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如此有违常规,造成了一种拗峭不凡的气势,词意更加纵横驰骋,抒情更加酣畅淋漓。2.如何理解《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的“俗子”?从这首词的语境来看,“俗子”当指词人的丈夫。这与“八年风味”的婚姻反思,与“青衫湿”的悲情是前后呼应的。秋瑾在后来写的一首《沁园春》中说:“有多少,遇王郎天壤,辜负才华。”在长篇弹词《精卫石》中说:“道韫文章男不及,偏遇个天壤王郎冤不冤。”这些词句,都是借谢道韫所嫁非人,间接抒发了她对婚姻的失望。王郎天壤(天壤王郎),是谢道韫鄙薄她丈夫王凝之的话,出自《世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当然,从广义上理解,这首词中的“俗人”,也可泛指世俗之人。秋瑾到日本后写的《鹧鸪天》词中,有“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的词句,可见“觅知音”意指寻求救国之道,不一定指个人的情感问题。
新时代青年应该立鸿鹄之志,展骐骥之跃,青年当系好人生第一粒扣。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青春只有一次,谁也不应做青春的看客。中共一大召开时的13名代表平均只有28岁,而这支年轻的队伍却在风雨中迅速成长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黎巴嫩的诗人纪伯伦说过,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青年人更要扣“正”人生的第一粒扣,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2、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
谈话导入 1、咱班的小朋友今天可真精神,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揠苗助长”。来,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揠”是提手旁,“助”是“帮助”的助。 2“揠苗助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放课件) 3、故事听完了,那你知道揠是什么意思吗?(拔),噢!所以也有好多人把揠苗助长叫(拔苗助长)。这个农夫想让禾苗快点长高,就(拔禾苗)帮助禾苗生长。可结果禾苗却枯死了。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想)。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清朝光绪年间举人,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受传统教育,光绪十年(1884)中秀才,1889年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协助康有为一起联合在京应试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总教习,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文学知识议论文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
活动目标: 1、能区别噪声和乐音,了解噪声对人体、对环境的危害。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 3、体会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萌发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噪声的危害 2、物质准备:关于建筑工地的录像、录有鸟鸣、流水声的音乐,小兔形象一个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感受噪声。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 问:录像里是什么地方? 在建筑工地上有哪些声音? 二、交流讨论噪声和乐音的不同。 1.提问:我们刚才在建筑工地听到了什么声音? 这些声音听久了会有什么感觉? 2.欣赏一段鸟鸣声和流水声的录音。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和建筑工地的声音相比,你喜欢哪一种声音?为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地球一小时在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活动由来:“地球1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1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这是一项全球性的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首次在悉尼倡导之后,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大家都来参加这个活动。[1] “地球1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展开,一下子吸引了超过220万悉尼家庭和企业参加;随后,该活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席卷全球。在2008年,WWF(中国)对外联络处透露,全球已经有超过80个国家、大约1000座城市加入活动。2013年,包括悉尼歌剧院、帝国大厦、东京塔、迪拜塔、白金汉宫在内的各国标志性建筑也在当地时间晚八点半熄灯一小时。[2] ,其中包括巴勒斯坦、法属圭亚那、加拉帕戈斯群岛、卢旺达、圣赫勒那岛、苏里南、突尼斯等首次参与“地球一小时”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北京鸟巢、水立方、世贸天阶等标志性建筑同时熄灯,同一时段,从上海东方明珠到武汉黄鹤楼,从台北101到香港天际100观景台,中国各地多个标志性建筑均熄灯一小时,全国共有127个城市加入“地球一小时”活动。
在实习的日子里,我们主要负责二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的体育课教学。在实习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看指导老师上课,以一个“老师”的身份看他是如何上课的,学习他如何传授知识、驾驭课堂,如何控制授课时间等等。通过听课我发现教师不仅对知识和技能的把握很重要,对学生的课堂纪律、积极性的调动都很重要。只有把握好课堂纪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真正的学到运动技能,并真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活动准备] 棉线、扣子、取掉尖的牙签(与幼儿人数一样多)。 [活动过程] 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让一根棉线穿过扣子的两个孔,使扣子穿在线上。 幼儿讨论。(1)把线穿在扣子的小孔里,再从另一个小孔中穿出来。(2)把线的一头穿在一个小孔中,把线的另一头穿在另一个小孔中。 做一做。(1)把线穿在扣子的小孔里,再从另一个小孔中穿出来。(2)幼儿把穿好的扣子两头打上结。
