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苏北民歌的特点,感受其活泼、欢乐的情绪。2、鼓励幼儿通过身体模仿动作的练习,熟悉节奏,练习分声部演奏打击乐曲,并体会演奏效果。3、培养节奏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活动准备】:1、磁带、打击乐器、动作说明图;2、歌曲《幸福拍手歌》;课件《芦苇》【活动重点】:让幼儿能够感受民歌的特点,并能分声部演奏乐曲。
2、感受歌曲铿锵激昂的风格,体验和表现好汉的英雄气概。3、萌发对好汉品质的崇拜。活动准备:关于《好汉歌》的VCD及磁带活动过程:师:向客人老师问好!请坐!1、和幼儿共同探讨什么样的人是好汉,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为幼儿理解和表现好汉做准备。师:好汉!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好汉?(3-4名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 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性质,初步掌握旋律的起伏变化,能随着乐曲表演。准备:花灯图片过程:1、欣赏音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2、提问:大家来看灯,看到了哪些灯?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花灯图片。
2、发展幼儿扩散思维,让幼儿初步接触更多会飞、会跳、会爬、会游的动物名称。活动准备:大盒子一个、小盒子数个(中间挖有一个洞);大、小字卡(大的一份、小的数份):小鸟、小兔、小虫、小鱼、飞、跳、爬、游;磁铁黑板;各种各样动物图片或动物字卡(与幼儿人数相同)活动过程:1、复习导入 教师拿出一个盒子(事先已将字卡“小鸟”、“小兔”、“小虫”、“小鱼”放入,让个别幼儿进行摸摸看的游戏,摸出来后,该幼儿要说出这是什么词?若说对,全体幼儿齐声说:“对、对、对,这是XX。”帮助幼儿进行小鸟、小兔、小虫、小鱼等几个动物词的认读复习。
活动准备: 1、各种可以转动的物体(风车、发条玩具、陀螺、皮球、杯子、塑料盆、积木、雪花片、椅子、溜溜球、绳子、筷子、牙签等) 2、音乐“圆舞曲”,录音机活动过程: 一、玩转动玩具,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感受有趣的转动现象。 1、教师提出游戏要求:玩玩具的时候仔细观察,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有什么发现。 2、幼儿自选玩具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交流自己的玩法和发现。 3、小结:通过手的运动,这些玩具都能转动起来。 二、提供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能转动的物品和体育器械,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使它们转动。 1、幼儿尝试转动自己的小椅子,教师引导:“它能转动吗?怎样转呢?” 2、教师:“这儿还有许多玩具,它们能转动吗?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用更多的方法让它们转动起来。” 3、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使物体转动。 4、幼儿交流自己的转动方法。
2、进一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在活动中,独立思考,认真书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6以内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记录纸和笔。 学具:(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笔人手一支。(2)组成连线:做成各种小动物形状的底纹,顶部写有6以内的总数,其他地方分为两排,可以使组成总数的数字或点子。 活动过程: 1、快乐碰一碰。 ◎“碰球”游戏。教师和幼儿共同玩“碰球”游戏,复习6以内各数的组成。 ◎找朋友碰一碰。请每个幼儿自己做一张5以内的数卡,贴在胸前,听音乐《找朋友》唱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号朋友,握握手,碰一碰,我们合起来就是6。边唱边拍手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与他握握手,碰一碰身体。唱完以后还要再说一说:×和×合起来是6。
2.借助看教具演示、动作表演来理解并记忆歌词,借助生活经验用不同的动作表现“相亲相爱”。 3.自由结伴时能接纳不同的同伴,体验与不同的朋友身体接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一套:“小鸟”两只、“大树”一棵。 2.已学过“鸟飞”的动作,看过幼儿用书:《两只小鸟》。 活动过程: 一.复习“鸟飞”的动作。 幼儿听音乐,做鸟飞动作,教师提醒飞优美。 二.幼儿欣赏教师演唱歌曲《两只小鸟》,理解歌词的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具,激发幼儿倾听教师演唱的欲望。 教师: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2、幼儿倾听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逐步引导幼儿用歌词来回答。 教师:歌里唱了谁?两只小鸟叫什么名字?发生了什么事? 3、幼儿边看教师演示教具边听教师慢速范唱歌曲。 教师逐句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词。 4、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幼儿做动作感受歌曲。
二、音乐教学重点: 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三.音乐教具准备: 1、音乐:《粉刷匠》、《再见歌》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四:活动过程: 1、音乐聆听游戏 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 例如:(老师)× × × ×│× × ×(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 贝 贝 贝 在哪里? 贝贝、贝贝在这儿!
2、熟悉游戏玩法,能根据游戏规则,进行游戏,通过变“门”的造型,培养幼儿创造、合作的能力。3、培养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将活动室布置成森林。2、人手一张报纸。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一、音乐能力训练:跟声音走1、 发报纸,幼儿用报纸挡住眼睛,跟着教师拍出的铃鼓声走。2、随芝麻开门的音乐跟老师即兴舞蹈。(熟悉音乐)
2、 探索散步动作,并用相应的表情和体态表现对打雷、下雨等天气的反应。 3、 遵守游戏规则,并在散步时注意寻找合适的空间,不与同伴相撞。 活动准备: 《小朋友散步》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我们小朋友从开学到现在已经学会了好多好多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用好听的声音唱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二、谈话引出主题。 今天老师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你们想不想听呀? 提问:你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怎么样?
2、初步学会看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练习。 3、乐意与同伴进行打击乐活动。 活动准备: 1、 节奏图谱一张 2、 指挥棒一根 3、 下载音乐《蜜蜂做工》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教师:“春天来了,好多花都开了,你们猜猜看,这么多花,把谁吸引过来了呀?” 教师:“哦,是小蜜蜂来了,它来干什么呀?”
