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说课稿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六年级下册探访古代文明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六年级下册探访古代文明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本单元主要从古代文明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搜集资料及交流中感悟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同时,在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学会珍惜领悟和传承古代文明遗迹,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感到自豪。了解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宣传中国文化。(二)教学目标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2.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六年级下册我们爱和平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六年级下册我们爱和平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教育学生要热爱和平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在饱受战争创伤之后,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认识到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近年来各国也开始重视对下一代进行热爱和平的教育。(二)教学目标1.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培养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理念。2.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知道战争带来的伤害,明白和平是世界潮流;知道中国为推动和平做出巨大的贡献。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战争带来的伤害,明白和平是世界潮流;知道中国为推动和平做出巨大的贡献。教学难点:和平是世界潮流。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六年级下册学会宽容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六年级下册学会宽容说课稿

    ①假如因为有第1条虫子,让我愤怒而无法黄谷他人,我会……②假如因为有第2条虫子,让我想要报复他人,我会……③假如因为有第3条虫子,让我不愿意原谅他人,我会……读一读,想一想。1.读P17案例。2.想一想:①案例1中,班主任的做法是否过于严厉,你认为冒犯他人人格和尊严的行为,可以宽容吗??②案例2中,如果小明的家人不严格要求小明,而是纵容他的玩火行为,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活动三:和而不同读案例,谈体会。1.阅读pl8情景,分析原因。分析:六2班的战火因为什么而烧起来,这时班级的和谐有什么影响?2.谈体会。召开主题班会。1.召开班会:针对六2班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设计了“营建和谐宽容的班级生活”的主题班队活动,让我们一起参加吧。2.劝说:对于那些不宽容的观点,我们该怎么说服他们呢?教材3. 感悟:通过学习结合实践,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六年级下册学会尊重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六年级下册学会尊重说课稿

    6.在我们生活中,同学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磕磕绊绊。下面,我们要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小晨与小丰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个星期天,两人与同学相约去学校排练班会上表演的一个节目。见时间还早,便下起了棋,下棋下出状况来了一一(播放视频)7.同学们,看了视频,发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8.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个,发生争执的时候心里只要怎么想,就可能避免发生这样的事呢?9.看来,尊重自己与接受别人的批评是不矛盾的。如果过于爱面子,输不起、说不得,就是过度维护自己。所以,尊重自己,就应该懂得适度维护自己。(板书:适度维护)10.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尊重自己”?哪些属于“过度维护自己”?说说你的理由。(出示书本第七页“活动园”内容)四、总结升华。1.同学们,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起点。尊重自己,需要悦纳自己,需要适度维护,它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另一种方式。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懂得尊重自己,从而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六年级下册应对自然灾害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制六年级下册应对自然灾害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 课。本单元主要从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出发到人了对环境的破坏引发各种自然灾害,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感知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自然灾害及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改善生活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共同担负起爱护地球的责任。本课先从我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入手,让学生感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缘由,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才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然后聚焦的是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树立防灾避险的意识。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二)教学目标1. 具有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意识。2. 初步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分布及其危害; 知道如何预防自然灾害、 灾害来临时保护措施。

  • 八年级思想政治下册自觉依法纳税教案

    八年级思想政治下册自觉依法纳税教案

    一、自觉依法纳税(二)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税收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活动】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教师活动】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基本特征。[1]强制性: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交税。[2]无偿性:交了税,没有补偿,更不会返还。[3]固定性:征税是有标准的,不是无止境的,按标准收到一定数量即算完成纳税。 2、税收的性质 【教师活动】展示多媒体图片,观察税收性质是什么? 【学生活动】分析图片,税收的性质。 【教师活动】每个人都与税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天天享受到的公共物品,无不有赖于税收。接受教育要有学校,看病要有医院,出行要有道路,保障国家安全要有国防,防洪、发电要有水利工程,这些都要依靠国家的税收来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教师活动】播放国家免费为新冠肺炎患者治疗的视频。 【教师活动】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1、 谈话引入新课六一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快解决吗?2、教学例1。(1)、投影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板书:56÷8(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乘算除)(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2、 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帮小朋友们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一、复习导入1、口答: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99加1是多少?3、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二、讲授新课1、出示主题图。(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2)看着画面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2、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3、教学例1。(1)数一数。每人数出10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1、教学主题图。(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材情境图。思考问题:[1]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2]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活动内容?(按顺序)(2)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你想到了什么?(3)各组代表汇报。(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1]这是某个校园里的活动情景图。从图中发现了教学大楼前面的两树之间都插着4面不同颜色的旗子,升旗台上也飘着一面国旗。[2]运动场上每4人一组小朋友在跳绳。[3]篮球场上每5人一组准备打篮球比赛。[4]板报下面摆的花是每3盆摆一组,旁边还有很多盆花。(5)根据上面的信息(条件),想一想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议一议。

