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北师大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1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租船》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租船》说课稿

    3、教学目标:(1)能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3)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4、教学重点:解决有关“有余数除法问题”的简单实际问题。5、教学难点: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对余数的“取”与“舍”的问题,即对于商的“进1法”和“去尾法”。【教法学法】教法: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知识的引路人,在教学设计中,正确理解新教材,抓住新教材特点,进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师生互动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提高参与探索的欲望。学法:1、指导“探索实践”。让学生在探索、研究活动中感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对于商的“进1法”和“去尾法”。2、引导“思”鼓励“问”。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思考,大胆质疑,不断创新。

  • 中班数学:拼图形课件教案

    中班数学:拼图形课件教案

    活动准备各种图形片,记录纸、笔。活动过程1、找图形(把各种颜色、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片放在一起)(1)一组拿红色正方形,第二组拿绿色长方形,第三组黄色三角形,第四组蓝色圆形,第五组红色梯形,第六组绿半圆形,看看哪组拿得又对又快?(2)请每组幼儿分别拿5个红圆,6个黄正方形,8个绿梯形、7个蓝三角、4个红半圆。每组一个幼儿在按要求拿的时候,其他幼儿在该幼儿拿好后要帮他数一数,看他数得对不对?(幼儿积极性很高,动作较快,也有一个组总是在最后,可组里的成员都在帮忙,帮着找图片,帮着数图片。)(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本班有这学期新来的幼儿,有的幼儿照着图形会找出同样的图形来,但如果老师叫他自己拿一个图形来,可能要找半天,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会混洧,梯形也不能很快找出来。通过这两个操作活动,一是帮助幼儿复习图形,二是帮助幼儿复习正确地数实物。)2、拼一拼,说一说,记一记。教师为幼儿提供图形片,老师说一个东西,让幼儿来拼,拼好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拼的?每种图形用了几个,记录下来。(1)请幼儿拼一个小人。我在巡视的时候,有个叫王志鹏的孩子对我说:“老师我拼了一个女的。”我当时只是看了一下,随口说了一声“不错”,但心想:为什么是女的?随后又去看其他幼儿拼的情况,这时由于受王志鹏小朋友的启发,我注意看其他孩子的,发现了孩子们拼的小人各有不同,全班只有几个孩子和别人拼的是一样的,其他都不相同。拼好后,我就先请王志鹏说一说,他是怎么拼的?王志鹏说:“我用圆形拼了这个女孩子的头,用正方形拼了她的身体,用长方形拼了她的手,用梯形拼了她的裙子……”张洁说:“我也拼了一个女孩子,是圆形拼了她的头,三角形拼了她的手和身体,梯形拼了她的裙子,腿被裙子挡住了。”也有好多是拼的女孩子,但他们不是体现在裙子上,而是体现在头上,如赵磊用两个半圆拼女孩子的辫子,冠晔是用两个圆拼了辫子……(就拼一个小人,幼儿就用不同的图形拼出了不同的女孩子而且每个孩子都能把自己拼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如果孩子不说给你听,你可能粗看一下还不能明白,但经孩子这么一讲解,当时真是恍然大悟,正如瑞吉欧所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

  • 中班数学:“拼图形”课件教案

    中班数学:“拼图形”课件教案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片,记录纸、笔。活动过程:1、找图形(把各种颜色、形状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片放在一起)  (1)一组拿红色正方形,第二组拿绿色长方形,第三组黄  色三角形,第四组蓝色圆形,第五组红色梯形,第六组绿半圆形,看看哪组拿得又对又快?  (2)请每组幼儿分别拿5个红圆,6个黄正方形,8个绿梯  形、7个蓝三角、4个红半圆。每组一个幼儿在按要求拿的时候,其他幼儿在该幼儿拿好后要帮他数一数,看他数得对不对?(幼儿积极性很高,动作较快,也有一个组总是在最后,可组里的成员都在帮忙,帮着找图片,帮着数图片。)  (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本班有这学期新来的幼儿,有的幼儿照着图形会找出同样的图形来,但如果老师叫他自己拿一个图形来,可能要找半天,特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会混洧,梯形也不能很快找出来。通过这两个操作活动,一是帮助幼儿复习图形,二是帮助幼儿复习正确地数实物。)

