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北师大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1教案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解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解教学设计(2)

    本章通过学习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些函数模型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函数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到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能初步运用函数思想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问题。1.了解函数的零点、方程的根与图象交点三者之间的联系.2.会借助零点存在性定理判断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3.能借助函数单调性及图象判断零点个数.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函数零点的概念;2.逻辑推理:借助图像判断零点个数;3.数学运算:求函数零点或零点所在区间;4.数学建模:通过由抽象到具体,由具体到一般的思想总结函数零点概念.重点:零点的概念,及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难点:零点的概念的形成.

  •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2页的例3的内容。二、教材分析例3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和“表内乘法(二)”中的解决问题相对应。这个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已由离散量扩展到连续量,由实物个数扩展到了取自于量的数量,它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是除法现实模型的拓展,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需要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想一想”是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数量、单价、总价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生活中与此数量有关的实际问题。2、将处罚扩展到连续量中去,深化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3、培养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圆的一般方程教学设计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圆的一般方程教学设计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情境导学前面我们已讨论了圆的标准方程为(x-a)2+(y-b)2=r2,现将其展开可得:x2+y2-2ax-2bx+a2+b2-r2=0.可见,任何一个圆的方程都可以变形x2+y2+Dx+Ey+F=0的形式.请大家思考一下,形如x2+y2+Dx+Ey+F=0的方程表示的曲线是不是圆?下面我们来探讨这一方面的问题.探究新知例如,对于方程x^2+y^2-2x-4y+6=0,对其进行配方,得〖(x-1)〗^2+(〖y-2)〗^2=-1,因为任意一点的坐标 (x,y) 都不满足这个方程,所以这个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所以形如x2+y2+Dx+Ey+F=0的方程不一定能通过恒等变换为圆的标准方程,这表明形如x2+y2+Dx+Ey+F=0的方程不一定是圆的方程.一、圆的一般方程(1)当D2+E2-4F>0时,方程x2+y2+Dx+Ey+F=0表示以(-D/2,-E/2)为圆心,1/2 √(D^2+E^2 "-" 4F)为半径的圆,将方程x2+y2+Dx+Ey+F=0,配方可得〖(x+D/2)〗^2+(〖y+E/2)〗^2=(D^2+E^2-4F)/4(2)当D2+E2-4F=0时,方程x2+y2+Dx+Ey+F=0,表示一个点(-D/2,-E/2)(3)当D2+E2-4F0);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二年级下册挑战第一次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二年级下册挑战第一次说课稿

    我是快乐的挑战者,我试试,我能行!遇困难,我不怕!来挑战,会选择!我挑战,我成功!出示任务:全班挑战诵读儿歌。反馈指导:1.学生一人挑战诵读儿歌。2.全班同学挑战打着节拍诵读儿歌。3.赠送秘籍:信心、勇气、智慧。(张贴)活动四:计划书写,情感升华导语:那么现在请大家带着这份秘籍,写下你下一个想尝试的事情吧!出示任务:学生写下还想尝试的事情,并指定一两名学生说出自己的挑战内容。反馈指导:1.写出自己想尝试的事情。2.汇报分享自己想尝试的事情。小结:同学们,面对挑战,我们需要一点信心,需要一点勇气,还需要一点智慧,那么,请带着智慧、勇气、信心,完成你们的下一次挑战吧!预祝大家挑战成功!六、浓缩文本,说板书根据二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以图画的形式呈现,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圆的标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几何法它是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如圆的性质等,直接求出圆的圆心和半径,代入圆的标准方程,从而得到圆的标准方程.(2)待定系数法由三个独立条件得到三个方程,解方程组以得到圆的标准方程中三个参数,从而确定圆的标准方程.它是求圆的方程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步骤是:①设——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a)2+(y-b)2=r2;②列——由已知条件,建立关于a,b,r的方程组;③解——解方程组,求出a,b,r;④代——将a,b,r代入所设方程,得所求圆的方程.跟踪训练1.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0,5),B(1,-2),C(-3,-4),求该三角形的外接圆的方程.[解] 法一:设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x-a)2+(y-b)2=r2.因为A(0,5),B(1,-2),C(-3,-4)都在圆上,所以它们的坐标都满足圆的标准方程,于是有?0-a?2+?5-b?2=r2,?1-a?2+?-2-b?2=r2,?-3-a?2+?-4-b?2=r2.解得a=-3,b=1,r=5.故所求圆的标准方程是(x+3)2+(y-1)2=25.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二年级下册学习有方法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二年级下册学习有方法说课稿

