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程全册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6课《要下雨了》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6课《要下雨了》优秀教案范文

    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1)指名读第一段。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一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3)教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 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再读第二句。  ③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最后一句,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  (6)朗读第三段。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课《柳树醒了》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课《柳树醒了》优秀教案范文

    朗读背诵,感悟课文  1、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分小组交流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学习相应小节。)  2、学生在读书交流中,随机出示课件中相应小节,帮助领悟,读好“醒、软、绿、飞、高”等词。  第一节:(课件出示:天空春雷一声响,地下一棵棵柳树摇了摇身子。)  想象:春雷会跟柳树说什么?  第二节:(课件出示:春雨沙沙,柳枝渐渐吐绿,向下垂。)  你觉得这一小节该怎样读呢?  第三节:(课件出示:春风吹动柳枝,柳枝飘荡)  引读,你们瞧!春风给柳树梳头,梳着梳着——(生读)。  第四节:谁想读第四节?谁知道“小柳絮”是什么样儿的?理解“柳絮”:(课件出示:一双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柳树上沾满上面结满有白色绒毛的种子,绒毛随风飞散。)  第五小节:(课件出示:柳树枝条在风中飘荡,孩子们在树下玩耍。)看,小柳树醒了,它在干什么?会班齐读。  3、再读读课文,想想:你从哪里知道“柳树醒了”?“柳树醒了”说明什么?  4、和同桌小伙伴一起试着背背课文,比比谁先会背。(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时配乐。)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8课《四个太阳》优秀教案范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8课《四个太阳》优秀教案范文

    感悟理解,感情朗读  1.生再读课文后指名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2.你们知道文中的小男孩分别为四季画了哪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吗?用“──”在文中划出。  3.指名发言,指导练读“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彩色的太阳”  师贴板画:“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彩色的太阳”  4.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太阳呢?  同桌互读描写你最喜欢的那个季节的太阳的自然段  5.指名朗读,感悟理解  春天──多彩的太阳  1.指名读  2.指名再读,喜欢的齐读  3.你们看到的春天的色彩都有哪些?  4.师生合作读  夏天──绿绿的太阳  1.指名读  2.出示课件: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指导朗读该句  3.男女生比读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9课《乌鸦喝水》优秀教案范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9课《乌鸦喝水》优秀教案范文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多幅图的看图学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指导观察,图文对照”是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学中应以观察训练为主线,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  教学开始,让学生初步看图,大致了解图意。再借助拼音边读课文边看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把说明图意的句子做上记号。在此基础上图文对照,理解词句,进行讲读。  第一自然段,通过“口渴”“到处找水”,让学生体会乌鸦急于喝水的焦急心情。  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通过看图、读文后思考: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在要求学生对第一幅图画面的观察后,理解“水不多”“瓶口又小”是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怎么办呢?”是乌鸦自己问自己,表明它要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讲读第三自然段时,引导学生再看第一幅图,从而理解乌鸦的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一边观察周围事物,一边想办法。从而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问题。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5课《夏夜多美》优秀教案范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5课《夏夜多美》优秀教案范文

    1、检查读。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2、指正读。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话找出来读一读,教师随机指导。  3、想象读。先听范读录音,然后指名读文,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4、分角色读。教师指导学生研究讨论每个角色的语气怎样读,并尝试给这些角色设计表情动作。  如:睡莲姑姑(奇怪的问):“小蚂蚁,你怎么了?”  小蚂蚁(揉肉眼睛,伤心的)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让学生尝试添加提示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给“人物”设计表情动作,添加不同的语气词,使课文变成了童话剧。由于是自己创造的成果,学生会读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但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司马光》优秀教案范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司马光》优秀教案范文

    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引导学生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  (2)读第1句话,回答曹操是什么时候的人?理解“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年。  (3)读第2、3句,回答:人家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他很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  (4)指导朗读。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2段,思考并回答:象是什么样子?官员们怎么做的?(使学生了解本段主要写了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边看边议论象的重量)。  (2)读第1句,看图回答:从哪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  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具体认识象的高大。  (3)再读课文,从中体会象很大。  (4)读第2句话,举例说说“议论”的意思,再回答:从官员们议论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象很重,官员们很想知道象有多重)。  再读这句话,读出官员们疑问语气。  (5)朗读第2段。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课《春雨的色彩》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课《春雨的色彩》优秀教案范文