  •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参与实践,充分体验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重,请出4个体重大约25千克的同学站在一起。算一算4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再推算一下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讲述:为了简便计算1000千克,我们把1000千克规定为1吨。吨也可以用英文字母“t”表示。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我们教室里的桌、椅、书本等,你认为用吨做单位合适吗?你认为多少张桌子或者椅子合在一起大约重1吨?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问: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用吨做单位的?学生举例。讲述: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时,通常用吨做单位。练习:1棵白菜重1千克,( )棵白菜重1吨。 1袋大米重100千克,( )袋大米重1吨。 1头奶牛重500千克,( )头奶牛重1吨。 1桶油重200千克,( )桶油重1吨。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课前准备:实物或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出示玩具汽车,学会观察物体第一步:1、观察玩具汽车,学生分别站在汽车侧面和后面两个不同的方向观察。2、分别把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对着全班,让学生说一说这是谁看到的?3、小结: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时,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 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 说课稿

    (二)师生互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长方形、正方形、等)亲自动手实践,摸一摸、看一看,并在纸上描画这些物体的面,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画得最好。2、分组讨论,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展示作品,根据学生的交流,师生共同得出结论,长方体画出的是长方形,正方体画出的是正方形,三角锥画出的是三角形,圆柱画出的是圆。4、联系生活说一说,清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三)巩固练习用准备好的学具(若干个)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拼得图案最多最美。1、小组活动。2、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3、小组评价,选出优胜品。师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分析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二)归纳小结。设问:今天学了什么?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怎样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新课后的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形成完整认识。)现在能把两侧大小不同的蝴蝶图画成一模一样吗?(教师拿着新课引入时的不对称的蝴蝶图)(前后呼应,解答课前疑难,目的是检查学生活用知识的情况。)全课小结:这节课,我通过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附板书设计:轴对称图形如果一条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纵向复式条形图说课稿3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纵向复式条形图说课稿3篇

    二、说教法从教学内容来看,统计教学以探究研讨法为主。如设计中进行下个月进货的决策时,对已有的销售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外,其结果能对下一步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从教学对象来看,小学中年级多用引导发现法、尝试教学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社会问题也会越来越好奇和关心,因此素材的选择加强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如设计垃圾调查与研究等题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等社会问题任何一节数学课都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如谈话法、讲解法等的有机结合!三、说学法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观察、猜测、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合作能力。因为是统计课,课前要去收集、整理实例,为课内互相交流积累素材。四、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复习旧知学校要购买一批体育器材,现在要调查同学们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出示402班学生的纵向单式统计图情况。之后收集、整理、绘制本班学生的统计情况。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更大的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更大的数》说课稿

    1、教材简析本课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以及亿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技术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写亿以内的数。2、教学目标(1)、是学生能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并了解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为一级。(2)、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自爱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3)、了解一些科普知识,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3、教学重难点: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二、说教法和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设法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说课稿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导”的位置上,放手让学生说,最后总结出,解决这个问题,重点要理解问题的实质含义:究竟是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本环节的设计既拓宽了解题思路,又锻炼了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抽象概括能力。(五)巩固拓展:实战演练,我最棒!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兼顾了习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练习,以求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形成技能。(六)课堂总结通过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达到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梳理与整理,进一步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总之,本节课教学活动我力求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三)》说课稿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个实际问题,并增加了一个估算的要求,让学生先估一估再计算。接着教材中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思考“比八月份节约了”是什么意思?在线段图中,隐含着题目中最基本的等量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最后验证估算的结果。在开展教学时,注意下面几个方面。一是估算意识的培养。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分数中的估算要比整数、小数的估算难把握一些,教学时,让学生结合问题情境进行估算,关键是让学生体会估算要有依据。二是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教学时,可以让师生交流画图,试着分析数量间的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接着进行变式练习,把题目中的“比八月份节约了”改写成“比八月份增加了”,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利用知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让学生再次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三是注重对估算结果进行验证。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3-74页的内容及相应的习题。(二)、教材所处地位及作用“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课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是先出示水果卡片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数一数,图中有些什么?有多少?并且通过这个情境图让学生明白数数是按顺序点着数。第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数一数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组成、数的顺序及大小。第三,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三)、教学目标:1.常识技巧目的:通过《11-20各数的意识》的教养,学生应当取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

