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点E是BC︵的中点,根据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可得∠BAE=∠CBE,可证得△BDE∽△ABE,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得结论.证明:∵点E是BC︵的中点,即BE︵=CE︵,∴∠BAE=∠CBE.∵∠E=∠E(公共角),∴△BDE∽△ABE,∴BE∶AE=DE∶BE,∴BE2=AE·DE.方法总结: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是和角有关系的定理,所以在圆中,解决相似三角形的问题常常考虑此定理.三、板书设计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1.圆周角的概念2.圆周角定理3.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本节课的重点是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难点是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圆周角的概念和“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这一性质较容易掌握,理解起来问题也不大,而对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理解起来则相对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探索与理解.还有些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同弧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此予以足够的强调,借助多媒体加以突出.
解析:(1)由切线的性质得AB⊥BF,因为CD⊥AB,所以CD∥BF,由平行线的性质得∠ADC=∠F,由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得∠ABC=∠ADC,于是证得∠ABC=∠F;(2)连接BD.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ADB=90°,因为∠ABF=90°,然后运用解直角三角形解答.(1)证明:∵BF为⊙O的切线,∴AB⊥BF.∵CD⊥AB,∴∠ABF=∠AHD=90°,∴CD∥BF.∴∠ADC=∠F.又∵∠ABC=∠ADC,∴∠ABC=∠F;(2)解:连接BD,∵AB为⊙O的直径,∴∠ADB=90°,∴∠A+∠ABD=90°.由(1)可知∠ABF=90°,∴∠ABD+∠DBF=90°,∴∠A=∠DBF.又∵∠A=∠C,∴∠C=∠DBF.在Rt△DBF中,sin∠DBF=sinC=35,DF=6,∴BF=10,∴BD=8.在Rt△ABD中,sinA=sinC=35,BD=8,∴AB=403.∴⊙O的半径为203.方法总结:运用切线的性质来进行计算或论证,常通过作辅助线连接圆心和切点,利用垂直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有关问题.
五. 班会目标: 1. 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三爱三节”的具体含义。 2. 教导学生如何践行“三爱三节”。 3. 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三爱三节”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4. 利用主题班会普及“三节”小知识。 六. 班会准备: 1. 班干部负责班会黑板装饰,主要体现“三爱三节”的主题。 2. 提前通知学生通过询问、上网、看书等,收集节水,节粮,节电小妙招。 3. 将班级划分成小组,选出发言人,便于班会进行过程中汇总小组意见发言。
活动准备: 1、创设热烈的运动会环境气氛,引起幼儿主动积极参与的愿望。 2、用彩旗、花簇、标志图及中国运动员在国内国际运动竞赛中勇敢拼搏,勇夺金牌为园争光的图片和趣味卡通宣传画和“加油”“没关系,再来一次”等标语装点环境。 3、幼儿每人一份参加各项运动的彩色票(挂在颈上、参加一项撕去一张)。 4、在18个运动场上分别布置有不同难易层次的运动项目和器具。 活动过程:一、运动员入场仪式活动 1、国旗队、彩旗队、小小军鼓队和各班手持运动器械的小运动员队伍,在进行曲中整齐有序地进入主运动场,参加庄严的升旗仪式。 2、小小军鼓队演奏、升旗。 3、主教练(园长)讲话,鼓励小运动员勇敢参与,友好竞争,尽力就是成功;小运动员代表讲话,志高自信,学习运动员大哥哥、大姐姐不怕困难,勇敢拼搏,多得奖牌,赢了高兴,输了不哭,苦学苦练,争取再赢。二、运动项目表演和竞赛 1、艺术器械团体操表演 由中、大班幼儿表演、彩色轮胎操、海军操、红旗操、球操、呼啦操等。
2.让幼儿自由在五线谱上建构的乐谱,并能说出自己在五线谱的位置。 3.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4.让幼儿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合作的乐趣,培养幼儿充分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音符头饰 五线谱图示 制作五线谱的毛线,将若干小节线、高音谱号放在教室周围。 活动过程: 1.合作游戏:与幼儿一起建构小音符的房子。 音符妈妈:我想给音符宝宝建一座房子,你们说起什么样的呀?需要什么材料呀? 幼儿讨论后出示五线谱图示,征得幼儿同意后,对照图示开始与大音符宝宝一起拉线建构,要求幼儿合作完成。 音符妈妈:让我们对照设计图,看看还缺少什么材料。请小音符宝宝去找来。
一、我是怎样来幼儿园的 楠楠:我穿了小雨衣,妈妈穿了大雨衣骑摩托车送我来幼儿园。 晶晶:我是坐爸爸的汽车来的,到了幼儿园门口再撑伞走进来。 东东:奶奶的三轮车上搭了一个篷,我坐在里面淋不到雨,到了幼儿园门口我再撑伞走进来。 恒恒:我和奶奶一人一把伞,从家里走到幼儿园。 峰峰:我穿了雨衣,坐在奶奶的自行车上来的。 宁宁:我躲在妈妈的大雨衣里来幼儿园的。 孩子们越说越起劲,纷纷向同伴展示自己的雨具,于是我们就进行下一个活动。 二、我的雨衣、雨伞 玮玮:我的长雨衣有两只袖子,穿上它就可以挡雨。 桢桢:我的雨衣是大红的,有点旧了。如果这里不拎好(指领口)就会漏水。 楠楠:我的小雨衣是红色的,上面还有许多小动物。 宇宇:我的雨衣有很多颜色,红、黄、绿……像彩虹。 还有几名带伞的幼儿展示了他们的小伞。佳佳撑了把有点古典韵味的伞,神态有点羞答答的;滢滢撑着花边伞转呀转,好像模特在表演……
健康:1、感受南瓜节欢乐的气氛。2、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多吃粗粮好。懂得吃东西要讲卫生。探索:1、能用各种感官,主动去了解南瓜的特点和作用等。2、能用普通话讲出南瓜明显的特征。表现: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 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2、能用交流、谈话、游戏、分享、绘画、亲子活动等形式进行表征。二、情境活动1、亲亲南瓜 涉及领域:健康、探索2、蛤蟆吃南瓜 涉及领域:健康、表现3、幸福分享 涉及领域:健康、表现4、摘南瓜 涉及领域:健康、探索5、南瓜丰收啦 涉及领域:表现、探索
(一)旧知回顾(老师提出问题,同学回答。红色部分为学生回答后,老师给出的答案。)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除了正数还有哪些数?答:1)0和负数。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举例:如果把一个物体向后移动5m,记作移动-5m;那么这个物体向前移动5m,记作移动5m。原地不动,记作移动0m。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垂直的概念,能经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2.通过画图,理解垂直公理及“垂线段最短”这个公理.3.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重要概念.4.初步锻炼作图能力,能运用本节的两个公理进行简单的说理或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图探究出两个公理,在不同的情况下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通过看图会找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本节的两个公理,进而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说理或应用.【情感态度】进一步进行画图、探究、归纳等数学活动,特别强调动手画几何图形,体验数学的严密性、科学性、美观性.
