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古代商业的发展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古代商业的发展说课稿2篇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材地位】: 本课第一目“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概述了各个时期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其艰难处境;第二目“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介绍了城市作为古代商业发展的中心在格局和职能等方面的变化;第三目“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概述了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概貌。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本课与本单元其他各部分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本课虽然不直接叙述农业、手工业的内容,但一定要以此前已经讲述过的农业发展及其特点、手工业发展及其特点为基础。 商业文明脱胎于农耕文明,同时又有着不一样的特质。在农耕文明的大背景下,商业在重农抑商的环境中仍顽强发展,不断突破,明清时达到鼎盛,呈现出中国商业文明特有的魅力。遗憾的是,没能像西方一样打开工业文明的大门。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为下一节古代的经济政策做好铺垫。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2篇

    【合作探索】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促进:经济全球化不平衡导致经济区域集团化,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制约:但经济区域集团化短期内对全球化不利。过渡:经济全球化让世界得以发展,但也有不公平的因素,那么,谁来维护公平了?二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师: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迅速;⑵关贸总协定存在许多弊端,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师: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生:①1986年: 意大利 提出倡议②1993年:乌拉圭回合谈判——把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界贸易组织③1994年: 正式决定建立WTO④1995.1.1:WTO正式开始运作师:世贸组织特点是什么?宗旨是什么?生:规范化 法制化。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说课稿2篇

    说教材(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教材在第3单元介绍了古代中国科技的辉煌。第四单元介绍世界近代科技成就,本课主要介绍了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感受中国科技古代辉煌、近代落后、现代又取得很大成就这一重要历程,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具有重要作用。(二)教学内容分析和课标要求:本课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及作用。从核研究、航空技术、农业新品种研究、计算机应用、生物技术五方面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课标对这部分知识作了如下的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绩,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根据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如下:(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建国后六十多年来所取得的科技成就;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说课稿2篇

    这是略带提高性的问题,旨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搞清这一历史问题有助于理解中西历史发展的不同。(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归纳并展示。)不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因为它们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没有产生。中国民主思想只停留在批判的层次上,并没有提出新的思想,更没有认识到人的基本权利。它没有成为主流思想,因此没有促进明清社会的转型,尚未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而启蒙思想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描绘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开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推动了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原因:(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课稿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这一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第一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基础,也是第二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这节知识的重要基础,又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基,所以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从这个地位来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2的重点内容。本节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孟德尔的探索过程由现象到实质,层层深入地展开的。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接着介绍了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然后介绍了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最后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性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与原教材比较,有了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说课稿

    四、稳态的重要意义 为什么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对机体造成危害?引导学生从细胞代谢需要的物质和条件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何预防内环境稳态失调、保持机体健康?引导学生从外界环境和机体自身调节能力两个方面去思考。即通过加强自我保健,减少外界环境变化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同时增强机体的调节能力以适应多变的外界环境。具体如何做?学生讨论,总结。1.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防治环境污染。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3.加强自我保健,为机体保持健康创造有利条件。尤其是处于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的人,更应注意自身保健,如边防战士注意保暖、炼钢工人注意降温、抗洪战士注意补充水盐等。了解这些知识后才能懂得如何关爱自身和他人。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说课稿

    一,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课程的核心是介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和其他科学理论的发展一样,不是简单的新理论对旧理论的否定和排斥,而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修正,深入和扩展.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及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大体都走过了这样的轨迹.这些应该成为处理本节教学内容的基本脉络.本节内容包括: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达尔文以后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其中重点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基础理论,也是对人们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的理论.学生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生物进化理论在达尔文之后的发展,进一步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且能够通过学习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感悟.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四章第四节《群落的演替》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四章第四节《群落的演替》说课稿

    总结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我们的努力下地球一定能为我们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这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把新知识内化为学生生活行为中的具体行动。五、说板书设计这样设计能直观形象地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利于巩固新知识。六、说作业设计1、课本P80练习——常规作业主要为巩固和落实认知目标服务。2、活动与探究以“警惕外来物种入侵”为题写一篇科普文章。——开放性作业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的同时可以相互合作通过自主学习所获得的成果经共享共同整理、归纳、分类得到一种比较完整的答案。七、说教学反思1、本节教学过程主要重视运用“动态发展观”来组织实施教学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综合利用视频、图片等直观教具动态地展示群落演替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及本质。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分别说明市场、交通、劳动力、机械和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切实地考虑,拓展学生思路。教师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知识,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D.分析教材,识别图片,理解农业地域阅读、分析教材,看图识别,研究案例《澳大利亚地混合农业生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图片展示能清楚直观地说明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生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思路。3.课堂小结:◆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课堂、巩固所学知识。4.反馈练习:◆设计意图:知识与能力强化训练,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对数的运算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对数的运算教学设计(2)

