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道德风范和人格力量,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深为世人所钦仰。“人世楷模”“善良的社会和庄严的人生的模范”(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生1936年1月《祝蔡孑民先生千秋诗》)的赞誉,对他来说绝非溢美之词。任鸿隽称他具有“处处为人无我的真精神”;“对人接物,似乎有两个原则,一个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决不愿意以自己的语言和行动使人感到一点不快或不便,一个是承认他人的理性,以为天下事无不可以和平自由的方法互相了解或处理。”“但在公义一方面,蔡先生却是特立不屈、勇往直前、丝毫不退、毫不假借的斗士。”(重庆《中央日报》1940年3月24日)他的学生冯友兰也回忆说,在蔡先生身边,感同光风霁月,他的人格能造成一种气象。沐浴在这种气象之中,就不能不为他的人格所感化。蔡元培身居高位,一生廉洁,自奉俭朴,直至晚年仍是全家租赁房屋居住,他酷爱的书籍也分散在北平、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没有一个归拢庋藏的地方。蔡元培这种真诚待人、无私奉献、光明磊落的精神,源于他对国家、对民族、对事业、对学生深深的眷恋和崇高的责任感。他的这种浩然正气和高尚道德情操,至今仍是公务人员的楷模。
教学过程:一、边欣赏音乐边介绍巴赫及其求学之路。通过背景音乐和文字说明,使同学们掌握一些有关西方音乐的文化。二、初步了解小步舞曲。通过文字叙述,简单了解小步舞曲。三、讲述《小步舞曲》曲的音乐内容。对节奏、速度、力度、节拍以及体裁进行了解。四、结合谱例分段学习《小步舞曲》。1、学习乐曲A’段。说明:依据乐曲创作背景,合理创设“舞会”情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舞蹈表现手段演绎此乐段,发展了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享受到美的愉悦。2、学习乐曲B段。说明:利用形象、直观的图式辅助以及一系列贴近学生思维逻辑的问答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乐段情绪,并能用指挥、伴奏等方式表现该乐段。3、完整欣赏《小步舞曲》。说明:学生在完整欣赏乐曲时能够巩固乐曲主题的记忆,并且听辨、感受乐曲两个不同主题情绪,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感受和见解。五、视频欣赏。说明:通过视屏欣赏,使同学们以一个更直观的郊区去理解和学习作品,并使同学对作品有更深刻的记忆。引起学生共鸣,领悟音乐的美感,愉悦身心,获取乐趣,从而激起学习的情趣。
目标导学二:梳理内容,明确观点1.日军的罪行可谓罄竹难书,面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我国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其目的是什么呢?请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进行阐述。明确:文章开篇简要揭示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明确公祭的初衷是悼念死难同胞,让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二、三自然段,看看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明确:第二段主要列举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表明全世界正义之士对“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尊重和对正义的坚持。第三段主要列举了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一系列做法。揭露了日本右翼分子扭曲历史,颠倒黑白的丑态,与上文正义之士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对日本右翼分子的批判。
1.举例说明什么时候用普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2、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了那些调查方式?⑴为了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身高,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⑵为了了解你们学校学生对新教材的喜好情况,对所有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进行调查。3、说明在以下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各指什么?⑴为了考察一个学校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⑵为了了解一批电池的寿命,从中抽取10只进行实验。⑶为了考察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在其中的30天里对进园的人数进行了统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和疑问?1、基本概念:⑴.调查、普查、抽样调查.⑵.总体、个体、样本.2、何时采用普查、何时采用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
1. 在捡菜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比较,了解韭菜.大蒜.葱的不同特征。2. 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根能吸收营养,帮助植物生长。准备: 1韭菜 .大蒜 .葱。2筐若干个(三只以上)。3小花盆若干。
判断下面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1)检查某啤酒厂即将出厂的啤酒质量情况,先随机抽取若干箱(捆),再在抽取的每箱(捆)中,随机抽取1~2瓶检查;(2)通过网上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百姓对央视春节晚会的评价;(3)调查某市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状况,在该市每所小学的每个班级选取一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4)教育部为了调查中小学乱收费情况,调查了某市所有中小学生.解析:本题应看样本是否为简单随机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解:(1)合适,这是一种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为简单随机样本.(2)不合适,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多数农民是不上网的,所以调查的对象在总体中不具有代表性.(3)不合适,选取的样本中个体太少.(4)不合适,样本虽然足够大,但遗漏了其他城市里的这些群体,应在全国范围内分层选取样本,除了上述原因外,每班的学生全部作为样本是没有必要的.
