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三:一个同学先画两条等长的线段AB、AD,然后分别以B、D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得到两弧的交点C,连接BC、CD,就得到了一个四边形,猜一猜,这是什么四边形?请你画一画。通过探究,得到: 的四边形是菱形。证明上述结论:三、例题巩固课本6页例2 四、课堂检测1、下列判别错误的是( )A.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C.有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四边形是菱形. D.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下列条件中,可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是( )A.两条对角线相等 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C.两条对角线相等且垂直 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3、要判断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可以首先判断它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判定这个四边形的一组__________或两条对角线__________.4、已知:如图 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交于E、F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2)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的比称为相似比;(3)当相似比为1时,两个多边形全等.二、运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活动3 例:如图27.1-6,四边形ABCD和EFGH相似,求角 的大小和EH的长度 .27.1-6教师活动:教师出示例题,提出问题;学生活动:学生通过例题运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正确解答出角 的大小和EH的长度 .(2人板演)活动41.在比例尺为1﹕10 00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0 cm,求两地的实际距离.2.如图所示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吗?为什么?3.如图所示的两个五边形相似,求未知边 、 、 、 的长度.教师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及语言归纳数学结论的能力;(2)学生对于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的掌握情况.三、回顾与反思.(1)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布置课外作业:教材P88页习题4.4
(3)若要满足结论,则∠BFO=∠GFC,根据切线长定理得∠BFO=∠EFO,从而得到这三个角应是60°,然后结合已知的正方形的边长,也是圆的直径,利用30°的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进行计算.解:(1)FB=FE,PE=PA;(2)四边形CDPF的周长为FC+CD+DP+PE+EF=FC+CD+DP+PA+BF=BF+FC+CD+DP+PA=BC+CD+DA=23×3=63;(3)假设存在点P,使BF·FG=CF·OF.∴BFOF=CFFG.∵cos∠OFB=BFOF,cos∠GFC=CFFG,∴∠OFB=∠GFC.∵∠OFB=∠OFE,∴∠OFE=∠OFB=∠GFC=60°,∴在Rt△OFB中,BF=OBtan∠OFB=OBtan60°=1.在Rt△GFC中,∵CG=CF·tan∠GFC=CF·tan60°=(23-1)×3=6-3,∴DG=CG-CD=6-33,∴DP=DG·tan∠PGD=DG·tan30°=23-3,∴AP=AD-DP=23-(23-3)=3.方法总结:由于存在性问题的结论有两种可能,所以具有开放的特征,在假设存在性以后进行的推理或计算.一般思路是:假设存在——推理论证——得出结论.若能导出合理的结果,就做出“存在”的判断,若导出矛盾,就做出“不存在”的判断.
活动准备: 1、小男孩的图片一张,彩色铅笔一大把。 2、根据歌曲绘画的四张图:四条腿的螃蟹;小尖嘴的鸭子;圆耳朵的小兔;没尾巴的大马。 3、人手一份打击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 活动过程: 一、谈话: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工作。 1、教师:每个人长大了都要做一份工作,有老师、医生、警察,请你来说一说你长大了会做什么工作呢? 2、小结:小朋友想做的工作真多,有一个小男孩叫丁丁,他长大了会做什么呢?请你来听一听。 二、出示丁丁的图片以及一大把彩色铅笔。 1、倾听教师念:丁丁说他是小画家,红蓝铅笔一大把。 2、提问:丁丁是什么家?他有什么东西? 3、幼儿完整地跟念。 4、教师:丁丁是小画家了,他可神气了,请你想一想,小画家会和别人说什么话呢?(提示幼儿要表示神气的模样)
活动准备:玩过《看谁反应快》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家》。 用连贯、跳跃的唱法表现歌曲的抒情和欢快。 二、熟悉歌曲《谁是小熊》并边唱边表演。 1、教师范唱。 2、说出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3、在教师带领下,学习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三、学玩游戏。 1、了解游戏情节。倾听音乐(二)。 “小熊在树林里,山洞里到处游荡,它到底在哪儿呀?我们来找找吧!”
