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尝试为自己喜欢的产品做广告。活动准备: 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各一段、各种物品。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价值分析:知道生活中广告处处能见,广告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并给人们带来方便。1、今天我们来说说广告,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广告? 小结:哦,原来广告到处都有,广告就在我们身边。2、(播放广告)你从这段广告里看到了什么? 小结:原来这种介绍商品的,吸引大家都去购买它的广告叫“商业广告”。
活动准备:1、四维彩超录象、图片。2、袋子若干,材料纸、笔、珠子等。活动过程:一、感受爱。1、情景设置:我来帮助你。老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出示想的图画)我为什么要帮助朱老师呢?”老师:“你们还没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的,那么想知道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吗?”2、看四维彩超录像,让幼儿了解胎儿在母亲怀里的生长过程。幼儿看完后向朱老师提问,朱老师解答,同时请幼儿触摸、听她的肚子。老师提问:(1)朱老师,你吃饭和睡觉还和以前一样吗?(2)你的宝宝什么时候出生?(3)你为她准备了什么?二、体验爱。1、 体验母亲怀孕的感受,幼儿分别做不同的事。老师:“朱老师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时什么样的感觉呢?那我们把袋子系在腰间来体验一下吧。”幼儿分成四组体验:(1)小朋友在座位上脱鞋、穿鞋。(2)请幼儿到楼下去取东西。(3)请幼儿帮助整理衣物、图书、玩具。(4)请幼儿扫地。2、引导幼儿进行多项交流活动。(1)老师:“那么有什么感觉?做事方便吗?朱老师你怀孕有多久了?体重增加了多少?”教师与朱老师、幼儿交流体验后的感受。(2) 幼儿与周围的老师进行交流,问她们怀孕时的感受。(3) 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宝宝”对话。三、表达爱。
二、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接触残疾人,了解残疾人,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2、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3、从身边做起,关心、帮助随班就读的弱智儿童。(二)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观社会福利院,并拍参观活动录像片。2、为残疾儿童做一件好事。(三)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师:前几天,我们参观了社会福利院,你们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幼A:社会福利院里有许多小朋友不会讲话,只会哇哇地叫,老师在为他们做手势。幼B:我看到几个小朋友不会走路,手脚都特别短,还有的脚没有了,只能坐在轮椅上。幼C:有的小朋友眼睛看不见,他们读书用手摸,走路用一根棒敲着走,真可怜。师:这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我们叫他"残疾人",这些孩子身体残疾以后非常痛苦,生活、学习都很困难。你愿意自己变成残疾人吗?幼:不愿意!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哥哥、小姐姐是怎么变成残疾人的。
活动准备: 1、剪好的狮子头、身体(椭圆形)、狮子脚、尾巴。 2、狮子PPT 3、幼儿用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顺口溜”,请你们仔细听: 妈妈有个买菜的篮,两个手把在上面,买个萝卜放中间,两个鸡蛋搁两边,两个大饼放下面,点点芝麻香又甜,三根葱,三根蒜,“啊呜”一口味道鲜。 2、这么好听的顺口溜我还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动物呢,你们猜猜看,会是什么动物呢?(幼儿猜谜:大狮子、大老虎、大熊猫)
