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保护我们的皮肤

  •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会发出声音的扣子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会发出声音的扣子

    [活动准备]  棉线、扣子、取掉尖的牙签(与幼儿人数一样多)。  [活动过程]  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让一根棉线穿过扣子的两个孔,使扣子穿在线上。  幼儿讨论。(1)把线穿在扣子的小孔里,再从另一个小孔中穿出来。(2)把线的一头穿在一个小孔中,把线的另一头穿在另一个小孔中。  做一做。(1)把线穿在扣子的小孔里,再从另一个小孔中穿出来。(2)幼儿把穿好的扣子两头打上结。

  •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爱捉迷藏的昆虫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爱捉迷藏的昆虫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用保护色、断尾、喷“墨汁”等保护自己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了解周围事物的动态。【活动准备】 1、挂图二幅,图一:蝴蝶、蟋蟀、瓢虫、蜻蜓、枯叶蝶、花螳螂,竹节虫变色龙、树蛙、斑马等;图二:壁虎、海星、蚯蚓、乌龟、乌贼鱼等 2、幼儿、家长收集的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图片、碟片、图书等资料。 3、没尾巴的动物图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活动,讲述故事《谁丢了尾巴》 (1)根据故事情节提问: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谁丢了尾巴?(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去交流,发现) (2)根据上述内容让幼儿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有了大致了解。

  •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各种各样的汽车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各种各样的汽车

    一、听各种车的声音 让幼儿仔细听,辨别出几种不同的汽车(有消防车、救护车、 警车和卡车等)二、观察比较1、出示自行车、消防车、警车、洒水车,让幼儿观察这些车的构造,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样的?2、小结:这些车都有圆圆的车轮。消防车和警车的叫声不一样,消防车是红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专门用来救火的。警车上白色的,专门用来抓坏人的。洒水车有水箱,用来清洁马路的。

  •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大大的馒头从哪里来?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大大的馒头从哪里来?

    2、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唱《大大的馒头哪里来?》这支歌曲。 3、能在美劳区用各种材料对面制品进行表征活动。 活动准备: 1、面制品的照片、小麦、磨面粉与制作馒头过程进行录象。提供面制品表征活动的材料放到美劳区。 2、活动前样幼儿回家分头调查其制作过程并做好记录。 活动过程: 一、 信息分享(回忆馒头的制作过程) 讨论:馒头是怎样做成的?(让幼儿将看到的用较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二、观看面包、面条等各种面点的制作过程,感受工作人员为了让我们吃上可口的面点而辛勤地劳动。

  •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丰富多彩的塑料品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丰富多彩的塑料品

    学习这一课让幼儿明白,塑料制品它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造成了“白色污染”的危害。幼儿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塑料制品的实物,因此,这一课题幼儿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这一课题中的教具,具体、直观、丰富多样,大量生动的实物教具易于刺激幼儿感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近不急待的探索欲望。有关“白色污染”的总是对幼儿来说有些抽象,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前组织幼儿清理园内的塑料垃圾,再观看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和纪录片,幼儿会很透彻地理解“白色污染”。 二、目标确定 中班幼儿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活动通过寻找发现、观察比较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激发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而科学教育活动是在引导幼儿亲自探索和发展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因此,针对本班幼儿和幼儿科学教育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实物的观察比较,让幼儿在探索中认识各种塑料制品,知道它的特性。 2、幼儿自主的了解塑料制品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以上两个目标是本课的重点。 3、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观看,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中班科学课件教案: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活动准备]  小蚂蚁若干、放大镜、纸盒、白纸、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童话剧情景表演《没有触角的小蚂蚁》  教师带幼儿上前扶起正在哭的小蚂蚁:“小蚂蚁,你怎么了?”  小蚂蚁哭着说:“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出来找吃的,怎么也找不到,走路也弄不清方向,我又累又饿,还撞了一身的伤。我想回去,可绕来绕去总找不到家。”  探究的问题: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二、幼儿讨论。(1)没有触角就不漂亮了。(2)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家了。