  •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案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 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 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积的乘方教案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积的乘方教案

    【类型一】 逆用积的乘方进行简便运算计算:(23)2014×(32)2015.解析:将(32)2015转化为(32)2014×32,再逆用积的乘方公式进行计算.解:原式=(23)2014×(32)2014×32=(23×32)2014×32=32.方法总结:对公式an·bn=(ab)n要灵活运用,对于不符合公式的形式,要通过恒等变形转化为公式的形式,运用此公式可进行简便运算.【类型二】 逆用积的乘方比较数的大小试比较大小:213×310与210×312.解:∵213×310=23×(2×3)10,210×312=32×(2×3)10,又∵23<32,∴213×310<210×312.方法总结:利用积的乘方,转化成同底数的同指数幂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1.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各因式乘方的积.即(ab)n=anbn(n是正整数).2.积的乘方的运用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与前面相同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在讲解积的乘方公式的应用时,再补充讲解积的乘方公式的逆运算:an·bn=(ab)n,同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应用能力,也可以补充讲解:当n为奇数时,(-a)n=-an(n为正整数);当n为偶数时,(-a)n=an(n为正整数)

  •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解析:(1)根据表中信息,用优等品频数m除以抽取的篮球数n即可;(2)根据表中数据,优等品频率为0.94,0.95,0.93,0.94,0.94,稳定在0.94左右,即可估计这批篮球优等品的概率.解:(1)570600=0.95,744800=0.93,9401000=0.94,11281200=0.94,故表中依次填0.95,0.93,0.94,0.94; (2)这批篮球优等品的概率估计值是0.94.三、板书设计1.频率及其稳定性: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事件的频率会呈现稳定性,即频率会在一个常数附近摆动.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摆动的幅度有越来越小的趋势.2.用频率估计概率:一般地,在大量重复实验下,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到某一个常数p,于是,我们用p这个常数表示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即P(A)=p.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比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体会到两者间的联系,从而运用其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解析:平行线中的拐点问题,通常需过拐点作平行线.解:(1)∠AED=∠BAE+∠CDE.理由如下:过点E作EG∥AB.∵AB∥CD,∴AB∥EG∥CD,∴∠AEG=∠BAE,∠DEG=∠CDE.∵∠AED=∠AEG+∠DEG,∴∠AED=∠BAE+∠CDE;(2)同(1)可得∠AFD=∠BAF+∠CDF.∵∠BAF=2∠EAF,∠CDF=2∠EDF,∴∠BAE+∠CDE=32∠BAF+32∠CDF,∴∠AED=32∠AFD.方法总结:无论平行线中的何种问题,都可转化到基本模型中去解决,把复杂的问题分解到简单模型中,问题便迎刃而解.三、板书设计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平行线的性质是几何证明的基础,教学中注意基本的推理格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在课堂上,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学数学

  •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全等教案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全等教案

    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知∠EAD=∠CAB,故∠EAB=∠EAD+∠CAD+∠CAB=2∠CAB+10°=120°,即∠CAB=55°.然后在△ACB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求∠ACB的度数.解:∵△ABC≌△ADE,∴∠CAB=∠EAD.∵∠EAB=120°,∠CAD=10°,∴∠EAB=∠EAD+∠CAD+∠CAB=2∠CAB+10°=120°,∴∠CAB=55°.∵∠B=∠D=25°,∴∠ACB=180°-∠CAB-∠B=180°-55°-25°=100°.方法总结:本题将三角形内角和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综合考查,解答问题时要将所求的角与已知角通过全等及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三、板书设计1.全等形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线段相等.首先展示全等形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从图中总结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最后总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通过练习来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渗透符号语言推理.通过实例熟悉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折线型图象教案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折线型图象教案