    学生已经学习了指数运算性质,有了这些知识作储备,教科书通过利用指数运算性质,推导对数的运算性质,再学习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化简求值。课程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引入,推导对数的运算性质;2、熟练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学会化简,计算.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对数的运算性质;2.逻辑推理:换底公式的推导;3.数学运算: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4.数学建模:在熟悉的实际情景中,模仿学过的数学建模过程解决问题.重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换底公式,对数恒等式及其应用;难点:正确使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和换底公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教学工具:多媒体。一、 情景导入回顾指数性质:(1)aras=ar+s(a>0,r,s∈Q).(2)(ar)s= (a>0,r,s∈Q).(3)(ab)r= (a>0,b>0,r∈Q).那么对数有哪些性质?如 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对数的概念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对数的概念教学设计(2)

    对数与指数是相通的,本节在已经学习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实例总结归纳对数的概念,通过对数的性质和恒等式解决一些与对数有关的问题.课程目标1、理解对数的概念以及对数的基本性质;2、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对数的概念;2.逻辑推理:推导对数性质;3.数学运算:用对数的基本性质与对数恒等式求值;4.数学建模:通过与指数式的比较,引出对数定义与性质.重点: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以及对数性质;难点:推导对数性质.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教学工具:多媒体。一、 情景导入已知中国的人口数y和年头x满足关系 中,若知年头数则能算出相应的人口总数。反之,如果问“哪一年的人口数可达到18亿,20亿,30亿......”,该如何解决?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2)

    函数在高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因而作为函数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从三个实例出发,引出函数的概念.从而就函数概念的分析判断函数,求定义域和函数值,再结合三要素判断函数相等.课程目标1.理解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及对应法则。2.掌握判定函数和函数相等的方法。3.学会求函数的定义域与函数值。数学学科素养1.数学抽象:通过教材中四个实例总结函数定义;2.逻辑推理:相等函数的判断;3.数学运算:求函数定义域和求函数值;4.数据分析:运用分离常数法和换元法求值域;5.数学建模: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函数概念的活动,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点: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难点:函数概念及符号y=f(x)的理解。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2)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2)

    例7 用描述法表示抛物线y=x2+1上的点构成的集合.【答案】见解析 【解析】 抛物线y=x2+1上的点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x,y)|y=x2+1}.变式1.[变条件,变设问]本题中点的集合若改为“{x|y=x2+1}”,则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答案】见解析 【解析】集合{x|y=x2+1}的代表元素是x,且x∈R,所以{x|y=x2+1}中的元素是全体实数.变式2.[变条件,变设问]本题中点的集合若改为“{y|y=x2+1}”,则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答案】见解析 【解析】集合{ y| y=x2+1}的代表元素是y,满足条件y=x2+1的y的取值范围是y≥1,所以{ y| y=x2+1}={ y| y≥1},所以集合中的元素是大于等于1的全体实数.解题技巧(认识集合含义的2个步骤)一看代表元素,是数集还是点集,二看元素满足什么条件即有什么公共特性。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音乐与影视艺术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音乐与影视艺术说课稿2篇

    一、教材地位《音乐与影视艺术》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II)第八专题中的第三节内容。音乐、影视艺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19世纪以来的音乐与影视艺术糅合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元素,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音乐、影视艺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具有重要地位。本课分三个部分介绍了19世纪和20世纪音乐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下面我就谈谈对这节课的教学思路。二、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课标的要求是: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①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二变化率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二变化率问题教学设计

