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说课稿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组成 说课稿3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组成 说课稿3篇

    一、说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认数的第一阶段—20以内各数认识的基础上,扩展到认数的第二阶段—100以内各数的认识。本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灵活的运用教材,我认为开始的主题图,如果10只一群地出示,虽然有利于学生估数,但这样学生能很快地10只10只地数出羊群只数是100,在后面数100个物体的个数时,就会受其影响而10个10个地数,这样的数法,要在学生会逐个数数的基础上自然生成,其实,它比一个一个地数要高一个层次,数数单位由“一”变成了“十”,不利于学生把100以内的数逐个数出来,因此,我把主题图的出示放在了一个一个数物体之后。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说课稿3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说课稿3篇

    四、说教学策略和方法本课的设计与实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同时,更是一段充满着创造与激情的过程。我把本课的教学大致分成了四个部分。一、亲历生活,交流发现祖国幅员辽阔,春秋季南北温差变化,如此难得的学习资源怎能不好好地利用呢?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请你对全国各地的气温进行一次调查。上课开始的5分钟,是学生对他们的调查进行交流的时间。在这个开放与灵动的5分钟里,既有“小小天气播报员”精彩地播报,更有孩子们围绕着调查数据展开的精彩对答,请看录像(录像)。正是基于这种对生活的亲身感受,学生自然地走进了负数。在对直观数据进行观察与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建立起对“负数”的感性认识。实践表明,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舞台”,学生就能为教师呈现出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事物的组合数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事物的组合数说课稿

    4、幸运碰撞文文选了一条近的路,然后顺利的来到了猴山。但是猴山的门被设置了密码,密码是由两位数组成,十位上是2、4、9这三个数中的任意一个,个位上是3、6、8三个数中的任意一个,文文最少几次,最多几次可以打开门呢?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卡片拉一拉,并记录结果,全班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板书组合结果。5、拍照留念看到小朋友们玩得这么开心,聪聪和明明也来了。他们还带来了照相机,在这美好的时刻,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四个小朋友每人都要和聪聪、明明单独各合一张影,一共要照多少张照片呢?孩子们可以在小组内扮演角色,记录不同的方法,还让学生当小摄影师,其余同学来评价。(三)汇报收获,拓展内化。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都解决了哪些问题?怎样解决的?学生汇报完后,强调:在搭配中要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就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操作。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会遇到许多这样的问题,鼓励学生只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解决出来。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2篇

    8、应用公式,尝试计算梯形面积(出示一个基本图形让学生计算)〈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亲自去体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大胆提出假想,共同探讨,互相验证,更强烈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更全面、更方便地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种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散、活动中发展的过程,真真正正地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三)、深化巩固1、学习例1(1)、借助教具演示,理解“横截面”的含义。(2)、弄清渠口、渠底、渠深各是梯形的什么?(3)、学生尝试计算横截面积。〈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这一环节是为了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推向高潮,能更好地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从中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决问题说课稿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巩固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缓解学习疲劳。这个游戏的“揭密”过程关注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体会列方程的策略和倒推策略之间的联系,把新旧知识进行了有机地融合,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四、课堂小结 提升策略提问学生:这节课你学会了应用什么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什么类型的题目适合用今天的策略解答?用这样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你还有别的收获吗?设计意图:突出主题,让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总结,体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领悟程度。五、课堂作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练习一4、5两题。设计意图: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研究收集宝贵的教学信息。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说课稿2篇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到学习方程,是学生又一次接触初步的代数思想,这既是对所学四则运算意义和数量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又是为今后学习代数知识作准备,在知识衔接上具有重要作用。而这一节恰好在这一单元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结合有关黔金丝猴的数量情况,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方面的教育。3、培养学生的观察、讨论、推理、合作交流能力。三、重点难点:重点:解简单方程、用方程解决问题。因为方程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同时是今后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所以把解简单方程作为本节重点。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值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值说课稿

