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 说课稿

  • 班级加减分奖惩制度

    班级加减分奖惩制度

    二、加分制度  1、参加校运会、歌咏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英语竞赛等校级比赛中获奖的同学,一等奖加9分,二等奖加6分,三等奖加3分,第一名加9分,第二名加8分……以此类推,第九名加1分。若该赛事没有评出具体的名次,则成绩优异者,酌情给分。  2、参加县级、市级、省级举办的比赛,获得奖项的同学,获得分数分别为校级的两倍、四倍、六倍。  3、每次月考,成绩总分在年段前300名内,且成绩退步不多于30个名次的同学各加5分;成绩总分在年段排名中进步最大的5名同学各加5分;班级中,单科成绩进步最大的2名同学各加2分。  4、班级在板报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参与出板报的同学各加5分;获得二等奖,参与出板报的同学各加3分;获得三等奖,参与出板报的同学各加1分。(擦洗后黑板的同学加1分)  5、在校文明班级的评比中,为班级加分的同学,(如为野草叶文学社投稿并被录用,每篇加8分),酌情给分。  6、做有益于班级,有助于提升班级形象的事(比如拾金不昧、义务劳动等),酌情给分。  7、为班级发展建言献策,富有建设性且付诸实施的同学,酌情给分。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奇偶性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奇偶性教学设计(2)

    《奇偶性》内容选自人教版A版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函数奇偶性是研究函数的一个重要策略,因此奇偶性成为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它的研究也为今后指对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性质等后续内容的深入起着铺垫的作用.课程目标1、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几何意义;2、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3、学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示函数奇偶性;2.逻辑推理:证明函数奇偶性;3.数学运算:运用函数奇偶性求参数;4.数据分析:利用图像求奇偶函数;5.数学建模: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奇偶性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和函数奇偶性的判断;难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探究与理解.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2)

    《基本不等式》在人教A版高中数学第一册第二章第2节,本节课的内容是基本不等式的形式以及推导和证明过程。本章一直在研究不等式的相关问题,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也是之后基本不等式应用的必要基础。课程目标1.掌握基本不等式的形式以及推导过程,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问题。2.经历基本不等式的推导与证明过程,提升逻辑推理能力。3.在猜想论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基本不等式的形式以及推导过程;2.逻辑推理:基本不等式的证明;3.数学运算: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4.数据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5.数学建模:利用函数的思想和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重点:基本不等式的形成以及推导过程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难点:基本不等式的推导以及证明过程.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任意角教学设计(1)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任意角教学设计(1)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必修一》(人 教A版)第五章《三角函数》,本节课是第1课时,本节主要介绍推广角的概念,引入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象限角的概念以及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并由此进一步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教学方法可以选用讨论法,通过实际问题,如时针与分针、体操等等都能形成角的流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形成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明确规定角的概念,通过具体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终边相同的角,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A.了解任意角的概念;B.掌握正角、负角、零角及象限角的定义,理解任意角的概念;C.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D.会判断角所在的象限。 1.数学抽象:角的概念;2.逻辑推理:象限角的表示;3.数学运算:判断角所在象限;4.直观想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任意角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任意角教学设计(2)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 ~ ,但是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超出 ~ 范围的角.例如体操中有“前空翻转体 ”,且主动轮和被动轮的旋转方向不一致.因此为了准确描述这些现象,本节课主要就旋转度数和旋转方向对角的概念进行推广.课程目标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2.理解象限角的概念及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3.掌握判断象限角及表示终边相同的角的方法.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理解任意角的概念,能区分各类角;2.逻辑推理:求区域角;3.数学运算:会判断象限角及终边相同的角.重点:理解象限角的概念及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难点:掌握判断象限角及表示终边相同的角的方法.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教学工具:多媒体。一、 情景导入初中对角的定义是:射线OA绕端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回到起始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得到 ~ 范围内的角.但是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超出 ~ 范围的角.例如体操中有“前空翻转体 ”,且主动轮和被动轮的旋转方向不一致.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诱导公式教学设计(1)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诱导公式教学设计(1)

