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记号笔每人一支,油画棒每桌一盘。 3、轻音乐和“蝴蝶飞”的音乐。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题: 两根胡须头上翘, 身穿五彩花袍袍, 劳动辛苦我不怕, 跳起舞来我最好。(蝴蝶) 二、通过图片欣赏各种蝴蝶。 1、欣赏图片 提问,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1) 蝴蝶有几对翅膀?(两对翅膀)哪对翅膀大?(前翅大,后翅小) 2) 蝴蝶有没有眼睛?(有一双小眼睛)头上还有什么?(还有一对触角) 3) 蝴蝶的身体是怎样的?(细细长长的) 4) 蝴蝶有几只脚? 2、教师引导:蝴蝶身上还有五颜六色的花纹和图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美丽的蝴蝶吧!找一找,你最喜欢哪一只!他们的图案是不是左右对称的?颜色呢? 幼儿欣赏图片。 3、幼儿自由讲述不同图案和颜色的蝴蝶。 三、幼儿装饰画:蝴蝶。 1、亲爱的小朋友们: 蝴蝶王国马上要举办一次化妆舞会,但是王国的蝴蝶们没有漂亮的衣服,现在想请你们小朋友帮助我们,你们愿意吗? 2、每人一只纸蝴蝶,请幼儿装饰。 1) 引导幼儿利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装饰。 2)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不同的线条装饰,并大胆用色。
1. 探索用铅笔屑贴出各种形象。 2. 乐意在探索过程中大胆想象,积极动手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卷笔刀,各种笔,胶水,彩色纸,小碗。 活动过程: 一. 出示7种笔(铅笔,钢笔,圆珠笔,水笔,毛笔,记号笔,蜡笔) 1.教师: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拿出笔)你认识这只笔吗?(拿出一只笔)这是什么笔?(幼儿回答) 2.教师:你知道这些笔可以干什么?(个别回答)这些笔不仅可以写字、画画,孙老师还可以用铅笔变魔术呢。(教师削铅笔) 二.教师出示各种形状地铅笔屑。
1、能够掌握包、扎、绕的技能,并对玻璃瓶进行装饰。 2、体验废旧物品再利用以及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花布、布条。 2、照片、数码照相机。活动过程: 一、展示照片: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酒瓶、罐头瓶、饮料瓶)各种花色、形状的布以及布条、绳子,引出主题。 1、老师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好多这样的东西,扔了挺可惜的,孩子们帮我想想办法,能用它们做些什么呢? 2、幼儿讨论,引出主题:把玻璃瓶子装饰成花瓶。
2、引导幼儿用学过的花纹、创作花纹,装饰纸袋,要求色彩鲜艳。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活动准备:纸袋样品、制作图解、挂历纸、剪刀、胶棒、油画棒、粘画活动过程:1、欣赏美丽的春天风光,感受家乡的美丽。2、激发幼儿爱家乡爱聊城的情感,让家乡的春天更美丽,启迪幼儿环保意识。3、如何使家乡更美丽?
过程:一、欣赏重现 1、欣赏长城图片:这是什么地方?有一首古老的歌:“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下面是故乡。”为什么说长城是万里长呢?它造在一个山头上,还是许多山头上?故乡又是哪里呢? 2、教师介绍: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用来抵抗敌人的侵略。每当敌人来侵犯的时候,哨兵就在一个个烽火台上点起火,拿起武器,隐藏在长城里,打退敌人。现在长城已经不是用来抵抗敌人,而是给全世界人民游览的名胜古迹。人们会来到长城脚下,爬上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 3、观察范例:怎样才能爬到最高峰?有哪几条线路呢? 讨论:山顶上的烽火台有大有小吗?(相同大小,近大远小)
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我们中国的宇航员已经去过太空,了解人在太空的服装特点、动作特点等。2、材料准备:幼儿已画的宇航员画面、水笔、蜡笔、《神秘的太空》PPT 过程:一、太空里可能有什么?·我们中国的宇航员来到了太空,他们会在太空里看到些什么呢?·出示PPT,幼儿看看讲讲·小结:在太空里有神秘的星球、有运送宇航员的火箭还可能有输送广播电视信号的卫星。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美人鱼呀?小朋友回答。好,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个与美人鱼有关的故事。看谁听的最认真,老师就奖给他一朵小红花。 有一条小河里住着许多小鱼,有什么颜色的小鱼呢?(出示背景图、答对奖小红花) 河里的小鱼这几天不高兴,因为它们发现另一条小河里的鱼有彩色的鳞片,会闪闪发光,可它们身上却没有彩色的鳞片。 6月1日到了,美人鱼送礼物来了,问小鱼要什么礼物,小鱼看到美人鱼身上也有漂亮的鱼鳞,在太阳光下面闪闪发光。一条小鱼说:“美人鱼,你真漂亮!要是我身上也有你一样美的鱼鳞那该多好呀!”美人鱼就取下身上的鳞片送给它,小鱼高兴的说:“谢谢你。”
