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首页 > Word模板 > 教育教学 > 说课稿

  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师之间交流探讨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
  通过准备说课稿,能够对于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进行很好的规划,分模块逐步阐述如何开展教学,授课稿需要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生的学法,分析教学流程,分析如何撰写板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

说课稿模板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说课稿2篇

    四、学以致用。1、用比例解决下列问题。五、课后延伸,深化拓展1、万老师骑摩托车从家到学校上班,6分钟行使了480米,照这样计算,他从家到学校共行使了20分钟。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有多少米?2、今年元旦那天,小丽的妈妈到银川商城购物,发现有件保暖内衣质量不错,于是买了3件,共付了180元。回来后,邻居张大妈也想买几件,于是乘车到银川商城买同样的保暖内衣,她共付了300元,能买几件?3、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学校旗杆高一般由学校面积大小而定)提醒: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身高和影长成正比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独立解答,也可以讨论解答。4、实践作业。1、一根粗细均匀的圆木,锯成了5段共用了326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把这根圆木 锯成7段,需要多少分钟?2、请同学们利用上一题的原理测一测咱们学校的教学楼的高度。六、课堂总结。说说你的收获。评价自己的表现。教学反思:这节课上完之后我有以下三点感悟:( 一)课堂永远是无法完全预设的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2篇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首先出示一张写着很小字体,看不清楚,放大就能看清楚的图片;接着以图片形式呈现生活中的一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这一环节以创设情景的形式引出生活中物体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把物体放大或缩小的现象是经常遇到的,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问题。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既引入新课,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二)共同探究新知首先复习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让学生选择把自己想要放大的图形放大,从而引出例4中的正方形。先让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对“按2:1放大图形”的理解,然后教师说明,使学生知道:按2:1放大图形也就是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并边说边用课件展示放大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按照要求画出长方形、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画直角三角形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不能直接看出是多少格,是不是只要把两个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可以了?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说课稿

    四、教学流程分析 (一)激趣引入,创设情境 充分利用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体会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做出决策,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感到学习扇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利用多媒体提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资料,让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新旧知识对比,探究学习 教师在设计时,对教材上的例题和有关练习作了修改,从书本指向性非常明确的问题改成了完全开放的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多媒体展示同学们知道的七大洲四大洋的知识并制作成扇形统计图以及书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小组交流。在此基础上,出示教师收集的扇形统计图资料,引导学生读图交流,并归纳概括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在做这样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说课稿3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说课稿3篇

    四、说教学策略和方法本课的设计与实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同时,更是一段充满着创造与激情的过程。我把本课的教学大致分成了四个部分。一、亲历生活,交流发现祖国幅员辽阔,春秋季南北温差变化,如此难得的学习资源怎能不好好地利用呢?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请你对全国各地的气温进行一次调查。上课开始的5分钟,是学生对他们的调查进行交流的时间。在这个开放与灵动的5分钟里,既有“小小天气播报员”精彩地播报,更有孩子们围绕着调查数据展开的精彩对答,请看录像(录像)。正是基于这种对生活的亲身感受,学生自然地走进了负数。在对直观数据进行观察与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建立起对“负数”的感性认识。实践表明,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舞台”,学生就能为教师呈现出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说课稿2篇

    教学新课1.教学例2。出示例2。提问: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再试着做做看。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写格式。2.教学例3。出示例题,让学生用比例形式读一读。让学生解答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指名口答解比例过程,老师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解比例的方法。指出:解比例一般按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积相等的式子,再求未知数x。3.教学“试一试”。提问已知数都是怎样的数。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口答是怎样做的,老师板书。4.小结方法。提问:你认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要怎样解比例?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两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节约用水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节约用水说课稿2篇

    5、计算分析,感受水浪费的巨大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很有道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注意节约用水的话,一年浪费的水是巨大的,同学们计算一下,按每个人一年浪费一个水龙头的滴水量计算,全国13亿人一年将会浪费多少方水。生:我反对计算13亿人的浪费情况,因为我们国家很多地方还很穷,根本没有自来水。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也很有道理,那我们就计算整个深圳人浪费水的情况。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深圳人口已达800多万,我们就按800万人计算。(学生分组计算)师:谁来说一说你们组计算的情况?生1:我们组通过计算得出,深圳人按这样计算,一年大约浪费2.4亿立方米水。(其他组表示同意)师:谁来形容一下2.4亿立方米水有多少?生:(1)2.4亿立方米水会把我们大家都给淹死了……(2) 们深圳人一年大约需水10亿立方米左右,2.4亿方水占了我们一年用水量的25%了。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7、练习:做一做第3题。三、巩固应用1、练习一第4、5题。2、练习一第6题。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抽屉原理说课稿3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抽屉原理说课稿3篇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观察、猜想,然后自己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这样设计,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小组合作,把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有机结合,把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探索活动的实效性。】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操作和讨论,找出有代表性的几种“证明”方法。3.交流讨论师:差不多了吧?能解释为什么把4个苹果放入3个抽屉,会出现总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2个苹果这一现象了吗?【学情预设:】第一种:枚举法请学生观察不同的放法,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每一种摆放情况,都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2个苹果。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2个苹果。第二种:假设法。还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把4个苹果放入3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2个苹果这一现象吗?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成正比例的量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成正比例的量说课稿2篇

    2、从正面初步感受成正比例量的特征发给学生学习卡,呈现给学生两组成正比例的量,目的是让学生从正面发现正比例的特征,通过观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初步建构正比例的意义并做抽象归纳。3、在练习中继续感受成正比例量的特征练习分两个层次,首先呈现给学生简单的成正比例和不成正比例的三组量进行比较,然后呈现一些易错的数量关系进行判断,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逐步剥离无关因素,突出正比例的本质特征,并形成正确的正比例的判定思路。(三)说学法在本节课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小组合作交流。具体表现在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思考。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过程,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乐于说,善于说。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成反比例的量说课稿2篇

