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老鼠娶亲

  • 中班音乐教案:兔跳

    中班音乐教案:兔跳

    2. 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想象尝试学跳。3. 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表演的欲望,培养节奏感。准备:1. 知识准备:认识小兔的外形及生活习惯。2. 图片:小兔的一家、圆舞板。流程:引发兴趣 尝试学跳 创造性地模仿提高。

  • 中班体育教案:踢纸球

    中班体育教案:踢纸球

    2、发展幼儿单脚站立、单脚踢球、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准备 若干张废旧报纸、几个弓形门、一些细绳。 过程 1、制造纸球幼儿自己动手,把废旧报纸搓成一个个纸球,然后用细绳捆绑一下。

  • 中班《萝卜蹲》教案

    中班《萝卜蹲》教案

    1.数字游戏  训练方法  家长读一组数字,孩子在听完后写下自己听到的数字序列,或让孩子按相反的序列写出来。  例如:家长读“78963”,孩子听完之后在纸上写“78963”,或者写上“36987”。  2.听汉字训练  家长给孩子读一段短文,让孩子仔细听,并选择一个汉字让孩子记住,听完整段短文,让孩子指出短文中出现了多少次这个汉字,可以允许孩子在听的过程中用笔记,比如下面这个段例文中的“一”字,读完后让孩子说说“一”字出现了多少次?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设计意图】学习事理说明文,要让学生在自主归纳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理”这一基本特点,把握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科学方法产生自己的体会,并运用到自己的思考中。四、总结存储1.教师小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做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是科学家竺可桢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文章启发我们: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而想要探索它,就要有科学精神,扩大科学知识储备,掌握科学方法,勇于探索科学奥秘。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3)也可以用散文的形式将某一个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娓娓道来,从宏观层面追溯千年历史。2.佳作欣赏节 日在一阵阵爆竹声中,一阵阵欢歌笑语中,我们终于迎来了春节!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日子。家家张灯结彩,街面上修饰一新,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爸爸妈妈也早早地把家里布置一新,置办了年货,我幸福地眨着眼睛,穿着新衣服在大衣柜镜子前照来照去,真是美极了!大年三十,爸爸领着我把鲜红的对联贴在院门上,那喜庆的金字映衬得我家满院都生辉了。最温馨的是除夕晚上,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香气四溢的年夜饭,看着异彩纷呈的春晚节目……心中感到是那样的温暖。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结束这节课,我心里很轻松,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感觉到:说明文很单调、枯燥不生动。而本节课学生与我配合得非常好,原因是我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几幅画面,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所讲的内容中,并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为物候现象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更多地去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在初读课文的时候,我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在分清举例说明的方法时,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在细读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方法,还重点品味第一段的生动语言,在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时,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导入,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两点情况。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语言简明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语言简明教案

    师小结:以简代繁,是让语言简明的又一方法。除了常用的人称可以替代,还可以对不必要的具体内容进行概述,以达到简明的效果。替代的词句要巧,既要简洁,又不能改变原意。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语言简明的另一种方法:“语言简明”的方法:④巧用替代法——善于概括,巧用指代。师补充:汉语是一种非常丰富的语言,它的许多表达形式都是以简明为原则而形成的,像成语、简称、紧缩句、合说等。我们在运用语言时,可以适当地选用这些表达形式,使语言达到简明。需要注意的是,简明与否不能单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要从语言表达的需要出发,当简则简,当繁则繁。不能为了“简”而影响“明”,甚至让人产生误解。归纳这节课的学习要点,让学生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语言意识并参与写作实践,学以致用,训练使语言“简明”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地球一小时 活动》教材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地球一小时 活动》教材教案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地球一小时在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活动由来:“地球1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1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这是一项全球性的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首次在悉尼倡导之后,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大家都来参加这个活动。[1] “地球1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展开,一下子吸引了超过220万悉尼家庭和企业参加;随后,该活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席卷全球。在2008年,WWF(中国)对外联络处透露,全球已经有超过80个国家、大约1000座城市加入活动。2013年,包括悉尼歌剧院、帝国大厦、东京塔、迪拜塔、白金汉宫在内的各国标志性建筑也在当地时间晚八点半熄灯一小时。[2] ,其中包括巴勒斯坦、法属圭亚那、加拉帕戈斯群岛、卢旺达、圣赫勒那岛、苏里南、突尼斯等首次参与“地球一小时”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北京鸟巢、水立方、世贸天阶等标志性建筑同时熄灯,同一时段,从上海东方明珠到武汉黄鹤楼,从台北101到香港天际100观景台,中国各地多个标志性建筑均熄灯一小时,全国共有127个城市加入“地球一小时”活动。

