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已知甲组有28人,乙组有20人,则下列调配方法中,能使一组人数为另一组人数的一半的是( ).A.从甲组调12人去乙组 B.从乙组调4人去甲组C.从乙组调12人去甲组 D.从甲组调12人去乙组,或从乙组调4人去甲组17.足球比赛的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是0分,一个队打了14场比赛,负了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队胜了( )场.A.3 B.4 C.5 D.618.如图所示,在甲图中的左盘上将2个物品取下一个,则在乙图中右盘上取下几个砝码才能使天平仍然平衡?( )A.3个 B.4个 C.5个 D.6个三、解答题.(19,20题每题6分,21,22题每题7分,23,24题每题10分,共46分)19.解方程:2(x-3)+3(2x-1)=5(x+3)20.解方程: 21.如图所示,在一块展示牌上整齐地贴着许多资料卡片,这些卡片的大小相同,卡片之间露出了三块正方形的空白,在图中用斜线标明.已知卡片的短边长度为10厘米,想要配三张图片来填补空白,需要配多大尺寸的图片.
(一)导入新课“时势造英雄”,恶劣的环境造就名诗名篇。正因如此,怀才不遇于古人是恒久的情感素材。同学们,请大家回忆我们学过哪些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诗词?(二)解释题意拟:仿照,模拟《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 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世的种种忧虑,寄寓悲愤,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第四首。(三)作者简介、写作背景门阀制度之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身寒微的文人往往空怀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不得不在壮志未酬的遗恨中坐视时光流逝。即使跻身仕途,也多是充当幕僚、府掾,备受压抑,在困顿坎坷中徒然挣扎,只落得身心交瘁。
一、教材解析《桂枝香·金陵怀古》选自统教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此词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二、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积累诵读方法,提升鉴赏能力。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落实“读”,通过多样化的“读”,提升对诗歌“美”的感悟鉴赏能力。三、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疏通疑难字词,读懂诗句体会词的诵读要领。
三、影响区域环境说明:环境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都很重视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环境也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图1.10古建修复图1.10对比显示古建筑修复前后景观的变化,说明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文物古迹和古建筑的保护。讨论:1.列举旅游业发展有利于环境的措施。提示: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申报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等措施都有利于保护旅游环境。2.举例说明旅游对环境的消极作用。提示:旅游对环境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由于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不当或失误,使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排放的各类废弃物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而造成环境污染;由于大量游客的接触或不文明行为引起的对风景、文物的破坏等。
【说教材】 孔雀是孩子们喜欢的鸟类,他们在电视上、图书中见到过孔雀,而该活动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孔雀的了解。《纲要》中指出:让幼儿感受生活的美,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感受。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活动,让幼儿大胆地展示自己。我班的幼儿大多数没上过幼儿园,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些欠缺,但他们敢于用动作表现自己。【说目标】通过《纲要》的要求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1)学习冠形、掌形和孔雀展翅的动作,能随音乐轻柔、优美地进行表演。(2)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3)产生喜爱孔雀、爱护孔雀的情感。【说活动重、难点】从活动目标看出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是: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及学习冠形、掌形和孔雀展翅的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教 学 过 程教师 行为学生 行为教学 意图时间 *揭示课题 8.4 圆(二)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知识回顾】 我们知道,平面内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如图8-21): (1)相离:无交点; (2)相切:仅有一个交点; (3)相交:有两个交点. 