    第三个环节:多层练习,巩固深化。此环节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4)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5)小明拿一些钱买铅笔,单价和购买的数量2、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这是一个开放性练习题,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使新旧知识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这同时也是对数量关系一次很好的整理复习机会,通过举例进一步明确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应用题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应用题说课稿2篇

    3、 教学例6仿照例5 的解题过程,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例6.练习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检查解答过程,弄清为什么列成积相等的等式解答。4、 小结应用比例知识解题,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板书:判断比例关系)再找出相关联量的对应数值,(板书:找出对应数值)再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板书:列出等式解答)追问:你认为解题的关键是什么?(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怎样来列出等式?(正比例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积相等)(三)练习提高1、基础练习2、判断说理不解答由学生打手势表示,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又增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把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四)全课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正反比例实际问题要怎样解答?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2篇

    4.教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这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了阅读自学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这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师生的双边关系亦实现从扶到放的转变。在学生自学课本时,老师写出比例的两种形式,引导学生注意内项和外项的位置。5.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观察80:2=200:5中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关系,引导学生把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分别相乘,比较结果,然后引导他们回答:2:3 = 0.4:0.6。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有什么关系?再让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探讨写分数形式,归纳“交叉相乘”积相等。小结: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检验组成的比例对不对?并提问:4:9=5:10成立吗?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本课的第二个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我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几个比例式的内项积和外项积,也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概括性质。同时也渗透了实践第一的观点。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说课稿2篇

    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为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很有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二、说学生: 六年级的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学生有感性认识,同时也会饶有兴趣的。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

    教学要求1.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学会解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思想方法。2.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3.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有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单元主要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的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这些内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应让学生在具体操作和试验中感悟、体会,由此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会解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方法。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说课稿2篇

    3、归纳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师:想一想找“共同的休息日”和“总人数”的过程,说一说可以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①找倍数:从小到大依次找出各个数的倍数;②找公有:把各个数的倍数进行对照找出公有的倍数;③找最小:从公有的倍数中找出最小的一个。)4、看书88——89页,你还有什么问题?师:观察一下,为什么6和8这两个数不相同,却可以写出相同的公倍数呢?公倍数与原有的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公倍数与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又有什么关系?教师画出数轴表示6和8的倍数,并可生动地比喻6宝宝步子小,要走3次才能到达24的位置。而8宝宝步子大,只要走两次就到达24的位置。到达24的位置后,6宝宝和8宝宝就碰面了。可见公倍数24是6和8的不同倍数。三、解决问题,深化理解(练习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智能,完善认知结构的重要手段。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2、81页的做一做。做完后,引导学生观察4和8;16和32这一组的最大公因数的特点:当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时,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1和7;8和9这一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只有1。这样的练习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求最大公因数中的特殊情况。四、迁移运用,拓展探究写出下列各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7/21 8/28 16/40 6/15 目的是为下一节课《约分》做好了知识的铺垫。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桌互说,指名汇报。这样的总结,从知识的层面上做了一次回顾。并及时的总结了解学情,真正做到“堂堂清”五、说板书设计我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本课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各位评委老师,我仅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这只是我预设的一种方案,但是课堂千变万化的生成效果,最终还要和学生、课堂相结合。说课的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教,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轴对称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轴对称说课稿

    (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可以看出中国的汉字是非常美的。谁能举例说出哪些汉字可以写成轴对称图形吗?)(师生共同品味中国文字的对称美,从而宏扬中国文化,做到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溶为一体。)4、配乐剪轴对称图形比赛。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彩色纸用对折的方法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贴在白纸上。并把剪得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引导学生观察:哪些图形较美?为什么?五、归纳小结。设问 :今天学了什么?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怎样判断轴对称图形? 什么叫对称轴?怎样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新课后的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形成完整认识。)全课小结:这节课,我通过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众数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众数说课稿2篇

    此环节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几种情况的比较,众数与中位数比较,更能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学会找出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含义。让学生清楚知道,合理选择统计量应根据数据特点和从具体问题出发。总之,众数这个概念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和衔接,注意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避免简单的统计量的计算。3、练习巩固第一道练习是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想一想下列情况用哪一个统计量比较合适?(1)期末考试后班级排名。(2)面包店店主最关心哪种面包销量好。(3)房地产公司经理最关心哪种户型面积的住房买的人最多。因为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众数的实际意义,有助于学生对众数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众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感受数学的生活化。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说课稿2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说课稿2篇

    这样设计,既复习了新课所必备的旧知,又自然合理地引入新课,一开始就紧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二)探索新知1、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教学例1)。(1)让学生拿出印发的写有例1原题的练习纸,利用学过的求约数的方法,写出1-12每个数的所有约数。(2)按照约数个数的多少进行分类,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①每一个数约数的个数相同吗?各有多少个约数?②按照每个数的约数个数的多少,可以把这些数分成几类?你认为是一类的用同一符号标出来。检查学生讨论情况并提问: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每一类各包括了哪几个数?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并用投影出示三种分类情况: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第5单元中内容,(二)教材地位: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从教材的纵向联系来看,几年前已学过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以及加法的运算定律,知道它不仅适用于整数加法,而且也适用于小数加法。那么是否也适用于现在所学习的分数加法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当然,结果是肯定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可使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后面学习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打好基础,同时也为学习小数、分数混合运算奠定基础。其次,将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也拓展了加法运算定律的使用范围,丰富其内涵。而且加法运算定律字母表示形式,为以后代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初步基础。

首页上一页123...53545556575859606162636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