2、让幼儿知道噪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教会幼儿养成不大声喊叫的习惯。3、丰富词:振动、噪音。活动准备:1、鼓,鼓槌,纸折的青蛙一只。2、各种操作器具:响筒、糖纸、拨弦、小铃、水杯、响板各6份。3、时钟1只,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 一、感知声音的产生(一)出示青蛙和鼓,让幼儿感知声音的振动。1、出示青蛙和鼓师:这是什么?(青蛙)谁能让青蛙在鼓面上跳舞?(敲击鼓面)2、幼儿讨论,青蛙为什么会跳动? 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摸一摸,鼓面有什么变化?(振动)3、知道振动能产生声音。鼓面振动还听到了什么?(声音)现在呢?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了。(丰富词:振动)
各位老师、同学:上午好!每天走进校园,你会发现我们的教学大楼上悬挂着一幅标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创全国文明城区。再看看四周,电子显示屏上有创全的口号,教室里张贴着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海报。浓浓的创全氛围弥漫在整个校园中,我们老师、学生还有家长,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区。为什么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呢?因为全国文明城区是全国城市综合类评比中最高荣誉,是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所以我们徐汇区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目标任务。XX-XX年是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周期,我们小朋友作为徐汇区的一份子,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啊!接下去,让我们听听五5班黄云皓同学,是怎样参与创全行动的吧!
1、了解和认识彩车巡游是节庆游艺形式之一。学习并掌握主题型、活动型彩车模型的设计制作方法。 2、在欣赏评述中,感受节庆中的彩车艺术,在探究实践中拓展设计思维,在参与“彩车巡游”的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3、体验彩车制作的科学原理,乐意和同学分工合作,体验节庆彩车巡游和学习成功的乐趣。 围绕个主题,综合利用各种环保材料设计制作美观的活动彩车模型。 彩车整体造型的构思与应用的活动原理。 教师播放视频,再讲述导语,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氛围,引起他们的兴趣。(出示ppt) 师: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吧!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彩车有不同的装饰和特点。 师:在盛大的庆典或节日的游行队伍里,常可以看到色彩缤纷、造型独特的大型彩车,为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同时很好地体现了一定的主题和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 一、了解车的类型、结构、功能等,并学会运用多种媒材制作造型美观的车。 二、掌握制作车的基本方法。 三、在实践操作中感受用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材料制作车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训练学生积极地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实践与创造,养成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利用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材料,制作汽车。 教学难点:车型设计新颖美观,结构合理。 教师用具:电教媒体,教学课件,汽车范作,剪刀,双面胶等。学生用具:自备的制作汽车的各种材料(如,塑料瓶,易拉罐,各种蔬菜、瓜果,橡胶泥,剪刀,小刀,钻子,牙签,旧鞋,袜子,玩具赛车车轮等。)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明确目标 1、欣赏萝卜汽车和拖鞋汽车,并分析其制作材料的特殊性。 2、板书课题。 二、交流讨论,呈现问题 1、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你会选用哪些材料,制作汽车的哪个部分呢? 2、师生互动探讨:恰当、巧妙地选材。(了解学生的创作想法与思路,教师及时予以引导。)
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感知丝绸和玻璃摩擦之后,能产生静电的现象。2、引导幼儿迁移运用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自制小玩具,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活动准备:1、玻璃板、薄纸、大头针、丝绸布料2、在干燥的天气进行活动,因为干燥的天气容易产生静电活动过程:一、组织幼儿认识“小指人”,激发探索的兴趣。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一张薄纸)师:“现在老师用剪刀剪一下,变成了什么?”(老师剪成几个1.5——2厘米高的小纸人,要使小纸人站立不倒,可以在小纸人中间插上一根大头针)2、师:“可爱的小纸人,请你们给小朋友跳个舞吧!”幼儿发现“小纸人”没有跳舞。师问:“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让它跳起舞呢?”3、请幼儿用各种办法让“小纸人”跳动,谁想出来的办法好。
