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科教师对实验教学必须制订总的和分学期的教学计划。并于上学期末或本学期初交教导处和实验室各一份。计划应分年级列出实验课题、实验类型、实验时间等。 2.实验室应根据实验各科教学大纲、教材和任课教师的实验教学计划,制订本学期实验室工作计划。计划应包括实验室使用安排,仪器和实验材料的购置及仪器的检查和维护等。 (二)实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教师按照实验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填写《实验通知单》,按规定的时间交实验室并检查所用仪器和器材的准备情况,试作实验,做到“心中有数”。 2.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并划分实验小组,强调实验纪律,重视安全操作教育。 3.实验室按照《实验通知单》积极准备实验,使需要的仪器处于完好状态,备足药品和材料,检查通风、电源、水源及其它设备。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指以通过国家规定的专门入学考试的高级中学毕业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的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设置,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 第三条 国家教育委员会应当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和办学条件的实际可能,编制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调整普通高等教育的结构,妥善地处理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关系,合理地确定科类和层次。 第四条 国家教育委员会应当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招生及分配面向地区以及现有普通高等学校的分布状况等,统筹规划普通高等学校的布局,并注意在高等教育事业需要加强的省、自治区有计划地设置普通高等学校。 第五条 凡通过现有普通高等学校的扩大招生、增设专业、接受委托培养、联合办学及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等途径,能够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另行增设普通高等学校。
过程: 1、带孩子看看一楼走廊的画,读读这些童谣,知道这些童谣还可以 做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请来了社区的爷爷奶奶:今天他们来教我们这些游戏,因为这些游戏在他们小的时候就有了,而且大家都很喜欢,所以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们叫他民间游戏。 3、分组开展游戏,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游戏。 4、中国的民间游戏还有很多,下次我们走出幼儿园到社区去看看还有那些游戏和我们中国才有的东西 延伸活动:与社区联系好猪只有二合爷爷奶奶一起游戏,欣赏戏剧表演。 老少同乐(2) 目标: 1、喜欢玩中国的民间游戏,按玩法进行梳理,。 2、游戏中了解爱老敬老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体验和老人共同游戏的快乐。 准备:1、幼儿回家了解爷爷奶奶小时候喜欢的活动。 2、送给爷爷奶奶的小礼物。 3、为爷爷奶奶表演武术操。
4、今天学了22课后,你一定会体会到喝水也是那么幸福的!5、板书课题。谁来读课题?这些字大家都认识了,那这个字怎么读?学习“忘”。“忘”怎么记?你想怎么读这个词才能让大家不忘!(大声)“挖”和“井”怎么记?“挖”用手挖所以是提手旁,挖的是洞,所以是穴字头,挖成“乙”的形状。“井”(板画一口井)谁能上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井的构造读了课题我们就能知道这么多,就带着体会再来齐读课题吧,一定会读出不一样的感觉来。
[活动目标]1、通过剪、折、粘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思维敏捷力。 2、让幼儿自主探索使纸站立的方法,激发其对纸探索的欲望。 3、培养同伴间的合作能力。[活动准备] 幻灯片、剪刀每人一把、双面胶每组两卷、纸篓五个、展台一个、城堡模型一个、手工纸若干张[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幻灯片出示) 1、师:来,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 小纸片生来扁扁的,非常孤独它好想像小鸡一样站起来,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 2、故事后提问:小朋友小纸片想干什么呀!(站起来) (评析:利用幻灯片中的形象画面,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
二、活动目标通过雕刻“小企鹅”雪雕作品活动,使幼儿感知经过积压的雪很硬,懂得运用各种工具进行雕琢。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三、适用对象大班幼儿。四、活动所需资源录像带、小冰铲、小角铲(自制),笤帚、小锯等。五、活动过程探究的问题:怎样雕“小企鹅”。幼儿讨论。(1)用彩笔画企鹅。(2)用彩泥捏企鹅。(3)用雪坯雕企鹅。
(2)能分析比较使用不同材料进行固定的特点。 活动准备: 双面胶、磁性板、动植物、人物的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1、出示小图片及各种材料,引起幼儿动脑尝试的欲望。 教师:秋天真美丽,这里有许多小朋友自己涂.剪的秋天的花果树.人和动物的图片,我们来把这些小图片放在板上,看画讲故事,好吗?可是我们用什么办法让这些小图片固定在这几张直立的板上呢?