一、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拾穗者》和认识色环,让幼儿了解秋天的色彩,并寻找秋天的主色调。2、通过综合美术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和艺术形式自主分工及独立创作能力,培养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爱。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二、活动重点、难点:幼儿能自主分工,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协作绘画。
1、学习中心及边缘连续装饰的技能,能用简单的图案装饰盘子。2、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连续对称的美。3、培养幼儿耐心、细致、整洁的习惯。活动重、难点:掌握边缘连续装饰方法。二、 活动准备:1、水彩笔、彩纸、废旧图书、雪花片、圆形纸盘若干。2、教师制作的盘子展。3、投影仪、各种盘子录像。
活动流程: 自由探索-------交流讨论--------幼儿创作--------分享活动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教师出示一张纸,提问:“大家想想办法,怎么样让这张纸站起来?”2、幼儿每人取一张铅画纸,探索、摆弄,教师巡回观察。
活动准备:脸谱活动过程:一、引起幼儿兴趣1、师:昨天我们听了京剧,又看了京剧演员的服饰,今天我们来看看京剧演员的脸部的化妆好吗?2、让幼儿欣赏京剧脸谱3、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看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二、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京剧脸谱1、观察脸谱颜色: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像红色的,它表示个性忠诚的;黑色的表示个性刚直的;它们表示的是好人。白色的表示个性多计谋的,还有黄色的,表示坏人。蓝色的、绿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银色的表示神话里的人。2、观察脸谱的对称:左边和右边脸的图案是一样的,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老师拿一张纸竖在图案的鼻子中间,请幼儿来看一看。3、观察京剧脸谱的夸张: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这么大,这样画是为了让看戏的人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
二、活动准备:彩笔 画纸 投影仪 圆形教具(特制) (两个圆形虚线处缝合,再在圆形的面上绘图。教师演示时要快,像是变魔术,幼儿会很感兴趣。)三、活动过程:1、 以《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舞蹈进入活动场地,以手形游戏导入课题,调动幼儿学习兴趣。2、 以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领,激发幼儿想像力和创造力,想象出于圆形相象的物体。3、 通过幼儿书空添画和投影添画,引导幼儿举一反三,进行其它几何图形变通思维,构画出与其相象的物体,激发幼儿绘画欲望。
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充分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才能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在能唱、会跳、能欣赏的基础上尝试创作,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根据我班幼儿音乐素质发展水平和幼儿对创作节奏的浓厚兴趣,便生成此活动《音乐火车》,让幼儿尝试创作2/4拍的节奏型,并不是通过一个活动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较长时间,在多种手段、多种刺激下才能形成。因此在本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鼓励幼儿把平时学的音乐知识大胆地运用到创作中去,真正将自己的作品在同伴面前展示、分享。它需要幼儿有一种经验,更需要有一种勇气。而事实上如果幼儿能在活动中发展创作能力、大胆表现自己,那么音乐活动的真正魅力就体现了。活动目标:1、喜欢参加创编节奏型的活动,能在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2、熟悉2/4节奏型,有一定音乐节奏感。 3、尝试创编2/4节奏型,发展幼儿创作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1.幼儿欣赏世界名曲,感受快乐的4/4节奏是重点。 2.与同伴合作,共同表现节奏是难点。 三、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逐步发展,在各项活动中与同伴合作相玩能体会游戏乐趣。音乐游戏“音乐接龙”就是在此思路上设计而成的。同时让大班的幼儿接触一些世界名曲,也能给予幼儿美的薰陶。 四、材料准备1.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拉德茨基进行曲”录像。 2. “拉德茨基进行曲”磁带一盘。