    设计意图:发现身边更多的学习好方法。活动三:巩固学习的好方法课件出示儿歌《学习好方法》,学生填空后,齐读儿歌。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巩固学习的好方法。环节三:感悟明理,育情导行学生谈一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相机引导。设计意图:梳理总结,体验收获与成功的喜悦,内化提升学生的认识与情感。环节四:拓展延伸,回归生活以小组为单位,将各组总结的学习好方法张贴到板报上。设计意图:将课堂所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利于落实行为实践。六、板书设计为了突出重点,让学生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设计板书:在黑板左面的中间位置是课题《学习有方法》,右面从上到下依次是专心听讲、细心观察、珍惜时间、持之以恒、节约时间。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比例尺(1)》教案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比例尺(1)》教案说课稿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出示课件的第一张幻灯片。1、谈话导入(PPT课件出示脑筋急转弯)。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脑筋急转弯,一起来猜一猜把!生1:因为蚂蚁是在地图上爬过去的。2、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可真聪明!是的,地图上的距离是按一定的比把实际的距离缩小了画在图纸上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比例尺。(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运用学生熟悉的现象导入,给学生带来的是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学习态度,顺其自然进入学习状态,达到导入的目的。(二)探究新知教学比例尺的意义及种类,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以及关系式。1、阅读教材第53页关于比例尺的内容。师:阅读教材后,汇报你知道了哪些关于比例尺的知识。生1:通过阅读我知道: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生2:比例尺是绘图时用的,它是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生3:教材介绍说,地图上的比例尺有1∶100000000,这是数值比例尺,它也可以写成这种形式,也叫数值比例尺。(板书)生4:老师,我看见这样表示比例尺的: 师:这叫线段比例尺。 它表示的是: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 km的实际距离。(板书)生5:我会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 cm∶50 km=1 cm∶5000000 cm(单位要相同)=1∶5000000(板书过程)生6:比例尺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0倍。

  •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5、86页例7、例8及相关练习的教学内容。1、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百以内读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可为万以内的数比大小、四则计算和万以上的读数打下基础。本节课是这一单元教学的重点,这是因为:(1)学会了万以内数的读写,不仅能巩固加深对计数单位千和万的认识,而且能为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打下基础。(2)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不仅能满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需要,而且能为学习万以数四则计算创造条件,也能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读写打下基础。2、学情简析学生已经学过千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学过了中间带零和末位带零的读法和写法,所以这节课针对已学知识,重点放在中间带两个零和中间末位各有一个零的数的读法和写法,这节课就是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被安排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里,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从而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2、能力目标(1)能正确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2)能够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目标(1)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2)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4、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准确地进行口算。 5、教学难点:结合小棒操作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并准确地口算。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用比例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第三节比例的应用的一个子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过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在这部分内容中安排了例5和例6两个含正、反比例的问题,这类问题学生实际上已经接触过,只是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答,本节课要让学生从比例知识的角度寻找一种新的解决这种特殊数量关系的方法,从而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解答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方程,也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所以这一教学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的正、反比例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另外也是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较好的准备。

  •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本节课选自《2019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本节课主要学习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在经历了椭圆和双曲线的学习后再学习抛物线,是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从几何与代数两 个角度去认识抛物线.教材在抛物线的定义这个内容的安排上是:先从直观上认识抛物线,再从画法中提炼出抛物线的几何特征,由此抽象概括出抛物线的定义,最后是抛物线定义的简单应用.这样的安排不仅体现出《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丰富的实例展开教学的理念,而且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坐标法的教学贯穿了整个“圆锥曲线方程”一章,是学生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数学方法 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的思想观点在这节知识中得到了突出体现,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这部分教材进行教学

  •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在△EFP中,|EF|=2c,EF上的高为点P的纵坐标,∴S△EFP=4/3c2=12,∴c=3,即P点坐标为(5,4).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PE|=√("(" 5+3")" ^2+4^2 )=4√5,|PF|=√("(" 5"-" 3")" ^2+4^2 )=2√5,∴a=√5.又b2=c2-a2=4,故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x^2/5-y^2/4=1.5.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5,0),(5,0),双曲线上的点与两焦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8;(2)以椭圆x^2/8+y^2/5=1长轴的端点为焦点,且经过点(3,√10);(3)a=b,经过点(3,-1).解:(1)由双曲线的定义知,2a=8,所以a=4,又知焦点在x轴上,且c=5,所以b2=c2-a2=25-16=9,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16-y^2/9=1.(2)由题意得,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且c=2√2.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a^2 -y^2/b^2 =1(a>0,b>0),则有a2+b2=c2=8,9/a^2 -10/b^2 =1,解得a2=3,b2=5.故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3-y^2/5=1.(3)当焦点在x轴上时,可设双曲线方程为x2-y2=a2,将点(3,-1)代入,得32-(-1)2=a2,所以a2=b2=8.因此,所求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8-y^2/8=1.当焦点在y轴上时,可设双曲线方程为y2-x2=a2,将点(3,-1)代入,得(-1)2-32=a2,a2=-8,不可能,所以焦点不可能在y轴上.综上,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8-y^2/8=1.

