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近代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汪荣祖认为,康有为和章炳麟是突破传统思想束缚的先锋。阅读下列摘编自《康章合论》的材料: 甲:1878年,(康有为)在求学时,"忽思苍生困苦,则闷然而哭"。1879年,他又说,"既念民生艰难,天与我聪明才力拯救之,乃哀物悼世,以经营天下为志"。乙:章炳麟希望即使国亡,国魂可以不亡,终可复国。欲令国魂不亡,唯有掌握国性,坚持文化认同。……主张读经与其提倡国学, 都是出之于保持中国文化特性的动机。而文化特性有关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存亡。请回答:①甲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志向?写出他的主要政治活动。(2分)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材料三: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 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1)材料一中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2分)(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这一事件中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什么?(2分)(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一历史场景?(2分)这一令人激动的场景发生的时间?(2分)
17.纵观中外历史,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制度的变更、民生问题的解决等都是国家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主题.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17-19世纪,美国、英国、法国、俄国、日本,这五个国家实现民族解放或变更社会制度的重大历史事件各是什么?上述五国伙同其他国家曾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剥削压迫,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进行了诸多实践.其中哪次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3)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在改革中对于土地问题分别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4)20世纪50年代,中国为解放农民土地问题,消灭封建剥削制度,采取了什么措施?(5)我们青少年为了中国的发展应该怎样做?
材料: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6月3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1)说说上述事件发生的背景。(2)从材料中归纳能够反映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屈辱外交的具体史实。(3)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
材料一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庶民的胜利》材料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的“俄国革命”指的是哪一事件?(1 分)如何理解“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1 分)(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1 分)(3)结合法国大革命的有关知识,指出法国国内存在的压倒它自身的一块“巨石”。(1 分)(4)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18 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2 分)
38.各国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材料一:1992年,一位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世纪伟人,针对当时有些人担心实行改革开放会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困惑,发表了重要谈话。谈话中他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明确提出了判断是非的标准。——川教版八年级下册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是说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解说词(1)材料一中,“世纪伟人”发表的“重要谈话”被称作什么?(1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出现了什么创新制度?(1分)哪次会议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1分)(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1分)“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范例?(1分)
材料 传说神农氏尝百草,首开中医发展先河.甲骨文记载的疾病有数十种,西周时开始分科治病,后期的中医学发展见表: 时期医学家主要成就文化发展阶段先秦扁鹊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采用望、闻、问、切诊断疾病.勃兴秦汉张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发展、昌盛隋唐孙思邈人称“药王”,著作《千金方》,在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辉煌 明清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广为流传,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总结
《朝天子·咏喇叭》:这篇散曲借咏喇叭,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对宦官专横跋扈、趾高气扬嘴脸的强烈憎恶之情。(2)根据上面的分析,适当运用轻重音、升降调等朗读技巧,有感情地反复朗读。(3)这几首诗词曲中,你最喜欢哪几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而后有感情地诵读。预设 【示例一】我喜欢“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这两句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收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示例二】我喜欢“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从这两句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满腔悲愤。作者一直盼望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时运不济,命运多舛,恢复国土、重整山河的宏愿一次次落空,令作者感到深深的失望。【示例三】我喜欢“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这两句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意为国家间无论怎样争斗,终究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湮灭,在无尽的沧桑中被遗忘,化为沉寂的黄土。经过前面的诵读、品读环节,学生们对这几首诗词已经有了了解,再安排学生背诵,可以使学生印象更深。
2、教学设备的存放要分类、编号、定室、定橱、定位,专用教室要有防盗、防火等安全措施,做好防潮、防尘和卫生整洁工作。 3、建立健全教学设备管理明细账,定时核对,做到帐、卡、物相符。人员调动时要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 4、教学设备的借用、报废要办理登记和审批手续。外借器材要及时收回,并做好交接手续。
2、运用形体动作表现不同的情绪。活动准备 1、铃鼓、节奏轻快的音乐带、录音机。 2、挂图:《千变人》 活动过程 1、展示挂图《千变人》。 请幼儿看挂图,找一找,看哪两个表情是一样的?借此玩配对游戏。 教师表演几种表情或动作让幼儿想想:这样的表情或动作,让人感受到的是快乐、生气、还是害怕呢?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高兴、害怕、害羞或者生气。
2012年9月25日被称作辽宁舰的中国航母,是在苏联时期乌克兰黑海造船厂建造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的基础上续建的。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时,该航母已完工约70%,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俄罗斯海军取消了订单,这艘即将完工的航母被迫停产,随之报废。1998年4月,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通过竞标,以2000万美元买下几乎拆成空壳子的“瓦良格”号航母。2005年4月“瓦良格”进入大连造船厂,由政府接管。此时的“瓦良格”只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钢铁空壳,所有武器、电子系统均已被拆除或者破坏。中国海军准备在“瓦良格”的原型上进行续建,俄罗斯却不肯出让阻拦索技术,中国只能自行研制。所以,辽宁舰的改造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历程,漫长的科技攻关之路遇到的重重障碍就可想而知了。疑难突破作为一篇新闻作品,本文是如何打动读者的?通过反复渲染、蓄势,营造训练现场的氛围,让读者透过文字感受从期待到紧张到彻底释放的心理过程,从而受到情感上的冲击。
