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1)某种菜籽的出油率是36%。(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3)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二、新授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1)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2)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3)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4)计划早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2、让学生先解决前两个问提。解决这类问题要先弄清楚哪两个数相比,哪个数是单位“1”,哪一个数与单位“1”相比。3、学生自主解决“实际早林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的问题。(1)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1、课件出示教材例1的座位图。教师说明分组方法,从左往右依次为第1列、第2列、第3列直至第6列,从前往后依次为第1行、第2行直至第5行。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张亮的位置,要求尽可能简洁。当多位学生说完之后,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评价哪种方法最简洁?当学生一直认同第2列第3行是最简洁的描述方法时,教师板书:第2列第3行。学生主动参与,体会最简表述方法的优越性。2、此时,教师再提出你能用这种方法描述王艳的位置吗?赵强呢?及时反馈,利用最简方法描述其他两位同学的位置。3、让学生完成一个记录游戏:教师快速地报出第几列第几行,让学生记录。学生可能记录不下来。这时教师提出我们要进一步简洁,不用文字,用数字和符号把它的位置记录下来。通过游戏使学生感受到“数对”产生的必要性。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填写,教师可以选取几位代表在黑板上写,然后提出这些同学记录方法不一样,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都有数字2和3,都表示第2列第3行,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练习是学生领悟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以下不同层次的练习。1、基本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填一填,借助直观图,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2、提高练习自主练习2、4题。本题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外,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四、课堂小结,升华认识引导学生回忆总结:这节课你们都知道了些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等等,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本节课的重点,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的热情。五、板书设计:简单明了,能系统地反映出本课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一环节由学生熟知的典型事例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把用数描述事物和用图描述事物整合在一起,使学生体会用图描述事物直观性的同时,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发展抽象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并且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及时练习课本103页练一练第一题让学生自主完成,填充空白统计图。提示学生标注名称和数据。(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拓展延伸。观察两幅扇形统计图,回答问题。(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补充,在讨论中不断完整自己的知识。让学生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理解单位一未知,无法根据百分比判断部分量的大小)(五)总结评价:
(二)归纳小结。设问:今天学了什么?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怎样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新课后的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形成完整认识。)现在能把两侧大小不同的蝴蝶图画成一模一样吗?(教师拿着新课引入时的不对称的蝴蝶图)(前后呼应,解答课前疑难,目的是检查学生活用知识的情况。)全课小结:这节课,我通过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附板书设计:轴对称图形如果一条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直观图:表示空间几何图形的平面图形,叫做空间图形的直观图直观图往往与立体图形的真实形状不完全相同,直观图通常是在平行投影下得到的平面图形2.给出直观图的画法斜二侧画法观察:矩形窗户在阳光照射下留在地面上的影子是什么形状?眺望远处成块的农田,矩形的农田在我们眼里又是什么形状呢?3. 给出斜二测具体步骤(1)在已知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Y轴,两轴相交于O,画直观图时,把他们画成对应的X'轴与Y'轴,两轴交于O'。且使∠X'O'Y'=45°(或135°)。他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面。(2)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3)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为原来一半。4.对斜二测方法进行举例:对于平面多边形,我们常用斜二测画法画出他们的直观图。如图 A'B'C'D'就是利用斜二测画出的水平放置的正方形ABCD的直观图。其中横向线段A'B'=AB,C'D'=CD;纵向线段A'D'=1/2AD,B'C'=1/2BC;∠D'A'B'=45°,这与我们的直观观察是一致的。5.例一: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六边形的直观图(1)在六边形ABCDEF中,取AD所在直线为X轴,对称轴MN所在直线为Y轴,两轴交于O',使∠X'oy'=45°(2)以o'为中心,在X'上取A'D'=AD,在y'轴上取M'N'=½MN。以点N为中心,画B'C'平行于X'轴,并且等于BC;再以M'为中心,画E'F'平行于X‘轴并且等于EF。 (3)连接A'B',C'D',E'F',F'A',并擦去辅助线x轴y轴,便获得正六边形ABCDEF水平放置的直观图A'B'C'D'E'F' 6. 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画法(1)建两个坐标系,注意斜坐标系夹角为45°或135°;(2)与坐标轴平行或重合的线段保持平行或重合;(3)水平线段等长,竖直线段减半;(4)整理.简言之:“横不变,竖减半,平行、重合不改变。”