    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1.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答案】设角 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那么(1) (2) 2.诱导公式一 ,其中, 。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二、探索新知思考1:(1).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有什么关系?【答案】相等(2).角 -α与α的终边 有何位置关系?【答案】终边关于x轴对称(3).角 与α的终边 有何位置关系?【答案】终边关于y轴对称(4).角 与α的终边 有何位置关系?【答案】终边关于原点对称思考2: 已知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x, y),请同学们思考回答点P关于原点、x轴、y轴对称的三个点的坐标是什么?【答案】点P(x, y)关于原点对称点P1(-x, -y)点P(x, y)关于x轴对称点P2(x, -y) 点P(x, y)关于y轴对称点P3(-x, y)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诱导公式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诱导公式教学设计(2)

    本节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中的公式二至公式六,其推导过程中涉及到对称变换,充分体现对称变换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在练习中加以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 的任意性;综合六组诱导公式总结出记忆诱导公式的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的能力。诱导公式在三角函数化简、求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工具作用,要求学生能熟练的掌握和应用。课程目标1.借助单位圆,推导出正弦、余弦第二、三、四、五、六组的诱导公式,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并解决有关三角函数求值、化简和恒等式证明问题2.通过公式的应用,了解未知到已知、复杂到简单的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以及信息加工能力、运算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大班数学教案:手指计算法

    大班数学教案:手指计算法

    一、手指练习儿歌(伸出右手带动作表示)1122伸伸手,3344点点头,5566弯弯腰,7788扭一扭,9900抬抬腿,动腿,动手和动口。二、 0的认识:0代表什么?0代表什么也没有。顺口溜:0的性格很活跃,自然数离不开0。10离开了0,就变成了1(制作小卡片10 0 1)20离开了0,就变成了2(制作小卡片20 0 2)30离开了0,就变成了3(制作小卡片30 0 3)40离开了0,就变成了4(制作小卡片40 0 4)50离开了0,就变成了5(制作小卡片50 0 5)60离开了0,就变成了6(制作小卡片60 0 6)70离开了0,就变成了7(制作小卡片70 0 7)80离开了0,就变成了8(制作小卡片80 0 8)90离开了0,就变成了9(制作小卡片90 0 9)三、 5的组成图:1 ●○○○○ 4 14=5 1 4 52 ●●○○○ 3 23=5 2 3 5 3 ●●●○○ 2 32=5 3 2 54 ●●●●○ 1 41=5 4 1 5 5 ●●●●● 0 50=5 5 0 5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4、维新思想推动下的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这是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什么?展开: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学,批判封建主义旧学,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世界,他们痛感民族危机的严重,号召人们奋起救国,谋求国家的独立富强;给古老的中国社会注入的活力是不可低估的,站在历史长河的高度看,由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尽管它在19世纪末的中国遭到了暂时挫折,但对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却是一次巨大的强烈的冲击波,它留下的痕迹是永不磨灭的,是永远鼓舞与启迪后人的。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2.辩证的否定(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最初,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否定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事物就被肯定着。但是,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否定方面总会由弱变强。一旦否定方面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因此,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要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否定实现了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抛弃,一笔勾销。旧事物是新事物的母体,新事物从旧事物那里脱胎而来,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旧事物中的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在新旧事物之间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五课文化创新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五课文化创新精品教案

    3.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本课小结:1.关于本课逻辑结构的宏观把握: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一问题,教材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证:一是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二是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三是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教材运用辩证方法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展开论述。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又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教材关于文化创新的途径问题,从三个层次展开讲述:第一个层次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第二个层次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第三个层次是“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精品教案