1.生认真倾听老师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2.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生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4.全班交流第一自然段的内容。5.观察田字格中生字“午”、“节”的笔顺和所占的位置,边描红,小组内讨论该注意的问题。6.展示并交流书写作品。7.生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完成老师提出的任务,组内讨论交流。8.全班交流: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端午粽哪些方面的内容呢?9.生朗读以下词语:箬竹叶糯米枣清香又黏又甜10.朗读第2自然段,在老师的引导下,准确找出相关句子:(1)外婆的粽子是用这些材料包成的: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2)煮熟的粽子,清香扑鼻:外婆……一股清香。(3)外婆包的粽子味道美极了:剥开粽叶,……又黏又甜
目标导学四:详细解读,体会“论战”智慧1.阅读第一段,说说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层。明确: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第二层(从“问”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2.曹刿的身份是怎样的?为什么他要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呢?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但他“位卑未敢忘国忧”。一句“肉食者鄙”,表明他已经观察到了君主身边未有长策的弊端;而“未能远谋”不仅是对自己深谋远虑的充分肯定,而“远谋”二字,也正是整个论战的核心。3.“何以战”是个宾语前置的句子,这句话引出了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做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一)视频案例导入搜集播放中小学生溺水视频,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小伙伴相约私自到水库、池塘、湖泊等不明水域游泳、嬉戏导致不慎落水,同伴不知道如何处置,造成溺水伤亡等典型案例。1、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师: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观看视频后的认识和感受,重点思考以下问题:* 你看完视频后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 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2、发言分享。小组代表踊跃发言分享,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总结点评。师:大家的发言都很积极,真切地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总结的也非常到位,让我们再次给自己掌声鼓励。
20XX.01-20XX.05 院学生会 外联部部长n协助负责部门相关积极参与学生会的各项活动,与其他干事一起参与各类学生活动的策划;n负责学院活动的赞助拉取,制作活动赞助方案,并上门拜访企业拉取赞助;n完成其他学生会的工作任务,成功举办多次大型活动,如“迎新晚会”、“送毕业生晚会”等。20XX.01-20XX.05 楼栋管理委员会 安管部部长n对楼栋换届进行安全管理安排,参与组织楼栋各寝室进行户外活动;n负责安全管理部部员每日查寝安排,以及楼栋所有人员的日常巡查,并主持日常开会。
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安全牢记心中,5.12防灾减灾日》。祖国的未来属于我们,我们未来的生活将是多么美好。但是,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我们注意的事情,我们需要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据统计,去年,我国有1.6万多名中小学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导致非正常死亡。人类社会还面临着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威胁。据统计,台风、洪灾、地震、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每年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大量事实表明,防灾减灾的意识不强,自救互救知识缺乏是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是人类社会永远不变的追求。我们要对每一个生命负责,通过各种办法,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避灾自救意识,使公众能够掌握避灾自救基本常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和避灾自救能力,把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数学班 级 授课日期 授课顺序 章节名称§2.2 区间教 学 目 标知识目标:1、理解区间的概念 2、掌握区间的表示方法 技能目标:1、能进行区间与不等式的互相转换 2、能在数轴上正确画出相应的区间 情感目标:体会不等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有用性教学 重点 和 难点 重点: 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难点: 1、会比较两个整式的大小 2、能根据应用题的表述,列出相应的表达式教 学 资 源《数学》(第一册) 多媒体课件评 估 反 馈课堂提问 课堂练习作 业习题2.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掌握双曲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形式及其对应的焦点、准线.过程与方法掌握对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进一步理解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坐标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研究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双曲线的定义及焦点及双曲线标准方程.教学难点在推导双曲线标准方程的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当的坐标系.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4. 标签
教 学 过 程教师 行为学生 行为教学 意图时间 *揭示课题 8.4 圆(二)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知识回顾】 我们知道,平面内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如图8-21): (1)相离:无交点; (2)相切:仅有一个交点; (3)相交:有两个交点. 并且知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关系来判别(如图8-22): (1):直线与圆相离; (2):直线与圆相切; (3):直线与圆相交. 介绍 讲解 说明 质疑 引导 分析 了解 思考 思考 带领 学生 分析 启发 学生思考 0 15*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新知识】 设圆的标准方程为 , 则圆心C(a,b)到直线的距离为 . 比较d与r的大小,就可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讲解 说明 引领 分析 思考 理解 带领 学生 分析 30*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知识巩固】 例6 判断下列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⑴直线, 圆; ⑵直线,圆. 解 ⑴ 由方程知,圆C的半径,圆心为. 圆心C到直线的距离为 , 由于,故直线与圆相交. ⑵ 将方程化成圆的标准方程,得 . 因此,圆心为,半径.圆心C到直线的距离为 , 即由于,所以直线与圆相交. 【想一想】 你是否可以找到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其他方法? *例7 过点作圆的切线,试求切线方程. 分析 求切线方程的关键是求出切线的斜率.可以利用原点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的条件来确定. 解 设所求切线的斜率为,则切线方程为 , 即 . 圆的标准方程为 , 所以圆心,半径. 图8-23 圆心到切线的距离为 , 由于圆心到切线的距离与半径相等,所以 , 解得 . 故所求切线方程(如图8-23)为 , 即 或. 说明 例题7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在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想一想】 能否利用“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的几何性质求出切线方程? 说明 强调 引领 讲解 说明 引领 讲解 说明 观察 思考 主动 求解 思考 主动 求解 通过例题进一步领会 注意 观察 学生 是否 理解 知识 点 50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点使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过程.(二)能力训练点要求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对比、概括、转化等方面的能力.(三)学科渗透点通过一个简单实验引入抛物线的定义,可以对学生进行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二、教材分析1.重点: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2.难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三、活动设计提问、回顾、实验、讲解、板演、归纳表格.四、教学过程(一)导出课题我们已学习了圆、椭圆、双曲线三种圆锥曲线.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四种圆锥曲线——抛物线,以及它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课题是“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首先,利用篮球和排球的运动轨迹给出抛物线的实际意义,再利用太阳灶和抛物线型的桥说明抛物线的实际用途。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