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2.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生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件的教育。教学过程:1.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2.安全工作的重要性a 公路上、公共场所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有的人安全意识不强。b 班级举例: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c 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小学生应该注意安全的地方:1.学生讨论。2.集体归纳。(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爬围墙,不爬树,不接近有电等危险地点,劳动时,注意安全,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课外不玩火,不玩水。(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 走进春天教案

    走进春天教案

    【教学重点】1、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文章(包括诗词)的积累。2、口头表达训练:关于春天的景色描述(看图的、心中的)。【教学方法】1、展示法;2、表述法。【预习要求】1、收集有关春天的好词、好句、好段以及古今中外的诗词、文章。2、以“我心目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或画一幅画。

  • 《渴望春天》教案

    《渴望春天》教案

    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入。(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入。要求学生共同参与。2、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3、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4、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6、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1)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 《渴望春天》教案

    《渴望春天》教案

    一、导入 播放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二、活动与体验──歌唱《渴望春天》。 (一)新课引入 刚才同学们欣赏朱自清的散文《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渴望春天》。 (二)歌曲范唱 1、听第一遍录音,回问题: 听完这首歌曲,试着发现歌曲的特点: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句?几个乐句中有哪些相同的旋律片断?总结:歌曲的结构图式。 2、听第二遍录音,重点从第一句入手,让学生能简单的读出节奏。了解弱起小节、不完全小节的概念。 (三)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伴奏中轻唱。(多次反复练习) 处理第一段:声音的技巧(气息)、情绪的表现(强弱的控制)等,要求:尽量用纯净的声音唱出艺术歌曲的感觉。

  • 《春天来了》教案

    《春天来了》教案

    一、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布谷》。师:这首歌曲好听吗?请大家想一想,歌曲歌颂的对象是什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后回答。二、新授歌曲《春天来了》。1、学生听范唱,回答问题。师:请同学们再听一首歌,你能听出歌曲的歌颂对象是什么?情绪是怎样的?2、用“啦”字哼唱全曲。师:你发现那些地方容易哼错需要注意的?3、教授断音记号,请学生把歌谱完整地唱一遍。师:我们一起来唱整首歌曲的歌谱,注意断音记号,要唱得短促有弹性。舌尖的动作要敏捷轻巧。4、唱歌词。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呢?学生思考后知道该用有弹性的声音来唱,再唱一唱。5、改变速度演唱《春天来了》体会情绪的转变。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我已经闻到了春天的气息,现在你跟我的琴声唱一唱体会歌曲的情绪是否发生了变化?用连音法唱。6、学生用较慢的速度唱体会歌曲的情绪,体会情绪,然后讨论回答问题。师:同学门说的很好,速度的变换影响歌曲的情绪,只要符合歌颂的对象,我们在唱歌的时候,也可以改变一下速度,让一首歌曲唱出几种味道来。

  • 《春天来了》教案

    《春天来了》教案

    一、预备活动 师生互相问候,韵律活动《春天来了》,学生随音乐一起有节奏的拍手舞蹈。二、感知理解活动 1、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看到的春天的景物。 “刚才我们一起去了找春天,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2、说春天。 引导语:“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请幼学生一一说出来,并讨论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教师出示挂图,朗诵诗歌,引导学生说出春天来到了小河、水塘、草地。 ①春天来了,屋檐上为什么会流水?教师随机出示大字卡“屋檐”,请学生模仿流水声。 “屋檐上的流水发出了什么声音?” ②春天的小河是怎样的?春天的小河发出怎样的声音?学生模仿小河流水的声音。 ③春天的水塘里谁来了?教师出示大字卡“水塘”,请学生模仿小鸭的叫声。想象小鸭“嘎嘎”地叫什么呢? ④春天的草地上谁来了?他们“嘻嘻,哈哈”,可能在做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出孩子在草地上做的事情,如放风筝、打滚、踢球、翻跟头等。教师随机出示大字卡“草地”“孩子”。 5、讨论:他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 《春天来了》教案

