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建设学习型社会教案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2篇

    五、巩固运用 深化理解1、教材28页上的第一道练习题,请个别学生到视频展台做此题,2、游戏巩固老师左手拿一个三角形,右手拿一张卡纸遮住三角形的两个角,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猜这会是什么样的三角形? 设计第一道练习题目的在于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培养学生联系新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感到有些疲劳时,这时我就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练习方式,增加题目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六、总结评价,体验成功让学生谈谈经过自己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发现的三角形分类方法及各种三角形特征,不仅及时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中感受、体验到一个探索者的成功乐趣,从而增强学习动力与信心。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说课稿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想法,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发现可能性会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1、学生汇报学习所得。(使学生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2、教师评价学习态度。(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我能行)五、板书科学设计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以上创新处理,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联想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探索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设想,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去完善,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评委给予批评和指正。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3.第三个环节是:巩固深化,应用新知。首先让学生完成课本76页练习十三的第一题。主要是检验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方法的掌握情况,并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练习时,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再说一说制图的正确步骤,我用多媒体演示,并提醒学生注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对应的折线各用什么表示,还要写上数据和制图日期,根据学生的制作情况,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一下,两条折线上的数据怎样写就不混淆了?最后让学生看图回答题中的问题,这里重点帮助学生弄清“温差”的含义,另外,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时,学生可能会说“我喜欢看统计图”,我就重点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看统计图?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直观、形象的优越性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说课稿2篇

    教学新课1.教学例2。出示例2。提问: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再试着做做看。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写格式。2.教学例3。出示例题,让学生用比例形式读一读。让学生解答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指名口答解比例过程,老师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解比例的方法。指出:解比例一般按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积相等的式子,再求未知数x。3.教学“试一试”。提问已知数都是怎样的数。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口答是怎样做的,老师板书。4.小结方法。提问:你认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要怎样解比例?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两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说课稿第二课时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说课稿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把8和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和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虽不如6和7明显,却更丰富。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体会8和9的基数的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第二课时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1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情感。 3、教学重点: 掌握10的数概念和10的组成,体验数学在身边。 4、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10的组成。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谈一谈。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的例5“比较大小”。2.教材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3.教学目标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利用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说课稿

    “用计算器计算”是江苏国标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法则及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学习使学生可以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运算并借助计算器来探索有关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内容分两段安排,第一段先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再学习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方法。第二段教学用计算器进行两步混合运算并安排了练习十。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练习十中还编排了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趣题并通过“你知道吗”介绍“改错键”等常用的功能键以及有关计算工具发展的历史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感受人类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最后教材还安排了实践活动《一亿有多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本单元分四课时完成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笔算整数加减法已经熟练掌握,并且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也为学习本课做了有力的铺垫。加、减法结合元角进行教学,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学习小数的加减。本节课内容是为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打下基础。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生活的浓缩和提炼,具有现实的意义,可以迅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利于学生体会处处有数学,融生活课堂于一体。数学的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根据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口算除法)的教学内容。二、知识背景《口算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主题图和例1,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一幅运送蔬菜的场景图,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熟练地口算。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能力和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

  •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第一个目标是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第二个目标是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小组内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第三个目标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说课稿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教材地位作用分析)——参考教学参考书《观察物体(二)》是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与形状的认识,是小数教学中的重要基础内容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数学知识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视角)观察物体位置与形状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空间环境和物体,通过从相同的角度(视角)位置观察、认识不同几何组合体形状的活动,认识、感悟从相同角度(视角)观察不同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丰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观察、思考、判断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铺路奠基。二.学情分析(根据考评要求,可不说)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奇好动,虽具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前面从不同方向角度观察认识简单物体的形状的学习,具一定的初步观察思考判断能力和左、右、前、后的二维空间观念,但却十分稚嫩;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数学兴趣浓厚,表现欲望强烈,少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被动,基础较为薄弱;部分学生新知基础遗忘。

  •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四、说教法与学法说教法:情境教学,在例题的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生活情境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说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们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 1、王老师带了300元钱去买自行车,一辆自行车的价钱是295元,请问王老师带的钱够不够?(要求学生说出整数比大小的方法) 2、在下列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是怎样比较的? 999 1000 758 786小结: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数位相同时,从高位开始比较,按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就不再比下一位了。 3、小明带了14元8角,到自选商场买一支钢笔,结果发现一支钢笔的价钱是13.50元,那么小明带的钱够吗?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从旧知识导入,可以分散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说课稿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置,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这一精辟结论强调了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一辈子受用。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始终使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将“图”与“式”对照起来,进行分析和说理。从而在发挥直观形象思维对于抽象逻辑思维支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逐渐感受数形结合的优势。根据高年级学生已具有处理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寻找计算方法,并通过发现、总结、运用法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比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小节比和比的应用的第二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除法的关系、比和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比的基本性质是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它跟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实际上是同一道理的。所以本节课主要是处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进入到学习新知识。教材内容渗透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和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不但能加深对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也为以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知识,正、反比例打好基础。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8页例5,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如下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本节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表现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这样的的实际问题,与上一单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即数量关系相同,区别在于已知数与未知数交换了位置,因此我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二.学情分析:我对我班学生也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我班有13名学生,人数不多,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与其他学生差异较大,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待于培养。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关注更多的是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用比例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的第三节比例的应用的一个子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过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在这部分内容中安排了例5和例6两个含正、反比例的问题,这类问题学生实际上已经接触过,只是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答,本节课要让学生从比例知识的角度寻找一种新的解决这种特殊数量关系的方法,从而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解答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方程,也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所以这一教学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的正、反比例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另外也是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较好的准备。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

    一、说教材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中的内容。以前学生对比、比例、比例尺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比、比例的意义进行了研究,通过学习,学生对比、比例、比例尺有了很深刻的认识。二、说教法、学法教法:本节课我采用具体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比一比、看一看等方法,从而发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与原图比较只是大小变化,形状没变。学法: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学生能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想,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学生不能想的,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想,学习的整个学习过程围绕着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中。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难点: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说课稿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是《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29页的教学内容。数字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有关0的加减法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本节课教学目标有下:1.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了解数的顺序。2.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3.通过在数学活动中的观察、思考、讨论、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推理应用能力。教学实录与评析:一、活动中认识0──关于0的含义和书写1.排排队──复习数的顺序。师:这节课,数字王国有几位小客人要到咱们教室找朋友。他们来了。(敲门声)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减法 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减法 说课稿

    一年级的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就是要调动起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整节课我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兴趣,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体验到参与学习、获得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用肢体语言演示让学生扎扎实实的掌握3个方面的知识点:第一点要会说,能从图中找到与数学有关的信息,并能恰当地提出一个问题;第二点会数,能准确地数出原来有多少、去掉几个就是减几,去掉的这个数是从总数里去掉的;第三点会列算式,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根据算式来编一个故事,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举一反三,从而做到一通百通。 本节课我始终遵循这样一个教学原则,即知识的起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步一步逐渐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三、说学法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法,我采用合作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互动中迸出智慧的火花。

上一页123...272273274275276277278279280281282283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