    精读课文,理解积累  1、同学们的字记的很好,课文也一定能读出感情来。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并自己喜欢的一段精读。  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调整方案:  方案一: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这一问题较开放,如果学生已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即可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回答只停留在零散的词句上,就按方案二教学。)  方案二:小燕子、麻雀和黄莺它们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色的?他们为什么这么认为?(板贴写有字的小写图片和对应的颜色)  3、小组内讨论:a.如果分角色朗读的话,该怎样读争论的语法,朗读好“不对”“不对,不对”“你们瞧”b.怎样表现春雨小鸟和大自然。  4、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小组内分角色读、表演读。  5、请一组同学配乐表演读,学生评价  6、同学们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把你的想法说一说,画一画(自选粉笔板画春雨)  7、指导积累。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请把你喜欢的词句画下来。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优秀教案范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优秀教案范文

    嗅苹果  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怎样才能坚持真理?  笑容可掬的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随后取出一个苹果。他用手指捏着,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气味儿?”  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香味!”  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从讲台走到学生们中间,让每一个学生再嗅一嗅苹果的气味。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范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优秀教案范文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是什么?(“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残疾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金鱼。“鱼游到了纸上”意思是说这位青年画的金鱼十分形象生动,像活的那样在纸上游动。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只要大致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2.你是怎么知道这位青年是聋哑人?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从来不说一句话”“没有任何反应”,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厂”的厂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聋哑青年。如果是会说话的人,不可能从来不说一句话;如果是听得见的人,那么在众人的赞叹、议论声中,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福利工厂”一般是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工厂。)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9课《两只鸟蛋》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9课《两只鸟蛋》优秀教案范文

    朗读(读说思议练结合,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回忆刚才摸鸟蛋的感觉(小小的、凉凉的)体会着读一读。  (2)比较“鸟蛋凉凉的”和“凉凉的鸟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类词语的特点:词序不同,但表达的意思相同。)除了凉凉的鸟蛋还有什么是凉凉的?  (3)你还能像这样再说几个吗?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进行指导,把写有“花儿、小草、柳枝、大海,红红的、绿绿的、软软的、蓝蓝的”的词语卡分给学生,让拥有不同词语的学生去找朋友,再让两个朋友变换左右顺序。)  2、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读文,思考: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2)出示小鸟破壳的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说一说。  (3)启发想象: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你能表演一下吗?  表演后试着把妈妈的语气读出来。  (4)你还能用焦急不安说句话吗?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背诵(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背诵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语言。)  练习有感情的背诵前两个小节。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5课《夏夜多美》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5课《夏夜多美》优秀教案范文

    朗读(多层次自主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1、检查读。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2、指正读。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话找出来读一读,教师随机指导。  3、想象读。先听范读录音,然后指名读文,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4、分角色读。教师指导学生研究讨论每个角色的语气怎样读,并尝试给这些角色设计表情动作。  如:睡莲姑姑(奇怪的问):“小蚂蚁,你怎么了?”  小蚂蚁(揉肉眼睛,伤心的)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让学生尝试添加提示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给“人物”设计表情动作,添加不同的语气词,使课文变成了童话剧。由于是自己创造的成果,学生会读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但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失物招领》优秀教案范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2课《失物招领》优秀教案范文

    读课文,感悟  1、 齐读第一自然段。  2、 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  3、 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  4、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注意“可”要读出抑扬感。  5、 接下来的3、4、5、6自然段朗读,师读旁白,学生只要读说的一句话,但要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6、 小组内练习,师巡视指导。  7、 各自读第7自然段,说说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8、 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9、 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10、 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11、 各自读课文,要求:  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When was it invented教案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When was it invented教案