    3.导入新课师: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设计意图:知识的学习过程有一个最近发展区,通过口算和保留一定位数的小数这两块复习,可以训练孩子们的口算技能和唤起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为求积的近似数进行正迁移。二、探索情境问题,形成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1.创设情境问题,并理解题意[多媒体展示:人与狗的嗅觉细胞介绍情境动画,引出情境问题]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师:请同学们自由读题,并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学情预设:情境问题的已知和所求的问题都很明朗,只要能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说课稿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只是在学生需要时给予恰当的帮助。”通过不同形式的习题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尤其是创新题,1、编两个不同的方程,使方程的解都是ⅹ=6,2、在□中填入合适的数,使等式成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只有当自己的观点与集体不一致时,才会产生要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从而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但是提出挑战并不意味着要难倒学生,而是要激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 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有老师的组织、参与和指导,有同伴的合作、交流与探索。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虽只有一字只差,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我选择后者。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又为学生的新知建构拓展出更大的空间!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2篇

    如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三角形面积,让学生用两个三角形拼摆。一方面启发学生设法把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另一方面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已学的预先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从而找出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不是把计算公式直接告诉学生。这样,既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印象深刻,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5、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难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关键是通过操作实验,使学生明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半。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重点难点问题就迎刃而解。⑴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三次对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拼摆,引导学生弄清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启发学生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身份证号码的秘密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身份证号码的秘密说课稿

    1.数字编码越来越重要,了解编码的含义,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多的便利。公安机关常常利用一些编码侦破案件。请同学们看个短片,仔细观察,你能找出对破案有用的线索并说出理由吗?生答。是的,公安人员根据这些线索很快将犯罪嫌疑人抓获。2.运用数字或符合来描述事物可以更简洁准确。看到这个号码不用知道名字就能找到这个人。首先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号码中要体现哪些方面的内容?先自己想再到小组中交流,组长记录下讨论的结果。生讨论结束后师实物出示结果,追问:①其他小组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集体讨论得出结果:编入入学时间、班级序号、班级学号、性别等。追问:②按什么顺序编排比较合理呢?生讨论得出按入学时间、班级序号、班级学号、性别的顺序。其次学生给自己编号码,师实物出示提问:看到这个号码,你能找到这个人吗?生根据号码找到这个人。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说课稿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想法,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发现可能性会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1、学生汇报学习所得。(使学生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2、教师评价学习态度。(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我能行)五、板书科学设计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以上创新处理,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联想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探索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设想,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去完善,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评委给予批评和指正。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稿

    (3)补充题:2008年的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小明的爸爸决定去北京观看一些比赛项目,为中国健儿加油。如果坐汽车,每小时行使60千米,4小时可以多少千米?如果坐火车,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同样的时间可以行使多少千米?这题的第2个问题中蕴含着两种解题思路,让学生说一说、比一比。一种是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先算出变化了的那个因数是多少,再求积。另一种是根据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几,原来的积也乘以几解决问题。两种方法得出的积相同,使学生体会积的变化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设计理念』在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练习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填一填、说一说,使学生在规律的应用中逐步加深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说课稿2篇

    二、探究交流,引导概括 —— 方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抽象概括能力,同时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我让学生分组学习,引导他们先找出②20+χ=100,⑥ 3χ=180,⑧100+2χ=3×50像上面三臄等式的有共同特征,然后归纳概括什么叫做方程?最后得出:像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三、讨论比较,辨析、概念 —— 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创造的乐趣。通过四人合作用自己的方法创作 “ 方程 ” 与 “ 等式 ” 的关系图,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等式 ” 与 “ 方程 ” 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四、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 练习1 、“做一做”:2、判断是否方程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这句话对吗?4、叫学生用图来表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这样让学生的想象建立在一定的表象基础上,不是凭空去想像。学生经历了猜测、分析推理,最后再实物验证的过程。同时,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我继续追问:你们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大家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物体吗?这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维。从而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还要知道另一个面或两个面的形状。2、有了练习八第2题做铺垫,再小组合作完成39页“做一做”就很容易了,这样也体现了知识出现的层次性。)为了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接下来我对应用部分进行了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我们要全面了解一件事物或一个人也要懂得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不能片面的看待。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稿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九册,P117——P119页复习、例1、例2、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想一想、做一做及P120页T1-4。教学目的有以下三点: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的方法。2、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3、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分析等理关系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里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难点:分析应用题里的等量关系。教具准备:小黑板、写好题目的纸条等。这节课在学生已有的解方程、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更深入的知识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热爱自然科学的品质。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稍复杂的方程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稍复杂的方程说课稿2篇