  • 大班体育教案: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设计—跳竹竿

    大班体育教案: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设计—跳竹竿

    二、活动目标:1、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3、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三、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观看过录像物质准备:人手一根纸棒(长度为1米)。录音机,磁带。四、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幼儿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导语: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 “坐马车” )反思: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2、基本部分:(1)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导语:纸棒可以和我们玩坐马车的游戏,还可以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四散游戏)队形:两路纵队(见附图)(2)学习“跳竹竿”游戏A、讲解游戏玩法导语:刚才小朋友用纸棒玩了许多游戏,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用纸棒玩一个新游戏——跳竹竿,这个游戏可以三个或四个小朋友一起玩,其中两个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对面跪下,用竹竿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小朋友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小伙伴一起试一试。队形:梯形队(见附图)(3)幼儿自由组合尝试玩“跳竹竿”游戏队形:四散(4)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合作、交往方面)导语:你刚才和谁一起玩的?你们是怎么跳竹竿的?队形:梯形队(见附图)(5)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戏,师生共同参与。

  • 大班健康活动——《尖利的物品》课后反思课件教案

    大班健康活动——《尖利的物品》课后反思课件教案

    2、学习使用剪刀、筷子、笔、刀、游戏棒等物品的正确方法。 这节课我共分四方面来进行教学,首先让幼儿观察了解尖利物品,知道名称,了解它的用途。因为幼儿的人数较多,怕在分组活动中出现意外,所以我只准备了一份的物品让幼儿进行观察,课堂的秩序较好。在出示物品时,幼儿都能积极的举手告诉我这些物品的名称,从这里可以看出幼儿对于这些东西是十分的熟悉的;并对它们的用途也是比较了解的,大多数的幼儿一次就把所有物品的用途都说出来了,但是对于他们的共同之处幼儿的回答就不太完整,虽然知道但是不能用一个较好的词语来进行概括,从这里我发现我班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词汇还是不够丰富需要加强。幼儿对‘为什么要把尖利物品设计成这样’,不太了解,有的幼儿说 “本来就是这样的”有的说“因为这样好用”……因此,在我讲了以后幼儿就有了一种恍然大捂的神情,感到很高兴,还不时和边上的同伴那进行交流。课堂的气氛一下字就活跃了起来。

  • 大班体育综合训练活动“可爱的小青蛙”课件教案

    大班体育综合训练活动“可爱的小青蛙”课件教案

    2、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好品质,激发幼儿的团队精神。活动准备:竹筐20个(边筐高25厘米)、4张圆形大小不一的荷叶、纸皮(荷叶)每人一张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1、 音乐游戏“小青蛙醒来了”。教师与幼儿随着音乐做各种动作,活动身体。2、 幼儿每人选一张“荷叶”,摆在地上,进行跳进跳出动作练习,(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起跳时先屈膝,落地要轻)

  •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31生命活动及本单位-细胞》教案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31生命活动及本单位-细胞》教案

    本章是第三章第一节的开端,学生在第二节已经学习了元素的组成和一些生物大分子,本节课内容是学会使用显微镜,这是生物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手段之一。对于今后的实验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在初中阶段都有接触过光学显微镜,所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能够顺利的进行,但因为学校的条件有限,不能保证同学们进行显微镜的实验,本节课结合学生情况和实际情况,采用图片和模型展示的方法进行。 知识与能力 1、概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概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3、学习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和绘图的能。

  •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教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教案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化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学习重点】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学习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实验,说明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学习难点】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对照实验进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课前准备】《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先起步”。《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1.复习:什么叫燃烧?燃烧条件有哪些?今天自己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2.明确实验目标,导入新课。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学生阅读课本P150的相关内容并掌握以下内容。实验用品:镊子、烧杯、坩埚钳、三脚架、薄铜片、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酒精灯、水。1.实验: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上述实验中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现象?答: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有可燃物。如果加热时间较长,水蒸发后,蘸水的棉花也会燃烧。2.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能燃烧,说明二者都是可燃物。放在铜片两侧给它们加热后可看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你能利用蜡烛和烧杯(或选择其他用品)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吗?答: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然后在一支蜡烛上扣住一只杯子,看到被杯子扣住的蜡烛一会儿就熄灭,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

  •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案

    1.自己选择植物的花瓣(牵牛花、月季花)、蔬菜(紫卷心菜、胡萝卜) 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它有消毒作用,可使制得的指示剂长期 保存)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就得到指示剂, 2.把制好的指示剂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备用。 把食醋、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在两个 白色点滴板上,用石蕊、酚酞分别滴在上述溶液上,通过颜 色变化检验它们的酸碱性。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上述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对照标准 比色卡比较,得出pH值,也就是酸碱度。 把上述溶液滴在白色点滴板上,用滴管吸一下你自制的指示剂,滴在滴板的溶液里,观察颜色变化,每用一种指示剂,换一下滴板的溶液。 把所得到颜色变色变化的信息和pH值数据填入教材第70页的表中。 3.取少量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 充分搅拌后静置,用玻璃棒蘸澄清的液体,滴在pH试纸上,然后对照 标准比色卡记录读数。