1.探究:根据基本事实的推论2,3,过两条平行直线或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由此可以想到,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或平行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是否就能使这两个平面平行?如图(1),a和b分别是矩形硬纸板的两条对边所在直线,它们都和桌面平行,那么硬纸板和桌面平行吗?如图(2),c和d分别是三角尺相邻两边所在直线,它们都和桌面平行,那么三角尺与桌面平行吗?2.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平行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这两个平面不一定平行。我们借助长方体模型来说明。如图,在平面A’ADD’内画一条与AA’平行的直线EF,显然AA’与EF都平行于平面DD’CC’,但这两条平行直线所在平面AA’DD’与平面DD’CC’相交。3.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这两个平面是平行的,如图,平面ABCD内两条相交直线A’C’,B’D’平行。
1.观察(1)如图,在阳光下观察直立于地面的旗杆AB及它在地面影子BC,旗杆所在直线与影子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什么?(2)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BC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旗杆所在直线AB与其影子B’C’所在直线是否保持垂直?经观察我们知道AB与BC永远垂直,也就是AB垂直于地面上所有过点B的直线。而不过点B的直线在地面内总是能找到过点B的直线与之平行。因此AB与地面上所有直线均垂直。一般地,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α内所有直线均垂直,我们就说l垂直α,记作l⊥α。2.定义:①文字叙述: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所有 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直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的公共点P叫做交点.②图形语言:如图.画直线l与平面α垂直时,通常把直线画成与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垂直.③符号语言:任意a?α,都有l⊥a?l⊥α.
1.观察(1)如图,在阳光下观察直立于地面的旗杆AB及它在地面影子BC,旗杆所在直线与影子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什么?(2)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BC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旗杆所在直线AB与其影子B’C’所在直线是否保持垂直?经观察我们知道AB与BC永远垂直,也就是AB垂直于地面上所有过点B的直线。而不过点B的直线在地面内总是能找到过点B的直线与之平行。因此AB与地面上所有直线均垂直。一般地,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α内所有直线均垂直,我们就说l垂直α,记作l⊥α。2.定义:①文字叙述: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所有 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直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的公共点P叫做交点.②图形语言:如图.画直线l与平面α垂直时,通常把直线画成与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垂直.
6.例二:如图在正方体ABCD-A’B’C’D’中,O’为底面A’B’C’D’的中心,求证:AO’⊥BD 证明:如图,连接B’D’,∵ABCD-A’B’C’D’是正方体∴BB’//DD’,BB’=DD’∴四边形BB’DD’是平行四边形∴B’D’//BD∴直线AO’与B’D’所成角即为直线AO’与BD所成角连接AB’,AD’易证AB’=AD’又O’为底面A’B’C’D’的中心∴O’为B’D’的中点∴AO’⊥B’D’,AO’⊥BD7.例三如图所示,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若BD,AC所成的角为60°,且BD=AC=2.求EF的长度.解:取BC中点O,连接OE,OF,如图。∵E,F分别是AB,CD的中点,∴OE//AC且OE=1/2AC,OF//AC且OF=1/2BD,∴OE与OF所成的锐角就是AC与BD所成的角∵BD,AC所成角为60°,∴∠EOF=60°或120°∵BD=AC=2,∴OE=OF=1当∠EOF=60°时,EF=OE=OF=1,当∠EOF=120°时,取EF的中点M,连接OM,则OM⊥EF,且∠EOM=60°∴EM= ,∴EF=2EM=
6、学生展示此环节教学时我借助演唱和口风琴伴奏、口风琴与舞蹈律动、口风琴与打击乐合奏等形式,给时间学生自由组合,让同学们分组合作展示。力求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启发,以此增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7、课堂小结小结时我鼓励学生开展互评、自评等方式,从而让学生正视自己,尊重他人。七、课后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节音乐课的设计我觉得充满了乐趣,教学时处处呈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愉快场景。“大风与小风”的游戏成了本节课的亮点,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音乐实践中体会到音乐的无限魅力。但不足的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曲子弹得不够扎实,个别学生弹得不够熟练。以上设计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谈话:炎热的夏天悄悄来到了,你最喜欢参加夏天的什么活动?