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荡秋千。每天荡秋千20分钟,大脑分泌的“快乐因子”呔多芬会增加80%。父母当“助力推动器”兼保护人,对融洽亲子关系有良好助益。 二、放风筝。放风筝不仅让孩子享受到空旷地带的新鲜空气,放线、收线也锻炼了臂力和眼力,使孩子心胸开阔。 三、垂钓。焦虑的孩子常缺乏耐心,垂钓是锻炼耐心的好办法。对孩子讲清垂钓的目的——我们不完全是为钓鱼而来,最后收获的也许是惊奇和意外,还可辅导孩子将垂钓收获画成儿童画。
活动准备: 1、创设热烈的运动会环境气氛,引起幼儿主动积极参与的愿望。 2、用彩旗、花簇、标志图及中国运动员在国内国际运动竞赛中勇敢拼搏,勇夺金牌为园争光的图片和趣味卡通宣传画和“加油”“没关系,再来一次”等标语装点环境。 3、幼儿每人一份参加各项运动的彩色票(挂在颈上、参加一项撕去一张)。 4、在18个运动场上分别布置有不同难易层次的运动项目和器具。 活动过程:一、运动员入场仪式活动 1、国旗队、彩旗队、小小军鼓队和各班手持运动器械的小运动员队伍,在进行曲中整齐有序地进入主运动场,参加庄严的升旗仪式。 2、小小军鼓队演奏、升旗。 3、主教练(园长)讲话,鼓励小运动员勇敢参与,友好竞争,尽力就是成功;小运动员代表讲话,志高自信,学习运动员大哥哥、大姐姐不怕困难,勇敢拼搏,多得奖牌,赢了高兴,输了不哭,苦学苦练,争取再赢。二、运动项目表演和竞赛 1、艺术器械团体操表演 由中、大班幼儿表演、彩色轮胎操、海军操、红旗操、球操、呼啦操等。
2、学习用多种颜色进行涂色拓印的方法。 3、保持衣物的整洁,并从中体验版画创作的快乐。活动准备: 版画操作工具人手一份;范画一张。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谜语导入:一个勤劳老公公,天一亮就上工。若有一日不见他,不是刮风就下雨。 让幼儿猜出谜底。
[活动准备] 1、酒精灯、烧杯、玻璃片、三角架、火柴。2、雨的形成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放雨的形成课件,引导幼儿听雨声,看雨景。 小朋友们,听听这奇妙的声音,问:这是什么声音?(幼儿:雨声) 看电脑动画,问:这是什么景象?(幼儿:下雨) 雨从哪里来? 幼儿:从天上。 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幼儿:因为天上有云彩幼儿:因为有乌云
活动目标1、萌发探索人体的兴趣。 2、在观察和操作中,初步了解皮肤的构造和功能,提高观察能力和触觉感受力。 3、知道要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并使皮肤不受到损伤。活动准备 1 幼儿已认识过人体的某些器官 2 操作材料:冷水、热水、夹子、羽毛、石子、玻璃球、绒毛玩具、木块、放大镜、印泥、白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1 幼儿互相找身上的皮肤,知道皮肤的重要性。 1)小朋友,你们觉得人体中什么器官最重要?注:在幼儿已认识了人体一些器官的基础上,我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人体哪种器官最重要?其目的在于复习以前学过的有关人体器官的知识,同时也促使幼儿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促进幼儿的思维活动。 2)请小朋友互相找一找身上哪些地方有皮肤。(幼儿观察议论,得出人的身体上每个地方都有皮肤。) 注: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和学习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幼儿看来,这是很好玩、有趣的一件事,它唤起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正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使幼儿能专心致志地去寻找、去观察。3)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那我们如果没有皮肤会怎么样?注:如果我们没有皮肤会怎么样?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有的说:没有皮肤,血都流出来了;有的说;没有皮肤,我们会死的;有的说:没有皮肤,人会变得很难看……他们善于思考、积极表达,这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是非常难得的。小结:皮肤就象我们的外衣一样,人身上不能没有它。
[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事先带一双丝袜和一双鞋底有花纹的鞋子。2、雨鞋、运动鞋、凉鞋等各种不同鞋底花纹的鞋子。3、《健康歌》音乐磁带。课件:走冰、滑板车、汽车4、彩笔、鞋底(五花纹)图样与幼儿人数等同。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活动。 讲述小强只穿了丝袜跟妈妈比赛爬长城输于妈妈的故事,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二、感知体验、尝试操作。1、体验尝试:一只脚滑,一只脚不滑。 播放健康歌,请幼儿一只脚穿丝袜,一只脚穿鞋子,做旋转和各种动作,感觉两只脚着地有什么不一样?2、对比体验:(两只脚都不滑了) 请小朋友两只脚都穿这鞋子跳舞,会有什么感觉?3、观察发现:鞋底的秘密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鞋子,发现鞋底的秘密:花纹4、言语活动:比较鞋底花纹的式样 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鞋底的花纹是什么样的?例如:我鞋底的花纹是一条曲曲弯弯的线,像蚯蚓鞋。我鞋底的花纹是一粒一粒的,像小圆点。
活动准备:1、不同型号的电池若干; 2、钟表、手电、电动玩具、录音机、手机等; 3、记录单;活动进行: 1、老师介绍活动任务要求: * 第一个任务是;用老师准备的电池,让钟表走起来,让手电筒亮起来;让玩具动起来。 * 第二个任务是:在安装电池的过程中,让幼儿发现、观察、思考:电池上有什么小秘密?你是怎样安装电池的?找一找看安装电池有没有小窍门,好办法。 2、介绍记录单,鼓励幼儿把安装电池的方法,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 提示:记录表上有个X,√?幼儿也可以自己画笑脸、哭脸等。 3、介绍活动一共分四桌,幼儿可以选择喜欢的物品去操作。 4、幼儿动手操作,老师观察、指导幼儿活动情况。指导重点:(1)电池上有什么标记?电池两头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2)安装时电池鼓的一端顶在哪儿?平的一端放在哪儿?(3)小钟表、手电筒、电动玩具等在安装电池的地方有什么标记?有没有和电池一样的标记?(4)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电池?你知道你装的是几号电池吗?(5)幼儿的记录情况。 5、帮助幼儿总结归纳电池的一般常识和安装电池的一些方法。(1)老师检查幼儿第一项任务完成的情况:让钟表走起来,让手电筒亮起来;让玩具动起来。