    导语在必修第一册中,我们研究了函数的单调性,并利用函数单调性等知识,定性的研究了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增长速度的差异,知道“对数增长” 是越来越慢的,“指数爆炸” 比“直线上升” 快得多,进一步的能否精确定量的刻画变化速度的快慢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新知探究问题1 高台跳水运动员的速度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重心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单位:m)与起跳后的时间t(单位:s)存在函数关系h(t)=-4.9t2+4.8t+11.如何描述用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的过程中运动的快慢程度呢?直觉告诉我们,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的过程中,在上升阶段运动的越来越慢,在下降阶段运动的越来越快,我们可以把整个运动时间段分成许多小段,用运动员在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近似的描述它的运动状态。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说课稿

    二、诱变育种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出示教具或图片:一穗具有黄粒性状的玉米。问题:怎样利用现有的玉米品种培育出具有黑色性状的玉米新品种呢?2、阅读资料、讨论研究 课前布置兴趣小组同学搜集有关航天诱变育种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并且整理资料的能力,并体会科学技术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阅读生物兴趣小组课前搜集的有关航天诱变育种问题的资料及教材P100得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回答有关诱变育种的有关问题,附:设置的问题:1、 新品种中有没有产生新基因?2、空中诱发基因突变的条件有哪些?3、航天诱变育种有哪些优点?4、地面上有哪些因素可以诱发生物体产生基因突变?5、诱变育种有哪些局限性?如何克服?以航天诱变育种为典型,解决诱变育种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让学生学会对已有知识进行应用。3、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表达和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形成有关诱变育种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说课稿2篇

    (一)、教材地位: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本课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发生的巨大变化,所讲述内容对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这节课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二)、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样的要求: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林则徐被称为“开演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和90年代维新思想;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说课稿

    1、教材内容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第一节内容。本节介绍了可遗传变异的两种类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基因突变从实例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入手,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详细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意义。在阐述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时,教材用实例说明在一个足够大的群体中,即使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突变个体仍然会占有一定的数量。这个实例体现了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变”与“不变”的平衡,有助于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在基因重组部分,教材设置了“思考与讨论“的栏目,旨在让学生利用数学方法,通过计算,体会基因重组机制提供的极其多样的基因组合方式,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主要原因。正文中则简要阐述了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和意义。本节内容引导学生从分子水平上理解遗传物质如何引起生物变异的。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说课稿2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一的“表达交流”部分,有一个专题是“人性的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其中的“写法借鉴”部分列举了两则人物描写实例,并归纳出人物描写的几个要点。其训练的思路和方法是很明显的,但所列举的人物描写的实例却不够典型。而必修一第三单元正好是学习写人记事散文,其中的两篇自读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金岳霖先生》又是写人记事非常典型的文章,故而我尝试将这两篇文章作为实例和。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作指导结合起来教学。这样设计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解决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多而课时紧张的矛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人要凸显个性”。这两堂课分四个步骤来完成:一、先学习教材中关于写人方法的介绍,约15分钟;二、快速阅读第三单元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和《金岳霖先生》两篇文章,具体感受其写人的方法,约30分钟;

  •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教学设计

    4.That was an experience that frightened everyone. →That was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taking 2. being discussed 3. in the reading room 4. a frightening experienceStep 6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V-ing as the predicative动词-ing形式作表语,它通常位于系动词后面,用以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一种表示主语的特质、特征和状态, 其作用相当于形容词; 另一种具体说明主语的内容, 即主语等同于表语, 两者可互换。The music they are playing sounds so exciting. 他们演奏的音乐听起来令人激动。The result is disappointing. 结果令人失望。Our job is playing all kinds of music. 我们的工作就是演奏各种音乐。Seeing is believing. 眼见为实。Step 7 Practice1. It is ________(amaze) that the boy is able to solve the problem so quickly.2. Buying a car is simply _______(waste) money. 3. Please stop making the noise—it’s getting ________(annoy). 4. complete the passage with the appropriate -ing form.La Tomatina is a festival that takes place in the Spanish town Bunol every August. I think many food festivals are __________ because people are just eating. however, this festival is _________ because people don't actually eat the tomatoes. Instead, they throw them at each other! the number of people ________ part in this tomato fight, can reach up to 20,000, and it is a very __________ fight that lasts for a whole hour. The _______ thing is how clean Bunol is after the tomatoes are washed away after the fight. this is because the juice form tomatoes is really good for making surfaces clean!答案:1. amazing 2. wasting 3. annoying4. boring interesting taking exciting amazing

上一页123...383940414243444546474849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