    《春天来了》教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以“春”为主题的诗歌进行。  二、介绍高胡、筝的音色特点。(明亮、华美)  三、了解乐曲结构(复三部曲式)及乐曲所选用的歌曲《采茶扑蝶》、《小河淌水》。  四、跟唱A、B段主题旋律。  五、欣赏音乐。  1、第一遍音乐。(1)思考:A段、B段音乐在音乐情绪上有什么特点? (2)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活泼、欢快、抒情等。)  2、第二遍音乐。  (1)以“春”为主题画出你印象中最美的图画。  (2)学生生说出创作理由。  3、第三遍听音乐〔A段与A(再现)段〕。  练习:在括号中用简谱或图形谱填出A(再现)的前3小节。4、选用一段音乐为你会朗诵的诗歌配乐。六、小结下课。

  • 《春天来了》教案

    《春天来了》教案

    一、导入 1、猜谜语: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见面礼,同学们想知道吗?请看大屏幕。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谜语是这样的:“三人同日见,百花齐争艳”打一个字,谜底是什么呢?聪明的小朋友快来猜一猜。(春天的“春”字,对不对呀,同学们真聪明。) 2、赏春天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春天来了,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天景色吧!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3、小鸟在唱歌各种各样的小鸟高兴得在枝头上快乐歌唱呢!小鸟的歌声是多么动听呀,我们来学一学好吗?下面我们来唱一首练声曲《小鸟在唱歌》。1=C—F 2/4 小鸟在唱歌5 6 5 4 |3 1 | 5 5 5 |5 5 5 |(师)小黄 鹂在 唱 歌(生)喳喳 喳 喳喳 喳1 2 3 4 |5 5 | 5 3 0 | 5 3 0|(师)布谷 鸟在 唱 歌(生)布 谷 布谷2 4 3 2| 5 5 | 3 3 3| 2 2 2 2|1 -|(师)鸟儿一 起 唱 歌(生)叽叽 喳 叽叽 叽叽 喳

  • 《杏花天影》教案

    《杏花天影》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听音乐进教室。二、学习新课。1、刚才我们已经初步欣赏了《杏花天影》,这次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朗诵诗歌,体验诗中之情。2、学唱《杏花天影》。A、老师范唱《杏花天影》。B、师教唱《杏花天影》主旋律。师:这首歌曲有个特点,发现什么了吗?生:曲调慢。C、学生齐唱《杏花天影》,注意乐句的呼吸和速度。3、听赏合唱曲《杏花天影》。边听边思考歌曲唱法。4、听赏埙吹奏的《杏花天影》。为了深切体会这种情感,请同学们欣赏埙吹奏《杏花天影》,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由想象。三、结束本课。

  • 《杏花天影》教案

    《杏花天影》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音乐问好。二、学习新课。1、由学生朗诵诗词《杏花天影》,初步感受作者的心情。师:请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诗词《杏花天影》。生: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2、师:刚才我们已经阅读了《杏花天影》的诗词,这次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欣赏歌曲,体验诗中之情。3、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杏花天影》这首歌曲。学唱《杏花天影》。A、老师范唱。B、老师一句一句教唱,学生一句一句跟唱。师:《杏花天影》这首歌的特点是曲调较长,是慢曲子,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速度。C、学生齐唱《杏花天影》,注意乐句的呼吸和速度。4、听赏歌曲《杏花天影》。在音乐声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大胆发挥想象力,自由编剧。三、总结下课。

  • 《杏花天影》教案

    《杏花天影》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1、听录音,欣赏诗词《杏花天影》。2、师:听完录音诵读的诗词,请同学说说这首诗词表达的情绪。(生:忧伤、惆怅的情绪。)3、学唱《杏花天影》。A、老师范唱《杏花天影》。B、师教唱《杏花天影》主旋律。师:这首歌曲有几个段落?(生:两个。)C、学生齐唱《杏花天影》,注意演唱时的感情。4、再次听赏歌曲《杏花天影》,并轻声哼唱,纠正自己的演唱错误。5、聆听埙演奏的《杏花天影》,并认识这种乐器。辨析其音色,感受这种乐器一般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三、总结下课。