  •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三、说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较好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我将安排学生大量的动手摆、圈、分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余数的产生及意义。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安排了动手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初步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

    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中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的整理与复习”。这个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十、整百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估算和笔算以及验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以后学习较复杂除法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整理与复习,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难点是在整理与复习中形成知识网络,在学习中学会整理与复习的方法。众所周知,整理和复习是为教学中的单元复习、单元知识小结而设计和编排的,以帮助学生达到“再现、整理、巩固已学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的目的。根据复习课型的这一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1)知识性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的有关计算知识系统化,条理化。(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的脉络,进行分类归纳、有序整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念,并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说课稿

    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二小节《笔算除法》的第一课时——《“一位数除两位数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学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具备同化新知的基础,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是可行的,但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了这一内容后,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体现了义务教育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理念,是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口算除法)的教学内容。二、知识背景《口算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主题图和例1,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一幅运送蔬菜的场景图,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熟练地口算。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能力和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五年级下册新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说课稿一、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五年级下册新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说课稿一、二课时

    (1)这个故事的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2)你从这个故事中看到邓稼先怎样的奉献精神?1950年,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到了大洋彼岸,年仅 26岁的邓稼先刚刚取得学位,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1958年,他接受国家最高机密任务秘密研制原子弹。从此,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连家人也不知他的去向,一直奋战在我国西部荒漠中的核基地。在一次航投试验中,原子弹意外摔裂。邓稼先明知危险,却一个人跑上前去亲自察看,导致身体邓稼先受到核辐射的致命伤害。他忘我地工作,和许多著名科学家同心协力,攻破一道又一道科学难关,终于为祖国点燃了那饱含着我国科学家们智慧和力量的神奇之火。1986年7月29日,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嘱:“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4.你还知道哪些为新中国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你能说说他们的故事吗?(1)华罗庚: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1950年3 月,来自美国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航抵香港,略作停留,进行补给。

  • 大班数学教案:仿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大班数学教案:仿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1、5以内加法算式卡片若干张,加法图片若干张,口述图片5张。   2、红、黄、绿队牌三张、抢答器(锣)三个,数字贴纸(选手号)若干张、统计牌一个,奖牌榜三张、   3、红苹果若干个、奖状若干张、颁奖音乐一首。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师: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快乐数学大本营,我是快乐数学栏目主持人——小问号。我们快乐数学大本营的口号是:快乐数学,快乐无限!我们现在整齐、响亮地把口号喊出来: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 首先我来介绍今天参加我们快乐数学大本营的三个方队,他们是(举队牌)——红队,欢迎你们!他们是——黄队,欢迎你们!他们是——绿队,欢迎你们!接下来我们马上进入快乐数学第一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 1、师:第一关:必答题。红黄绿队的每一位选手都要回答一道题目,每答对一题,奖励一个红苹果。看哪一队的红苹果个数最多。 2、师:答题开始。请听题3+3=?(教师请三位选手轮流回答,提醒幼儿把题读完整),例幼儿:2+3=5 师:(出示正确答案)回答正确。(三位选手依此回答完毕)。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地位作用与学情《复式统计表》是人教版小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36~37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也是在学生在2年级下册初步学习了“数据收集整理”(简单单式统计表),对数据收集、整理记录与简单的数据分析已有初步体验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教材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活动喜爱的调查,引入教学。通过教学,既是对已学知识的拓展深化,又为进一步学习条形、折线统计图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统计表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并且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能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后填写表格,体会到统计表的一般特点,有了这些知识基础,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复式统计表的新知建构过程。但对于学生来说,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我想,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 八年级人教版一次函数说课稿

    八年级人教版一次函数说课稿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及其解析式的特点、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关系、会利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际问题引出一次函数概念,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登山问题”的研究,体会建立函数模型的思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生活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生活的观念。

上一页123...279280281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