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乌夏克木卡姆》(选段)教案

  • 《半个月亮爬上来》教案

    《半个月亮爬上来》教案

    详细过程:(一) 介绍新疆歌曲节奏、旋律提问引导学生,与学生互动,具体如下:1、提到新疆、新疆人大家有怎样的印象?设想回答:能歌善舞、沙漠、羊肉串均可。2、住在新疆的少数民族有哪些?设想回答:维吾尔。只有维吾尔吗?还有其他民族吗?设想回答:塔吉克、哈萨克。3、新疆人能歌善舞,有那首新疆歌曲给大家留下过深刻印象?能否哼唱?设想回答:学生积极参与。4、让学生从老师将哼唱的歌曲众分辨出那首是新疆民歌。(准备《十大姐》、《城墙上跑马》、《石榴青》、《绣荷包》、《芦柴花》、《森吉德玛》等不同民族、各种风格的曲子让学生听辨选择。)

  • 《G弦上的咏叹调》教案

    《G弦上的咏叹调》教案

    《G弦上的咏叹调》是创作于1729-1731年的管弦乐作品。后经小提琴家威廉米改编,主旋律完全在小提琴G弦上演奏,因此得名。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同作曲家亨德尔和D.斯卡拉蒂齐名。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 《六月——船歌》教案

    《六月——船歌》教案

    教学过程:1、钢琴准备练习弹奏《哈农钢琴练指法》的第1条、第38条练习,要求学生弹出富有歌唱性的音色,第38条音阶准备练习中,弹出歌唱新的上行、下行的音阶。2、导入新课:《六月—船歌》已经基本练习过了,由学生向老师总结一下关于已经掌握的《六月—船歌》的相关知识内容。3、教师补充学生的总结,并注意指导学生对作品整体形态的把握。阐述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弹奏一遍《六月—船歌》,并和学生一起描述作品刻画的画面:夏日的夜晚乘小舟荡漾在微波上,沉浸在幸福中,敬请享受大自然的恩赐。4、弹奏的触键要领:演奏时要首先做到将旋律从心底悠然自得的歌唱出来,努力通过指尖控制键盘,手指尽量贴键,力量要从一个指尖转移到另一个指尖,用这样的方法把旋律线条从“指尖”流出来,同时要学会聆听,善于分辨弹出的声音是否达到如歌的地步,是否表达出要创造的意境。

  • 《半个月亮爬上来》教案

    《半个月亮爬上来》教案

    一、介绍一般新疆歌曲节奏,旋律特点要求学生熟悉。二、教师播放课前准备好的音乐让学生听,形成初步的印象。三、视唱歌曲:  (1)板书歌曲中难点节奏,教师与学生同打。  (2)打开书,试打全曲节奏,采用分组轮打、接龙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  (3)视唱歌曲旋律,采用小组接龙方式使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4)如有时间,把歌词打带入其中。四、填词教学。

  •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发展,曲调流派纷呈,风格各异。近40多年来,评弹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传统书目得到整理提高,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书目陆续涌现,中篇和短篇等新的演出形式日臻完善。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

  • 《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教案

    《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教案

    《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这段曾经风靡全国的唱腔采用的是“喇叭牌子”。传统中这个曲牌用唢呐伴奏,唱词虚词衬字多,曲调简单粗糙。 初排《刘巧儿》时这段唱曾遭到非议,徐文华在几种板式都不理想的情况下,提议用这个曲牌,节奏跳跃灵活,但由于旧评剧中此调比较庸俗,所以要推陈出新。 经改革后的这段“小桥送线”,其前半段,伴奏乐器中去掉唢呐,改为弦乐,细腻传情;过门也变化得长短灵活;演唱时也去掉不必要的衬字;后半部有数板,半说半唱,用高低木鱼和三弦衬托;最后几句对桥下景色的描绘与人物此时的心境融合起来,传神传情。

  • 《斯卡伯勒集市》教案

    《斯卡伯勒集市》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天籁之音”吗?在2008年奥运会上,《我和你》的女声演唱者莎拉·布莱曼,她的声音就被称为“天籁之音”。今天我们来欣赏她的一首歌曲。二、新课教学1、播放《斯卡伯勒集市》初次聆听,谈谈你的感受。2、简介歌曲来源及故事背景《斯卡伯勒集市》原本是一首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民歌,1965年,保罗·西蒙碰巧学会这首歌的旋律,于是加工成了现在的“斯卡布罗集市”,并成为永恒的畅销金曲。这首歌是美国六十年代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电影、1968年奥斯卡获奖片《毕业生》中的主题曲。3、介绍歌手4、对比两个版本的《斯卡伯勒集市》三、结束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电影《毕业生》,从而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 《前门情思——大碗茶》教案

