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一、 组织课堂,师生问好!二、 导入环节师:很高兴今天能跟大家一块在这上这节课,现在让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影片片段。请大家注意观察画面!1、播放电影<<浪漫樱花>>片段,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情景。师:看完了这个影片片段,那你们知道,影片中的这两个男女主角他们的目的是去做什么?生:看樱花。师:他们看到樱花了吗?生:看到了。师:你们觉得樱花怎么样?生:很美、很漂亮!师:是啊,樱花很美、很漂亮,特别是樱花花瓣随风飘落的感觉让我们觉得更美、更漂亮!这里老师还搜集了一些很美的、很漂亮的樱花图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看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观察,你所看到的樱花一样吗?如果不一样的话,那它们有什么不同?2、引入樱花图片的欣赏和介绍。师:看完了这些图片,你们觉得这些樱花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呢?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有樱花品种800多种,日本就有300多种,因此日本被誉为“樱花之国”,樱花也就理所当然的被定为日本的国花。你们知道,樱花是在哪个季节开放的呢?(春季)那你们知道日本的樱花会在春季的哪个时间段开得最美?(点击出示樱花节的介绍)在樱花节里,日本仿佛就是一个樱花的海洋,特别美。这种美对于日本人民来说已经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正所谓:“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因此,日本人民写出了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来表达他们对樱花的赞美。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教学过程:一、聆听《优雅》1、导入师:让我们来听听一首来自欧洲的民间乐曲,看看这首音乐给我们什么感受?2、初听乐曲师:歌曲给你什么感觉?有什么特点?3、简介乐曲师:《优雅》是苏格兰最著名的风笛曲之一,乐曲旋律用五声音阶,气势宏伟又不失优雅。乐曲蕴含着含蓄、高雅的古典美和奔放热情的现代精神。乐曲为E大调,6/8拍,是由三个基本上相同的乐段构成,实际上是同一个曲调反复演奏三遍。但是每遍的和声构成各不相同。4、复听乐曲师:再来听听歌曲,说说风笛的音色是怎样的?5、演唱主题音乐6、再听乐曲师:让我们再来听听音乐,说说音乐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二、组织下课小结: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欧洲的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亚洲(图片)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亚洲共有1000个左右的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族,分别创造了各自的文化。2. 今天我们就先来听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判断它是亚洲哪个地区、哪个国家的民歌?至于歌名,大家认真听,可以从歌词中找到答案。二、《樱花》歌曲学习(一)学唱《樱花》1.初听歌曲《樱花》。听后学生回答:东亚——日本——《樱花》。教师:日本是樱花的国度,位于亚洲东部,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日本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而樱花、和服、武士、浮士绘画、能乐等等都是日本文化的象征性符号。2. 学唱乐谱、感受结构。(1)教师出示四个乐谱片段(如下):教师分句演唱A.B.C.D.唱名谱(可作分句的演奏或演唱录音),学生跟唱。特别要多指导学生把握D.的音准(注意3-4与4—3之间的小二度,4—7之间的增四度、7—6—4,此下行学生最难把握的大二度、大三度)。(3)教师再完整演唱(可做演唱旋律及唱名的示范录音)《樱花》旋律,请学生听记歌曲的完整结构。3. 了解都节调式。(1)请学生从《樱花》歌谱中寻找,1、2、3、4、5、6、7七个音中,缺少哪两个音?(2)对比都节调式和五声调式。教师弹奏或演唱几个音,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建立日本“都节调式”的调式感觉。此时可带领学生复习、比对中国的五声调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图片,介绍欧洲的风土人情。(意图:使同学们了解欧洲的风土人情,带着这种认识去欣赏他们的音乐,有利于对音乐的理解。)二、新课教学。1、简介欧洲民间乐器风笛,播放苏格兰民间乐曲《优雅》。师:这首乐曲的风格特点是怎样?它的演奏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呢?生:略。师:旋律采用五声音阶,气势宏伟、典雅奔放,既蕴含着含蓄、高雅的古典美又有奔放热情的现代精神。在音色上音色嘹亮,粗犷有力,适于表现英雄气概。2、简介爱尔兰风笛,对比爱尔兰风笛和苏格兰风笛有什么区别。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爱尔兰风笛和苏格兰风笛有什么区别呢?生:略。师:苏格兰风笛和爱尔兰风笛虽然都是善于叙述情感的乐器,但如果你仔细倾听,它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苏格兰风笛的音色是发散的细碎的,爱尔兰风笛则是集中的圆润的;苏格兰风笛是质朴的,爱尔兰风笛则是精致的;苏格兰风笛有点像中国的唢呐,爱尔兰风笛则接近中国的笛子。苏格兰风笛跟爱尔兰风笛在演奏跟音色上有区别,苏格兰风笛是用嘴吹气的,而爱尔兰风笛靠气囊演奏。苏格兰风笛的声音感觉很像电子音乐。师:风笛的特点是什么?生:略。师:可以持续、不间断地发音。(意图: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同学们了解苏格兰、爱尔兰的风笛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音乐《森林狂想曲》,创设课前的氛围!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放了一段音乐,你从里面听到了什么?他们的形象在大家的脑海里是活灵活现的,你知道吗?