活动目标: ◇ 愿意跟着老师一起进行10以内的唱数活动。 ◇ 能按正确的顺序唱数1-10。 ◇ 能合着身体动作有节拍地唱数。 活动准备: ◇ 学具:小矮人指偶,卡纸制作的10步阶梯。 活动过程: ◇ 游戏:小矮人上楼梯 1.老师操作纸偶讲故事: 小矮人很想爬到高高的楼梯上去玩玩,看看上面有什么。小矮人一边爬楼梯一边有节奏地唱数:1 2 3 4 5, 6 7 8 9 10。小矮人爬到了10步高的楼梯上,他高兴得跳呀跳,向小朋友们挥挥手。
2.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正方体 正方形学具:《幼儿用书》各种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正方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大魔方,请你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正方形(正方体)教师把正方形和正方体进行比较。 (1)师:请你看一看这个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吗?
2.通过匹配游戏,了解生活中一些物品的联系,初步获得相应的经验。 3.体验数学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实物:热水瓶、杯子、碗、勺子、鞋子、围巾、手套、袜子、牙膏、牙刷等。 2.图片:雨伞、雨鞋、菜刀、砧板等。 3.幼儿操作图片 活动过程: 1.通过看实物展,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实物展。 (2) 师:宝宝,今天 陆 老师带来了很多东西,请你们来看一看,它们是什么?有什么用的? (3) 看完以后请宝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2.实物找朋友。 (1) 师:宝宝们真棒,都说出了他们的用途,现在要请宝宝给这些物品找朋友,你们愿意吗?
活动准备: 魔术师的衣服、帽子各一件,三种图形卡片各一张,头饰各一个,不同表情的三种图形卡通挂饰每人一个,三种图形的彩色卡片若干(粘在“图形妈妈”身上),三种图形的标志牌各一个,户外布置好“小商场”,三种不同形状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一)以变魔术的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打扮成魔术师的样子对孩子们说:“我是神奇的魔术师,我能变出很多很多的东西,看我变变变”。(边说边转一圈,从袖子里拿出三角形)。 提问:(1)我变出了什么? (2)三角形有几条边?(伸出手点数) (3)你见过什么东西是三角形形状的? 2、用同样方法,从左兜里变出正方形,提问相似问题。 3、用同样方法,从右兜里变出圆形,提问相似问题。 (二)进行游戏:图形娃娃找家 1、以魔术师的身份变出图形娃娃,送给孩子们。 师:我的本领可大了,还能把你们变成图形娃娃,看我变变变(从隐蔽的地方拿出卡通图形娃娃挂饰,让幼儿辨认形状),你喜欢哪一个,就自取一个挂在脖子上,自己摸一摸,看一看你是什么形状的娃娃?