  • 中班主题课件教案:可爱的蛋糕宝宝

    中班主题课件教案:可爱的蛋糕宝宝

    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主、温馨、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小兔过生日”为情节展开,并通过利用面塑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让幼儿在与不同的辅助材料,如:小塑料刀、棉签棒、火柴棒、纽纽棒等互动中,大胆尝试在搓搓、揉揉中用不同的方法制做蛋糕同时,教师利用各种游戏的口吻鼓励幼儿大胆自由的进行表达表现,不仅促进了幼儿的小肌肉和审美情趣,而且也满足了中班幼儿在情景中发展多元智能的需求,从而也使幼儿极大地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1、 在揉揉、玩玩中,尝试用面塑制做不同的蛋糕。

  • 中班主题课件教案:动物的特殊本领

    中班主题课件教案:动物的特殊本领

    活动目的:1. 通过探索与交流活动,让幼儿了解常见动物的本领。2. 培养幼儿爱提问,乐于收集资料等主动学习的能力。活动准备:动物图书、电脑课件;电视、幻灯机、2块大黑板 幼儿调查表每人一张活动指导:一、 故事“想飞的小象”引入,组织幼儿边看故事边听故事。二、 故事后提问,让幼儿谈谈听完这个故事他们了解了什么?故事里的小动物有哪些本领?逸晨: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不能互相比较。陈铭: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本领由此,教师引出了“动物的本领”这一话题三、 幼儿每人拿出自己的调查表并互相交流他们所了解的动物的本领。小洁:骆驼是沙漠之舟张蕾:信鸽会送信宇昕:大象长长的鼻子会运木头若仪:蜜蜂会采花蜜逸如:老虎会用尖尖的牙齿咬人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发现孩子们互相交流时都很积极,集中提问时孩子们都能踊跃发言,显然,孩子们对“动物的本领”这个话题是十分有兴趣的。

  • 中班主题课件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

    中班主题课件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头

    1、能根据图片大胆想象,清楚讲述图片内容,发展口语表达能力。2、培养认真倾听与大胆讲述的习惯。3、懂得要保持环境卫生。二、活动准备:大挂图4套,幼儿两人一张小图片,空罐头若干。三、活动过程:(一)、出示空罐头引入,激发幼儿兴趣。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组图片讲的就是关于这个空罐头的。(二)、幼儿自由观察、讲述图片。指导语:请你们看看图上有谁?在干什么?1、幼儿自由观察、讲述。2、交流:你看到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 中班语言课件教案:报纸先生的故事

    中班语言课件教案:报纸先生的故事

    活动准备 1.用纸折成的帽子(帽子上用其他物品装饰好)。 2.布置“娃娃家”背景,有椅子、桌子、垃圾箱等。 3.课前丰富幼儿的知识:报纸与人们生活分不开,是精神食粮。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老师戴着用报纸折成的帽子:“小朋友,你们看我今天戴了一项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 2.“我有一个故事,是讲报纸先生的,你们想听吗?” 二、老师讲述《报纸先生的故事》(附后),讲完提问: 1.刚才你们听的故事叫什么名字? 2.故事是讲谁的?还有谁? 三、老师再次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变化,知道看过的报纸还可以有很多用途。提问: 1.清晨,报纸先生就被送往谁的家?(理解词语:清晨) 2.报纸先生在信箱里想什么呢?(理解词语:信箱) 3.今天是谁来拿报纸? 4.小红看完报纸后,她把报纸放在哪儿了?(理解词语:丢弃) 5.到了第二天,报纸先生又被送往谁家,这一次是谁来拿呢? 6.奶奶看完报纸后怎么样做呢? 7.奶奶把报纸先生放在一旁,报纸先生怎样想的呢? 8.奶奶会用报纸先生做什么呢? 9.报纸先生为什么会高兴呢? 10.小朋友,你们说报纸先生喜欢谁? 11.报纸先生为什么喜欢奶奶?为什么不喜欢小红? 四、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并请几名幼儿做情景性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五、幼儿想想讲讲,发展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意识。 1.看过的报纸,还可以做许多事情。如果你是小红,你会用报纸做什么事情呢?请你帮小红想一想。 2.幼儿自由讨论。 3.幼儿讲述报纸的多种用途。

