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条 xx县xx职业技术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安全领导小组”)是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实行校长总负责,副校长分管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科)综合协调、督促和检查,各处室(部门)结合业务工作具体负责落实的管理责任体制和运行机制,全校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具体落实“管业务必须管业务范围内安全工作”的“一岗双责”要求。 第三条 全校教职员工必须不断强化安全责任意识,熟悉并掌握学校安全工作政策和安全工作知识,自觉把确保安全的要求融入教学和各项具体管理工作之中。
二、值周时间:每轮值班时间为一周,即每周一早上7:30开始至下周一7:30交班时结束。 三、工作职责: 、当值领导早晨必须在作息时间规定的“教师到校”前30分钟到校,白天全天在校,下班时,必须待全校师生全部离校后方可离校。 2、当值领导必须按规定到岗在岗,一般情况下不予请假。如有特殊情况确须请假的,须自行委托代班人(代班人必须为班子成员)并报校长准假。 3、当值领导每天应对教学楼、校门、围墙、厕所、运动场地、食堂、栅栏、楼梯扶手、办公室、班级、楼梯用电、电源开关、水房、消防设施、健身器材等进行查看。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分管校长,并通知后勤立即整改,对重点部位加强安全防范,排除隐患。 4、课间及午休时间,要经常到教学区、活动区等区域巡视,协助大队辅导员及值周教师及时制止学生追逐打闹、高声喧哗、污染环境、损坏公物等不文明事情发生。 5、上课期间,本人无课时,应经常对各班级上课情况进行巡视,发现有空堂、串课现象及时通知教导处;对正常上课时间与家长、教师、学生谈话、接打电话的及时制止。
2、从周围生活中发现多种有趣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有数字的物品; 2、电脑课件(打电话的情景) 3、英语儿歌 活动过程: 一、英语儿歌引出。 提问:说说这首儿歌里有哪些数字? 二、介绍生活中有数字的物品。 你收集的材料上有哪些数字,它们有什么作用? (在此进行提升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如:食品袋上的数字代表生产日期、保质期;药瓶上不仅有保质期,而且还有剂量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字,数字用处很大。它可以表示顺序、日期、时间等。如果没有数字,生活就会变得乱糟糟,甚至还会出事故呢!)。
2、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正确判断7以内的数量。 3、能学习别人的好方法,乐意使用新的方法数数。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了数字1——7。 2、物质准备: 教具:房屋形分类底版,7以内的动物卡片若干。 学具:房屋形分类底版,7以内的动物卡人手一套,数字卡片1——7人手一套。 环境:在黑板上创设动物园的环境,并在每个区域贴上数字。 活动过程: 1、游戏:参观动物园。复习认识数字1——7。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玩,好吗?(出示黑板)看,动物园里有几个房间呀?这是几号房间呢?(引导幼儿复习认读数字。) 2、游戏:和动物做朋友。学习运用目测数群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了解小树的生长过程,有初步的逻辑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数字1—4,有初步目测4以内数的经验。 2、学具:相册模板16个,相应图片16套;教具:相册、照片范例。 活动过程: 1、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师:树妈妈给树宝宝拍了许多照片,你们想看吗? 师:我们来看看,它都给小树拍了哪些照片。 (2)出示小树相片,幼儿感受照片上小树的不同数量和不同的生长阶段。 ①出示“小芽”的照片。 师:这是树宝宝的照片吗?是树宝宝什么时候的照片? 师:小的时候它叫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小芽) 师:这是小树在小芽时候的照片,是几个小芽?(目测小芽的数量)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6张蘑菇房子图片。 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小猴、小兔头饰各一个和老虎的图片一张 4、幼儿数学操作板1个/人,1-6的点卡一套/人。 5、标有1—6的数字卡片,每个小朋友一张 6、故事《住宾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拍手游戏:“嘿嘿,ⅹⅹⅹ(小朋友名),我问你,你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嘿,在这里!”(被问的小朋友举起旁边小朋友的手。) 2、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床,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邻居都有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活动目标: 1、感受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观察了解动物姿态万千、千奇百怪的睡眠姿态,从这一侧面 让孩子了解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丰富词汇:缩、倒挂、趴等词。 3、能够分清动物的不同睡姿; 活动准备: 1、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睡眠的各种姿态的图片。教师布置好活动场地:动物的家——将活动场景布置成大森林的情景,摄影屏幕上是一副森林的背景图。森林中布置有关动物(仙鹤、马、猫头鹰、蝙蝠、猫、乌龟)的家,用积木拼搭成型,上面贴上相关动物的图片;幼儿进场时播放轻柔的音乐。 3、CAI课件《姿态的万千睡》、电脑、磁带、录音机、电钢; 4、活动前和孩子们一起了解各种动物的名称 。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环境创设一、信息资源的准备1、收集各种扇子实物,互相介绍自己的扇子,寻找各种扇子的异同,启发幼儿按大小、形状、制作材料(绸面、藤面、葵叶、鹅毛、纸、木等)、扇面图案进行分类。2、家长与孩子共同收集跟扇子有关的故事、录像、图书、图片等资料,鼓励幼儿将查找途径、内容用图表形式记录下来(见图一)。3、在室内布置有关幼儿参观商场、购买扇子的照片,同时把幼儿围绕扇子所提的问题及如图一的记录表展示在墙面上。二、工具与材料的准备1、多用组合架。用铁丝做一个架子固定在墙上,将相关的工具与部分装饰用品串挂在组合架上,如线团、包装纸等。在剪去瓶口的矿泉水瓶、酸奶瓶内插装画笔、尺子、钳子、小锯子、剪刀等工具。2、趣味废纸箱(见图三)。既可美化活动区,又能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如将蛋糕盒纵向裁半,将其装饰成孩子头像或其他形象,穿绳悬挂在区角墙壁上。也可直接将经过装饰的方形纸箱放在区角。3、制作材料及方法(见图四)。有待装饰的扇面和扇页,白志、色纸与废旧挂历纸,有孔的薄木片、薄竹片条等,启发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作品完成后可用各色丝线饰扇把。