  •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活动探究型》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活动探究型》教案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本框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它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学习本框内容对学生来讲,将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分析解决遇到的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思维能力有一定提高,思想活跃,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对一些社会现象能主动思考,但尚需正确加以引导,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三、教学目标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2.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教案

    (1)类型: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2)病害发生的原因:A.气候变异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B.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3)危害: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2.虫害和鼠害(1)虫害的常见类型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2)鼠害及危害①重灾区:农田、牧场及森林。②危害: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3)虫、鼠害的特点:繁殖快、适应能力强(4)造成虫害和鼠害流行的因素:①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3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3篇

    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初步掌握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等交际语言;2、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条件运用不同的交际语言,达到交际目的。过程与方法1、通过故事或习题分析,掌握有关交际语言的一些知识;2、讲练结合,有所积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点燃学生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以得体的交际语言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教学重点根据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要求,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教学难点通过课内探索延伸至课外,积累关于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的一些知识。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利用一道口语交际训练题引入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例1:下面的场合,如果班长既想达到批评的目的,又想把话说得委婉些,表达恰当的一项是(C)小李和小杨,为了一点小事,两人自习课上大声地争吵起来。这时,班长说:A、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很坏。B、你们这样大声争吵,难道不感到羞耻吧?

  • 中班美术教案:蔬菜总动员

    中班美术教案:蔬菜总动员

    1、能够选择与蔬菜相似的颜色。2、学习蜡笔涂色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力度。活动准备:蜡笔、图画纸、示范画、各种蔬菜。活动过程: 1、观察与演示。(1)请幼儿观察蔬菜,把它们按颜色分类:哪些是绿色?哪些是白的?还有些什么颜色?指导语:新鲜的蔬菜营养好,人人吃了身体棒!今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菜?(2)看图片,都有哪些菜?说说这些菜新鲜不新鲜?为什么?师幼总结:新鲜的菜水分多,颜色鲜艳。教师启发幼儿,说出涂色应该有一定的力度,着色均匀。

  • 中班音乐教案:《可爱的动物》

    中班音乐教案:《可爱的动物》

    教学过程:1、引入创设情景(教师模仿大象的动作)小朋友们,你们猜我是谁呀? (咳)对了,我就是大象伯伯,今天我们动物们要开一个联欢会想邀请你们参加,愿意吗?二、学习新歌《动物说话》(一)带领学生朗读歌词 下面我们就请出第一只小动物,你们看他是谁呀?(小鸡)小鸡是怎么说话的呀?(叽叽叽)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说:小鸡说话叽叽叽(二)听录音范唱 大家知道吗?小鸡不仅会说话,它还会唱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听范唱)(三)学生试着演唱歌曲 1刚才,同学们听的特别认真,我们试着唱一唱好吗? 2谁道小鸡是什么样的? (毛茸茸,尖尖的嘴)那好大家边唱边把小鸡可爱的样子表现出来。(教师伴奏)3学生创遍歌词。问:你还知道什么小动物会唱歌呀? 表演唱自己创遍的小动物歌曲二、听钢琴想象小动物的形象,理解音乐。(一)导入:可是,森林那么大,一点都不热闹 用钢琴再请出一些小动物行吗?(1)请大家闭上眼睛,轻轻的趴在你的小桌面上。聆听音乐(教师演奏钢琴片段)刚才的音乐特别欢快活泼,表现出那些活动轻盈,灵巧的小动物(2)复听。闭上眼睛看脑子里浮现了什么画面?(3)表演。

  • 中班体育教案:动物之家

    中班体育教案:动物之家

    2、 培养幼儿自主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主动性、创造性。   重难点:   重点:发展攀爬、跳、平衡等基本动作,体验运动的乐趣。   难点:幼儿能自主地参与,并探索不同的玩法。   设计思路:   1、 本次活动设计依据:   区域性体育活动它是一种把运动场地区域化并以区域为基础开展的体育活动,它改变了传统的活动方式,变“以集体活动为主”为“以分散活动为主”,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体现了开放性、交互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与环境、材料、同伴的互动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自本班尝试开设区域性体育活动以来,小朋友兴趣很高,于是在了解本班幼儿兴趣、经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次活动目标,在整个活动中师为幼儿提供了足够的自选空间、充分自由的活动氛围,开设了小兔、小猴、乌龟、小羊四个不同活动区域,引导幼儿自由地选择区域和运动器材、自由结伴、自主运动,从而发展攀、爬、跳、平衡的基本运动能力以及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上一页123...161718192021222324252627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