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活动方式:班长、团支书主持,全体学生参与 三、活动过程: 1、全体起立,奏国歌。 2、男女主持人主持 3、图片:日本侵略者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证。 4、图片:见证前段时间在中国掀起的反日浪潮。 5、学生发言讨论“如何正确、理性地看待前段时间的反日情绪?” 6、学生发言讨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去爱国?” 7、班主任老师作班会总结。 8、学生合唱《歌唱祖国》。
新冠无情、人有情。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我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面对困难;我们没有恐慌而乱,而是团结一致;我们没有自私,而是肩负责任;我们没有添乱,而是严格遵守国家规定。我们坚信,在国家的领导下,在我们的坚定信念下,我们必定可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团结就是力量,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就是和我们胜利的武器。新冠疫情反反复复,从没远离,我们要有常态化的预防心理,不能侥幸大意。近段时间,我国不少地方又有疫情反弹的景象,这又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要强化疫情防控意识,阻止疫情通过校园传播扩散,保障校园、家庭和学生健康安全。
一、活动背景: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三月是传统的学习雷锋月,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引导学生做新时代好队员。为进一步了了解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学习雷锋,学习当代道德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争当新时代的好队员!我们开展本次主题班会。二、班会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雷锋,怎样学习雷锋。引导学生以雷锋为榜样,做新时代的雷锋传人。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雷锋刻苦钻研、好学上进的精神;学习雷锋在学习、生活中,不怕困难的理想信念。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诗歌传达出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1、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2、在探究中理解除法的试商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3、不足:这节课上得不够生动、活泼。
细读课文学生读课文,想想:“漏”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交流。1. 细读第1~5自然段。 (1)教师指名读,引导学生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师:“漏”指的是谁?老婆婆为什么说“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2)教师指导朗读。 教师指名试读,学生自由练读,最后集体齐读。2. 学习第6~18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这些自然段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指导朗读。学生自由练读,最后集体齐读。 (3)教师指名读选段,让学生说说老虎和贼之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3. 学习第19~20自然段。 (1)教师指名读,要求学生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 (2)天亮了,结果怎么样?(3)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童话故事,体会其乐趣。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课前准备:实物或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出示玩具汽车,学会观察物体第一步:1、观察玩具汽车,学生分别站在汽车侧面和后面两个不同的方向观察。2、分别把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对着全班,让学生说一说这是谁看到的?3、小结: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时,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一、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感应音乐的特定音效,感受原野风乐曲的节奏明快和热情奔放。 2、尝试发明不同的欢呼声,体验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幼儿已有经验 口哨、道具火堆、手偶、
教学日期20 年 月 日课时安排第 节,共 节科 目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教具准备 课 题
二、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兄弟》课件 2.红黄蓝三种颜色颜料;装有红色、黄色、蓝色液体的瓶子,还有空瓶子 3.橙色小飞机、绿色小火车、紫色小汽车图片 4.美人一张记录卡,记录卡上标有“□+□=□”
1、一次性纸杯、剪刀、油画棒、双面胶、棒棒胶、记号笔等。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播放ppt,讲故事。 2、从故事导入到用一次性纸杯制作花朵。 二、幼儿观察纸杯花,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 1、出示纸杯花图片,幼儿观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花瓣”的大小、 形状、颜色(花瓣大小一样,颜色多,色彩鲜艳)
二、班会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雷锋,怎样学习雷锋。引导学生以雷锋为榜样,做新时代的雷锋传人。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雷锋刻苦钻研、好学上进的精神;学习雷锋在学习、生活中,不怕困难的理想信念。
二、班会主题: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三、班会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懂得将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2、通过活动,使学生自觉学习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学习雷锋刻苦钻研、好学上进的精神;时刻用雷锋精神指引奋斗的航向,立起人生的标杆
三、班会目标: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理想目标,从小做好准备,立志学榜样,长大做榜样,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勇敢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学习机会,珍惜学习机会,刻苦学习,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1、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VCD,图象取材于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 2、学唱歌词。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要求清晰的咬字吐字。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道路安全知识。 2、在观察讨论的活动中掌握遵守交通规则的具体行为方式,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提高自我安全防护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交通安全宣传片《上学路上》;交通安全标志图片,信号灯卡片;布置场地:路口、人行横道。
针之所以能在水面上漂浮,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作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后面的活动中,洗洁精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材料准备:一杯水、针、一小条面巾纸、洗洁精 活动过程设计: 一、提问,揭示课题: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然后出示针,问:把针放在水面上,是沉还是浮? 2、学生猜测,然后实践操作。不管学生多么仔细,针总是会沉到杯底。 3、设置问题:有没有办法让针漂浮在水面上呢?
一.自信的重要性(板书)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板书)举例说明:a.居里夫人凭着对自己科学假设的坚定信念,在艰苦的条件下从几吨沥青中提炼出一克的镭。b.爱迪生在寻找一种材料做电灯丝时,曾千百次失败,被人讥笑,如果他不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就不可能坚持实验。c.98世界杯外围赛亚洲区十强赛中,中国队由于缺乏自信导致“进军世界”的梦想再次粉碎,而卡塔尔队处于四战只得一分的劣势之下依然有争强斗胜的心,毅然换了教练,对队伍稍作调整后就取得了三连胜的辉煌战绩。中卡两队鲜明对比再次验证自信的重要性。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情感: 1.对粮食有爱惜的感情。 行为: 1.爱惜粮食、爱惜食物,不浪费。 2.爱护庄稼,不践踏。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如何爱惜粮食。
(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的人物形象。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体会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神话时代飞腾的幻想。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到古代神话故事中人物形象,性格特点。能引导学生根据想象描写人物,感受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神奇。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精卫的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性格;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与献身精神;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跃然在纸上,展现在我们面前。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的神奇。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