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滕王阁序》教案

  • 大班语言教案:大班文学欣赏春雨和种子

    大班语言教案:大班文学欣赏春雨和种子

    二、设计意图:  依据《纲要》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第4条: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第3条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达到语言领域的目标第2条: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条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并乐意用不同的方式模仿散文中角色的语言。三、活动准备: 1、录音机、散文欣赏磁带(背景音乐为“春雨”沙沙)。 2、春雨雨滴立体球偶一个(浅蓝色即时贴内装乒乓球,头扎少许毛线),沙沙音乐以及小雨滴自我介绍磁带。 3、背景图:土壤(可以移动)、远山等,插入教具:春雨、种子(拟人化) 4、表演玩具: 拟人春雨、种子服饰(挂历纸做); 工具:封口胶、钉书机、剪刀、挂历纸等。

  • 中班语言课件教案:“小动物和大灰狼”语言活动

    中班语言课件教案:“小动物和大灰狼”语言活动

    2.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模仿能力。3.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1.贴绒教具:有小鸡、小鸭、小猫、小狗、小兔和大灰狼。2.大灰狼头饰一个。活动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朋友,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评析:托班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因此,直接进入课题比较适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2.学一学,做一做学习“叽叽”。教师:情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看一看,这是谁来了?我们一起向小鸡问好。提问:小鸡是怎么叫的?幼儿回答后再听小鸡的叫声,一起学说“叽叽”。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用手做成小鸡尖尖的嘴巴,一起说“叽叽”。教师注意每一个幼儿的发声,及时纠正。(评析:贴绒教具便于幼儿运用视觉直接感受对象,让幼儿动一动,亲自模仿小动物,满足了幼儿的好动特点,更是对所感知对象的进一步了解。)学习“嘎嘎”。教师:现在是谁来了?我们一起向小鸭问好。提问:小鸭是怎么叫的?幼儿回答后再听小鸭的声音,一起学说“嘎嘎”,然后用手上下放好,做成小鸭的嘴巴,一起说“嘎嘎”。教师注意倾听幼儿的发音,及时进行个别纠正。一次学说“喵喵”“汪汪”“跳跳”,每次都让幼儿学一学,做一做。(评析:以上几个环节没有反复的跟读,都让幼儿在看听做中练习发音,幼儿的兴趣非常浓。)感受大灰狼的声音。教师:听,这是谁的声音?模仿大灰狼的声音)真可怕呀,这是谁?

  • 中班语言课件教案:故事:鼠宝宝学外语

    中班语言课件教案:故事:鼠宝宝学外语

    活动内容:文学活动 仿编诗歌《梳子》活动目标: 1. 初步引导幼儿学习仿编诗歌,培养幼儿仿编诗歌的兴趣。2. 巩固幼儿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感受作品的表现手法,增进幼儿对学习诗歌的兴趣。3. 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4.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模仿能力、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活动准备:1. 幼儿已经初步学习过诗歌《梳子》;已有一定的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的直接或间接经验。2.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电脑课件一套;录音机一台、空白磁带一盒。3. 室外布置成美术图片展览馆,在课前带幼儿进行参观;幼儿操作卡片及背景图。 4. 教师布置成影剧院形式;幼儿每人一张写有数字的图形卡片。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巨人的花园》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巨人的花园》教案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分几个部分介绍巨人花园的?(三个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事情发展的顺序)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教师总结。【出示课件6】第一部分(1、2自然段):巨人回来前巨人花园可爱而快乐。第二部分(3-9自然段):巨人回来后驱赶孩童,花园充满凄凉和没有了生机。第三部分(10-15自然段):发现原因后,巨人欢迎孩子,花园又充满快乐。5.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7】(本文讲的是巨人回来前巨人花园漂亮而快乐。巨人回来后驱赶孩童,花园充满凄凉,没有了生机。当弄清原因后,巨人欢迎孩子,花园又充满快乐。)

  • 中班健康:不高兴的树不发芽课件教案

    中班健康:不高兴的树不发芽课件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情景,知道树枝发芽才会成为一棵喜爱的绿树。 2、感受故事中的确社会性意蕴,形成开朗乐观的态度。 3、知道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活动准备: 1、挂图第8号。 2、故事磁带。 3、音乐《嫩芽长出来》 活动过程: 1、组织活动 ——幼儿随音乐《嫩芽长出来》翩翩起舞 2.智力活动