    《前门情思——大碗茶》教案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体验并模仿北京曲艺音乐韵味的基础上,表现出远方游子归故里时的爱恋之情。2、乐于了解三种北京地区曲艺的发展历史、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进而关注民间曲艺音乐的发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体验通过观看视频、聆听范唱、学唱部分段落、品味韵味儿、对比探究,鉴别地学习曲艺音乐的过程;2、进一步掌握通过模仿和对比来学习歌曲中独特韵味的方法。(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随着音响演唱《前门情思大碗茶》。2、初步了解几种曲艺形式的艺术特点及其代表艺术家;3、辨别几种不同的北京地区曲艺形式。

  •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教案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教案

    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当你看到某篇文章或某个诗时你如果想理解作者的感受就必须要知道作者所处的意境,还有作者的经历。 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首乐曲,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莫扎特。 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Mozart),1756年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1791年12月5日在维也纳去世。他是音乐史上罕见的奇才。莫扎特3岁开始学习钢琴,4岁时对一般的乐曲只要弹几遍就能背诵,5岁便开始作曲,6岁和姐姐一起跟随父亲到欧洲各国旅行演出,轰动了欧洲,被誉为“音乐神童”。他的父亲奥波德是那座城中宫廷大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个作曲家。他的母亲也酷爱音乐,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有很多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的第7个孩子;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终年35岁。其中最出名的乐剧是《安魂曲》 和《唐璜》和《魔笛》。

  • 《G弦上的咏叹调》教案

    《G弦上的咏叹调》教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宣布上课。2、面带微笑问好:同学们好!二、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典音乐的历史长河里,美妙的乐章不胜枚举,有的曲子愈久愈甘醇,雅俗共赏,今天我们介绍一首乐曲。三、欣赏音乐。1、播放音乐(第1次听),直接从聆听入手,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静静思考是中国乐曲还是外国乐曲、什么乐器?2、提问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你对它有哪些了解。3、看幻灯片介绍乐曲作者巴赫的成就和成长故事。四、欣赏分析。1、教师分段欣赏讲解该曲,启发学生画出每段的旋律线。2、通过分析力度变化,音色特点,得出乐曲所表达情绪特点。五、总结下课。

  • 《儿行千里母担忧》教案

    《儿行千里母担忧》教案

    教学流程:一、导入。导入:京剧是在北京形成发展起来的在全国具有很高的影响力的剧种之一,京剧中的角色叫行当,请欣赏几句京剧唱腔,结合以前学过的只是,判断这几段唱腔分属哪些行当。二、体验交流:学唱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剧情介绍:以人物及人物介绍。儿行千里是京剧三家店中秦琼的一段唱腔讲述的是,秦琼自二贤庄投宿皂角林被疑为响马失手杀人发配登州。路途之中思念亲人所唱。三、学唱。学唱京剧《儿行千里母担忧》前半段。师生共同找出唱段中的“上口字”。将------身来来至大街-----口。老师带领学生读标准字。全体完整朗读歌词。发声练习。四、结束本课。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进行欣赏并思考分析,从视觉上和听觉引导学生尽快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完成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京剧字正才能腔圆,念准字是基础,上口字和普通话咬字是不一样的,这样为下一段的学习做下铺垫。为了加深印象回去找关于京剧的有关视频进行聆听。

  • 《洪湖水浪打浪》教案

    《洪湖水浪打浪》教案

    《洪湖水,浪打浪》这个唱段是这部歌剧中唯一的一首抒情歌曲。选自歌剧的第三场”搜湖”。剧情发展是这样的:清晨,迎着冉冉升起的红日,脚踏洪湖万顷碧波,韩英与秋菊一起划船到芦苇深处去找战友。情不自禁地唱出“洪湖水,浪打浪……”借以抒发赞美故乡,憧憬未来的情怀。这首歌先由韩英独唱,而后是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这首歌富有浓郁的湖北地方风格。它的原始素材是湖北民歌《襄河谣》,原民歌是四个乐句的乐段结构,经过曲作者精心构思,变化、发展、引申,谱成了这首变化再现的三段体结构的歌曲。歌曲的第一段A是起、承、转、合的四句体单乐段。第四乐句(合句)采用戏曲拖腔的手法将乐句扩充为三小节,这样既突破了乐段的方整性,又增强了乐段的收束感。歌曲的第二段B是对比段,由三个乐句构成,属于非常规乐段。B与A的对比是多方面的,包括节拍、演唱形式、节奏、句式等。结尾句中使用了第一段的拖腔,在变化中求得了统一。歌曲的第三段A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前两个乐句的旋律仍是完全再现,真正的变化再现是第三、第四个乐句,这里不仅旋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还伴有乐句结构的扩展:由于歌词的内容和句式的变化,以及情感表达的需要,第三乐句扩展为3小节;第四乐句扩展为6小节。最后结束句的拖腔仍然回到A段的音调上,体现出了再现的意义。也表达了歌中主人公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教案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教案