活动准备: 老师的范画蝴蝶 剪刀、吹塑纸上画圆 一张方的吹塑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老师的范画。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蝴蝶)你们知道老师手里的五颜六 色的蝴蝶是怎么做的吗?(请幼儿猜想谈谈说说)你们自己想不想来做一只彩色的斑点蝴蝶呀?(本活动是激发幼儿学习制版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记号笔每人一支,油画棒每桌一盘。 3、轻音乐和“蝴蝶飞”的音乐。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题: 两根胡须头上翘, 身穿五彩花袍袍, 劳动辛苦我不怕, 跳起舞来我最好。(蝴蝶) 二、通过图片欣赏各种蝴蝶。 1、欣赏图片 提问,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1) 蝴蝶有几对翅膀?(两对翅膀)哪对翅膀大?(前翅大,后翅小) 2) 蝴蝶有没有眼睛?(有一双小眼睛)头上还有什么?(还有一对触角) 3) 蝴蝶的身体是怎样的?(细细长长的) 4) 蝴蝶有几只脚? 2、教师引导:蝴蝶身上还有五颜六色的花纹和图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美丽的蝴蝶吧!找一找,你最喜欢哪一只!他们的图案是不是左右对称的?颜色呢? 幼儿欣赏图片。 3、幼儿自由讲述不同图案和颜色的蝴蝶。 三、幼儿装饰画:蝴蝶。 1、亲爱的小朋友们: 蝴蝶王国马上要举办一次化妆舞会,但是王国的蝴蝶们没有漂亮的衣服,现在想请你们小朋友帮助我们,你们愿意吗? 2、每人一只纸蝴蝶,请幼儿装饰。 1) 引导幼儿利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装饰。 2)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不同的线条装饰,并大胆用色。
2.借助想象,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尝试用丰富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幼儿绘画工具:记号笔、油画棒、画纸。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启发幼儿想象,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老师也非常喜欢,你们看我画了什么?它象什么? 2.演示课件,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师:我觉得以前画画的方法不好玩,我想随意画。我在这幅画的 上面添加了一条曲线,再画上一条曲线和它相交,图的中间画一些弧线、圆圈,下面画一条折线,看,一幅画就画好了。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美人鱼呀?小朋友回答。好,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个与美人鱼有关的故事。看谁听的最认真,老师就奖给他一朵小红花。 有一条小河里住着许多小鱼,有什么颜色的小鱼呢?(出示背景图、答对奖小红花) 河里的小鱼这几天不高兴,因为它们发现另一条小河里的鱼有彩色的鳞片,会闪闪发光,可它们身上却没有彩色的鳞片。 6月1日到了,美人鱼送礼物来了,问小鱼要什么礼物,小鱼看到美人鱼身上也有漂亮的鱼鳞,在太阳光下面闪闪发光。一条小鱼说:“美人鱼,你真漂亮!要是我身上也有你一样美的鱼鳞那该多好呀!”美人鱼就取下身上的鳞片送给它,小鱼高兴的说:“谢谢你。”
目标:用夸张的手法画出小朋友穿着爸爸衣服的滑稽形象,体现出爸爸高大的形象。准备:爸爸的衣服一件,范画一张、蜡笔、勾线笔若干。过程:一、 出课题。(请一名幼儿穿着爸爸的大毛衣进活动室) XX小朋友今天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衣服不是他的,很大) 你穿的是谁的衣服?(爸爸) 你们看,爸爸的衣服穿在小朋友身上是怎么样?(很大、肥肥的) 为什么?(爸爸的个子很高,爸爸身体胖胖的)
1、学习中心及边缘连续装饰的技能,能用简单的图案装饰盘子。2、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连续对称的美。3、培养幼儿耐心、细致、整洁的习惯。活动重、难点:掌握边缘连续装饰方法。二、 活动准备:1、水彩笔、彩纸、废旧图书、雪花片、圆形纸盘若干。2、教师制作的盘子展。3、投影仪、各种盘子录像。
活动准备: 1、幼儿利用光线做影子游戏。 2、1—4种调好的颜料;每人2只吸管或1把牙刷、一块纱布;擦手布。活动过程:a) 出示喷画范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儿的学画兴趣。 老师:画上是什么动物?画的前面没有光也没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么会到纸上呢?