  • 《拯救地球》教案

    《拯救地球》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迈克尔杰克逊”吗?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1958年08月29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出生,美国歌手、词曲创作人、舞蹈家、表演家、慈善家、音乐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慈善机构创办人。1982年12月,杰克逊音乐生涯最畅销的专辑《Thriller》发行。1987年9月,杰克逊展开个人首次全球巡演。通过舞台和视频的表演,杰克逊普及了一些像机械舞和太空步等舞蹈技术。杰克逊一生中两次入选的摇滚名人堂,获得了13个格莱美奖和26个全美音乐奖。在他单飞生涯中,他拥有13支美国冠军单曲。2000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里认证他资助过39个慈善机构。二、新课教学1、播放《拯救地球》初次聆听,谈谈你的感受。2、简介歌曲来源及故事背景1991年创作,Heal The World 是为了配合迈克尔自己的同名慈善组织所作,Heal the world是一首呼唤世界和平的歌曲,相当优秀,歌词倡导人们保护和珍惜我们的环境,让战争远离,世界和平,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地方,那就是爱,让我们营造一个没有战争、没有荒地,生机勃勃,到处充满了温暖和关怀的世界,让孩子们可以自由的欢笑,让世界充满爱。

  • 《春节序曲》教案

    《春节序曲》教案

    教学说明: 在课堂设计中,学生通过聆听导入、名曲赏析、活动体验等多种环节,熟悉优美的民族音乐,从中领略民族音乐中的人文精神,文化特征,同时以节日音乐中的欢乐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具有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品质。教学内容: 1、聆听歌曲《好日子》,通过喜庆的情景导入。  2、《春节序曲》作品赏析,了解并掌握音乐作品的情绪、结构特点等。  3、学生通过体验拓展,以不同的形式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对比、欣赏、聆听和实践体验中了解乐曲的基本结构,认识作曲家李焕之。  2、能力目标:通过交流、体验活动、表演、师生评价等方式来完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欣赏热情。  3、情感、态度、价值感目标:在欣赏《春节序曲》中感受音乐作品欢乐、热烈的情绪,使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健康心态。

  • 《春节序曲》教案

    《春节序曲》教案

    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声,我们的音乐课开始了,刚才听到的音乐你们熟悉吗?在什么时候听到过呢?(春节联欢晚会上听过)二、新课教学:(一)聆听全曲师:是呀,春节是个辞旧迎新团圆的日子,过春节可真热闹呀!听着这么热闹的音乐,你眼前出现了怎么样的场景?(评价:这是非常热闹的场面、这是喜庆的场面、这是欢腾的场面)是啊,刚才我们听的这首乐曲正是表现了陕北人民欢度春节的生动场面,是我国作曲家李焕之创作的管弦乐曲,《春节序曲》。那谁来说一说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怎样?(欢快、热闹、热烈,稍快的)对,就是展现了春节里人们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但是这首乐曲的速度是从头到尾都很快吗?(不是)让我们仔细的聆听乐曲,请你根据乐曲情绪、速度的变化来说一说,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 无理数教材教案

    无理数教材教案

    1、举例而生活还有类似的例子吗?2、为了加固一个高2米、宽1米的大门,需要在对角线位置加固一条木板,设木板长为a米,a的值可能是整数吗?a的值可能是分数吗?3、2.如下图B,C是一个生活小区的两个路口,BC长为2千米,A处是一个花园,从A到B,C两路口的距离都是2千米,现要从花园到生活小区修一条最短的路,这条路的长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说明理由.4、上图是由16个边长是1的小正方形拼成,任意连接小正方形的若干个顶点,得到一些线段.试分别找出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和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你还能找到其他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吗?

