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问:“小朋友们好。” 幼儿回答:“老师好。” 教师高兴地说:“你们真有礼貌。现在我向小朋友提个问题,你们平时是如何讲礼貌的?”(幼儿发言时,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 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内容画出简示图。 幼儿说:“每天早晨第一次见到老师要鞠躬问早。”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朋友来园问好的简示图。 幼儿说:“小朋友应友好地在一起玩。”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朋友手拉手的简示图。 二、当幼儿对规则表达不清楚时,教师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归纳总结。幼儿说:“小朋友摔倒,我把他扶起来。”教师画出这个情节的简示图,然后归纳为:别人遇到困难,我们应主动帮助。 幼儿说:“不能爬栏杆。”教师归纳为:应主动纠正别人的错误行为。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经验、调查表、PPT等活动过程:一、讲讲知道的少数民族 价值取向: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1.教师:最近我们正在研究一些少数民族,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这里你的要求是用好听的节奏说,那么用什么样的节奏呢,最好你先预设一个节奏,比如老师先有节奏的说一说?)2.出示地图(地图上标有代表56个民族标志):刚才小朋友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让幼儿简单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用数字表示出来) 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活动目标:1、尝试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体验助人自助的乐趣。2、把握故事主题,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 材料的准备:图片,统计表重点:在生气时尝试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的情绪。难点:学会自我欣赏,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
二、活动准备1、录音机、电视机、广告录像以及有广告的报纸。 2、一盒牙膏、一支牙膏。 3、请幼儿回去注意收看、收听广告并收集广告。 三、活动过程1、师生共同欣赏广告词,引出主题。⑴(师生共同欣赏广告录像)教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广告?⑵教师:小朋友,你还在哪里看过广告、听过广告?请你学一学广告词。2、了解广告的多种形式,请幼儿表演自己比较喜欢的广告。⑴教师:你还见过、听过什么样的广告?它是什么样的?广告词是怎么说的?⑵让幼儿先与同伴交流,再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自己知道的广告词。⑶教师:这么多的广告,你最喜欢哪一个?请你给我们表演好吗?
看着他那乞求的目光。忽然有一种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你是在用教师的‘权威’在强孩子所难!”是啊,孩子们对蚱蜢正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而我却在扼杀他们的这种主动而又积极的情感态度。在平日的活动课中,我们老是为创造激发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劲头而煞费心思,但是对于平时一些活生生的场景却漠然置之。 羞愧之余,我又试着用征求的口气说道:“李老师想了个办法,我们找个瓶子,把它们请到我们教室里去休息,好吗?”孩子们一阵雀跃。回到教室,小张老师已经整理好了床铺,孩子们一看到她,便涌上前去自豪地说:“张老师,我们把蚱蜢请到我们教室来了!”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样热闹。我借机对孩子们说:“我们请小蚱蜢到教室来休息的,需要安静,你们这么吵,它们跑了我可不知道哦。” 阳阳一听,连忙煞有架势的说:“我们别出声了,小蚱蜢可不喜欢噪音!”说完就主动闭上了嘴巴。他一向就有感召力,其他孩子也都闭上了嘴巴。教室里即刻安静了下来。我借机添了一句:“我们教室这么安静,小蚱蜢肯定会喜欢我们这个教室的,它们还想看看我们中二班哪个人睡觉的时候是最棒的,衣服折叠得很好,睡觉的样子也是最好看的。”经我们这么一说,几个平常不安于的孩子也急忙钻进被窝闭上了眼睛。 之后,我把蚱蜢安置在了班级自然角中,让幼儿进行仔细观察。我和张老师还根据幼儿提出的“小蚱蜢是吃什么的、蚱蜢是害虫还是益虫?等疑问,设计了几个活动,虽然是主题以外的,但这些着实是从幼儿的认知需求出发的,在活动中,我们一直被孩子们积极的求知欲望感动和牵引着。与此同时,我还抓了几只蝗虫,引导幼儿与蚱蜢加以区别。在晨间活动中,带幼儿去户外学小蚱蜢跳,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经济教育内容十分宽泛,遵照二期课改所强调的“教育要与幼儿生活相结合,从生活中体悟,大班《学习》教材“逛超市”主题中,有一则“自主购物”的活动内容,其背景资料里又给我们提供了关于“钱币”的资料,这二则内容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一共设计了二个教育活动,其一为“解读人民币”——主要从解读人民币上的中国元素入手(略),其次就是本次教育活动内容“制订合理用钱计划”,论点以要定位在“合理”上,是因为我们反复讨论后,认为由于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一,“节约”的概念对孩子来说很难诠释明白,而所谓“合理”即诠释或“必须要花的钱,一定要花,可以花和不花的钱,则根据家里的条件许可与否而定,但不必要花的钱,就可以不花”。这样孩子不仅容易懂,而且一旦理解后,可以逐步自主地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活动形式是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小组合作模拟制订一份花钱的计划,通过在合作的过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体现合作的快乐,但我们更看重的是蕴藏在活动背后的教育内涵和价值。