美术作品可以把动物形象很直观的表现出来,文学作品可以把动物形象的讲述出来,那么音乐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把动物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来的呢?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部作品,迪因爱沃森的《雨林》,我们看一下他是怎样用音乐刻画动物形象的。(1)欣赏第一部分播放音乐,思考问题:1、这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2、作曲家运用了哪些乐器来表现它的形象?板书乐谱(分析)(2)、欣赏第二部分播放音乐,回答问题:这是运用了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轻歌剧《奥菲士在地狱》中的一支轻快舞曲曲调,在这里改用很慢的速度演奏而加以丑化。三、课堂小结最美的声音来自大自然。除了今天我们在课上听到的各种动物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于动物的乐曲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着大量的动物和植物,并且它们跟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你喜欢哪种动物?接下来我们来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一首专辑《雨林》。1、简介作者与作品2、教师讲解管弦乐及标题音乐的相关知识。3、欣赏作品(1)聆听歌曲,带着问题欣赏。①这段音乐用什么乐器演奏?你能想象出描绘了动物怎样的形象吗?②完整的欣赏乐曲一遍。欣赏后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能不能哼唱你记得最牢的音乐。③再次欣赏(分段欣赏)。引子:当听到 x xx x xxx x x xx x - 节奏出现时,你有什么联想?(互相讨论,知道乐曲主要表现森严的雨林气氛。)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点击多媒体选择乐器——钢琴)A主题:a、主题第一次出现是由什么乐器家族演奏的?(回答:弦乐器家族)b、分组创作动作表现音乐。B主题:听后想一想,像 ∩ ∩ 这样线条的声音出现了几次?(回答:五次)听起来像什么声音?(回答:像动物发出的吼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回答:钢琴)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清唱剧《长恨歌》故事内容:公元755年,唐玄宗沉迷酒色,终日与杨贵妃寻欢作乐,不理朝政,以致使杨国忠专权误国。在内地兵力空虚的时候,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借“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安禄山起兵渔阳,很快就占领洛阳、长安。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向四川成都逃去,途经马嵬坡,士兵愤慨,埋怨君王宠幸杨贵妃及其兄杨国忠,致使百姓家散人亡,遂奋起杀死杨国忠。同时唐玄宗迫于压力不得不赐死杨贵妃。故事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二、新授课聆听《渔阳鼙鼓动地来》和《山在虚无缥缈间》三、相关音乐知识:1、清唱剧:清唱剧也叫神剧。是巴洛克时期的一种混合歌乐的形式,由许多乐章组成,包括咏叹调,宜叙调、重唱、合唱等形体。其题材内容包括:抒情的、戏剧的、历史的或宗教的。无布景动作与服装,多在教堂或音乐厅演出。2、外国著名的清唱剧:海顿《四季》、亨德尔《弥散亚》(欣赏片段)。四、课后延展:课下搜索:在音乐史上还有那些作曲家写过“清唱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唱脸谱》。设问: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与以往听到的歌曲有什么不同?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京剧?你知道哪些关于京剧的知识?导入: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第一个走向国际舞台的,代表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所以我认为作为中国人,有必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国宝——我们的京剧艺术。(二)新课教学。1、欣赏京剧《智斗》(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a。简介人物身份、故事情节后听赏《智斗》。b。这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这三个人物在剧中的性格形象分别有什么特点?(1)唱腔:西皮。反西皮 :是[西皮]声腔的一种曲调,它是从[西皮]正调中演生出来的。是正[西皮]的反调,即向下四度发展转化而成。[反西皮]和[西皮]一样大多是"眼起板落",开唱在眼上,末句落在板上。请注意:[反西皮]的下句落音往往是低音5和中音1,和[西皮]相比,音调较低沉,常常用于表现人物内心思索的过程。(2)板式:摇板(紧拉慢唱)。流水板(一拍子):流水板就是一种形似流水一样的板式,节奏比较快,但不是像波涛滚滚的长江那样跌宕起伏,而是像水流平缓的涓涓小溪,用快而不急的节奏,把人物的内心感情抒发出来,多用于对事物的叙述和自我表白。比流水板节奏更加快的,则是“快板”。快板用于剧中人物异常激动,或事态急剧变化,或矛盾瞬间变得激烈时,往往把剧情引向高潮。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观察鳟鱼图片,由图片导入课题。师:同学们请看图片,有没有同学知道是什么鱼?(鳟鱼,很有价值的垂钓鱼,可食用,全世界只有十多种。)我们今天欣赏的音乐与这种鱼有关,是一首以鳟鱼来命名的音乐。有同学可能会说:“谁会去描写这种看起来并不漂亮甚至还有些凶的鱼呢?”优秀的艺术家,任何素材都可以来来创作,我们现在开始学习《鳟鱼》。三、新课教学1、认识舒伯特。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被称为“歌曲之王”。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甲壳虫”吗?The Beatles(披头士,又译甲壳虫乐队)毫无疑问是流行音乐界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最为成功的乐队。