并且知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关系来判别(如图8-22): (1):直线与圆相离; (2):直线与圆相切; (3):直线与圆相交. 介绍 讲解 说明 质疑 引导 分析 了解 思考 思考 带领 学生 分析 启发 学生思考 0 15*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新知识】 设圆的标准方程为 , 则圆心C(a,b)到直线的距离为 . 比较d与r的大小,就可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讲解 说明 引领 分析 思考 理解 带领 学生 分析 30*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知识巩固】 例6 判断下列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⑴直线, 圆; ⑵直线,圆. 解 ⑴ 由方程知,圆C的半径,圆心为. 圆心C到直线的距离为 , 由于,故直线与圆相交. ⑵ 将方程化成圆的标准方程,得 . 因此,圆心为,半径.圆心C到直线的距离为 , 即由于,所以直线与圆相交. 【想一想】 你是否可以找到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其他方法? *例7 过点作圆的切线,试求切线方程. 分析 求切线方程的关键是求出切线的斜率.可以利用原点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的条件来确定. 解 设所求切线的斜率为,则切线方程为 , 即 . 圆的标准方程为 , 所以圆心,半径. 图8-23 圆心到切线的距离为 , 由于圆心到切线的距离与半径相等,所以 , 解得 . 故所求切线方程(如图8-23)为 , 即 或. 说明 例题7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在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想一想】 能否利用“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的几何性质求出切线方程? 说明 强调 引领 讲解 说明 引领 讲解 说明 观察 思考 主动 求解 思考 主动 求解 通过例题进一步领会 注意 观察 学生 是否 理解 知识 点 50
在“我爱我家”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种家的氛围,让幼儿产生爱的体验。我想,音乐活动也可以配合这一主题,丰富幼儿的情感。因此,我就想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两个幼儿耳熟能详的动画人物为主人公,创设一个活动情景作为本次活动的载体。一方面,活动中的律动动作大部分是双人动作,如亲一亲、抱一抱、压跷跷板等,既能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与父母身上找到痕迹,又能体现亲子感情,所以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贯穿整个活动,可以自然地激发幼儿对家人、对亲情的认知和体验。
准备 贴有萝卜图案的拱形门一个、小兔头饰若干个、录有表现小兔形象的音乐磁带。 过程 1.出示贴有萝卜图案的拱形门,请幼儿猜一猜“这是谁的家”?启发幼儿想象:假如你是一只小兔,从家里出来,要到哪里去?干些什么事情?会遇到什么情况?会怎么做? 2.自由结合、讨论。让幼儿用语言讲述的同时,进一步启发他们用动作表现自己所说的内容。讨论过程中播放轻快的音乐。
一、活动目标: 1、模仿几种有趣的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 2、能根据儿歌内容快速反应做动作。3、知道运动能使人快乐。 二、活动准备:教学课件 三、活动重点:能根据儿歌内容快速反应做动作。
1、问题1的设计基于学生已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同学会考虑到题中涉及到等量关系,从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同学可能想不到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可以由组长带领进行讨论探究.2、问题2的设计为了引出二元一次方程,但由于同学的知识有限,可能有个别同学会设两个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如果没有生列二元一次方程,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有两个未知量,我们可设两个未知数列方程,再次从中抽象出方程模型.根据方程特点让生给方程起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定义的归纳,先请同学们观察所列的方程,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组内交流看法;如果学生概括的不完善,请其他同学补充. 交流完善给出定义,教师规范定义.
情景剧(五)(放幻灯片)旁白:某年某月某日,君子上街买了一袋零食。晃悠在公园里:君子提着零食,边晃悠边吃花生。君子无视提示标语踏过草坪(草坪边标语:小草有生命,足下留情),剥掉的花生壳吧嗒吧嗒的丢在地上。这时,一个女孩走过来,叫住君子:“同学,老师说,不能随便乱扔垃圾!”君子回过头以不屑的目光从头到脚扫视了女生:“哼,你管不着,我爱怎么扔就怎么扔。”于是,继续吃着花生随地丢着花生壳。女孩子嘟着嘴,无奈地叹了叹,一颗一颗地拣起地上的花生壳。在旁边目睹了这一幕的老者叫住了君子:“小伙子,你东西掉了啦。”君子看了看自己提的袋子,又瞧了瞧路上:“没有啊,什么东西掉了?”老者感叹地说:“你的责任心掉了啦!”君子纳闷无语——(对社会负责)乙:大家欣赏了以上的情景剧,心里都有什么感受?情景剧(一)告诉我们要对学习负责,情景剧(二)告诉我们要对工作、对他人、对班集体负责情景剧(三)告诉我们要对家庭、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情景剧(四)告诉我们要对校规、对自己身体健康负责情景剧(五)告诉我们要对社会负责
准备:活动前幼儿完成需要帮助的人调查;幻灯:部分需要帮助的人的图片资料;幼儿捐款统计表,背景音乐:《爱的奉献》,捐款箱一只幼儿每人准备一份零钱。流程:引出助人话题→说说自身体验→交流调查情况→讨论帮助方法→模拟捐款活动一、从老师休息说起,引出助人话题 1、提问:还记得老师为何休息了两个星期?2、引导幼儿小结:老师是献血助人,这是一件光荣的事,是一件好事。二、说说自身得到帮助的人和事,感受受助情感体验。1、说说谁帮助过你?2、别人帮助你时心里怎么想?