    在数学上,0这个数是解决记数和进位问题而引进的概念,由于它不能表示实在的东西,很长时间人们不把它看作是一个数。认为0是无,是对有的否定。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这种否定不是形而上学的简单否定,而是具有丰富内容的辨证否定。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0是从无到有的必经之路,是连接无和有的桥梁。0又是正数和负数之间的界限,它既否定了任何正数,也否定了任何负数,是唯一的中性数。但它又是联结正数和负数的中间环节。没有0,负数就过渡不到正数去,正数也休想发展到负数来。数学中的0是对任何定量的否定。如果没有这一否定,任何量的发展都无从谈起。这个否定不是一笔勾销,而是扬弃。因为它克服了任何定量的有限性,成为其发展的环节。在现实生活中,0作为辨证的否定,也体现出联系和发展的性质。如0度不是没有温度,而是非常确定的温度。

  • XX年秋季中小学开学第一周国旗下讲话稿

    XX年秋季中小学开学第一周国旗下讲话稿

    XX年秋季中小学开学第一周国旗下讲话稿_四篇1)XX年秋季初中开学国旗下讲话稿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满怀新学期的喜悦,带着对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活的向往,我们又走到了一起。我首先代表学校,向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表示热烈祝贺与诚挚的欢迎!同学们,新学年走进校园,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校园里又有了新的变化——那就是学校东西两边的围墙上布置了“临浦一小名人墙”和“三色工程系列图片”。我们希望每一位一小的学子了解一小的历史,知道自己的责任。临浦一小建于1904年,百年的砥砺成长,百年的春华秋实,学校积淀了丰厚的人文文化。历史演义作家蔡东藩、音乐教育家桑松青等先贤曾在一小任教。北大著名教授、历史学家柴德赓,中国共青团创始人俞秀松,著名学者喻守真都是我们的校友,他们的人生理想曾在这里启航。近年来,一小正在着力打造“守真”教育品牌,取名“守真”,一为纪念校友、著名的注释家喻守真,追慕其做学问之真;二则蕴含着我们的办学追求,即“志在求真,恪守不违”。我们追求平实、真实的学校教育管理,要求老师“传真知,动真情,做真师”,要求学生“诚实、朴实、踏实”,我们的底气是来自一小百年辉煌的办学成绩和优良的教风——民国时期一小获省教育厅褒奖“学风纯美冠南乡”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设计意图】从诗意的语言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句式节奏、抒情性、叙事性、哲理性,品析语言,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作者对丽江的热爱、赞美之情,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隐含的思想。五、总结存储1.教师总结作者虚构一个旅游者兼讲述者——“一滴水”,用它形成时空线索,串联起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并着力表现景物背后的丽江的人文精神,来抒发作者对丽江古城与自然美妙融合的赞美之情,对丽江的醇美、和谐、沉静的赞美之情,对传统与现代文明和谐交融的赞美之情,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生命平等的意识。诗意的语言中,有强烈的抒情,有厚重的历史感,有深邃的哲思。这“一滴水”折射出的,是阿来的思想、灵魂。2.布置作业(1)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随笔,选择一个恰当的视角,跨越时空,全面多角度展现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2)课外阅读阿来的《大地的阶梯》,体会融景物、历史、感悟、思考于一体的游记风格。

  •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任务一阅读与思考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任务一阅读与思考教案

    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我们了解了本单元三部戏剧的背景和主旨,相信大家对剧本的理解更深了。下节课,我们就要准备排练戏剧,希望大家课下再好好读读剧本,加深理解。五、布置作业1.课后查阅关于表演的相关资料,了解表演的知识。2.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剧本熟读,并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揣摩应如何表演。剧本学习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本次教学设计主要以人物为核心,从三个方面展开:(1)从文本的角度读剧本。从基本的情节入手,通过理解情节中的矛盾冲突来感知人物形象,让学生建立对剧本的基本理解。(2)从表演的角度读剧本。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台词来理解人物,为下阶段的舞台表演打下基础。(3)从现实的角度读剧本。指导学生认识剧本的现实意义,促进学生的成长。

  •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Unit 5 The Value of Money-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导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Unit 5 The Value of Money-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导学案