  • 中班语言课件教案:爱夸奖别人的孩子

    中班语言课件教案:爱夸奖别人的孩子

    教学难点:老师引导学生夸奖学生自己,父母亲人及周围的小伙伴。 教具准备:和小朋友生活场景有关的图片(包括在家在学校等等)。如:妈妈在收拾房间,老师上课,小朋友回答问题等场景的图片, 教学场景:七秒卡通的幼儿园里 教学内容: (1)好晴朗的天哪,妈妈在洗衣服,小Q也来帮忙,两个人一起努力,干净的衣服在阳光的照耀下好漂亮啊。小Q对妈妈说,妈妈我已经是大孩子了,让我来帮助你吧。妈妈说:小Q真是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图片)小Q和妈妈在洗衣服,另一边干净的衣服晒在阳光下。

  • 中班语言课件教案:耳朵上的绿星星

    中班语言课件教案:耳朵上的绿星星

    活动准备:1、制作课件《耳朵上的绿星星》、故事录音带;2、教具:小草、玫瑰花、萤火虫、星星头饰;小松鼠指偶等;3、画有小松鼠图像的画纸(与幼儿人数相等)、幼儿画笔若干。活动过程:一、提出疑问,导入课题孩子们,你们你!小朋友们好!(小松鼠)哦,是小松鼠来了,咦,小松鼠你的耳朵上怎么还有星星呀?星星不是在天上吗?这是怎么回事?小松鼠:听了下面的故事,你们就知道了!请听故事《耳朵上的绿星星》!二、教师有感情的讲述第一遍故事。孩子们,你们说这个故事名字叫什么?(〈耳朵上的绿星星〉)师:小松鼠,我们的孩子说得对吗?小松鼠:对!师:那么,萤火虫为什么跑到你的耳朵上呢?小松鼠: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请你们看看我带来的图片吧!师:哟,小松鼠还给我们带了好看的图片,让我们快来看吧。三、播放课件,请小朋友欣赏,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1、播放第一部分a、小松鼠上台表演节目,他想怎样来打扮自己b、小松鼠打扮了吗?(没有)为什么c、这件事情让谁看到了?(萤火虫)萤火虫怎么说的?它为什么说小松鼠真好?d、小松鼠没有戴用草编成的帽子、也没有戴用花编成的项链,那他是怎样去参加音乐会呢?2、播放第二部分a、晚上,小松鼠是怎样参加音乐会的?b、是呀!小松鼠一点也没打扮,可是幕布一拉开,台下的观众都惊呆了,他们看到了什么?

  • 中班语言课件教案:怪脾气的小乌龟

    中班语言课件教案:怪脾气的小乌龟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活动准备:乌龟、蜗牛、请问的木偶各一个,3组图画活动重点: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 律动引入,邀请幼儿观看木偶表演。2. 情景导入:(1)通过木偶剧的名字“怪脾气的小乌龟”引起幼儿观看的兴趣。老师有表情的提出问题:小乌龟为什么是怪脾气?(2)通过入场须知,让幼儿了解看木偶剧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 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传声筒课件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传声筒课件教案

    2、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纸棒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2、幼儿玩纸棒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1、教师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2、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4、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三、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1、提出疑问: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和清楚、响亮,但也有小朋友说听不清楚声音,(出示几根听不清楚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

  • 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课件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课件教案

    目标:1.通过观察、探索,发现水果横切、竖切时会呈现不同的形态。2.能细心观察、大胆猜想,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准备:1.教具:三块展示板(见图1、2、3),各种水果,实物投影仪,背景音乐。2.学具:人手一张记录表,若干水果的切面图片。过程: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水果,看看都有些什么?(苹果、香蕉、猕猴桃、梨……)  师:如果我要把梨分成两半,可以怎么切?切开后会是什么样子呢?(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在展示板的表格内记录“|”标记表示竖切,见图1。) 二、基本部分(一)观察感知:比较梨的两种切面形态,理解“切面”的概念。1.观察梨的竖切面。  师:“|”这个符号表示把梨竖起来切。你们看看切开后的梨是什么形状。(椭圆形。)(教师将切开的梨放在投影仪上让幼儿观察。)  师:仔细看看里面还藏着什么?(种子。)数数有几粒种子?它们是怎么排列的?种子长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说出梨核,并观察梨核的形状。)  师:我们看到切开后的梨面上有梨核和种子,这个面可叫作水果的切面。(以“竖切”引入主题,符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关注水果的切面形态,同时形象地理解了“切面”的概念。)