    3、概括百分数的意义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互相合作交流你感受到,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吗?请你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合作交流一下。(在充分的表述对百分数的意义认识基础上,由生活信息概括提炼出的百分数的含义)4、教学百分数的读写法百分数的读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重点介绍%的写法。教师出示带有情境的一组百分数数据信息,先让学生自读,再提问:读了这些数据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了解到百分号前面的数可以是整数、小数,可以比100大可以比100小,完善对百分数的认识,同时也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通过数据说说自己的体会,得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爱护环境的教育。5、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区别这是教学中的难点,纯语言的表达过于抽象,也不利于理解。因此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通过练习的形式解决。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三)》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三)》说课稿

    三、巩固应用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习题,内容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感,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第一个层次(基础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中“试一试”的第一题,让学生根据情境中的信息,比较两题之间的异同,独立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加深对百分数问题的理解。第二个层次(综合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中“练一练”的第1、2、4题,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寻找等量关系,然后列方程解答。引导学生将题中的“二成”转化为百分数。第三个层次(提高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中“练一练”的第5题,鼓励学生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并解答,培养学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四、总结评价1、学生归纳总结在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地方要提醒同学们注意。2、师作适当的补充和评价。此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历一次再学习,再巩固的过程。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四)》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四)》说课稿

    1.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篇不仅很快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课的开始,我设计了王叔叔的例子.我的话语一落下,同学们就纷纷举起了手,发表自己的看法。首选的办法就是存银行,并且说出储存银行的好处。一是可以获得利息增值;二是可以支援国家建设。学生了解了储蓄的意义,从而引出课题,使他们感到要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2、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3、积极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学会把课本中的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存款中的有关计算利息,本金、利率等知识了解的同时,也能结合学习中的体验开展实践交流活动,形成良好的消费观,也能把储蓄、纳税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二)》说课稿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本节是新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2、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课,是在学生学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基础上学习的,是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推广,也是在学生学会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以及简单两步计算问题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较复杂“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是后续学习整、小、分数混合运算及其简便运算,学习复杂分数应用问题的基础。3、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习完分数混合运算(一)之后学习,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4、学习目标:(1)、通过解决“成交量”的问题,呈现不同解题策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一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并学会解决方法。(2)、通过画图正确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尤其是帮助理解“1+1/5”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画图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一)》说课稿

    二、教法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我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再组织讨论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3、对问题的解决加以解释,即航模小组有3人。三、学法通过本节教学,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习惯。四、教学程序(一)谈话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复习旧知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搭积木》说课稿2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搭积木》说课稿2篇

    (二)探究新知1.教学课本70页“说一说”。(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探究13+2的计算方法教师搭积木演示,学生利用计数器动手操作(2)引导学生探究18-2的教师方法教师搭积木演示,学生利用计数器动手操作(3)教师小结优化算法。2.反馈练习课本第70页“试一试”和“说一说”。(学生在书上和草稿本上完成)(三)课堂总结(四)课堂作业(学生在书上完成)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通过搭积木的情景让学生仔细观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玩中也能学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学生没有准备积木,我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拨一拨、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的角度理解计算的方法,通过计算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为了照顾几个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课堂进度稍慢,没能满足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所以,自我感觉课堂效过良好,但是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不充足。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只小鸟》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只小鸟》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本教学内容是进位加法第三节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了10以内的加法以及简单的10加几的运算,并且有学习9加几和8加几的基础。本课教材在创设“有几只小鸟”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学习7加几的多种计算方法,然后安排了练一练,让学生在兴趣中用所用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发展思维。二、教法与学法: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经验,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算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多样性。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小猫》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小猫》说课稿

    (3)学生根据展示的作品,汇报设计过程。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设计过程。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展示作品,让学生体会图形变化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三)、总结提升、质疑问难。通过本节课的探究,你一定收获颇丰,谁愿意告诉老师,这节课你的学习收获?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小结这节课的知识点,巩固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四)、课堂检测(课件出示)1、请说出下图的各个动物馆的位置。2、判断题:3、选择题: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检测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五)、课外拓展延伸。(1分钟)生活处处有数学,生活中也有很多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现象,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课件播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的例子)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发现数学的美。

上一页123...394041424344454647484950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