  • 部编版英语七年级上总复习知识点教案

    部编版英语七年级上总复习知识点教案

    2.陌生人初次见面打招呼What’s your name?(What’s = What is)Alan./I’m Alan./My name is AlanMiller.(first name,last name = family name)Are you Helen?Yes, I am.Niceto meet you.(这里的Iam 不能缩写)Nice to meetyou, too.What’s his name?His name isJim.Is she Linda?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案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课件出示2:一只葫芦】看,这是什么?对,一个葫芦,它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它可是有故事的宝葫芦。2.今天,我们来学习《(节选)》。学生齐读课题“宝葫芦的秘密”。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阅读到的关于《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谈谈自己对宝葫芦的感知。今天,我们就和作家张天翼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宝葫芦的秘密(节选))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3】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短诗三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短诗三首》教案

    一、导入课题,释义诗题1.【出示课件2】《纸船》——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这是冰心先生的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朗读欣赏。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冰心先生的三首短诗。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母鸡》创新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母鸡》创新教案

    指名学生交流:你选择了是哪个自然段。出示段落(1)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勇敢、负责)从文中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还有同学想说吗?师:从“挺着脖儿、立刻警戒、挺着身儿、咕咕地警告”这些词语我们体会到了勇敢、负责、辛苦的鸡妈妈。现在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还有哪些情况它立刻警戒起来。(教师口述情境,学生试着说这些词语。)小结:这只母鸡,不论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多么负责、勇敢呀!一齐读。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天窗》创新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天窗》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1.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小朋友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2.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近百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窗是怎样的呢?出示课文1—3自然段。(1)读读这三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天窗?人们在屋顶上开天窗的目的是什么?(2)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进些许光亮的天窗却是著名作家茅盾(板书:茅盾)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于是,他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天窗。(3)板书课题:天窗(4)齐读课题2.简介茅盾3.天窗为何让茅盾魂牵梦萦?它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3.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短诗三首》创新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短诗三首》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读过哪些诗歌呢?你认为读诗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小结:(诗歌能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情感。)著名作家冰心的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就是对名著阅读最好的诠释。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飞向蓝天的恐龙》创新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飞向蓝天的恐龙》创新教案

    【教学理念】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能力,了解纳米的有关知识和应用前景。3.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大胆想象的科学精神。【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板书课题)。2.以前听说过“纳米技术”吗?你了解纳米技术吗?是怎么了解到的?预设:我通过预习课文了解到“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小小物质新奇特性的一门学问。预设:我是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的。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1.检查课文朗读。出示课文中的科技术语和句子。先组内相互听读纠正,然后全班交流。词语:除臭技术纳米缓释技术长度单位纳米涂层碳纳米管纳米吸波材料探测雷达波。句子: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新学问。2.自由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3.自学了课文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创新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浙簇”7个生字,会写“浙罗”15个生字。正确读写“一簇杜鹃突兀森郁臀部漆黑蜿蜒”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3.理解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习有条理叙述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4.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重点难点1.学习按游览顺序记叙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2.指导学生运用常见的事物,结合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特点写具体,使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方式。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表现祖国大好山河的风景图、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做成ppt课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读课文、认生字、标自然段,制作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现场用展示台予以展示呈现。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二、“初入溶洞”,感受“美丽”。思考: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有哪些?【出示课件13】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春色。)2.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如有两对反义词,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等。【出示课件14】预设:一个“迎”字,点明作者是逆溪流而上。(1)“时而……时而……”说明了溪流蜿蜒曲折,因为溪流的宽窄不一,所以才形成流水速度的缓急不同。(2)作者巧妙地运用“宽、窄;缓、急;”两对反义词准确地表达溪流的形和声。由于溪流缓急不一,听到的流水声也就各不相同,犹如在“时时变换调子”。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四、品读揣摩诗歌情志1.读出意境画面。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声朗读诗歌,然后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问题。(1)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晚春景色?诗人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晚春景物?取得了怎样的艺术效果?(2)诗歌一、二句写出了怎样的晚春景致?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3)诗的三、四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生齐读后,小组交流、讨论问题,师指导明确)预设 (1)诗人用了草树、杨花、榆荚等意象表现晚春景色。一个“斗”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朵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争芳斗艳的美丽景象。花草树木仿佛都有了情思,有了个性,成了精灵,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情趣。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师小结:《己亥杂诗》(其五)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的无尽愁绪,也表达出诗人虽已辞官,仍决心为国效力、奉献终生的决心,以及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着挚爱之情。全诗寄情于物,形象贴切,浑然一体,感人至深。【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巧妙地将诗歌和写作背景糅合在一起,让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志趣。五、总结存储1.教师总结。本课学习了两首诗,让我们又获得了新的教益。《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明白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令人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己亥杂诗》(其五)中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爱国忧民、无私奉献精神。希望同学们能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古代的诗歌艺术,让这些经典文化伴你们健康成长。2.布置作业。(1)背诵并用楷书工整、规范地默写这两首诗。(2)选择感受最深的一首,发挥想象,写成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案

