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上山打虎》教案

  •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写作论证要合理教案

    当然,知足常乐者,并不是说这个人要安于现状,没有追求,没有理想,而是要懂得适可而止,懂得取舍,懂得放弃,毕竟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如《我的叔叔于勒》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年轻时,于勒大肆挥霍,被看成是“祸水”,落得被扫地出门的地步。既至美洲,赚了小钱,两年后又发了大财,成为大家的“福星”。菲利普一家渴盼有钱的于勒归来,二姐也因此找到了未婚夫,一家人都很高兴,出国到哲尔赛岛旅行。他们在船上却见到一个酷似于勒的穷苦的卖牡蛎的人,菲利普先生在船长那里得到了可怕的印证。不但发财的梦想化为乌有,进入上流社会的美梦成为泡影,而且眼下二女儿的婚事也岌岌可危,最后全家不动声色地改乘另一艘海轮回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完全建立在金钱之上,因此,他们的人生注定不会常乐。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在乡野山林中,找到了人生乐趣。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在不得志之时,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达观之句。被林语堂先生称为“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的苏东坡虽一生坎坷,仍对生命和生活充满热爱。所以,知足者,常乐也。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那么我们不妨“常想一二”。拥有一颗乐观的心,才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

    正如朱敏先生所说的那样,他之所以能打败那些强大的对手是因为自己的一股韧劲。自强的心鞭策我们勇往直前,失败算什么,困难算什么,自强者永不止步。生命可以大写,也可以小写,还可以简写。小写的生命是灵魂上的侏儒,简写的生命是灵魂上的庸碌者,唯有自强者是天地间用正气、智慧写出的一个气宇轩昂的大写的人。独立是它的一撇,拼搏是它的一捺,两者缺少其一,都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自强是生命之杯中的琼浆玉液,他让每一个举杯者赢得了鲜花和掌声,收获了成功和喜悦,体味到了人生的真实与厚重!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也许是一次考试的失利,也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没有谁能够保证他的一生总是平平安安、一帆风顺。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该失意、彷徨,因自己陷入人生灰色的圈子而倍感焦虑、难以自拔。我们要学会自强,因为只有学会自强,我们才敢正视所有问题;只有学会自强,才会有勇气去战胜一道道难题。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识字1场景歌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识字1场景歌教学设计教案

    《场景歌》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全文共五节。第一节是一幅大海风景图。第二节是一幅山村田园风光图。第三节是一幅公园景色图。第四幅是少先队员活动的场面。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认字,朗读。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结合图片和上下文,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同时认识事物,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1.认识“帆、艘”等10个生字,会写“处、园”等10个生字。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的表达。3.选择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4.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1.教学重点:会认、会写课文相关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量词的不同表达。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2课时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第19课海滨小城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第19课海滨小城教学设计教案

    《海滨小城》《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的美文。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描绘了海天远景图、海上日出图、渔船归来沙滩图、小城庭院图、小城公园图、小城街道图。作者正是用这一幅幅的画面,抓住其中景物的特点,展现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本课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点。作者运用“棕色、白色、灰色金黄色”等一系列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出了海滨之美;以总起句的方式概括了小城庭院、公园、街道的特点。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带入文字勾勒的画面,从而了解课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以及这些景色的特点,体会总起句的作用,进而积累语言,仿照课文练习表达。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加强学生自主阅读实践活动,加强对写景状物这一类文章特点的感悟,进一步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按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表达方法。 1.认识本课“滨、鸥”等11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臂”,会写“灰、渔”等13个生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6个词语。2.结合插图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3.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4.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的场景及其特点,从中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教学难点:能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课时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第17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第17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

    《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途径天门山时看到天门山的壮阔美景而诗兴大发,即兴所作。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后两句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晴姿和雨姿的美好奇妙,?“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诗的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独出心裁的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3.通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诗意与意境,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4.通过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教学重点: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2.教学难点:体会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课时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教案

    《大自然的声音》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声音写得非常鲜活,妙趣横生,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借助课文优美的句子走进大自然,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馈赠,语文要素之一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文是一篇浅显易懂、优美生动的散文。这篇文章应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激情,在读中体验、品味。 1.会认“妙、奏”等9个生字,会写“演、琴”等13个生字,掌握课文相关词语。2.正确、流利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3.能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了解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1.教学重点:能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了解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2.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2课时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第27课一个粗瓷大碗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第27课一个粗瓷大碗教学设计教案

    《一个粗瓷大碗》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围绕“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把小通讯员盛给她的高粱米饭倒进病号灶的锅里,和战士们一起喝野菜粥;把小通讯员给她找的用来吃饭的碗又一次丢掉了的故事,表现了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高贵品质。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时可带着问题默读,边读边思考,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本文时,要由浅入深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还要提示学生,默读时,没读懂的地方标记下来,可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也可以读完之后和同学一起探讨。 1.认识“陈、曼”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围绕“粗瓷大碗”发生的故事。3.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心情、品质。 1.教学重点: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围绕“粗瓷大碗”发生的故事。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赵一曼的高贵品质。 1课时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3《集合的运算》优秀教案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3《集合的运算》优秀教案

    集合的基本运算(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集和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2)能够使用Venn图表达两个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像对抽象概念理解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体会类比的作用 。 (2) 进一步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化表示问题的简洁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并集与交集的含义 。 教学难点: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4《充要条件》优秀教案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4《充要条件》优秀教案