    解析:(1)根据图象的纵坐标,可得比赛的路程.根据图象的横坐标,可得比赛的结果;(2)根据乙加速后行驶的路程除以加速后的时间,可得答案.解:(1)由纵坐标看出,这次龙舟赛的全程是1000米;由横坐标看出,乙队先到达终点;(2)由图象看出,相遇是在乙加速后,加速后的路程是1000-400=600(米),加速后用的时间是3.8-2.2=1.6(分钟),乙与甲相遇时乙的速度600÷1.6=375(米/分钟).方法总结:解决双图象问题时,正确识别图象,弄清楚两图象所代表的意义,从中挖掘有用的信息,明确实际意义.三、板书设计1.用折线型图象表示变量间关系2.根据折线型图象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得到关系式这一过程,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体验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 北师大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平方差公式教案

    北师大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平方差公式教案

    答:所有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5050cm2.方法总结:首先应找出图形中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探寻规律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善用联想来解决这类问题.三、板书设计1.平方差公式:a2-b2=(a+b)(a-b);2.平方差公式的特点:能够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必须是二项式,两项都能写成平方的形式,且符号相反.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首先应注意每个公式的特征.分析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然后再确定公式.如果多项式是二项式,通常考虑应用平方差公式;如果多项式中有公因式可提,应先提取公因式,而且还要“提”得彻底,最后应注意两点:一是每个因式要化简,二是分解因式时,每个因式都要分解彻底.

  • 北师大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因式分解教案

    北师大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因式分解教案

    解:设另一个因式为2x2-mx-k3,∴(x-3)(2x2-mx-k3)=2x3-5x2-6x+k,2x3-mx2-k3x-6x2+3mx+k=2x3-5x2-6x+k,2x3-(m+6)x2-(k3-3m)x+k=2x3-5x2-6x+k,∴m+6=5,k3-3m=6,解得m=-1,k=9,∴k=9,∴另一个因式为2x2+x-3.方法总结:因为整式的乘法和分解因式互为逆运算,所以分解因式后的两个因式的乘积一定等于原来的多项式.三、板书设计1.因式分解的概念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因式分解.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的逆运算.本课是通过对比整式乘法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联系,通过对比学习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教学时采用新课探究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兴趣带动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 北师大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旋转作图教案

    北师大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旋转作图教案

    解析:整个阴影部分比较复杂和分散,像此类问题通常使用割补法来计算.连接BD、AC,由正方形的对称性可知,AC与BD必交于点O,正好把左下角的阴影部分分成(Ⅰ)与(Ⅱ)两部分(如图②),把阴影部分(Ⅰ)绕点O逆时针旋转90°至阴影部分①处,把阴影部分(Ⅱ)绕点O顺时针旋转90°至阴影部分②处,使整个阴影部分割补成半个正方形.解:如图②,把阴影部分(Ⅰ)绕点O逆时针旋转90°至阴影部分①处,把阴影部分(Ⅱ)绕点O顺时针旋转90°至阴影部分②处,使原阴影部分变为如图②的阴影部分,即正方形的一半,故阴影部分面积为12×10×10=50(cm2).方法总结:本题是利用旋转的特征:旋转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把图形利用割补法补全为一个面积可以计算的规则图形.三、板书设计1.简单的旋转作图2.旋转图形的应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观察、归纳和动手操作,利用旋转的性质作图.

  •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图形的运动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数图形的运动教案

    一、游戏活动激趣,认识对称物体1、游戏“猜一猜”:课件依次出示“剪刀、扫帚、飞机、梳子”的一部分,分男、女生猜。2、认识对称物体:1)师质疑:为什么女生猜得又快又准呢?2)小结: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都完全相同的物体,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物体。(板书:对称)二、猜想验证新知,认识轴对称图形(一)初步感知对称图形1、将“剪刀、飞机、扇子”等对称物体抽象出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形还是不是对称的。2、师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板书:图形)(二)猜想验证对称图形1、猜一猜:出示“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燕尾箭头”等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师:这些平面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怎样证明它们是不是对称图形?

  •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案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请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万以内数的哪些知识? 回忆学了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2、下面先请大家独立做教材第3题,然后集体订正。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3、写一写,再读一读。① 千位上是2个千、百位上是5个百、个位上是6个一。② 二千五百零六。4、 下面复习用计数单位表示数,独立完成书上第4题,想一想是怎样做出来的。5、 复习近似数。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题,找出这段文字中哪些数是近似数?并画出来。再请同学回答。

上一页123...333435363738394041424344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