  • 《二泉映月》教案

    《二泉映月》教案

    首先,阿炳的坎坷人生和悲惨境遇,正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一幅缩影,自然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与同情。阿炳威武不屈,忠诚爱国的品格和气节,表现了一种民族的气度和精神,令人佩服。阿炳的《二泉映月》等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必然会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极大共鸣。 其次,它的旋律发展,使用了中国民间的乐句首尾衔接,同音承递的旋法,使音乐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起伏连绵的律动美感,仿佛是道不完的苦情话,流不完的辛酸泪,给人以“叹人世之凄苦”,“独怆然而涕下”之感。另外,乐曲的艺术美感还表现在于深沉中含质朴,感伤中见苍劲,刚柔并济,动人心魄。再则,这首乐曲体现了注重情深、着意传神的法则,发人联想,令人回味。

  • 《二泉映月》教案

    《二泉映月》教案

    教材分析: 《二泉映月》是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原曲为二胡独奏,经吴祖强改编,使其成为一首弦乐合奏曲。华彦钧(1893——1950)民间音乐家,又名阿炳,江苏无锡人。其代表作品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 《二泉映月》本为无标题乐曲,此曲曲名由几人即兴而定。因此,在理解音乐上应从乐曲本身的音乐表现着手,乐曲主题段落由三个乐句组成,乐曲后几段,以第一乐段为基础采用“换头合尾”的变奏手法写成。教学目标: 1、欣赏《二泉映月》,了解相关文化及背景,体验、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2、通过课外搜集资料,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提高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 《二泉映月》教案

    《二泉映月》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前部分: 听二胡演奏曲《赛马》音乐进教室。二、新课教学部分: 1、介绍民族弓弦乐器—二胡。 2、并介绍阿炳其他的乐曲,以及说唱曲。 (1)提问学生刚才进教室时听到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引出乐器——二胡(多媒体展示二胡的结构图),介绍我国民族弓弦乐器——二胡。 (2)像同学们介绍《二泉映月》取名的由来。 (3)了解我国民族乐器二胡的构造、音色特点和演奏方式。 3、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要求学生从书上查阅关于二胡、《二泉映月》和作者华彦欣赏《二泉映月》。 (2)完整欣赏一遍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请学生欣赏完后用一个词来表述自己的感受。

  •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和好友分别,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寄托你的思念呢?(通信、发邮件、打电话、点歌等。)2、师:你知道有哪些表达友谊的歌曲呢?(《友谊地久天长》音频)。二、情感体验。1、师:你们说得很好。其实古代也有很多表现友谊的音乐作品。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首描写友谊的古曲,请你听后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阳关三叠》音频)。2、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三、诵读歌词。1、讲述歌词的来源。师:这段歌词的前一部分实际上是来自一首唐诗,你们知道这首唐诗是谁的什么作品吗?师:这位同学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扎实。这首诗在语文课上学过,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唐朝时,为诗配乐进行演唱十分盛行,很多古诗都被合乐而唱,《阳关三叠》也是其中之一。原诗描绘了怎样的情节呢?(《阳关三叠》动画)。2、讨论“三叠”。师:我想再问一问同学们,你认为《阳关三叠》名字中的“三叠”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进行讨论。(学生讨论,允许各抒己见。)师:同学们都很有想法。原曲分成三大段,由于将一个曲调变化叠唱了三遍,故名三叠。教材中选用的是一部分,也就是其中的一叠。阳关是一个地名,所以歌曲叫《阳关三叠》,曲中还有一个地名——“渭城”,所以歌曲又叫《渭城曲》《阳关曲》。

  • 《玫瑰三愿》教案

    《玫瑰三愿》教案

    黄自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亲是当时的参议员,母亲是当地女校的创办人。父母都是文化造诣和品德修养极高的人,在如此的家庭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黄自,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除了对音乐表现出超于常人的喜爱外,在父母耳濡目染的熏陶和自身兴趣的驱使下,黄自还其对中国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兴趣浓厚,尤其对古诗词的研究颇有造诣。1916年,16岁的黄自进入清华学校学习,这是他接触西方音乐的开始,之后他又留学美国学习作曲,为当时贫瘠的中国作曲研究带回了西方系统的作曲理论和技法,成为当时中国作曲界开天辟地的领军人物。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加之西方浪漫气息感染,使得黄自的艺术歌曲既有高贵典雅的气质,又不失民族内涵和情韵。《玫瑰三愿》运用拟人的手法,以诗歌为词,借助欧洲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通过景物的伤怀与失落来表现人们对幸福生活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特征。

上一页123...737475767778798081828384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