  • 中班艺术活动种子的图画课件教案

    中班艺术活动种子的图画课件教案

    (二)对种子粘贴画这种作画方式感兴趣。(三)在做做玩玩中体验快乐的情绪。二、活动准备范画两张、每组一筐种子、每组一碗白胶、幼儿人手一张铅画纸和铅笔。三、活动过程(一)引入课题1、出示几种常见的种子,(已经对种子有初步的了解)让幼儿加深印象。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认识了几种种子宝宝,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它们。(红豆、绿豆、豌豆、黄豆、蚕豆、、、、、)师:对,如果我们把这些种子宝宝养在水里或者埋在泥土里,它们不仅可以发芽,长成各种各样的植物,而且我们还可以让它变魔术呢!你们想不想看一下,老师把种子宝宝变成了什么魔术呢?

  • 中班数学:认识5以内的序数2课件教案

    中班数学:认识5以内的序数2课件教案

    活动目标:1、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五。2、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活动准备:数字卡片、小旗人手一套、房子(红、黄、蓝、绿、紫)、小动物图片、高楼一栋、记录表活动流程:找房子→举小旗→动物找家→幼儿操作活动过程:一、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座的形式来表示不同颜色的房子分别在第几座。 1、师:好消息,好消息!森林小区要搬迁啦!小动物们请我们去帮忙,我们快出发吧!看,森林里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小房子,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红、蓝、紫、绿、黄)一共有几座?(5座)你是怎么数的?(幼儿自由发挥/从左往右)2、师:红房子在第几座?3、幼儿回答:第1间。

  • 中班数学:学习1-5的序数课件教案

    中班数学:学习1-5的序数课件教案

    2、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活动准备:1、创设超市小货架的环境。2、动物及其食品小图片、房子图、笔等。活动过程:(一) 通过游戏“为小动物买礼物”理解序数。(序数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数,从不同的方向数得出的结论会不同)1、自由探索:(1)引导幼儿以“到动物食品超市为小动物买礼物”的游戏形式到“超市”购物。 (要求记住在什么颜色的货架上买到货物的)(2)请个别幼儿告诉大家在什么颜色的格子里买到货物,并请其他幼儿猜一猜他是在第几个格格子里买到的东西。

  • 中班数学活动:感知图形的特征课件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感知图形的特征课件教案

    2、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标记,并学习按照图形标记制作相应的形状。  3、能注意操作过程中的书面整洁,乐意边操作边讲述。  活动准备: 1、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饼干(均未拆封)若干。  2、三只毛绒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胸口有一个形状标记。  3、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大图片。  4、幼儿用书(P10—11)人手一册  5、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印章(或小图片),颜料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饼干的形状,了解形状的主要特征。1、出示饼干,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它有哪些形状?你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2、教师(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折叠图形,引导幼儿直观感受图形的特征呢感,使幼儿知道:圆形是圆圆的,没有尖尖的角;正方形有四个一样大的角,一样长的边;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 中班数学:巩固4以内数的形成课件教案

    中班数学:巩固4以内数的形成课件教案

    2)、能正确认读数字1、2、3、4。 活动准备:教师幼儿每人一套1~4的数字卡,四个指偶;1~4的圆点卡片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1)、引起兴趣,导入课题:出示指偶,引起兴趣。 2)、有具体形象到抽象训练:让幼儿操作指偶,复习4以内数的形成,正确认读数字1、2、3、4。 A 、让幼儿出示1个指偶,启发幼儿说出1个指偶的数量用数字“1”来表示,老师出示数字“1”,让幼儿说出像什么并认读。

上一页123...383940414243444546474849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