活动一:课本第三页的活动题,把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让他们读图讨论,思考书上的几个问题,最后派个代表回答问题.最后教师做适当的补充: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活动二:课本第七页的活动,先让两位学生阅读第六页的案例结合活动题思考问题,让几个组学生讨论所给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归纳最后教师做适当的补充.时间安排:由于本节内容不难因此整个教学过程是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时间的把握,在做活动和讨论时注意把握时间,自己尽量少说废话.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同学们正确理解和认识人口增长,增长模式和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我们可以利用比较法、分析法来掌握,并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分析、判断,化理论知识于实践之中。
二、活动方式:班长、团支书主持,全体学生参与 三、活动过程: 1、全体起立,奏国歌。 2、男女主持人主持 3、图片:日本侵略者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证。 4、图片:见证前段时间在中国掀起的反日浪潮。 5、学生发言讨论“如何正确、理性地看待前段时间的反日情绪?” 6、学生发言讨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去爱国?” 7、班主任老师作班会总结。 8、学生合唱《歌唱祖国》。
1. 该节内容属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细胞生活的环境。本节内容主要突出的是内环境的概念,为下一节稳态的重要性及下一章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做铺垫。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②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能力目标:①通过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②通过相关练习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3)情感目标: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目标确定依据:主要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特点。3.重难点及依据(1)重点:①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②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依据:根据课标要求,同时是高考考点。(2)难点:①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②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依据:学生缺少相关的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且内容相对枯燥抽象。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能在天体系统中确定地球所在位置,二是结合太阳燃烧的稳定状态和大行星运轨道特征,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宇宙环境特征。这里需要补充太阳大小长期稳定的燃烧保证地球表面长期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生命进化;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保证地球宇宙环境的安全。这两点宜在讨论地球是特殊的行星时补充。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要通过 3引导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找出地球与其他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的共性以及轨道位置和自身条件上的特性。运动特征共性包括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结构特征主要是通过与类地行星比较得出地球在质量和体积方面不具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主要是因为日地距离适中,所以有适合的温度;因为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所以能吸引住大气形成厚度、压力适合的大气层;因为地球存在岩浆活动,所以有地球内部氢氧分异化合的水汽溢出形成海洋。
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发展,曲调流派纷呈,风格各异。近40多年来,评弹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传统书目得到整理提高,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书目陆续涌现,中篇和短篇等新的演出形式日臻完善。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
活动准备: 1、《碰一碰》音乐磁带,录音机。 2、兔妈妈头饰一个,小兔头饰若干。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兔宝宝和妈妈在甜美的睡觉,大公鸡叫了,大家揉揉眼睛,伸伸懒腰。 兔妈妈说:兔宝宝,起床以后要刷牙、洗脸,做一个干净的宝宝,好吗? 生活动作模仿――刷牙、洗脸。2、学习歌曲,参与游戏。 (1)、兔妈妈说:我的宝宝可真干净呀!妈妈要和宝宝们做一个游戏,你们愿意吗?游戏的名字叫“碰一碰”。宝宝们,我们可以和谁碰一碰呀?碰哪些地方呢?我们来试一试。(引导幼儿和同伴做动作)
三、班会目标: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理想目标,从小做好准备,立志学榜样,长大做榜样,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勇敢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学习机会,珍惜学习机会,刻苦学习,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速读,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重点) 2.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感情。(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学习我国宇航 员的崇高精神。(重点) 导语设计 20**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 载人太空船“神州五号”成功发 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 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 孙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 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天空一日。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