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小班社会教案:学做小主人(懂礼貌)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买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买鞋

    目标:  .对鞋子的不同种类和用途感兴趣,尝试按特征配对。并乐意说出自己的认识和发现。  .初步积累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季节及脚的大小穿不同鞋子的生活经验。准备:  .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鞋子。布置成"丁丁鞋城"。  .介绍鞋的课件(芭蕾鞋、钉鞋、绝缘鞋等特殊用途的鞋)。  .不同大小的鞋盒、记号笔、贴有双而胶的铅画纸若干。过程:  一、参观鞋城.说说我的鞋。①师(伸出自己的脚):今天我穿了一双运动鞋。你们都穿了什么鞋②依次请穿相同鞋子的幼儿伸出脚,大家一起数数共有几双鞋。总共有几种鞋。  .参观鞋城。  师:除了我们脚上穿的这几种鞋.还有没有别的鞋呢?我们一起去新开张的"丁丁鞋城"看看,为自己挑一双喜欢的鞋。大家一定要找对相同的两只鞋哟!(教师了解幼儿选鞋情况,选择幼儿没选的一至两种鞋。

  • 大班科学教案:感受味道

    大班科学教案:感受味道

    [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受味道,并进行通感联想、感受味道与音乐、色彩的互通性。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活动准备]1、幼儿已具备有关冷暖色调方面的知识。2、布置“食品城”。炒苦瓜、炒辣椒、柠檬、香蕉。3、提供各色卡纸,水彩笔、白纸、镜子等每人一份。4、《喜庆》、《二泉映月》的磁带。5、写有“喜庆”和“二泉映月”的两块黑板。  [活动过程]

  • 大班科学教案:都站起来吧!

    大班科学教案:都站起来吧!

    活动目标: 1、 通过参与分类活动,了解物体立起来与接触面的关系。 2、 大胆探索使物体立起来的多种方法,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 3、 交流探索结果,萌发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教师知识经验:知道各种物体的材质,了解物体立起来的原因。 幼儿知识经验:了解各种物体的名称及材质。 2、 物质材料准备: (1) 能立和不能立的物体:瓶盒铅笔水彩笔积木书纸吸管(粗、细)羽毛、 (2) 记录表每人一份。 (3) 录音机,磁带。 3、 环境的准备 (1) 活动区投放各种辅助材料,如:插塑积木、橡皮泥、米、沙子、胶带、皮筋、剪刀、等。 (2) 活动前一周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物体(盒子、瓶子、羽毛等物体)

  • 大班科学教案:磁铁的奥秘

    大班科学教案:磁铁的奥秘

    活动目标:1、 通过探索活动,感知磁铁的两极,初步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2、 学习仔细观察磁性现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书探索的结果。3、 发展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1、 环形磁铁每人两块(其中一块的两端分别涂上红色和蓝色,以表示不用的两极,使其成为彩色磁铁)。2、 各种形状的磁铁(也按极性分别涂上红色和蓝色)、红色标志、蓝色标志、塑料吸管若干。活动过程:一、玩一玩彩色环形磁铁,感知环形磁铁的两极,并初步了解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1、每人拿一块彩色环形磁铁和好朋友的彩色环形磁铁碰一碰:红的与红的一面碰一碰,蓝的与蓝的一面碰一碰,红的与蓝的一面碰一碰。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2、引导幼儿表述探索结果:红的与红的一面相碰;蓝的与蓝的一面相碰,两块磁铁之间会相互排斥,红的与蓝的一面相碰,它们就会牢牢地吸在一起。3、小结:环形磁铁有两极,当相同的极相碰时就会产生推力,而不同的极相碰时就会产生吸力。

  • 大班科学教案:浮起的鸡蛋

    大班科学教案:浮起的鸡蛋

    [活动过程]1.看课件:鸡妈妈买了萝卜、青菜、盐用篮子装好准备回家,发现自己刚下的蛋不见了。鸡妈妈着急的到处找,找呀找,发现鸡蛋掉进一个深深的坑里,鸡妈妈怎么也拿不出来,请小朋友帮鸡妈妈想办法。2.鸡妈妈来到127班,看见老师和小朋友把水和鸡蛋放进罐里,觉得很奇怪。小朋友要借鸡妈妈的盐来用,原来小朋友在做“鸡蛋浮起来了”的实验。3.小朋友把盐放进水里,小心的搅拌,鸡蛋沉到水底还是有什么变化,是沉还是浮,谁的鸡蛋浮起来了。放盐少鸡蛋浮起来吗?有放多少?请他把这个方法和同伴交流,告诉鸡妈妈有个好办法,“把盐放进坑里搅拌,鸡蛋就会浮起来了”。小朋友在小心、细致做着。并用图画、图示、方法培养孩子的记录能力。