活动目的:1.在说说、画画中了解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2.在自己制定计划中体验做事的快乐,萌发幼儿乐意做事的情感。 活动准备:1.ppt(小红做事)2.自己、家里、大三班、小区的四列小火车样板。3.幼儿操作的纸和笔、浆糊
确实如此,在现在的社会上存在着现实与传统之间的矛盾,平时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要乐于帮助别人,要向有困难的人献出爱心,但是有时侯却是事与愿违,反而把孩子们给弄糊涂了,“难道帮助别人有错吗?”新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所以,我们就以“如果有陌生人向你求助,我们小朋友该不该帮忙?”为主题,展开一次大讨论。希望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让孩子们自由发表意见,培养孩子们的质疑精神,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孩子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活动目标:1、萌发与树立生存意识、自我保护的意识,在生活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分辨是非的能力。2、能够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中特殊情况的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3、拓展思维方式,培养质疑精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正反两方(全班幼儿都参与本次活动,共同收集资料,正方双方商量讨论并推举参赛选手。)2、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本次活动,与孩子共同收集资料,为孩子们出谋划策。3、雷锋的照片,音乐磁带,报纸。活动过程:
2、在做客情境种巩固做客的礼貌用语和简单礼节,学做有礼貌的小客人。活动准备:创设PATRY情境。 各礼物、幼儿扮演的动物角色、媒体。活动过程:一、情景引入:今天我们要举办一个生日会,我们给动物朋友打电话请他们一起来参加我们的生日庆祝活动吧。谁来告诉我们怎么打电话?朋友接电话了要说什么?小结:我们在打电话前要先按对电话号码,接通后能主动打招呼,说完后会说再见。二:打电话邀请朋友:1、(出示媒体电话本) 师:这是一本动物电话本,上面有许多动物朋友的电话号码,我们一起给他们打个电话,请他们过来参加吧。问:你看到了什么?还有什么?这些数字是几?我们一起连起来读一读。小结:原来这么多数字连起来就是小狗家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提前考察好幼儿园附近一个较大的社区。 2、调查表、笔人手一份;照相机一部。 3、教师教学资源《我们的社区》。 活动过程: 1、交流讨论有关社区的问题,梳理已有经验。 请幼儿说说自己居住的社区里都有什么?是做什么用的? 2、一起制定调查计划,明确参观调查的任务。
1.皮球若干,奖牌若干。 2.记录表一张,上有圆、半圆标志;每个幼儿有自己的标记。 活动过程 1.玩游戏“传球接力赛”,引导幼儿感受成功与失败的不同心情。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幼儿分成若干小组站成一竖排,每人举起双手到头顶依次传球,先传完的小组为胜利组。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比赛,确定冠军小组。 ★教师给获胜的幼儿发奖牌。 ★教师:胜利的小朋友现在有什么感觉?失败的小朋友有什么想法? ★幼儿表达自己对成功、失败的感受。 自评:在这个环节上,发现幼儿对开始的竞争游戏很有兴致玩得好象意犹未尽。对成功和失败的体验谈得不是很多。
2、了解广告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准备:录有广告的录音幼儿事先收集各种广告词实物:糖果、牙刷、大*班标牌过程:1、听一段常见广告的录音,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刚才听到什么?我们在哪儿见过?2、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所知道的广告。(1)、除了刚才的那些广告,你会说哪些广告?(请幼儿学学电视上的广告词)(2)、你们知道广告有什么作用吗?为什么要做广告?(幼儿讨论)(3)、师小结:广告的作用就是宣传自己,让大家都知道是做什么用的,都来购买、消费。
2尝试自己洗红薯,刨红薯,剥桔子,并尝试用红薯和桔子。 3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和乐趣。 活动准备:红薯桔子大电饭锅 白糖若干 活动过程:1出示从“走进田野”活动中幼儿亲手挖的红薯和摘的桔子,引起幼儿 对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回忆生病的感受,激发对生病同伴的关爱之情。★教师:你生病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你最想谁?★教师:XX小朋友生病了,你想他现在会有什么感受,会想些什么?★教师:你想用方式表达对XX小朋友的关心?2、利用幼儿用书,学习关心生病的同伴。★利用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讨论:XX小朋友最喜欢什么,我们可以为他做什么?。