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播放海滩的游泳景象的录像,激发幼儿参加的热情,创设一起外出去游泳的情境。 二、引导自主选择、辨析,学会饮食卫生。 1、创设情境:在途中大家口渴难忍,要购买水果、饮料。 2、出示水果,幼儿自主选择、辨析。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背景。3.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过程和方法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2.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教学难点: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2. 《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运用。教法学法:朗读法 ,串讲伐,合作探究法,练习法。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活动前各班对幼儿进行专题安全教育,特别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卫生、游戏安全等容易引发事故环节的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活动必须保持高度统一性,活动全过程(活动线路、集合、返幼儿园时间、安全规定等)服从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学幼儿园指派行政领导全程参与年级指导,班主任与配班教师共同做好本班组织管理工作。
1.参与演练的老师提前到达学校,进行消毒、体温检测环节处理,做好迎接学生准备。2.学生到达校门处,按照《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中规定,各班级学生必须佩戴口罩并在校门口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如果超过37.3℃,让家长带回就医观察。低于37.3℃的学生需在规定通道,按1.0米以上间隔距离有序进入校园。3.值班老师对返校学生依次进行手部消毒、健康情况询问,收取返校前14天体温监测表及承诺书。体温正常的学生按照指定通道进入教室。
一、我系所有学生素拓档案均由系团总支素拓部管理,只有素拓部学生干部以及各班素拓认证小组才可使用,其他无关人员不得随意翻看及借阅。若确实有需要,需翻看或借阅,须经系领导同意。 二、各班素拓小组在借阅素拓档案时必须经得素拓部负责人同意,并在相应的记录本上做好记录后方可使用,否则一律不得使用。
(一)为何禁止青少年吸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世界各地每8秒钟就有一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每年有近500 万人因吸烟致死。这一数字在未来20 年中将有可能增加一倍。吸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因素之一。我国是一个烟草大国,目前吸烟人数约为3.2亿。在控制未成年人吸烟这个问题上,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于去年11月10日签署了联合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这一公约将于今年2月28日正式生效。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我国,未成年人吸烟率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开始吸烟的年龄在下降,每天有8 万左右青少年成为长期烟民。这种状况不但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严重影响我国整体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所以未成年人吸烟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们,老师搜集到一段录像,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视频)提问:录像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发言)小结:是啊!刚才录像中大楼在摇晃,地面发出了剧烈的声响,这就是地震。 2、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让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教师走下去,听一听,问一问)再请个别幼儿起来说一说。
教学准备: 1、调查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普遍现象。 2、搜集、制定一些节水措施。 教学过程: 一、利用谜语揭示课题。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 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导入学习。 1、生活中哪些事需要用水?你们家为何不用海水洗澡,洗碗,煮饭??.? 2、出示地球上海水与淡水的组成比例图,初步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匮乏情况。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 3、地球上所有的淡水都可以拿来运用吗?你知道有多少淡水可以拿来运用? 4、小结过渡,导入“游戏”。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游戏,熟悉乐曲旋律,演唱歌曲《小兔和狼》。 2、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创编不同的造型。 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 2、大灰狼头饰、小兔头饰 3、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孩子们,看,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小兔子)我们和小兔子打个招呼吧! 小兔子:小朋友们好!幼儿:小兔子好! 2、小兔子: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讲述故事) 一天,小小兔子跳呀跳呀跳到树林里玩,它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到风儿在呼呼地吹,树叶沙沙地响。正当小兔子玩的开心的时候呀,只听!嘭!嘭!哎呀,不好,来了一只大灰狼,吓的小兔赶紧躲了起来,聪明的小兔子躲在大树丛中,大灰狼没有发现它,灰溜溜地走了,小兔又高高兴兴地出来玩了。 3、师:故事好听吗?谁来说说在故事里你听到了什么? 幼儿:小兔子、狼。(出示背景图,图片小兔子、狼) 4、师:小朋友们听的真仔细!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