活动流程: 自由探索-------交流讨论--------幼儿创作--------分享活动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教师出示一张纸,提问:“大家想想办法,怎么样让这张纸站起来?”2、幼儿每人取一张铅画纸,探索、摆弄,教师巡回观察。
二、活动准备:彩笔 画纸 投影仪 圆形教具(特制) (两个圆形虚线处缝合,再在圆形的面上绘图。教师演示时要快,像是变魔术,幼儿会很感兴趣。)三、活动过程:1、 以《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舞蹈进入活动场地,以手形游戏导入课题,调动幼儿学习兴趣。2、 以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领,激发幼儿想像力和创造力,想象出于圆形相象的物体。3、 通过幼儿书空添画和投影添画,引导幼儿举一反三,进行其它几何图形变通思维,构画出与其相象的物体,激发幼儿绘画欲望。
(二)活动准备1."热闹的森林"图片一张;小提琴、笛子、大鼓、钢琴、沙锤、铃鼓、碰铃等多种乐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各一,并布置于教室四周。2.幼儿熟悉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等多种乐器。 (三)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喜欢的乐器。指导语:(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请我们开个小小音乐会。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2)你们会演奏这些乐器吗?上来试试。(3)还有谁会演奏别的乐器?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音乐:《好朋友,行个礼》(请参见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老师带领幼儿唱出以下的音阶(即三度音程),如:Do Re Mi Do Mi;Fa So La Fa La;So La Si So Si****带领幼儿边唱歌边以双手轻拍与音符对应的身体部位; Fa So La Fa La 腰肩头腰头教唱歌曲《好朋友,行个礼》,唱到“看谁赢”时,双手就随音阶比“腰、肩、头”部位。最后带领幼儿随着歌曲玩“好朋友火车”的游戏: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一个。 活动过程: 1、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电器的用途: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电器产品,你知道哪些电器呢?它们有什么作用? (2)这些电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这些电器要工作,都离不开什么呢? (3)你知道电从哪里来?(发电站) (4)教师小结:电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电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使幼儿体验节奏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渐强、渐弱符号卡片、鼓、镲活动过程:(一)教师讲述故事,引发幼儿兴趣在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精灵,他们生活得非常愉快。可是在森林的另一边住着可怕的魔鬼,他经常给小精灵们捣乱。有一位善良的仙女,非常想帮助小精灵们。于是在魔鬼出现时,让天空出现一道闪光,小精灵们马上变成各种树,魔鬼就没办法了。
活动准备:1、磁带《风中的童话》ABA段。2、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三段体结构。1、根据弦外音做适合的动作。(柔和→活泼→柔和)2、再次欣赏音乐,区分段落。(1)动作是怎样变化的?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欣赏)(2)音乐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3)乐曲中有个小秘密,是什么?(4)整首乐曲可以分几段?为什么?(5)小结:一首乐曲分成了3段,这种形式的乐曲称为三段体。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其中第3段音乐和第1段音乐是重复的、一样的,只有第2段是不一样的,这样形式的乐曲也叫三段体,它是三段体的一种特殊形式。二、完整欣赏,再次感受音乐三段体。三、分段欣赏,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感受音乐。(一)第一段:1、我们一段一段来听。2、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与哪幅画给的感受是一样的,为什么? 3、能用什么动作表现呢?
二、音乐活动(一)目标:1)在听听、唱唱、敲敲的过程中,认识音宝宝Re,让幼儿知道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2)复习练声歌曲“小鸡在哪里”,引导幼儿用比较正确的方法发声。(二)重点与难点:认识Re宝宝,知道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三)活动准备: 八块音块;黑板图示;水彩笔;(四)流程: 练声“小鸡在哪里”----->认识Re音宝宝---->游戏“开汽车”。
1、律动:去郊游2、出示红色拉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我吗?我是红色拉来自动画城你们看到我红红的样子有什么感觉?(讨论)小朋友们好,(出示黑色拉)我是黑色拉你们看到我黑黑的样子有什么感觉呢?(讨论)小朋友在色拉王国里每种颜色的色拉都有一首表示自己颜色的音乐,可是我们两个分不清表示自己的音乐了,小朋友帮我们好吗?3、欣赏乐曲《二泉映月》(!)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想到了什么?4、欣赏乐曲《玩具兵进行曲》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5、这两首曲子那首是表示红色拉的?那首是表示黑色拉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