活动准备挂图三幅、音乐磁带一盒活动过程1、练声:我学小动物教师唱前半句,小朋友唱后半句,要求声音干脆。2、出示图片,跟着音乐演唱歌曲。"看看这几幅图片,我们学过一首'小小雨点'的歌曲,还记得吗?跟着音乐唱一遍。"3、借助图片,引导幼儿回忆歌词。"歌词里唱了什么,怎样唱的?"4、引导幼儿体验歌词情绪。"下雨了,小花、小鱼、小草的心情怎样?你是它们会怎样?你们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做给做给老师看看,那我们用怎样的声音来唱歌呢?"
教学准备: 创编一段舞蹈,音带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 (二)欣赏摇篮曲 1、感受音乐的特点 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完整听赏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结: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的呢? 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再次欣赏,讲讲感觉,教师哼唱加以肯定)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我门的感觉就是很柔和,很安静的,缓慢的。
二、活动重点:激发幼儿大胆尝试创作性的击鼓。 三、活动准备:一只大鼓、四只腰鼓、若干鼓棒等。 四、活动过程: 一)、复习1、舞蹈《欢迎舞》(创作性的进行舞蹈)。 2、歌曲《来了一群小鸭子》(能唱出鸭子的神气样)。 3、歌曲《小鸭呷呷》 1)、语言启发,引导幼儿集体演唱歌曲“小鸭呷呷”。 2)、语言启发,引导幼儿轮唱歌曲“小鸭呷呷”。(边听边唱)。
2、初步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节奏型。3、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节奏的乐趣,培养幼儿反应敏捷及注意力集中。活动准备:十六宫格、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教具各一样、日历簿一个,磁铁若干、小棍棒、音乐磁带、录音机、铃鼓、口哨、水果卡片、水瓶一个活动过程:一、律动《兔子舞》将幼儿带入场: 1、请幼儿歌唱《小天使之歌》,问幼儿是否喜欢音乐?讲述音乐来源于生活,也是美的体现!
活动目标1.感受<小海军》原曲的坚定、雄壮、有力以及变速后音乐的轻柔与优美.体验音乐变化美的神奇。2.尝试运用语言、节奏、动作等方式表现《小海军》原曲与变速后曲子的异同,重点感受与表现变速曲中所体现的小海军操练归来的各种生活情景。3.萌发对小海军的热爱,增强幼儿大胆参与活动的自信心。活动准备:初步能演唱歌曲《小海军》;海军生活VCD;海军帽、彩旗等。活动过程:一、演唱《小海军》,进一步感受与表现原曲雄壮有力的性质1.幼儿随进行曲入场。2.师幼共同表演《小海军》
一、热身运动《健康歌》 幼儿手拿垫子跟随老师听音乐合节奏做热身运动进场(幼儿自由散开,尽量舒展动作)二、导语 (手机:铃……)“喂,您好!哦,是小红帽的妈妈呀,您很忙请我们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来 是吗?好的,您放心好了。恩,好的,再见。”“小朋友,小红帽的妈妈让我们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 来,我们小朋友愿意吗?”(愿意)好的,让我们采些水果和鲜花去好吗?要采水果和鲜花要转动手腕才可以,先看老师做一遍。(音乐)三、新授手腕组合 A、教师完整示范动作。 B、幼儿非步骤学习绕腕组合 1、幼儿学习采苹果的动作 (动作要领:立直、拍腿、提腕、转腕、压腕) 2、听口令做一遍才苹果的动作。 3、学习采鲜花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碰一碰》音乐磁带,录音机。 2、兔妈妈头饰一个,小兔头饰若干。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兔宝宝和妈妈在甜美的睡觉,大公鸡叫了,大家揉揉眼睛,伸伸懒腰。 兔妈妈说:兔宝宝,起床以后要刷牙、洗脸,做一个干净的宝宝,好吗? 生活动作模仿――刷牙、洗脸。2、学习歌曲,参与游戏。 (1)、兔妈妈说:我的宝宝可真干净呀!妈妈要和宝宝们做一个游戏,你们愿意吗?游戏的名字叫“碰一碰”。宝宝们,我们可以和谁碰一碰呀?碰哪些地方呢?我们来试一试。(引导幼儿和同伴做动作)
准备:1.春天树林的背景图一幅。2.教师用吹塑纸剪制的大型运动器具(如滑梯、秋千、跷跷板、攀登架、小火车等)以及用油画棒绘制的两个动态不同的人物。 过程:一、引出课题1.出示背景图。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画,你们看美不美?(引导幼儿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讲述自己的感受)2.这是公园的一角,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树林,树林里有块空地,想一想,这里可以放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讲述)3.出示剪制的大型运动器具。我们把这些大型运动器具搬到树林里去,好吗?二、讨论画面布局1.滑梯放在哪里比较合适?(滑梯比较高大,如果放在前面会把后面的物体挡住,因此放在后面比较合适)2.攀登架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中间靠左处,与滑梯前后交错)3.跷跷板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前面,因为它比较低)4.小火车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可以放在画面的最前面,并靠边)
2、会听随鼓声的大小做相应动作,表现鼓声的强与弱。3、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体验两人一起合作造型的愉快。 活动准备:大鼓一面 活动过程:(一)入场:随伴奏带开火车进入课室。1、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2、引导小朋友辨听和模仿火车开来(由弱变强)和火车开走(由强变弱)的声音。3、扩散练习: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小动物 来了和走了的声音(如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注意声音的由弱变强和由强变弱。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