  • 大班科学教案:好忙的蜘蛛

    大班科学教案:好忙的蜘蛛

    二、 教学准备: 黑板、图片 三、 教学过程: 1、 猜谜语 ① “今天刘老师要给大家猜个谜语,让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老师讲谜语) ② “你们猜到是什么小动物了吗?”(幼儿回答) ③根据幼儿的情况可以再说一遍谜语。 ④老师揭开谜底(蜘蛛)“那你们看到过蜘蛛吗?谁能说说看蜘蛛是怎样的?”幼儿回答完后,老师给幼儿在投影仪下看图片。让幼儿看着图片说说蜘蛛的外形特征。老师在旁解释(蜘蛛有8只脚、它的头和胸是呈圆形和椭圆形)“那你们知道蜘蛛有什么本领吗?(幼儿回答)那蜘蛛织网是为什么呀?”(幼儿回答) ⑤ “那接下来刘老师就讲一个故事,你们听听看蜘蛛有什么本领,它有了这个本领到底怎样了?”

  • 大班科学教案:家用电器

    大班科学教案:家用电器

    活动目标:1、在交流分享中认识各种家用电器的名称,感受家用电器在人们生活中的用处。2、对生活中的家用电器感兴趣。 活动准备:1、前期经验:幼儿观过商厦里的电器专柜,并实地进行观察、记录、询问。2、家用电器的录像。3、幼儿在家里寻找各种家用电器,并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活动过程:一、了解家用电器的概念。1、老师使用吹风机:“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它通过使用什么才工作的?  (知道吹风机是通过使用电才开始工作的)2、老师小结:我们家里使用的一些能够方便我们生活、使用电的机器,我们称他们家用电器。二、介绍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1、老师导入:你们家里面有哪些家用电器,我们一起交流一下。2、幼儿介绍自己在家里寻找到的各种家用电器。3、数数自己家里有几样家用电器,比一比谁家的家用电器多。4、老师小结:我们每家都有很多家用电器,这些不同的家用电器也有些什么用处呢?三、交流各种家用电器的用处。  播放家用电器的录像,边看边讨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空调、浴霸、电饭锅、抽油烟机、轧汁机、吸尘器、电熨斗等等)1、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处?2、它们的形状、颜色一样吗?为什么要不一样?(满足人们不同的喜好)3、随机提问: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还有什么意见?4、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5、老师小结:家用电器用处可真大,它们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

  •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

    大班数学教案:剪“春”

    活动重点: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活动难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天,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纸,看看春姑娘都带来是什么颜色的纸?那绿色代表什么? 2、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 大班数学教案:看电影

    大班数学教案:看电影

    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序数的经验寻找座位。2.在游戏情境中,积累看电影的相关经验。 活动设计:(一)导入  今天,我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小剧场看电影。1、交流看电影的经验。  重点提问:电影院的座位可以随便坐吗?为什么?  小结:电影院的座位是不能随便坐的,要根据电影票上的数字找座位,前面的数字表示第几排,后面的数字表示座位号,每张电影票代表一个座位。

  • 大班数学教案:鱼儿游游游

    大班数学教案:鱼儿游游游

    2、能按顺序进行操作,初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专心自己的操作活动,初步学习检查自己的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5以内个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具:小鱼六条,记录纸,笔   学具:(1)小篓子若干,内放数量为6的小鱼片片,记录纸,笔。   (2)6个玩具串在一根绳子上,记录单,笔。   (3)《幼儿用书》38-39页,彩色笔若干。活动过程:一. 小鱼游走了  1、教师出示一群小鱼:河里游来了一群小鱼,你知道一共有几条小鱼吗?引导幼儿将小于排成一排,并数出和记录总数   2、教师将一条小鱼拿开放在面前:几条小鱼游走了?现在小鱼分成了两份,每一份是几条?引导幼儿根据小鱼的位置说一说小鱼分成了1和5,并记录。   3、请个别幼儿移动小鱼,引导幼儿继续按小鱼的位置进行分合并记录

  •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球体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球体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准备:1.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筐内有乒乓球、圆片纸、铅笔、操作材料各一。2.教师演示用的大范例,教室内角落放有球体形状的物体。过程:1.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观察后回答。教师小结: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2.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 大班数学教案:让谁先吃好呢