    4.They were going to find someone to take part in their bet when they saw Henry walking on the street outside.[归纳]1.过去将来时的基本构成和用法过去将来时由“would+动词原形”构成,主要表示从过去某一时间来看将要发生的动作(尤其用于宾语从句中),还可以表示过去的动作习惯或倾向。Jeff knew he would be tired the next day.He promised that he would not open the letter until 2 o'clock.She said that she wouldn't do that again.2.表示过去将来时的其他表达法(1)was/were going to+动词原形:该结构有两个主要用法,一是表示过去的打算,二是表示在过去看来有迹象表明将要发生某事。I thought it was going to rain.(2)was/were to+动词原形:主要表示过去按计划或安排要做的事情。She said she was to get married next month.(3)was/were about to+动词原形:表示在过去看来即将要发生的动作,由于本身已含有“即将”的意味,所以不再与表示具体的将来时间状语连用。I was about to go to bed when the phone rang.(4)was/were+现在分词:表示在过去看来即将发生的动作,通常可用于该结构中的动词是come,go,leave,arrive,begin,start,stop,close,open,die,join,borrow,buy等瞬间动词。Jack said he was leaving tomorrow.

  • 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2、初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养成自己整理鞋子的良好习惯。   重点:按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等特点进行配对。   难点:寻找鞋底的秘密,特别是形状:两头大中间向里凹,但两只鞋子的朝向是相反的。    二、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近的大小、颜色、款式各异的鞋子散落放在鞋架上,用布先遮起来,人手一张白纸。   2 、欢快的音乐一段。   3、半圆形的座位安排,中间留有空地,便于活动。   三、活动过程   (一)奇怪的鞋子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娃娃家里的宝宝呀,特别爱漂亮,她每天都要换一双新鞋子,所以她的鞋子特别多,最后,连她自己都分不清哪两只是一双了,有一天他穿了一双很特别的鞋子,一只是大的红鞋子,一只是小一点儿的花鞋子(教师边讲边出示两只鞋子),可是这一天,她非常不开心,你们知道她为什么不开心吗?(幼儿猜测,引导幼儿发现两只鞋子的不同)   2、教师小结:两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也不一样的鞋子不是一双,所以穿的人当然就不舒服了。   (二)我的鞋子   1、师:那我们穿的鞋子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脚上的鞋子,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鞋子的特别之处。(着重从鞋子的外型、颜色、大小等特点来观察)   3、师:我们穿的鞋子的大小相同,颜色一样,款式也一模一样。除了这些秘密外,它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 小学教师新学期个人工作计划汇编4篇

    小学教师新学期个人工作计划汇编4篇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目标,围绕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要内容,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努力探索班级工作的新特色。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国旗下讲话稿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国旗下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央视一套9月4日晚播出的《XX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为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让我们重温那个“风雨交加”的年代,那个谱写着传奇的年代。 70年前的我们没有强大的武器,没有舒适的服装,面对列强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有的只是种不服输的念头。列强把守家的堡垒炸出个大洞,没关系我们还有自己的身躯,用我们 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句话,并不是所谓的空中楼阁。现在的我们或许无法切实的体会到当初先辈们的艰辛,但我们知道也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自己的身躯替我们打开的幸福之门,我们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来自先 辈无怨无悔的付出,振奋其中又何尝不带着一种感激之情?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创新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创新教案

    【教学理念】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能力,了解纳米的有关知识和应用前景。3.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大胆想象的科学精神。【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板书课题)。2.以前听说过“纳米技术”吗?你了解纳米技术吗?是怎么了解到的?预设:我通过预习课文了解到“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小小物质新奇特性的一门学问。预设:我是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的。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1.检查课文朗读。出示课文中的科技术语和句子。先组内相互听读纠正,然后全班交流。词语:除臭技术 纳米缓释技术 长度单位 纳米涂层 碳纳米管 纳米吸波材料 探测雷达波。句子: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新学问。2.自由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上一页123...356357358359360361362363364365366367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