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各类精美PPT模板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Word文档 >

吉林省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无答案)

  • 河南省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材料二 进入新时期,中国更加积极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1981年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同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到2011年,中国已同171个国家建交。到2012年,中国已在10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50多所孔子学院。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必将对21世纪的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1)请从材料一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通过设计示意图的形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3)综上所述,你得到了哪些关于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认识?

  • 山东省日照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日照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材料一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历时 “三百多年之久的世纪大辩论”发生的历史 背景。(4分)

  • 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材料二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2)上述两种政治制度有何显著区别?

  • 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材料一吴起在楚,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农民军队之配练与井田制之废弃,为新军国图谋富强之两要端,而即以促进宗法封建贵族之崩溃。﹣﹣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 孝文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钱穆《国史大纲》

  •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唐·杜甫《忆昔》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 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16. 大唐以博大的胸襟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显示了高度的自信和恢弘的气度。观看下面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拜占廷帝国、朝鮮和西伯利亚,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唐朝是一个国际性的时代。政府专门设置了鸿胪(lú)寺来接待各国的使者;推行与邻国之间的朝贡关系,即邻国及其民众要经常向大唐献上贡品并行叩头之礼一一在皇帝面前下跪,以前额触地,唐朝回报进贡国家奢华的礼物。据记载,唐朝曾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及骠国(今缅甸)、真腊(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西城和中亚各国,西方的拜占廷(东罗马)、波斯(今伊朗)、大食哈里发帝国(阿拉伯)等均有使节来到大唐。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商旅、僧侣和留学生。

  • 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26.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勃勃生机。——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1)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是谁?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 江苏省盐城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材料三在清朝的辽阔的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个少数名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节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教材材料四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是件值得全体炎黄子孙热烈庆祝的大事,它是迈向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节选自紫荆网(1)材料一中的“封建领主制”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指哪一政权?(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什么措施?

  • 贵州省黔南州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黔南州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材料一 70多年前,苏军在这场战役中,彻底击碎了法西斯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德国东线走向灭亡的开始.材料二 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的战役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材料三 我们将永远不会将胜利分为自己的胜利和别人的胜利,我们将永远记住盟友﹣美国、英国、法国和其他反希特勒联盟的国家,德国和意大利的反法西斯者的援助.﹣《普京红场阅兵讲话》

  • 湖南省怀化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怀化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材料一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全会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指出材料一中的“会议”名称;(2)材料二中的“会议”召开于哪一年?它作出了哪一重大战略决策?(3)请概括以上两次会议在意义上的共同点。

  • 湖北省襄阳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襄阳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材料一 有人认为: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你认为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列举两点)材料二 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中,曾有许多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甚至还取代了某些中原王朝,他们入主中原后在统治策略上都迅速地被中原化.(2)第一个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的是哪个游牧民族?哪一项地方行政制度最能体现其管理国家的“中原化”?(3)满族建立的清王朝为加强我国西藏的管辖做出了突出贡献,依据史实,概括清朝管辖西藏的两种方式.

  • 山东省德州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思想之美】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没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法家的韩非提出了怎样的济世良方?(3分)

  • 山东省青岛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材料一 在清兵入关的同时,英国的议会和国王之间在国王征税的权力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议会民军在克伦威尔领导下,击败了皇家军队,而且以议会审判,判决将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英国的这次革命,开启了新的国家体制。——许倬云著《中西文明的对照》材料二 它的设立与雍正初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关系……它所承办的均为军国大政,且有人事咨询权……但是,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 山东省潍坊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4分)

  • 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材料一“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材料二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它明确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侵犯;否定了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原则。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经强迫在法国占领下的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此法典。

  • 陕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材料二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 浙江省义乌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义乌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6年,我国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如图,写出马铃薯传入欧洲所经过的大洋,并指出马铃薯走向世界最初源于哪一历史事件。(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根据相关链接,说说美国的做法对我国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有哪些启发。【相关链接】1939年美国出台《市场推广法案》,依据法案成立了国家马铃薯委员会,进行贸易立法和纠纷的解决;各州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种植不同用途的马铃薯;专门成立研究中心,进行新品种培育、深加工处理、化肥农药使用量、节水等研究。

  • 四川省乐山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乐山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1)以下表述,与材料一信息一致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信息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4分)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团结亚、非、拉美国家是我国外交的重点。( )③美蒋特务制造了企图谋害周恩来等中国代表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④20世纪70年代, 我国结束了同美国、日本长期对立的僵局,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

  • 江苏省盐城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26.材料一 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材料二 秦兼天下,建皇帝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汉书》卷十九《百官宫卿表》中国君主专制就本质而言非常原始,却与一个受过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文官)并存.----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 材料三 秦汉时期,城乡地位极为崇高.拜相时,皇帝要施大礼,因此才有“拜相”一说,然而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竟把丞相给废除了,从此丞相在中国就成了一个历史名词.----《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的“百官之职”中负责检察的官职名称.材料中“受过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是通过考试而产生的,这种考试应开始于何时?(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主要目的.(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专制主义统治逐步加强的趋势,你认为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的后果是什么?

  • 江西省南昌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文明的借鉴】材料二 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美】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材料二评述了日本借用东西方文明的哪两件大事?

上一页123...171819202122232425262728下一页
提供各类高质量Word文档下载,PPT模板下载,PPT背景图片下载,免费ppt模板下载,ppt特效动画,PPT模板免费下载,专注素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