目的: 1、能合着快慢不同的音乐节奏,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模拟各种汽车。 2、体验大胆想象、自由表现的乐趣。准备: 1、观察过各种汽车,玩过各种玩具汽车。 2、做过“小司机”的音乐游戏,熟悉红灯、绿灯、转弯的音乐信号。 3、节奏快慢不同的音乐片断以及完整的游戏音乐。过程:1、在音乐声中,幼儿拿着玩具汽车互相观看、自由交谈。2、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汽车。
[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想象力和分析能力。3、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标志,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准备]1、请家长协助带孩子在生活中观察常见的安全标志。2、各种标志、图片若干。3、布置好的“安全标志图片展览”4、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一、教师组织幼儿在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并参观布置好的“安全标志图片展览”幼儿边看边说说自己认识哪些标志,它们有什么意义。(评析:幼儿在音乐声中进入活动,会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开始,为活动打好铺垫。参观图片展,能给幼儿一个整体的印象,他们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会互相学习,这也体现了纲要中提到的“注重幼儿间的相互作用”)
活动准备:1、课件;2、实物:鞭炮、气球3、录音机、图片、方向盘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大班哥哥姐姐到我们这来玩,看!他们在干什么? (大班幼儿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伤手的事情) 老师问:大班哥哥姐姐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这样做?
活动准备:1、课前带领幼儿有秩序的在户外滑滑梯并注意幼儿的表现。 2、歌曲《滑滑梯》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谈话:刚才老师和小朋友在外面玩什么啦?怎样玩的?咱们又是怎样进的活动室?引导幼儿说出排着队,有秩序的滑滑梯、进出活动室等。 二、欣赏歌曲 教师告诉幼儿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请幼儿欣赏并尝试学着跟唱歌曲。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品德与生活》的兴趣浓厚,他们喜欢和同伴进行交流,喜欢游戏活动,喜欢在活动中展示自己。三、指导策略:1、以活动贯穿全课。2、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和感悟。3、将交警请到课堂,实现课堂的开放性。4、在交流合作中实现活动的有效互动。
活动准备:安全标志一个、蜡笔、纸。 活动过程:(一)讲讲: 出示安全标志 a.小朋友,这是什么? b.这是安全标志,有了这个标志,可以提醒大家这个地方要小心. c.这是警告标志,有了这个标志,代表这里有电,要小心!不要碰。 d.上个月,孙艳小朋友在厕所摔了一跤,如果,厕所里贴了这个安全标志,她肯定会小心的走上台阶,就不会摔跤了。
1、知道幼儿身边的危险有哪些,培养幼儿的安全全意识2、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提示标志,理解它的用途3、学习简单的自救方法,直到远离危险
2、初步学会自己安排画面,添加相应的背景丰富画面。 3、乐意在绘画过程中思考、克服困难,逐步提高组织画面的能力。 难点: 幼儿自己合理安排画面,添加相应的背景丰富画面。活动准备: 1、幼儿用纸、记号笔、油画棒 小猪的头、身体、脚、尾巴各4份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顺口溜”,请大家一起仔细来听听看。 师:现在小眼睛看老师,一起跟我再来学一下这首“顺口溜”。 2、这么好听的顺口溜我还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动物呢,你们猜猜看,会是什么动物?(幼儿猜谜:大狮子、大老虎、大熊猫)
2、学习添画背景的方法。 3、感受比较作品添画背景前后的不同视觉效果,激发孩子细致添画、涂色的兴趣。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张印好手印的作品。 2、不同块状背景图片。 3、有无背景的两幅范画。活动过程: 一、对比两幅手印画(一幅有背景、一幅没有添画背景)感受比较作品添画前后的不同视觉效果,激发幼儿添画作品背景的兴趣。 这里有两幅花瓶的图画,你们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小结:手印本来只有一种颜色,颜色很单一,但是添画了彩色的背景,不仅更加突出了花瓶,还使得整幅画更加漂亮了。