目标:1.通过整理书包萌发做小学生的愿望。2.学看课程表。尝试按课程表整理书包,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准备:1.活动前期准备(1)展示幼儿带来的书包,让幼儿在互相欣赏中了解书包的功用。(2)在区域中提供文具盒、铅笔、橡皮、尺等文具,让幼儿自己动手整理。(3)在区域中提供小学生的课本,让幼儿熟悉各类课本以及课本名称。2.教具、学具准备(1)小学生课本若干,课程表多媒体课件。(2)水壶、玩具、蜡笔、绳子、毽子、饭盒、毛巾等。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题。 师:小朋友,今天天气这么好,你们想不想到野外走走?放郊游音乐,幼儿随音乐进活动室,出示动物欢快的多媒体画面,引导幼儿观察。 师: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们发现大森林里的动物们怎么样?它们为什么这么高兴,究竟遇到了什么快乐的事情呢? 师:我们一起在大森林里仔细寻找一下,肯定会发现其中的秘密。 二、观察画面散文《微笑》的画面内容,懂得怎样让别人快乐。 1、出示课件,用猜猜、想想、说说的方式理解散前半段内容。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小鸟唱歌、大象干活、小兔送信是为了什么呢?(发挥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听一听小鸟、大象、小兔是怎么说的?(边看动画边听) 谁听清楚了它们说的话?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
活动准备: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2、剪辑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中,百岁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3、电脑课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课前和幼儿园退休教师刘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联系,到重阳节这一天把她请来. 5、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礼物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谈话: 1、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 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团圆的情景) 3、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崐日,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4、你们知道老人节是怎么来的吗?
过程: 1、带孩子看看一楼走廊的画,读读这些童谣,知道这些童谣还可以 做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请来了社区的爷爷奶奶:今天他们来教我们这些游戏,因为这些游戏在他们小的时候就有了,而且大家都很喜欢,所以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们叫他民间游戏。 3、分组开展游戏,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游戏。 4、中国的民间游戏还有很多,下次我们走出幼儿园到社区去看看还有那些游戏和我们中国才有的东西 延伸活动:与社区联系好猪只有二合爷爷奶奶一起游戏,欣赏戏剧表演。 老少同乐(2) 目标: 1、喜欢玩中国的民间游戏,按玩法进行梳理,。 2、游戏中了解爱老敬老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体验和老人共同游戏的快乐。 准备:1、幼儿回家了解爷爷奶奶小时候喜欢的活动。 2、送给爷爷奶奶的小礼物。 3、为爷爷奶奶表演武术操。
二、活动准备: 哈哈镜若干面;古怪果纸偶一只;彩色信三封;音乐。三、活动过程:1、以古怪果送礼物,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请幼儿分组照哈哈镜,感受照哈哈镜的快乐心情。 (2)幼儿说出照哈哈镜的感受。2、古怪果请幼儿玩游戏“照镜子”。 幼儿当镜子,老师照镜子,老师要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表情,并请幼儿说出有什么表情。3、分组活动:(幼儿分成三小组) (1)出示古怪果寄来三封彩色的信。
二、活动准备:1、活动前,幼儿认识过人民币,会识别人民币的不同面值。让幼儿去超市自主购物,并讨论购物的心情,所购商品的用途、价格等。2、向父母调查了解一个月家庭各类经费的开支状况(下发调查表)。3、纸币若干、购物篮若干只,超市场景布置,商品上贴有价格标签。银行、医院区角设置。三、活动过程:1、成立“三口之家”,宣布“小鬼当家”的游戏开始。由幼儿自愿组合,三人为一户家庭(爸爸、妈妈、孩子),佩带胸卡标志,编号为“1号家庭”“2号家庭”……2、小鬼当家活动一:到银行领工资。师:(将日历翻到1月1日)小鬼正式当家作主了。今天是1月1日,是发工资的日子。每家的爸爸或妈妈去银行取这个月的工资。每户家庭领取工资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