The Beatles对于流行音乐的革命性的发展与影响力无人可出其右,对于世界范围内摇滚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影响了自60年代以后的数代摇滚乐队的音乐和思想,直接影响了摇滚乐的变革和发展,在英国,披头士乐队更是影响了60年代至今几乎每一支乐队的形成和发展。而乐队中四名伟大的音乐家,特别是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对于世界各个角落的后辈摇滚歌手及音乐创作者们的影响持续至今。二、新课教学1、播放《昨日》初次聆听,谈谈你的感受。2、简介歌曲来源及故事背景歌曲《Yesterday》创作过程据麦卡特尼忆述,歌曲旋律的灵感来自梦中,一觉醒来后他立即走到钢琴前弹奏出来,并以录音机记录下来。歌曲一经发行,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优美的旋律,隽永的歌词,刻画出每个人心灵深处那失落在时间中的影子。不论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审美取向,甚至是否爱好音乐,几乎人人都会被这首歌打动,它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教材分析:1、作品分析:《鳟鱼》是舒伯特1817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2、作者介绍: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欧洲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生活贫困又不愿依附于权贵,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年仅31岁就离开了人世。舒伯特的创作体裁非常广泛,包括歌剧、交响乐、重奏乐、奏鸣曲等,其中歌曲是舒伯特有特殊成就的创作领域,被誉为“歌曲之王”。3、作品结构图(略)4、重奏乐:又称之为室内乐,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近代室内乐指每一声部都由一件乐器演奏的小型合奏曲。按声部人数的多少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等,也可按演奏的乐器分为“铜管重奏”、“木管重奏”等,其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弦乐四重奏,分别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组成。5、变奏曲式:由代表基本乐思的音乐主题及若干变奏所构成的曲式,称为变奏曲式,变奏中最初的呈现并作为以后变奏所依据的原型部分,称为变奏的主题,其后的各次变奏依次称为变奏一、变奏二、变奏三……结构图式为A+A¹+A²+A³……6、常见变奏手法:改变演奏、演唱方式:加入各种装饰音;改变音色、速度、力度、节奏、调号等。
如图,课外数学小组要测量小山坡上塔的高度DE,DE所在直线与水平线AN垂直.他们在A处测得塔尖D的仰角为45°,再沿着射线AN方向前进50米到达B处,此时测得塔尖D的仰角∠DBN=61.4°,小山坡坡顶E的仰角∠EBN=25.6°.现在请你帮助课外活动小组算一算塔高DE大约是多少米(结果精确到个位).解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关系表示出BF的长,进而求出EF的长,得出答案.解:延长DE交AB延长线于点F,则∠DFA=90°.∵∠A=45°,∴AF=DF.设EF=x,∵tan25.6°=EFBF≈0.5,∴BF=2x,则DF=AF=50+2x,故tan61.4°=DFBF=50+2x2x=1.8,解得x≈31.故DE=DF-EF=50+31×2-31=81(米).所以,塔高DE大约是81米.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要了解角之间的关系,找到与已知和未知相关联的直角三角形,当图形中没有直角三角形时,要通过作高或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解在角度单位状态为“度”的情况下(屏幕显示出 ),按下列顺序依次按键:显示结果为36.538 445 77.再按键:显示结果为36゜32′18.4.所以,x≈36゜32′.例5 已知cot x=0.1950,求锐角x.(精确到1′)分析根据tan x= ,可以求出tan x的值,然后根据例4的方法就可以求出锐角x的值.四、课堂练习1. 使用计算器求下列三角函数值.(精确到0.0001)sin24゜,cos51゜42′20″,tan70゜21′,cot70゜.2. 已知锐角a的三角函数值,使用计算器求锐角a.(精确到1′)(1)sin a=0.2476; (2)cos a=0.4174;(3)tan a=0.1890; (4)cot a=1.3773.五、学习小结内容总结不同计算器操作不同,按键定义也不一样。同一锐角的正切值与余切值互为倒数。在生活中运用计算器一定要注意计算器说明书的保管与使用。方法归纳在解决直角三角形的相关问题时,常常使用计算器帮助我们处理比较复杂的计算。
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 ——冰心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 ——孙中山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吴玉章外国爱国名言示例: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我重视祖国的利益,甚于自己的生命和我所珍爱的儿女。 ——莎士比亚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巴甫洛夫
本环节旨在通过展示、评价践行“孝亲敬老”的活动成果,深化 “孝”的境界,培养学生回报家人、关爱他人的美德。展示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诵读能力、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二、谈“孝”心1.在这为期一周的践行“孝”的活动中,你有哪些体会和感受?请与大家分享。(生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发言)预设 示例一:在这次践行“孝”的活动中,我做了许多表达孝心的事情,从中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艰辛、赚钱的不易,更能体谅他们了。我也了解到平时我不经意说的话伤害了父母,让父母担忧难过了。现在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父母对我的一些事情也能够理解了,我发现只要我们对父母多一些尊重和理解,他们就会非常开心。示例二:我在采访爷爷奶奶时,了解到祖辈们的人生经历和具体事迹,被他们身上的一些精神品质所感动,更加钦佩他们了。这次的采访活动增强了我与家人之间的沟通,增进了我与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我们家族的一些历史,让我有了为家族努力奋斗的使命感。