2、会用拼接、粘贴的方法表现动物造型。 3、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和愉悦。活动准备:1、各色大小不一的气球,各色动物五官、四肢等半成品。 2、花若干活动过程: 一、感知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 1、音乐游戏“小动物走路”,唤起幼儿对各种动物形象的回忆,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 2、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样的。 二、欣赏各种气球制作的动物。 提问:这里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2、在巩固线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装饰,初步学习前后空间画法。二、活动准备:记号笔、油画棒、绘画纸三、活动过程: 1、了解鸟的外形特征并用绘画的方式画出来。 师:“请小朋友看黑板上谁来了?师边画边引导幼儿猜猜谁来了?大圆形的是它的头,小圆形是它的眼睛,加上尖尖的嘴巴。椭圆形的是它的身体,身体上有两个翅膀,一个上一个下,加上象梯形一样的尾巴,这个动物就变出来了,看看是谁呀?”(小鸟),“小鸟也需要朋友的,看一个鸟朋友从这里飞来了,”(师再示范一个不同方向的小鸟), 2、初步学习空间画法。 师:“看这只小鸟,先画头,它的身体躲在这只鸟的后面了,怎么画呢?”请幼儿先说说再画出来。“原来碰到前面小鸟的地方,只要跳过去后再画就画出来了。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前期做过幼儿早餐情况的调查 物质准备:各种早餐的绘画;师生自制书《早餐,你喜欢吃什么?》;PPT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了解自己早餐的情况 1.交流各自早餐吃了些什么。 2.主要提问:早餐,你最喜欢吃什么?为什么? (边讲边出示绘画纸) 小结:我们最喜欢吃的早餐都不一样。
2、通过倾听儿歌以及了解饮料中配料的方式,知道多喝白开水的好。 3、有初步的保健意识。 活动准备: 多种饮料的成分表(或饮料的包装盒)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了解幼儿对饮料的认识。 教师: *你喜欢喝饮料吗?你喜欢喝什么样的饮料? *你为什么喜欢喝饮料?多喝饮料对身体有好处吗? 2、了解饮料中的多种成分。 *在我们喝的饮料中,有哪些配料呢? *教师分别向幼儿说明多种饮料的配料,并逐一向幼儿介绍每一种配料。 *与幼儿共同讨论每一种成分对人体的作用,有什么益处?饮料中含糖份较多,喝多了对人体有什么害处?
2、通过观察阅读画面,初步认识牙齿的好坏,了解刷牙的正确方法。 3、懂得牙齿的用处很大,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活动准备: 洗好、切好的苹果若干 幼儿用书——我的牙齿用处大,铅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1、每一位小朋友吃一块苹果,说说牙齿的用处。 教师:请小朋友慢慢吃苹果,吃完后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苹果吃下去的? 引导幼儿说出需要牙齿咬和嚼,帮助我们把食物吃下去。 2、认识牙齿的构造。 请小朋友把嘴巴张开,互相看一看,牙齿是什么样子的? 使幼儿知道每个人嘴巴里有许多牙齿,我们的牙齿有上下两排,嘴里牙齿的形状和大小不一样,牙齿是白白的 3、组织幼儿讨论:牙齿有什么用? (1)、鼓励幼儿根据自己以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地参与讲述活动。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牙齿可以帮助我们将大块的食物嚼碎变成小块的食物。 (2)、启发幼儿想一想:牙齿除了可以帮助我们吃食物,他还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请小朋友先试一试发“四”这个音,让幼儿感受到,如果没有牙齿不能发出“四”,再试一试发“师”、“自己”等音,没有牙齿行吗? 小结:牙齿还可以帮助我们讲话,帮助我们发准音。 组织幼儿讨论: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呢? 教师小结:每天早晚要漱口、刷牙。睡觉前,不吃零食、少吃甜食和坚硬的食物。
2、在抢答的活动中,区分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种类。 3、乐意吃一些比较有营养的绿色食品,并参与绿色食品游戏赛。活动准备 1、一些和饮食卫生有关的图片若干。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红色彩笔人手一支。活动过程1、幼儿进行谈话活动: 1)教师:你喜欢吃什么食品?为什么? 2)教师将幼儿说的各类食品一一贴在黑板上或快速地画在黑板上,并进行分类。 2、通过观察幼儿用书,了解注意饮食卫生的重要。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想一想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