    学科数学 课 题 1.4 充要条件班级 人数 授课时数 2 课 型 新授课 周次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的 知识目标: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讨论分析,加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教学难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教 具 教 后 小 结 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有关知识; 是否能利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 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存在哪些问题。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2.3《一元二次不等式》优秀教案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2.3《一元二次不等式》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2、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教学重点】1、 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难点】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设计】 1、从复习一次函数图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入手;2、类比观察一元二次函数图像,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3、加强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² 复习回顾1、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填写下面表格: △>0 △=0△<0y=ax²+bx+c (a>0)的图像ax²+bx+c=0 (a>0)的根有 2 个根有 1 个根有 0 个根2、观察二次函数y=x²-5x+6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当y=0时,x取什么值?(2)二次函数y=x²-5x+6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什么?(3)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总结:由此看到,通过对函数y=x²-5x+6的图像的研究,可以求出不等式x²-5x+6>0与x²-5x+6<0的解集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2.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优秀教案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2.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含绝对值不等式或的解法;2、了解或的解法;3、通过数形结合的研究问题,培养观察能力;4、通过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学习,学会运用变量替换的方法,从而提升计算技能。【教学重点】(1)不等式或的解法.(2)利用变量替换解不等式或.【教学难点】 利用变量替换解不等式或.【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教师 行为学生 行为教学 意图 *回顾思考 复习导入 问题 任意实数的绝对值是如何定义的?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解决 对任意实数,有 其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实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拓展 不等式和的解集在数轴上如何表示? 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知,方程的解是或,不等式的解集是(如图(1)所示);不等式的解集是(如图(2)所示). 介绍 提问 归纳总结 引导 分析 了解 思考 回答 观察 领会 复习 相关 知识 点为 进一 步学 习做 准备 充分 借助 图像 进行 分析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1《实数指数幂》优秀教案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4.1《实数指数幂》优秀教案

    课题名称4.1实数指数幂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13机电1课题序号 授课课时第 到 授课形式启发、类比使用教具课件教学目的1.识记n次方根的概念,能区分奇次方根、偶次方根和n次根算式根。 2.能描述分数指数幂的定义,会进行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 3.识记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会进行简单的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教学重点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实数指数幂的综合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实数指数幂的综合运算更新、补 充、删减 内容无课外作业 1.P 96 习题。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实数指数幂 概念 思考交流 例题 课堂小结 问题解决 练习 教学后记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5.6《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优秀教案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5.6《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优秀教案

    创设情景 兴趣导入问题 观察钟表,如果当前的时间是2点,那么时针走过12个小时后,显示的时间是多少呢?再经过12个小时后,显示的时间是多少呢?.解决每间隔12小时,当前时间2点重复出现.推广类似这样的周期现象还有哪些?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概念 对于函数,如果存在一个不为零的常数,当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并且等式成立,那么,函数叫做周期函数,常数叫做这个函数的一个周期. 由于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对,恒有,并且,因此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并且 ,, ,及,,都是它的周期.通常把周期中最小的正数叫做最小正周期,简称周期,仍用表示.今后我们所研究的函数周期,都是指最小正周期.因此,正弦函数的周期是.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图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你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2、问: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2篇

    D、师:通过刚才摸球,你认为我们能摸到黄球吗?(能)一定能摸到黄球吗?(不一定)也就是说我们摸到的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板书:可能)3、超级竞猜:出示挂图,学生抢答。(课本105页例1)三、拓展应用1、师:在我们生活中同样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这些表示可能性的词语来表述。2、完成例2。(1)出示挂图,小组讨论。(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评价,你想说哪一幅图的内容就说哪一幅。3、你还能用这些词来说说生活里的事吗?先和同桌交流,然后组织汇报、评价。4、游戏:在三叠卡片中各选一张,按排列顺序组成一句话,说一说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5、作业:在书上完成108页第1、2题。四、总结全课1、师: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2、小结:生活里可能性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可能会发生,有些事情不可能会发生。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找一找生活中的可能性。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2篇

    教学内容:口算乘法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6×48×59×77×56×89×7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1、教学p68的主题图。(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科书p68中情境图。思考:①、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②、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3)、各小组代表汇报。(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5)、师: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1)、学生汇报。(略)(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2篇

    教学目的: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过程: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第3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收集类似的信息。第4、5题,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第6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第7题,事先让学生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想办法把它们开始和结束的时刻都记录下来。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案3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案3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老师漂亮一点呢还是喜欢老师丑一点?生:大多数的小朋友说喜欢老师漂亮。师:那你们帮助老师打扮打扮。我最喜欢红色体恤和这三件下衣,到底怎样搭配最漂亮呢?请小朋友们给老师出出主意。小朋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师:谢谢。你们的建议都不错。那我这一件上衣、三件下衣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老师接着问:那我有两件上衣、三件下衣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有说4种、有说5种、也有说6种的,到底有几种呢?(二)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试一试师:请同学们也试着想一想,如果你觉得直接想象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卡片摆一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2.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了,有的漏写了。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建议: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类推,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们有必要对万以内数的认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如可采用口答形式复习数位顺序及各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对于万以内数的读法,可以出示一组数据如:2005年路桥区前两个月共实现农林、渔业总产值17013万元,其中农业产品6383万元,林业产值94万元,渔业产值7560万元。在对万以内数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出示第2页主题图,让学生读一读画面上呈现的6个大数,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身边听到,看到的大数。在这环节中我们就让学生凭着自己的理解运用旧知识去读数。这里学生肯定会造成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入新课教学。新课时可以按以下环节进行:1、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后,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四、全课总结[设计意图:通过电教媒体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心理和生活中喜欢做游戏的特点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并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第十五课时: 生活中的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页、第57页、第87页“生活中的数”。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创设生活情境,在现实世界中寻找生活素材,成功地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他们熟悉的生活空间。然后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猜一猜、算一算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思考等多种实践活动,积极性非常高。可以说,我在围绕“数与生活”这一中心设计教学活动时,也在积极地进行构建“生活数学”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尝试。

上一页123...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