习歌曲《哈罗哈罗》 鼓励幼儿用好听的声音,用高兴的心情唱出来。 请幼儿用轮唱的方法再次复习歌曲。三、复习歌曲《碰一碰》 纠正幼儿唱歌的姿势,鼓励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 反复几次
玩法:(一) 交代名称和玩法:(幼儿分二队,16张有图形的卡片按纵横各4张放好。图片朝下。) 我们来玩个“猜一猜”游戏,这儿有些大小、形状不同的图形,我依次翻,比如:我翻第一张是个小正方形,记住这个位置上是个小正方形,然后我把它关掉继续翻,如果你看到有张卡片是你前面看到过的,可以站起来告诉我“它有朋友了”并把它的朋友找出来,找对了,就放在这队排头,最后比比谁赢得的卡片多。(教师依次翻卡片,注意提示)
活动准备: 1、《碰一碰》音乐磁带,录音机。 2、兔妈妈头饰一个,小兔头饰若干。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兔宝宝和妈妈在甜美的睡觉,大公鸡叫了,大家揉揉眼睛,伸伸懒腰。 兔妈妈说:兔宝宝,起床以后要刷牙、洗脸,做一个干净的宝宝,好吗? 生活动作模仿――刷牙、洗脸。2、学习歌曲,参与游戏。 (1)、兔妈妈说:我的宝宝可真干净呀!妈妈要和宝宝们做一个游戏,你们愿意吗?游戏的名字叫“碰一碰”。宝宝们,我们可以和谁碰一碰呀?碰哪些地方呢?我们来试一试。(引导幼儿和同伴做动作)
活动设计:游戏“猜一猜”活动准备:1.卡纸32张,大小各一对的图形(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动物图片各一对。 2.卡纸16张,红色6张,黄、绿色各5张。(2份) 活动过程:(一) 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 (将幼儿分成两队,把16张卡片按照横4张, 竖4张放好。图片朝下) 我们来玩个“猜一猜”游戏,怎么玩呢?我这儿有些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图形,我依次翻,比如:我翻第一张是个苹果,记住这个位置上是个苹果,然后我把它关掉继续翻,如果你看到有张卡片是你前面看到过的,可以站起来告诉我“它有朋友了”并把它的朋友找出来,找对了,就给这队奖励,最后比比两队谁的奖励多就赢了。(教师依次翻卡片)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