【活动目标】1.发展幼儿对颜色、6以内数量的感知。2.幼儿能尝试简单的分类。3.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红、黄、绿花若干;红、黄、绿圆点即时贴若干;白色纸花,花心分别为红、黄、绿,花瓣为4、5、6片;音乐磁带《春天》《找朋友》;贴有数字4、5、6的三个花篮。
2、掌握2/4节奏的特点;3、引导幼儿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音乐,感受音乐。教学对象:中班幼儿重点难点分析:这是一个轻松活泼的2/4拍子的曲子。尤其在歌曲的后部分通过模拟了青蛙“呱呱”的叫声,使全曲更加生动活泼。这首曲子的重点在于让幼儿感受这首曲子的气氛,从整体上理解曲子;难点则是不同节奏型的掌握以及2/4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有以下几个方法:1、蹦跳感受节奏2、通过让小朋友多次听音乐,模拟歌曲的节奏来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3、通过有趣的节奏游戏来掌握和辨认×0 、××××的节奏型。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幅、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小白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它对老师说:“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把我的房子都给吹破了(呜…)你能不能帮我造一间新房子呢?”于是,老师就连夜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新房子漂亮吗? 2 、出示图片,提问: 师: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 小:三角形 师:房身呢? 小:正方形 师:门又是什么形状呢? 小:圆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2、初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养成自己整理鞋子的良好习惯。 重点:按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等特点进行配对。 难点:寻找鞋底的秘密,特别是形状:两头大中间向里凹,但两只鞋子的朝向是相反的。 二、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近的大小、颜色、款式各异的鞋子散落放在鞋架上,用布先遮起来,人手一张白纸。 2 、欢快的音乐一段。 3、半圆形的座位安排,中间留有空地,便于活动。 三、活动过程 (一)奇怪的鞋子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娃娃家里的宝宝呀,特别爱漂亮,她每天都要换一双新鞋子,所以她的鞋子特别多,最后,连她自己都分不清哪两只是一双了,有一天他穿了一双很特别的鞋子,一只是大的红鞋子,一只是小一点儿的花鞋子(教师边讲边出示两只鞋子),可是这一天,她非常不开心,你们知道她为什么不开心吗?(幼儿猜测,引导幼儿发现两只鞋子的不同) 2、教师小结:两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也不一样的鞋子不是一双,所以穿的人当然就不舒服了。
【活动目标】 1、知道三角形的主要特征,即三角形由三条边,三个角组成。 2、能找出生活中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乐意动手操作,提高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小白兔、萝卜、蘑菇图片各一个, 2、图形组成的实物图片4张。 3、孩子人手3个三角形。 【活动过程】 一、故事:小白兔过生日 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早晨小白兔高高兴兴的从家里出来,它要去采蘑菇,走着走着它看到一个大萝卜,小白兔捡起大萝卜继续往前走,走到蘑菇地里采了一个大蘑菇高兴的回家了。
二、活动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适用对象5~6岁幼儿。四、活动所需资源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记录卡、水彩笔、浆糊、抹布、用力标志(大小不等的圆片)。五、活动过程导语:小熊要盖新房子,它买了许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动,我们去帮助它吧!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来运材料。
2、 能将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大胆地表述出来。3、 愿意参与实验活动,对科学实验有兴趣。准备:1、 一杯白糖水,标记指示图,磁铁板一块。2、 装有温开水的水壶每组两把,奶粉、果珍、白糖若干盘,小勺、水杯人手一个,盖布四块。过程:一、观察活动,引入课题。——教师出示一杯白糖水,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水?——请个别幼儿品尝,说说是什么味道的。——猜测活动:水怎么会是甜的?
【幼儿分析】 小班的小朋友年龄普遍偏小,再加上家长对方面的教育相对薄弱点,刚入园时只有几个幼儿能认识几种主色调,大部分的幼儿一种颜色也不认识。因此如何教会幼儿认识颜色是我们老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让幼儿迅速掌握颜色,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相关课题情景的内容,让孩子们在兴高采烈地活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掌握抽象的颜色。 【活动目标】 1、培养对颜色的兴趣,认识红、黄、蓝三原色。 2、初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3、初步在探索中懂得将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可以变成另外的一种颜色,产生探索周围事物颜色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颜料、棉签若干、颜料盒若干。 2、透明玻璃板若干。 3、颜色小精灵的图片一张。 4、绘画纸人手一份。
(2)知道熊猫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爱吃剑竹的动物。 活动准备: 幼儿去动物园看过大熊猫,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玩具或照片,熊猫吃竹子的图片一张或录象带一盘。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小朋友很喜欢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熊猫玩具) (1)提问:你们喜欢熊猫吗?为什么? (2)提问: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3)提问: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