    大班数学教案:让谁先吃好呢

    活动准备: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2.排序卡、记录卡、动物与石头的比较图、铅笔橡皮若干。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2.活动难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并尝试运用“〈、〉、=”号记录操作结果。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师(点击课件):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看,它们都是谁?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6位朋友)  (2)师:这些动物朋友都有一个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们的名字一块儿说出来吗?  (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  (评析:把动物的最大特征和动物名完整讲述,既发展了幼儿细致描述的能力,又使幼儿对这六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作了有效铺垫。)2.了解桃子的特征。  (1)师(点击课件):咦,这是什么呢?(桃子)  (2)师:看看,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圆圆的;爱心形状;红红的;黄黄的;大大的)  (3)师:哇,这样一个爱心形状的、圆圆的,又红又黄的大桃子,要是现在就放在我们鼻子底下,闻上去又会是什么味道?(香香的)  (4)师:真想吃一口呀,你们想吃吗?(想)长耳朵兔子、长尾巴猴子、高个子长颈鹿、大肚皮犀牛、大嘴巴鳄鱼、小小的毛毛虫和我们一样,看到这个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  (评析:对桃子形状、颜色、大小特征的讲述,以及对桃子气味的猜测,既“勾”起了幼儿品尝桃子的欲望,又“唤”起了他们对动物看到桃子后急切品尝心境的理解,适时、巧妙的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一条暗藏线索“让谁先吃好呢?”。)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1.按动物高矮、大小、长短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A.师(点击课件):“按照个子的顺序吃怎么样?”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说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谁的个子最高了。毛毛虫说:“不能站在高的地方量,量的时候不能把尾巴算上”小兔说:“踮起脚来量也不行。”B.师(点击课件):瞧,他们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树开始量了起来。动物们和大树的什么比?(树干)C.师:它们一个个都紧贴着树干,认真的量着。小朋友,你们看出来了吗?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D.出示高矮排序图。E.讲述故事:“看见了吧?看见了吧?我的个子最高,所以得我先吃!”长颈鹿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刚要去咬那个又大又红的桃子。  (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A.师(点击课件):“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站了出来。到底谁的嘴巴最大?B.师(点击课件):“我的嘴巴大!”(犀牛声音)“谁说的!我的嘴巴才是最大的呢!”(鳄鱼声音)C.师:你们说,谁的嘴巴最大?(鳄鱼)E.讲述故事:“听见没,听见没有?我的嘴巴最大,当然是我先吃了!”鳄鱼使足了全身的劲儿,张大嘴巴,马上就要咬到这个又大又红的桃子了……  (3)按耳朵的长短排序。A.师(点击课件):“这么做不行!”蹦蹦跳跳的兔子竖着耳朵跑过来。B.师:欸,兔子会说什么呢?(谁耳朵长谁吃)C.师:那就是说得按什么顺序来吃桃子?(长短顺序)D.师:按什么的长短顺序,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按耳朵的长短顺序吃)E.师(点击课件):对,应该按照耳朵长短的顺序、谁的耳朵长谁先吃!那就比比,看看到底谁的耳朵最长吧。“看,还是我的耳朵最长吧!”小个子的兔子好不容易够到长颈鹿的脖子,说道。

  • 大班数学教案:7的组成

    大班数学教案:7的组成

    2、通过讨论、分析,理解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如一个不风增加1,另一个部分就要减少1。   活动准备   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出现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6”。师:今天玩碰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6。(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集体尝试活动

  • 大班数学教案:快乐碰一碰

    大班数学教案:快乐碰一碰

    2、进一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在活动中,独立思考,认真书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6以内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记录纸和笔。 学具:(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笔人手一支。(2)组成连线:做成各种小动物形状的底纹,顶部写有6以内的总数,其他地方分为两排,可以使组成总数的数字或点子。  活动过程:  1、快乐碰一碰。 ◎“碰球”游戏。教师和幼儿共同玩“碰球”游戏,复习6以内各数的组成。   ◎找朋友碰一碰。请每个幼儿自己做一张5以内的数卡,贴在胸前,听音乐《找朋友》唱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号朋友,握握手,碰一碰,我们合起来就是6。边唱边拍手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与他握握手,碰一碰身体。唱完以后还要再说一说:×和×合起来是6。