    教学目标:1、运用歌声和竖笛演奏,更深地体会这首世界名曲的委婉情绪,透过优美的旋律,感受人们对花开花谢,沧海桑田的人格化寄托,更好地体会歌曲的情感和内涵。2、通过学唱歌曲,采用聆听、体验、分析、师生互动的形式,更好地引导学生分析旋律的乐句和音乐情绪。设计意图:本课教学主要运用不同版本的音乐欣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世界人民对这首歌的喜爱。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是吹准第三乐句的切分音节奏和变化音“#5”。教学过程:学习爱尔兰民歌《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个不同版本的歌曲,它们所表达的音乐情感有何异同?1、欣赏女声二重唱《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怀念友人)2、欣赏德国电影《英俊少年》中的主题曲《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怀念母亲)3、导入主题:学习《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学生用“LU”轻声哼唱旋律,并学唱歌曲和乐谱。4、分析乐句结构:(A A B A)分成四个乐句。典型的欧洲音乐风格特点。教师弹奏《故乡的亲人》进行对比分析音乐结构。

  • 《共青团员之歌》教案

    《共青团员之歌》教案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导出:1、范唱《共青团员之歌》,介绍作品引出课题。2、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人物、鼓励学生学习其爱国精神。3、范唱歌曲、出示目标。二、导学达标:1、视唱旋律:分句教学法1)句一气呵成;2)变化重复;3)舒展、大跳、更抒情;4)显示出调性;5)细腻深情。分句交替、连接习唱并作轮翻练习。2、歌唱教学:(1)诵读歌词;捕捉主题。(2)部分学生分句唱谱;部分学生分句唱词。(3)曲词分声部同时视唱,并作交替声部练习。矫正、补偿,并作发声练习。三、艺术化处理:习唱与指导:1、严格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2、把握进行曲风格。3、演唱情绪要激昂振奋,声音要坚定饱满,以体现当时青年的信心和力量。

  • 《我正在城楼观风景》教案

    《我正在城楼观风景》教案

    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二、导入新课。1、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生:京剧。2、师:对了。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例如: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性,并请学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专门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的戏台。三、欣赏《我正在城楼上观山景》。1、同学们应该都看过《三国演义》,这篇戏曲正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诸葛亮驻西城,闻听司马懿乘胜攻取西城,万分危机中,以空城计惊退司马懿的故事。同学们如果觉得自己对这个故事特别熟悉的话可以站起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跟我们分享一下这个故事。2、对比这首曲目,大家可有学的比较好的京剧段子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3、拓展(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 《我的未来不是梦》教案

    《我的未来不是梦》教案

    教学过程:一、教师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梦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你的美好梦想吧。2、教师小结,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我的未来不是梦》。二、歌曲学唱:1、聆听范唱,教师课件出示思考题: A、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B、这首歌曲运用了什么样的演唱方法?2、教师播放范唱,指导学生思考。3、学生回答思考题,教师总结通俗歌曲的演唱特点:通俗唱法也称为流行唱法,具有通俗性,自娱性等艺术特色。擅长抒了以个人为主体的内心情感。通俗作品通俗易懂,风格轻松愉快,活泼新颖。多用自然嗓音,音域一般不宽,吐字清晰,亲切随意。4、出示乐谱,指导学生看谱,强调歌曲结尾部分的演唱方法。5、复习弱起节奏和弱起小节知识,找出曲谱中弱起小节,划拍指导学生准确起唱。6、播放现场演唱视频,观看中要求学生注意弱起小节和二分休止符以及多处有休止符地方的演唱方法。7、教师小结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8、随伴奏演唱,出现问题教师进行个别纠正。