2、学习用“填词”的方式改编戏曲,并能尝试为新词创编带有戏曲特点的动作。 3、萌发幼儿喜爱黄梅戏的情感。活动准备: 1、黄梅戏《打猪草》中《对花》选段的原唱及伴奏音乐。 2、供幼儿学唱歌曲的图谱。 3、黄梅戏《打猪草》的表演视频。 4、幼儿已听过黄梅戏曲调。 5、幼儿已熟悉掌握多首五言古诗。活动过程:一、听黄梅戏 放录音《打猪草》选段,让幼儿感受原曲。 1、小朋友,这是一首什么曲子?(黄梅戏) 2、黄梅戏是什么地方的剧种?(安徽) 3、这段黄梅戏的名字叫什么?(《打猪草》中的《对花》) 4、你们喜欢听吗?为什么觉得好听呢? (幼儿自由讲述,引导其感受黄梅戏的特点:抒情、优美、流畅、动听、委婉清新、细腻等。)
重点:感受不同性质的名曲风格,并用语言、动作来描述。 难点:尝试用合适的色彩、图形、线条来表达音乐的风格。 准备:乐曲 CD ; CD 播放机;色调图 2 张、线条图 2 张、图形图 2 张;乐曲曲名卡。 每位幼儿两支水粉笔,一张白纸,小水桶一个;颜料、抹布、报纸若干。课前认识过冷暖色。 过程: 一、听音乐,学高人、矮人走进活动室。 二、引导幼儿欣赏音乐 1 、 安静倾听乐曲 1 提问:(先说一说)这首乐曲听起来是怎么样的?(再动一动)请你来跟着音乐跳舞,注意动作的感觉要和你刚才听到的感觉一样(动作和音乐要吻和)。
活动准备:1、前期经验:观看音乐喷泉的视频,了解音乐喷泉的千姿百态。了解各种小乐器的特性,并能熟练地使用各种小乐器。2、教玩具:截取音乐“动物狂欢节”小乐器:小铃、三角铁、圆舞板、沙球、铃鼓、串铃、锣、鼓、钹。 活动过程:一、音乐喷泉的千姿百态1、你见过音乐喷泉吗?谁来用你的动作表演一下音乐喷泉是怎样的?重点指导:知道喷泉有高低、起伏、旋转等各种姿态。2、教师一边哼唱音乐,一边随音乐舞动。重点指导: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3、讨论喷泉是怎样听着音乐跳舞的。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发现喷泉与音乐的高低起伏是相匹配的。4、小结:1)当轻柔的音乐响起时,喷泉的舞蹈就会变得慢而优美;2)当强烈的音乐响起时,喷泉的舞蹈就会变得快而激烈;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创编各种花儿开放的动作。3、从小培养幼儿对自然、对艺术、对生活的热爱。活动准备:1、场地布置—花园。2、录音机,音乐磁带。3、幻灯片,《花朵开放》课件。活动过程:一、引题:小朋友们,今天何老师带你们到花园里玩,你们排好队,咱们出发啦!(绕场两圈:音乐1)到我身边来,随便找个空位子坐好!(提示:分开点)
活动建议:一、引起兴趣:1、歌曲《摇篮曲》,幼儿自由随歌曲边哼唱,边做动作进入活动室。2、请幼儿观察杯子里的水量的区别,并告诉幼儿今天要和水娃娃做游戏。说明:第一步是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通过音乐游戏,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教学,并引起幼儿产生对水的兴趣,这是探究和体验的前奏。教师指导语言:小朋友看,你们面前放着什么呀?(水)对啦!今天我们小朋友要和三个水娃娃一起做游戏,你们发现它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二、尝试运用水杯演奏乐曲:1、幼儿自主探究:装有不同容量的水杯,能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水杯能演奏出音乐中的高音、低音、中音,感受水声的美妙。
活动难点: 肢体各节奏的配合。活动准备: 节奏条、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入教室教师弹前奏复习节奏歌《谁在说话》1、教师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歌曲?幼儿:节奏歌2、教师:在节奏歌里你都听到那些打击乐器?幼儿:铃鼓、碰铃、木鱼。。。。。。3、教师:真聪明,那么我们就用打击乐器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4、教师先介绍自己—— ××∣×× 我 叫 王 馨请幼儿逐一介绍自己。打破以往的模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5、教师:小朋友们的名字还有三个字的那用什么节奏呢?幼儿争先恐后的练习,请幼儿模仿。6、教师出示节奏条:×××× × 请幼儿模仿打节奏幼儿依次介绍自己。。。7、教师:“咱们一起说欢迎来做客,但是要求小乐师用好听的节奏说。” 幼儿自由练习。8、教师出示节奏:设置疑问! × × × × × × × × 0 欢迎来做客大家好重点强调空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