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1)计算最大值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列频数分布表;(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2.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直方图的各长方形通常是连续排列中间没有空隙,长方形的宽表示各组距,高表示频数,它反映的是数据的分布情况;条形图一般不连续排列,中间一般有间隙,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宽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只表示数据的一种类别.3.频数折线图的各点的位置:起点是向前多取一个组距,在横轴上取这个组距的中点即可,中间各点取各小长方形顶部宽的中点(组中值),末点是向后多取一个组距,在横轴上取这一个组距的中点即可.
课后反思:由于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教学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再者,我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书写,同时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另外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增加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力,然后我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我在巡视过程中适当指点,并给学生写得好的字画个小红星,这对学生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我在学生猜谜底时通过表演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能给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视觉刺激,会教学目的很好的完成。
1.生认真倾听老师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2.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生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4.全班交流第一自然段的内容。5.观察田字格中生字“午”、“节”的笔顺和所占的位置,边描红,小组内讨论该注意的问题。6.展示并交流书写作品。7.生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完成老师提出的任务,组内讨论交流。8.全班交流: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端午粽哪些方面的内容呢?9.生朗读以下词语:箬竹叶糯米枣清香又黏又甜10.朗读第2自然段,在老师的引导下,准确找出相关句子:(1)外婆的粽子是用这些材料包成的: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2)煮熟的粽子,清香扑鼻:外婆……一股清香。(3)外婆包的粽子味道美极了:剥开粽叶,……又黏又甜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同学们,课文中描写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你们想不想读?在读之前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借助拼音,问同学或者老师)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2.教师指名轮流读课文。教师指名以开“小火车”的形式读课文,每人读一小节。其他学生认真听,充当小评委。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其中生字用红色标记。教师组织学生齐读课文。师:读完课文后你们发现了什么?生:这些红色的字就是我们这节课的生字。4.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生字。
说教材 今天,我说的课文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分钟》。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由于学生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本文正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格要求,珍惜时间、科学利用时间。
检查预习,理清层次 ⒈指读生字词 ⒉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⒊指读课文,交流: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 ⒋划分层次 第一段(1):略写父亲教导我画画要实事求是。 第二段(2—18):具体地叙述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时发生的事 第三段(19):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用连接段意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先略写父亲教导我画画要实事求是,接着具体地叙述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时发生的事,最后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体会胆小 1、指名朗读,思考回答: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2、同桌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音量读? 3、展示朗读,相机评价。 4、交流:小作者胆小到什么程度?用句式说话:因为……所以…… 5、理解第一行和第四行。并造句:一……就…… 6、师生合作读第一小节。 体会勇敢 1、指名朗读,思考回答: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2、同桌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音量读? 3、展示朗读,相机评价。 4、讨论:小作者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句式练说: 白天,他看到花草(),夜里,他看到花草也(); 白天,他看到小鸟(),夜里,他看到小鸟(); 白天,他看到(大树)(),夜里,他看到(大树)()…… 5、师生合作读第二小节。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你们喜欢美食吗?(喜欢)老师也喜欢吃,不过我们可别光顾着吃,我们要认识它,还要记住他们的名字。(课件出示米糕图片)。1、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米糕)生活中,你们除了吃过米糕,还吃过什么糕呢?(课件出示词语:蛋糕、雪糕、糕点。)领读词语。2、师:不论是蛋糕、雪糕,还是糕点,味道上都有一个共同点是()?甜,是因为在里面加入了糖,(出示糖的卡片认读生字“糖”)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糖的图片,齐读词语。3、引导观察生字“糕、糖”,发现共同点,引出“粉”。交流“粉”的识字方法,引出“芬、份、纷、扮”,出示词语:粉丝、粉笔、面粉。齐读。
授课老师 授课时间 年 级 科 目 教 材 教学教具 课 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指导看图,图字联系。结合插图,分析笔尖看这三个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另三幅图,并与相应的字对照,分析每个字是由哪几个部件构成的,从而体会生字的构字特点。二、借助拼音,自主识字。1、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习读准字音。2、汇报交流,随时正音。
一、谈话导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1、看图说话,出示书本封面,你看到了什么?引出天、地、人。(PPT1)2、指名读:谁能读读?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3、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轻声跟读(两遍)。4、出示课题。(PPT2)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