2、发展分析、比较能力,激发幼儿观察大自然变化的兴趣。准备:课前教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树叶。收集一些树叶。过程:一、初步形成常绿树、落叶树的概念。每组一篮树叶,小朋友观察比较。这些是什么树叶?比一比,他们有什么不同?
2、积极参与操作,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3、简单了解车牌号码的特点。【活动资源】1、赛车起跑线、终点线各一条;完整的车牌1张;玩具汽车、记号笔、白色铅笔每人一份。2、“123”、“234”的数字卡片、记录纸每组两份;大记录表两张、“12345”带磁力数字。【活动过程】一、赛车游戏导入,引入主题 1、赛车游戏 (1)每人一辆车,进行赛车游戏(交待比赛规则)。 (2)师:“小汽车都一样,分不清楚谁第一,怎么办?”幼儿自由讨论解决办法,引出车牌号码。2、通过观察,引导幼儿了解淄博的车牌号码。 (1)出示完整的车牌,引导幼儿观察车牌号码是由文字、字母和数字组成。 (2)认识淄博的车牌文字和字母。(鲁代表山东C代表淄博)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产生有意识的变换角度去观察事物的兴趣。 2、积极参与表演游戏,从中去体验、探索和发现。 3、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 活动准备: 1、故事操作图片若干。 2、幼儿身着红色或蓝色的衣服。 3、高老鼠、矮老鼠图片各一张。 4、录音机,游戏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组织幼儿学习‘高人走’(踮起脚尖,双手举高)、‘矮人走’(蹲下来,双手放背后)。 二、欣赏故事。 1、那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两只老鼠,它们也是一个高,一个矮。小朋友先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出示高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了一件红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出示矮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的是蓝衣服,我就是矮老鼠。
【幼儿基本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思维已经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了,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简单的逻辑关系,而且大部分幼儿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但也有少数幼儿交流和分享的意识淡薄。《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知识是在幼儿的探究之后,在幼儿交流讨论中形成的。所以教师应通过提供交流的平台,促进有效的互动,鼓励幼儿交流发现。 【教学目标】 本次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起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并且考虑幼儿对种子已有的经验和潜在水平之间的距离,在本活动中我预设了以下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2、能与同伴共同探究,用适当的方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3﹑培养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感情,产生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本活动的重点是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了解种子不同的传播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难点是引导幼儿在提问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讨论交流,在合作中探究。
2、让幼儿知道噪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教会幼儿养成不大声喊叫的习惯。3、丰富词:振动、噪音。活动准备:1、鼓,鼓槌,纸折的青蛙一只。2、各种操作器具:响筒、糖纸、拨弦、小铃、水杯、响板各6份。3、时钟1只,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 一、感知声音的产生(一)出示青蛙和鼓,让幼儿感知声音的振动。1、出示青蛙和鼓师:这是什么?(青蛙)谁能让青蛙在鼓面上跳舞?(敲击鼓面)2、幼儿讨论,青蛙为什么会跳动? 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摸一摸,鼓面有什么变化?(振动)3、知道振动能产生声音。鼓面振动还听到了什么?(声音)现在呢?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丰富词:振动)
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欣赏精美陶艺作品,感受陶艺的魅力。 2.以局部展示陶艺品的方式,拓展幼儿的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陶文化的热爱。准备:陶泥 陶艺课件 陶艺实物 陶艺工具若干 背景音乐 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入活动室。 二、教师逐一出示课件,幼儿欣赏并进行发散性思考。 1、出示课件一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像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出示课件二 现在又像什么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3、出示课件三 现在有变成什么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它是装饰在什么物体上的呢?(陶罐上的) 那么它会有什么样的罐口呢?是罐脖子长长的;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呢? 教师小结:哦,原来陶罐上还可以装饰这么漂亮的花纹啊!