    (所有扮演吕蒙的学生举手,老师任选学生回答问题)预设 ①多读书能拓宽视野,丰富知识。②自己先天基础差,能力不足,就要靠后天的努力学习来争取进步。③用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并努力去做到最好。师小结:感谢三位接受我的采访!吕蒙先生的话让老师想起了冰心的名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同学们,让我们与书籍同行,打好人生的基础;让我们以博览为志,拓宽视野。“腹有诗书气自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愿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记者采访的活动形式,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可以探究文章主题,更能切身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四、布置作业1.课后自己整理、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言词语。2.比较阅读。通过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教案

    三、畅意表达,理解英雄1.畅意表达。师:通过学习课文,你们明白了杨利伟为什么被称为“航天英雄”吗?请同学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生自由交流回答)预设 杨利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首飞航天员,圆满完成了中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充满不可预料的各种危险和意外的情况下,杨利伟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奋不顾身,他具有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所以被称为“航天英雄”。2.理解英雄。师:是否只有为国捐躯者才能成为英雄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然后说说你们组的意见。(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师指导明确)预设 不是的。凡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并为此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人,都应该给予英雄的荣誉。杨利伟在中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中,遇到许多突发事件,危难考验不时出现,如果没有大无畏的精神,没有为国家、民族做贡献的意识,是不可能临危不惧、坚持到底的。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教案

    五、细读诗歌,明确写法1.明确文章写法。这首诗中诗人描写的是自然界的道路,但是同时又暗含着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首诗中的这种写法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写法一样吗?为什么?预设 不一样。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大量形象阐释哲理,运用了许多咏物诗、哲理诗采用的象征手法,耐人寻味。对诗歌创作,弗罗斯特有独具一格的方法与原则,他认为诗歌应“始于愉悦,终于智慧”,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启迪。从以上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弗罗斯特用简单的语言、丰富的象征,巧妙地将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了解和思考融入丰富的诗歌形象之中,运用人们熟悉又带有神秘色彩的自然场景,向人们阐释人生哲理,向人们展示他理解的人生,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探索。2.了解象征手法。象征是诗歌创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写作方法,诗歌一般都会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生动鲜明地将主题含蓄地表达出来。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我们在湖边走着,在不高的山上走着。四周的风物秀隽异常。满盈盈的湖水一直溢拍到脚边,却又温柔地退回去了,像慈母抚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抚拍着石岸。水里的碎瓷片清晰可见。小小的鱼儿,还有顽健的小虾儿,都在眼前游来蹦去。登上了山巅,可望见更远的太湖。——郑振铎《石湖》(生根据师展示的原文,参考、揣摩名家笔下抒情方式的运用,体会抒情描写中以情动人的魅力)2.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200字左右。提示:(1)可以描写场面、事物,也可以叙述故事;(2)情感的抒发要有内容,有凭借;(3)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生自由习作后,小组内互评、修改)师小结:情贵在真,要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朱光潜曾说过:“作者自己如果没有感动,就绝对不能使读者感动。”在写作中,情感的抒发要自然,要水到渠成。

上一页123...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