  • 大班数学教案:手指计算法

    大班数学教案:手指计算法

    一、手指练习儿歌(伸出右手带动作表示)1122伸伸手,3344点点头,5566弯弯腰,7788扭一扭,9900抬抬腿,动腿,动手和动口。二、 0的认识:0代表什么?0代表什么也没有。顺口溜:0的性格很活跃,自然数离不开0。10离开了0,就变成了1(制作小卡片10 0 1)20离开了0,就变成了2(制作小卡片20 0 2)30离开了0,就变成了3(制作小卡片30 0 3)40离开了0,就变成了4(制作小卡片40 0 4)50离开了0,就变成了5(制作小卡片50 0 5)60离开了0,就变成了6(制作小卡片60 0 6)70离开了0,就变成了7(制作小卡片70 0 7)80离开了0,就变成了8(制作小卡片80 0 8)90离开了0,就变成了9(制作小卡片90 0 9)三、 5的组成图:1 ●○○○○ 4 14=5 1 4 52 ●●○○○ 3 23=5 2 3 5 3 ●●●○○ 2 32=5 3 2 54 ●●●●○ 1 41=5 4 1 5 5 ●●●●● 0 50=5 5 0 5

  • 中班数学教案:线的世界

    中班数学教案:线的世界

    活动重点:找出各种线的特点 活动难点: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各种线,丰富相关知识。(如毛线、中国结线、棉线、钓鱼线、电线、尼龙线)2、幼儿操作材料:分类卡、笔、各种各样的线。3、电视机、视频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展示事先收集的各式各样的线。1、师:找出你认识的线,和同伴交流,说说它是什么线?有什么用?什么样子的?

  • 中班数学教案:身上的数字

    中班数学教案:身上的数字

    2、激发对自我的认同及喜爱之情。材料准备:1、记录卡;录像、“我”(外部、内部);我的数字档案卡人手一张;活动过程: 一、理解数的实际意义:1、这几天你们找过体内和体外的数字了吗?现在请你们记录下来。2、幼儿用记录卡进行记录,老师观察指导。3、交流记录卡内容,老师有意识地将不变和可变的数字分别记录在两张卡上。4、说说小朋友身上哪些数字是一样的?哪些数字是不一样的?为什么?

  • 中班绘本《小兔子分萝卜》说课稿

    中班绘本《小兔子分萝卜》说课稿

    故事的景物让人一目了然,构图简单而清新,画面充满童趣,符合幼儿的阅读、欣赏特点。故事讲述的是小兔们都想要得到胡萝卜,但大家互不相让,你争我抢,乱作一团,最后终于找到了分萝卜的好办法。故事中的老爷爷慈眉目善,小兔子的形象天真可爱,他们只知道快乐地拥有,却不懂得顾及他人感受,不懂得分享和谦让,这也是中班幼儿的真实写照。最后,当兔子们有序地排队领萝卜时,小兔子们感受和体验到了排队拿东西的快速和快乐:“排队拿东西真快啊!”故事蕴含了教育意义,帮助孩子们知道,在集体中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要学会谦让。

  • 中班音乐《小雨沙沙沙》说课稿

    中班音乐《小雨沙沙沙》说课稿

    1.歌曲〈小雨沙沙沙〉曲调优美,音域适合中班幼儿。歌词用词简洁,用排比句描绘出春天的景象,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够调动起孩子的情感。2.活动目标:能够感知、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曲调表现的内容。学唱歌曲,能够正确的再现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基本达到人声和谐,情感和谐。在快乐的情景中自由表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3.活动准备:歌曲动画课件歌曲录音。(演唱5遍,伴奏1遍)歌曲图谱洒水壶4.活动重难点:能够正确的再现歌曲的歌词和曲调自然,投入的歌唱,和谐的歌唱。

  • 中班音乐《小公鸡打架》说课稿

    中班音乐《小公鸡打架》说课稿

    第一部分:律动导入法。老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表演律动进入活动室,同时用语言、动作提示幼儿随意坐下,为活动开展创设了宽松自由的环境,把孩子引入音乐的氛围环境中。第二部分:感知法。反复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节拍、旋律特点和风格,进而理解记忆歌曲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根据幼儿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特点,运用多种欣赏手段和方法,如:听音乐、师弹音乐、师清唱歌曲、看录象等,并加以多媒体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引导幼儿欣赏,使幼儿在积极主动的姿态中参与活动。第三部分:表现法。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等教学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学唱、演唱歌曲,注意难点部分,同时在这一环节中鼓励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歌曲,既增加了情趣,又能使幼儿顺利迁移已有经验,这会使幼儿感受到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感缓和满足感。我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注意孩子活动过程和参与表演活动的情感。

上一页123...292293294295296297298299300301302303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