一、机构设立 1、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校本培训组织机构和专人负责,相关科室主任成员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负责总体领导、协调工作。 2、学校科研处作为校本培训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校本培训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3、学校其他科室应配合校本培训。 4、校本培训的档案有专门收集、整理和归类存档。
朗读背诵,感悟课文 1、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分小组交流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学习相应小节。) 2、学生在读书交流中,随机出示课件中相应小节,帮助领悟,读好“醒、软、绿、飞、高”等词。 第一节:(课件出示:天空春雷一声响,地下一棵棵柳树摇了摇身子。) 想象:春雷会跟柳树说什么? 第二节:(课件出示:春雨沙沙,柳枝渐渐吐绿,向下垂。) 你觉得这一小节该怎样读呢? 第三节:(课件出示:春风吹动柳枝,柳枝飘荡) 引读,你们瞧!春风给柳树梳头,梳着梳着——(生读)。 第四节:谁想读第四节?谁知道“小柳絮”是什么样儿的?理解“柳絮”:(课件出示:一双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柳树上沾满上面结满有白色绒毛的种子,绒毛随风飞散。) 第五小节:(课件出示:柳树枝条在风中飘荡,孩子们在树下玩耍。)看,小柳树醒了,它在干什么?会班齐读。 3、再读读课文,想想:你从哪里知道“柳树醒了”?“柳树醒了”说明什么? 4、和同桌小伙伴一起试着背背课文,比比谁先会背。(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时配乐。)
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1)指名读第一段。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一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3)教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 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再读第二句。 ③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最后一句,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 (6)朗读第三段。
精读课文,理解积累 1、同学们的字记的很好,课文也一定能读出感情来。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并自己喜欢的一段精读。 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调整方案: 方案一: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这一问题较开放,如果学生已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即可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回答只停留在零散的词句上,就按方案二教学。) 方案二:小燕子、麻雀和黄莺它们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色的?他们为什么这么认为?(板贴写有字的小写图片和对应的颜色) 3、小组内讨论:a.如果分角色朗读的话,该怎样读争论的语法,朗读好“不对”“不对,不对”“你们瞧”b.怎样表现春雨小鸟和大自然。 4、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小组内分角色读、表演读。 5、请一组同学配乐表演读,学生评价 6、同学们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把你的想法说一说,画一画(自选粉笔板画春雨) 7、指导积累。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请把你喜欢的词句画下来。
朗读(多层次自主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1、检查读。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2、指正读。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话找出来读一读,教师随机指导。 3、想象读。先听范读录音,然后指名读文,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4、分角色读。教师指导学生研究讨论每个角色的语气怎样读,并尝试给这些角色设计表情动作。 如:睡莲姑姑(奇怪的问):“小蚂蚁,你怎么了?” 小蚂蚁(揉肉眼睛,伤心的)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让学生尝试添加提示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给“人物”设计表情动作,添加不同的语气词,使课文变成了童话剧。由于是自己创造的成果,学生会读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但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每年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XX年安全教育日主题: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安全在我心中》。中外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用优美的文笔唱出了对生命的歌颂。人们歌颂生命,是因为生命的宝贵,人们热爱生命,是因为生命的美好。然而,生命又是脆弱的。当生命遭到灾难或伤害时,它就会转眼消逝,那些鲜血写成的教训,使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感悟到了安全的重要。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其中,交通事故已成为中小学生安全事故中的主要事故,食物中毒和意外伤害也一个个触目惊心、血泪交织的悲剧不能不叫人扼腕叹息、心有余悸,也更对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安全与我们每个师生密切相关,它关系到同学们是否健康成长,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有时无法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所以我们要加强教育,让学生远离危险,认识生活中的各种安全问题,学会正确处置意外,做好防范、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