阿伦.科普兰是美国现代音乐的倡导者,1920年创作的《猫和老鼠》是一首音乐形象鲜明,诙谐有趣的钢琴演奏曲。乐曲栩栩如生的表现了猫捉老鼠的情景,不协和和弦以及多变的节奏,使作品充满了现代的气息。乐曲由引子、A、B、A、尾声组成。引子中速猫的主题。猫骄傲的懒洋洋的走向高处,凶险的目光窥视周围。第一乐段开始速度非常快,刻画了老鼠的形象。接着猫在屋子里冷漠的巡视,老鼠灵巧的跑来跑去,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开始了。第二乐段老鼠得意的逃掉了,它,轻快的跑上跑下。远处传来教堂钟声的回响。猫懒洋洋的自我陶醉,老鼠见状,极其灵巧的故意挑逗猫。第三乐段猫再次扑向老鼠,这次老鼠终于被猫逮着了。美声慢板送葬去曲,装死的老鼠一瘸一拐的拖着残腿悄悄的溜走了。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运用了自己独特的“跃进式”旋律,紧张不安的活跃节奏,快速的托卡塔(密集)音型、丰富的和声运用朴实清晰的色彩和富于广度和深度的想象力。让人仿佛看到猫和老鼠追逐、争斗的情形。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活动准备 1、一些和饮食卫生有关的图片若干。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红色彩笔人手一支。活动过程 1、幼儿进行谈话活动: 1)教师:你喜欢吃什么食品?为什么? 2)教师将幼儿说的各类食品一一贴在黑板上或快速地画在黑板上,并进行分类。 2、通过观察幼儿用书,了解注意饮食卫生的重要。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想一想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观察画面,说说:这些小朋友怎么啦?他们为什么会生病? 例如:观察拉肚子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他会拉肚子?(吃蔬果不清洗,也没有洗手。)……观察一名肥胖儿童:他为什么会这么胖?(他吃的东西太多了、甜食吃多了、油腻的食物吃多了……)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关心老人的情感。 2、体验与老人同过节的快乐。 1、增进艺术表现能力,学习运用学过的技能,合理地安排画面,画出爷爷奶奶的形象。 三、活动准备: 1、请爷爷奶奶来园参加活动。 2、幼儿自备自己制作的小礼物。 3、幼儿事先排练表演的节目。 4、纸笔幼儿人手各一份。
2、尝试用辩论的方式发展自己的见解,愿意倾听并接纳他人的意见。工具材料:课前幼儿调查了解中西餐的特点。活动设计:一、引出课题你吃过西餐吗?味道怎么样?你觉得中餐好还是西餐好?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小甜心和小苦恼》 2、微笑卡,音乐磁带,录音机 3、准备各种味道的东西及相应的表情图片,布置味道王国场景。三、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带领幼儿去心情味道王国感受不同味道的心情。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好玩儿的地方——心情味道王国,在那个王国里所有人的心情都是和味道相联系的,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带领幼儿做《表情歌》的律动去心情味道王国。2、品尝味道,感受心情。 师:心情味道王国到了,请小朋友自由地品尝味道,感受心情吧。 幼儿分散自由品尝体验,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保护口腔。 提问:你刚才品尝的是什么味道?心情怎样?
2、学习用多种颜色进行手指点画。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1)桌面木偶:未上色的鱼妈妈一只、鱼宝宝若干,海底世界布景;(2)红、黄、蓝颜料、抹布、每组一份;回形针、绳子每人一份;(3)范例若干;(4)录音机一台,歌曲《捉鱼》磁带一盒。2、知识经验准备:(1)幼儿已熟悉歌曲《捉鱼》;(2)幼儿已有初步的指点画经验。
2、发展分析、比较能力,激发幼儿观察大自然变化的兴趣。准备:课前教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树叶。收集一些树叶。过程:一、初步形成常绿树、落叶树的概念。每组一篮树叶,小朋友观察比较。这些是什么树叶?比一比,他们有什么不同?
2、幼儿的动手、分辨能力,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活动准备:几何图形挂件一人一个,数字卡片,演示教具,魔术卡每人一张活动过程:一、带幼儿进知识宫,激发幼儿的兴趣。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知识宫去玩。在知识宫,老师要给小朋友好多礼物,但这些礼物一定要小朋友动脑筋才能够得到。第一份礼物需根据自己挂着的图形和图形上的数字找座位,找到了,这个图形就作为第一份礼物送给你们。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只书包、铅笔盒、书本等。 2、情境表演:《两个小朋友》(小学生自己收拾文具的情景,一个会自己收拾,一个不会收拾)活动过程 1、认识学习用品,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逐一出示书包、书、铅笔盒、本子、笔、尺、橡皮等用品,并讨论它们的用处。 ——形成学习用品的概念,知道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时需要用到的用品。
二、设计意图: 依据《纲要》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第4条: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第3条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达到语言领域的目标第2条: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条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并乐意用不同的方式模仿散文中角色的语言。三、活动准备: 1、录音机、散文欣赏磁带(背景音乐为“春雨”沙沙)。 2、春雨雨滴立体球偶一个(浅蓝色即时贴内装乒乓球,头扎少许毛线),沙沙音乐以及小雨滴自我介绍磁带。 3、背景图:土壤(可以移动)、远山等,插入教具:春雨、种子(拟人化) 4、表演玩具: 拟人春雨、种子服饰(挂历纸做); 工具:封口胶、钉书机、剪刀、挂历纸等。
2、学会按要求向指定方向跑和跳,并能有序地摆放小椅子。 3、在音乐游戏中,注意倾听音乐,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相距 40厘米 的平行线2条,两个大圆圈。 3、幼儿人手一张小椅子。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数高楼 教师带领幼儿站成大圆圈,请4—6位幼儿扮演弟弟、妹妹站在圈外,引导幼儿随着音乐开展游戏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对母亲知多少师问1:我们5月份刚过了一个重要的节日,你知道是什么吗?----母亲节。师问2:那你知道妈妈的生日吗?(举手示意),每个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请不知道的同学回家了解一下,多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师问3:那你知道妈妈最爱吃的菜吗?你可以选择知道、不知道或者是没有爱吃的(拖动白板上相对应的表情符号)。请大家用不同的手势表示出来。我找3名同学统计各组的数据,写在黑板上(随机找3名学生数人数)。下面我来随机采访一下:你妈妈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教师随机采访,结合营养搭配和感恩教育)
准备 1.事先让家长带幼儿观察有关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 2.录有刮风、下雨、打雷声音的录音带《奇妙的声音》及《电闪雷鸣》录像带。 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听录音《奇妙的声音》。 幼儿闭上眼睛,认真听录音,并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教师引导幼儿看录像,了解刮风、下雨。闪电、打雷是自然现象。 3.幼儿两人一组,分别讨论和分享:刚才看到了什么?喜不喜欢?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