教学要求1.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学会解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思想方法。2.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3.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有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单元主要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的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这些内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应让学生在具体操作和试验中感悟、体会,由此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会解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方法。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1、请同学们伸出右手,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 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2. 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谁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3、看图:在画面上我们看到春天桃红柳绿,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们知道吗?3月12日是什么日子,这一天全国上下到处都在植树,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出示图:这里从头到尾栽了几棵树,数一数,它们之间又有几个间隔呢?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同时板书。4、那你能像这样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吗?请你们选择一种动手画一画吧!5、汇报:画了8棵树,他们之间有7个间隔数,9棵树之间有8个间隔。……6、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伙伴们互相交流一下)。反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评价:哦,这是你的发现……你还能用一个算式来概括。边板书边说:同学们都发现了从头到尾栽一排树时,植树棵树比间隔数多1,(指表格),也可以写成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贴邮票》活动要求:A、每组4人,给四封不同地点、质量的信件B、根据信封上的信息计算邮费并按要求贴上邮票(邮票的总面值刚好等于邮费,不能多贴)每封信最多贴三张邮票,只有0.8元或1.2元的两种邮票纪律要求:看看哪组合作得最好,速度最快!如果遇到困难,在事发那个在一边最后再去解决。3、小组汇报(1)、贴邮票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什么问题?(有的能贴有的不能贴)这样的信件有哪些?(告诉我地点、质量、邮费)(2)、其他的信件都能贴出来嘛?说说看你是怎么贴邮票的?(3)、请将你们贴好邮票的信件送到邮箱来。剩下的都是一些“难题”(4)、思考:为什么4.0元、4.8元、6元的邮费没有办法按要求贴出邮票?(5)、原因出在哪里?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邮票面值太小,将邮票的面值改大)(6)、那最少要改成多大的?为什么?(将邮票面值改大,你会从多大面值的邮票开始考虑?为什么?)
一、创设情境,猜想验证1.猜一猜,摸一摸。一盒粉笔若干支,5种不同的颜色。至少摸几支能保证:(1)2支同色的。(2)3支同色的。(3)4支同色的。2.想一想,摸一摸。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再动手操作试一试,验证各自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本题与前面所讲的抽屉原理有没有联系,如果有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应该把什么看成抽屉,要分放的东西是什么。二、观察比较,分析推理1.说一说,在比较中初步感知。2.想一想,在反思中学习推理。三、深入探究,沟通联系四、对比练习,感悟新知1.说一说。把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球各10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取多少个球,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2.算一算。向东小学六年级共有370名学生,其中六(2)班有49名学生。请问下面两人说的对吗?为什么?五、总结评价六、布置作业
朋友们都听说了我们的神奇魔力,米老鼠也来请我们帮忙了,你们愿意帮他把墙修补好吗?(幻灯11,同时请一名同学到台前来亲自动手粘一下)在我们的帮助下,米老鼠家缺了10块砖的墙就被修补好了(幻灯12)七、拼图大比赛。1、师: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发挥你的想象,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那些同学拼得又好又快,又有创意。 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互相评价。八、欣赏品评,知识延伸 师:同学们刚才拼的图形非常漂亮,老师很喜欢。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需要优美的图形的装饰,同学们也可以是一位小小设计师,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点生活,美化环境。(欣赏生活中的优秀装饰作品)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你有什么想法?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