  • 《劳特布鲁嫩的约德尔》教案

    《劳特布鲁嫩的约德尔》教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同学们今天的状态真精神,希望你们表现的也会同样精彩。)二、导入师:同学们,你们都听说过瑞士,那有谁知道瑞士有哪些美丽的地方呢?(学生讨论回答。)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发源于瑞士的歌曲。首先让我们来聆听一首歌曲《劳特布鲁嫩的约德尔》。三、新课教学 (一)聆听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一同来听,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欢快、活泼。师:在这首歌曲的演奏形式上大家有什么发现呢?生:他们在的声音在不断变化。 师:小结,进行评价。 师:让我们再次聆听,同学们可以仔细聆听这首歌曲的表演特色?(二)简介歌曲约德尔唱法是源自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一种特殊唱法、歌曲。在山里牧人们常常用号角和叫喊声来呼唤他们的羊群,牛群,也用歌声向对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来传达各种信息。久而久之,他们竟发展出一种十分有趣而又令人惊叹的约德尔唱法。这种唱法的特点是在演唱开始时在中、低音区用真声唱,然后突然用假声进入高音区,并且用这两种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形成奇特的效果。师:让我们再来听听歌曲,看谁最能说出歌曲的音乐特点?

  • 《我的未来不是梦》教案

    《我的未来不是梦》教案

    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欣赏多首歌曲的过程中说出具有民族、通俗和美声演唱者特有的不同风格和不同的演唱特点,并能简单地模仿三种具有不同歌唱特点的歌唱。2、欣赏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时,学生能用简洁的语言归纳通俗唱法的演唱特点,并能用齐唱的方式表现这首歌曲。教学过程:1、完整地跟着音乐学唱第一遍。提问:音乐共有两部分组成,分别有什么特点?在演唱的过程中应该唱出怎样的特点?2、分段唱一唱:第一部分要注意弱起小节的节奏和每句末的延长音时值要唱足;第二部分要注意每句末的休止节奏,同时演唱方法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有平稳、舒缓的歌唱转换成有激情的歌唱,并且随着音乐的进行推向高潮!思考:在齐唱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3、再次完整地跟着音乐齐唱全曲。在学生歌唱过程中建议老师用钢琴伴奏,找一个合适学生歌唱的调式弹伴奏,杜绝用低八度歌唱。

  • 《我正在城楼观风景》教案

    《我正在城楼观风景》教案

    1、欣赏音乐:“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问学生对歌曲的感受。)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其中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歌声会把我们的思绪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动人的画面,引向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今天我们要讲的《失街亭》就是节选自第95回和96回的街亭失守及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片断。2、看课件,简介作品。引导:千百年来,三国故事,三国人物早已深入人心,深入到我们的文化生活中,试找学生举出几个例子(成语、歇后语、民俗、网络)。举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打黄盖,张飞吃豆芽、关帝庙、挥泪斩马谡。(百度搜索引擎有5190多条记录。其中有一条:苏克多次浪费绝佳机会居内什要挥泪斩“马谡。)3、欣赏京戏《失空斩》中精彩片断《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中国传统艺术中就有“失空斩”的京戏,在戏迷朋友中耳熟能详。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是联系在一起的。失是空的发端,空是失的延续,斩是失的结局,合为一体,首尾相衔。然后,让学生跟随大屏幕,阅读欣赏小说中空城计一段,旨在进一步感受诸葛亮的性格特征。把握《三国演义》的虚构艺术。4、听音乐模唱《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一)对比评价自己歌唱和聆听录音的不同感受。(二)谈对《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行腔感受和认识。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

  •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教案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教案

    教学理念:本课的音乐教学中主要围绕爱尔兰的民族音乐,有目的地选择最优秀的音乐音响作为教学研究的对象,采用“聆听”、“体验”、“分析”、“师生互动”的形式,运用歌声和竖笛演奏,更深地体会这首世界名曲的委婉情绪,透过优美的旋律,感受人们对花开花谢,沧海桑田的人格化寄托。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音乐《伦敦德里小调》进课室。导入:这首音乐运用了什么乐器?你们知道哪个国家的国徽是一种乐器的图案?(师):简介爱尔兰的传统乐器(竖琴)。二、听《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二、活动与练习:师生共同用歌声演绎这首《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三、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学唱《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让我们了解了哪个国家的音乐?(爱尔兰)它的传统乐器是什么?(竖琴)“花谢花开,沧海桑田。”我们的作曲家能够捕捉这个共通为之生死的主题,创作出朗朗上口的旋律,给予我们莫大的精神熏陶。

上一页123...474849505152535455565758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