    一、说教材:稍复杂的方程的教学任务例1教学解方程ax±b=c及其应用(列方程解形如ax±b=c的问题)(1)把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较复杂的方程。(2)结合现实素材(足球上两种颜色皮的块数)引出,这种问题用算术方法解决思考起来比较麻烦。(3解方程的过程其实是由解若干基本方程构成的(y-20=4,2x=24),需要强调把2x看成一个整体。(4)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如2x-4=20,关键是使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二、说学生: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方程数量关系,及简单方程式的解法,而且我在前面的教学中已经笨鸟先飞,让学生接触了形如:ax±b=c的方程式。三、说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稍复杂方程式的数量关系式的分析研究,让学生根据应用题的题意列出正确的数量关系式。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说课稿2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开始,首先通过谈话问学生“你们喜欢玩游戏吗?”随后呈现例题的情境图,让学生在观察中清楚的知道袋中有4个红球和2个红球。然后教师揭示摸球游戏的规则: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好后放回袋中,一共摸30次。摸到红球的次数多算小明赢;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算小玲赢。接着让学生猜一猜谁赢得可能性大一些。预设学生都会猜是小明赢得可能性大一些。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摸球实验,并把摸的结果记录在书本例题的第一个记录表中,验证刚才的猜想。在学生操作完之后,让学生明确小明赢得可能性大一些。接着引导学生产生质疑:“这样的游戏公平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小结:口袋中红球的个数比较多,所以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要大,最后小明赢得可能性也就相应地要大一些,这样摸球的游戏规则是不公平的。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板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说课稿

    (二)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喜欢)那老师就带你们乘公交车去玩吧!出示:课本28页挂图,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认真观察,根据图意,编出应用题:车上有67人,到某一站后下车25人,上车28人,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人?引导学生列出算式:67-25+28=【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形出发,选择学生常见的乘车情况,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凭着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情境展现的内容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到相关的数学问题】1、读题,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与刚才所做的复习题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会说:复习题是连加,连减,这道题是有加有减。教师可向学生进一步说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加减混合运算。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2、通过对连加连减的学习,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做出这道题吗?

  •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正方形》说课稿

    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正方形》说课稿

    二、学习新知1.正方形的定义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条件重复。这时我会引导学生从画图入手,提示他们:你能不能减少条件画出正方形呢?这一环节中我的观点是正方形的定义不是唯一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总结,只要合理就加以肯定。比如当学生总结出: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这时可以提醒学生是不是一定要四条边都相等,减少边的条数可以画出来吗?角的个数可以减少吗?鼓励学生动手试一试。通过动手画图可以很容易的得到正方形的一个定义:三个角都是直角,一组邻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这一环节的设置。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材料继续构造正方形。从另一个角度总结正方形的定义。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小小商店 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小小商店 说课稿2篇

    一、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数学活动。教学要成功就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练”,完成了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这节课一共设计了三个紧密联系的活动。1.活动一,到小精灵购物广场去买东西。这个活动由小淘气带领大家到小精灵购物广场去买东西,通过购物这个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简单计算,学会计算的思考过程和如何付钱的方法,并体会到付钱的方法有多种形式。2.活动二,到游乐场去。恰逢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根据学生的喜好,创设了到游乐场去玩的情景,用20元钱去游乐场活动,你想做那些游戏呢?这个题目是在20元这个范围内,让学生进行有关元、角、分的计算。通过这个情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3.活动三,合伙开百货店。

上一页123...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