    二、教学 1a,1b.1.First the teacher asks the students what kind of fruit food and drink you like the best and writes down on the blackboard.教师问学生最喜欢什么水果和饮料并把它们写在黑板上。比如:potato chips,ice cream,tea,lemon,chocolate,oranges,salad,popcorn,pickle and so on.2.接着叫学生表达以上食物的味道,引出新单词——sweet,crispy,salty,sour,delicious,hot,awful,nice…并且完成lb教学内容通过此活动,以旧带新引入新单词。其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 三、教学 2a,2b1.首先,听力前的brainstormFirst,Let students describe how potato chips taste and describe how helpful the potato chips.Then,ask:When and where were potato chips invented?Who were potato chips invented by?How were potato chips invented?(Let students guess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key words.)Key words:by accident,customer,restaurant,by mistake.(说明:通过问题让学生对对话内容有整体了解,为听力练习做好准备;又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想像力,观察力。)

  •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Have you packed yet教案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Have you packed yet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现在完成时。2.学already和yet用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谈论或询问最近已经发生的事情语言功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谈论或询问最近已经发生的语言结构:现在完成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语言目标:Have you watered the plants yet?No, I haven’t.Have you fed the cat?No, I haven’t fed her yet.I have to do my homework. I started about an hour ago, but I haven’t finished. I will visit Hong Kong next year.重点词汇及短语:water, wood, farm, ocean, hit, appear, turn, government, thousands of, southern, villager, strongly, step, clean out, some day, be off, so far, go for walks, thanks to, look forward to学习策略与思维技巧:引导、合作跨学科学习:历史知识、文化学习教学重点:现在完成时态的构成及应用教学难点: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区别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做事情要有条理,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养成反省的好习惯。增强学生做事的条理性及计划性。课前任务:记录和查找自己和别人已做过或仍没做的事情。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

    大家请看,钟面上现在表示的是几时?(下午1时)下午1时我们还可以怎样表示?(13时)下午1时就是13时,你是怎么想到用13时表示的?在一日内,由于第一圈走了12小时,所以时针在走第二圈时,我们就要把时针指的钟面上的时刻数分别加上1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4时记时法。比如,现在钟面上是下午1时,根据24时记时法就应该是?(13时)。那么下午2时、3时、6时、晚上7时30分、9时50分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继续看画面。)这时,同学们又开始了下午的学习生活。16时,同学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了家中。时间一晃就到了21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夜间九点。这时我们又该上床休息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又是午夜12点,夜深人静,一天又过去了。这种用0时到24时来表示一天时间的记时方法我们就把它叫做24时记时法。师小结:同学们,一天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地安排好一天的作息时间。4、观察钟面:你发现了什么?(同一指针可以表示晚上12时、0时、24时。)抽几个时间板书。观察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发现他们有什么区别呢?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分别算出2008年比2007年各季度增产的百分数和合计数,再制成统计表.分析:根据题目要求,要算出各季度增产的百分数,我们只要根据2008年与2007年各个季度的原始数据,运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就可以算出.算出了各个季度增产的百分数,根据题意制统计表时,既要按照季度分类,又要反映出年份的类别,所以在确定表头时可分为3部分:年份、台数、季度,年份又分为2007年产量、2008年产量、2008年比2007年增产的百分数.2、田力化肥厂今年第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元月份计划生产1500吨,实际生产1620吨;二月计划生产1600吨,实际生产1680吨;三月份计划生产1640吨,实际生产1720吨,根据上面的数据,算出各月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并制成统计表.(1)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时,百分数这一栏一定要写清楚是谁占谁的百分之几,并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正确算出对应百分数”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教案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6)引导学生观察: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二)教学例4: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比多少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比多少教案

    教学目标:1、会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2、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估计意识和简单的推理能力。3、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小组式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从而感知数学无处不在。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含义,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教学难点:相对性的理解并能进行正确地表述。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在O里填上>、<或=。63O7558O5898O10056O65先填空再说出比较方法。(复习旧知。)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教案

    教学内容:书上第84页公顷、平方千米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公顷、平方千米是更大的面积单位,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及1平方千米的实际概念,能区分两个单位。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作好铺垫。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2、用打手势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3、填写正确的面积单位:指甲的面数学书本的封面黑板的面二、引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出示:(体育场太大了)那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出示课题:公顷、平方千米)三、新授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它们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教案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6:3和8:4 : 和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学习解比例。(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什么叫解比例?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2、教学例2。(1)把未知项设为X。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X:320=1:10(3)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3x=8×15。这变成了什么?(方程。)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

上一页12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