活动目标:1、初步尝试用树叶在泥板上印画各种漂亮的花纹。2、初步学会用木棒在泥板上滚压印画的方式。3、对陶艺活动产生喜爱之情。活动准备:1、课件《各种各样的花纹》、音乐磁带。2、泥板、木棒人手一份、树叶若干。活动过程:一、欣赏课件,了解各种花纹。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透明的金鱼缸或造型各异的瓶子,泥块,小棒,海底世界的录像。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海底世界的录像,导入主题。教师:小朋友,我们在电视中看到海底世界有哪些动物和植物?教师再放录像一次,观察海底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重点观察各种画类、乌龟、虾的外形特征。
二、活动材料:小动物卡片若干;画有汽车的操作卡人手一份,幼儿记录卡人手一份,糖果盒人手一份;背景图一幅,糖果若干。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再过几天就要过圣诞节了,森林里准备搞一场大型的圣诞舞会,许多小动物都要去参加。看,长长的车队开来了,数数来了几辆小汽车?(6)—出示汽车操作卡。哟,每辆汽车上都有一个6,猜猜看,什么意思?(幼儿自由表述)对了,每辆汽车上只能坐6个小动物。(二)、基本活动1、来,看看你身边的动物卡片,他们一样吗?(数量不一样)2我们小朋友一起帮帮你身边的小动物们,把他们一起送上汽车。记住:每辆小汽车上的小动物的数量合起来一定要刚好是6。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请幼儿说说,你的车上都坐了哪些小动物。(例:我的第一辆车上坐了一只小白兔,5只小花猫;第二辆车上……)小组交流,个别回答。小朋友说的都很好,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把送小动物的结果记录下来。看,这是一张记录纸,纸上画的是6辆小汽车,和我们的小汽车排一样的队,(你的第一辆车上坐的是一只小白兔和5只小花猫,你就在第一辆车里写上数字1和5)。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2、动物手偶3、实物钟活动过程:一、引入并简单认识钟及其作用。1、 引入并简单认识钟的种类及其作用。教师调闹钟闹铃引入提问:⑴你们猜猜是什么声音?(闹钟的闹铃)⑵家里还有哪些钟?是什么形状的?(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⑶钟有什么作用?(钟不停的走,告诉人们几点了,人们就按照时钟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休息)2、简单认识钟面。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总结: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提问:⑴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长度不同)教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我们在看看数字,提问:⑵正上面的是数字多少?(12)⑶正下面的是数字多少?(6)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教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摘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回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 开始!(教师操作钟表)提问:⑴谁跑的快?(分针)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活动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分类统计生活中物品的数量,从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及重要。活动准备:教师事先选择好实践的场地(幼儿园内),并亲自实践一遍做好记录,心中有数;纸、笔。活动过程:(一)复习巩固:1、你能从1数到几?数数看。2、更快的数数方法: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3、100以内的随便一个数你会写吗?试试看(请几个幼儿到黑板上听写)。(注: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教师了解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必备的一些相关知识掌握如何,以便在活动中更好地把握。)(二)联 系生活: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东西要用数来数?举例子。2、在幼儿园里也藏了许多数,请小朋友们说说。3、用什么方法统计方便?(每5个或10个记录一次,然后5个5个或10个10个地数;列表统计等)
2、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参与测量的兴趣。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初步的测量经验。2、尺子、绳子、软尺、吸管、小棒、短积木、铅笔、筷子、纸卡段、盒子、书等物品。3、记录表、水彩笔、磁性板。活动过程:一、引题:提出任务今天小朋友来当“小小测量员”,用三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相同的一条边,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2.感受同伴间相互交流的乐趣。二、活动准备:花片、大数字卡片若干、一幅美丽的图片(各类动植物若干)单双数的汉字词组卡片,花杆等。三、活动过程:1.导入——游戏“猜花片”我们小朋友很喜欢玩花片,今天老师就用花片和小朋友一起做个猜花片的游戏好吗?(好)请小朋友每人抓一小把花片,数一数有几个花片,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并找出数字卡片。两个好朋友相互检查一下拿得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