活动准备:一、环境创设:收集各种口袋(塑料袋、网袋、布袋、纸袋、蛇皮袋、麻袋等)。二、操作材料:米、水、小金鱼、球、玩具、水果等,毛巾若干条。三、知识准备:活动前组织幼儿参观菜场、垃圾场、医院、马路,并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向孩子介绍家中所用的口袋。 活动过程:一、幼儿通过玩口袋,认识了解各种口袋的名称及材料。1.幼儿游戏玩各种口袋。2.幼儿认识各种口袋。3.幼儿根据材料的不同为口袋分类。二、操作活动:尝试了解口袋的用处,并讨论塑料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1.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讨论口袋的用处。2.幼儿尝试用各种各样的口袋装物品,并记录自己的尝试结果。3.师生共同小结口袋的功用。4.找出生活中最常用的口袋:塑料袋。5.讨论塑料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三、结束活动:把装的物品运回教室。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海洋动物的食物链,感知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2、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的欲望。 3、萌发幼儿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录音、电脑、录音机、图片、操作卡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播放录像:海底世界。 幼儿交流:看到了什么?它们吃什么? (评:奇妙的海洋世界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观看的聚精会神,活动室里静极了,为下面的活动开好了头。)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用保护色、断尾、喷“墨汁”等保护自己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了解周围事物的动态。【活动准备】 1、挂图二幅,图一:蝴蝶、蟋蟀、瓢虫、蜻蜓、枯叶蝶、花螳螂,竹节虫变色龙、树蛙、斑马等;图二:壁虎、海星、蚯蚓、乌龟、乌贼鱼等 2、幼儿、家长收集的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图片、碟片、图书等资料。 3、没尾巴的动物图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活动,讲述故事《谁丢了尾巴》 (1)根据故事情节提问: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谁丢了尾巴?(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去交流,发现) (2)根据上述内容让幼儿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有了大致了解。
一、听各种车的声音 让幼儿仔细听,辨别出几种不同的汽车(有消防车、救护车、 警车和卡车等)二、观察比较1、出示自行车、消防车、警车、洒水车,让幼儿观察这些车的构造,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样的?2、小结:这些车都有圆圆的车轮。消防车和警车的叫声不一样,消防车是红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专门用来救火的。警车上白色的,专门用来抓坏人的。洒水车有水箱,用来清洁马路的。
2、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样的肥皂。3、通过吹泡泡活动,增添幼儿的乐趣。准备 1、为每组幼儿准备形状、颜色、气味不同的洗衣皂、香皂、药皂、婴儿皂等等。吹肥皂泡瓶若干,盛水脸盆几只作洗手用。操作卡片“请你涂颜色”。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肥皂的特征,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肥皂。
2、教学准备:磁铁;探索材料:回形针,玩具,一元硬币,夹子,茶叶罐等铁制材料和非铁制材料:积木,塑料玩具,纸杯,玻璃球,气球……装水的大盆两个;取物工具---篓子、盘子、有磁铁的钓钩、勺子、筷子等;空箱子2只,空盆1个3、教学过程a) 情景引入(出示大盆)师:陈老师遇到一个问题---小弟弟把许多东西一起扔到了这两个玩水的大盆里,这可怎么办呢? 提出问题讨论:怎样才能将这些东西拿出来呢?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2、教幼儿学习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3、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讲述操作过程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红、黄、绿色的小房子(纸盒做的)各一个,幼儿每人一篮(3—6片)红、黄、绿色雪花片。 2、红、黄、绿色花一朵,红、黄、绿色蝴蝶卡片各一个。 活动过程: 1、蝴蝶找花(把相同颜色的物体放在一起)。 教师出示红、黄、绿色花卡片和红、黄、绿色蝴蝶卡片各一个,讲述小故事,“花园里住着三只美丽的蝴蝶,一只是红色的(舞动红蝴蝶),一只是黄色的(舞动黄蝴蝶),还有一只是绿色的(舞动绿蝴蝶)。它们天天在花园里唱歌、跳舞、做游戏,非常快乐。有一天,三只蝴蝶正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忽然‘哗啦拉’下起雨来,三只蝴蝶想在花姐姐的叶子下面避雨,花姐姐说:‘和我颜色一样的蝴蝶请进来吧!’谁愿意帮助三只蝴蝶找到相同颜色的花?” 2、游戏“蝴蝶找花”
2、巩固按物体的数量匹配相应的点卡。 3、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活动操作过程,能正确地进行操作。 活动准备: 水果实物(苹果1个、橘子2个、梨子3个),单独的动物图片(每种动物数量分别是1、2、3),1—3的点卡,盘子3个,大分类箩筐1个。 活动过程: 一、妈妈买的水果。 1、教师(出示一篮水果):这是妈妈刚才买回来的水果,请你帮助妈妈一起来整理水果好吗? 2、师幼将水果拿出来放在桌子上说一说:有哪些水果? 3、启发幼儿思考:我们怎样整理它们呢?引导幼儿把一样的水果放在一个盘子
2、通过品尝饼干、观察饼干、触摸饼干,感知形状的基本特征,大胆想象其他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物体。 3、在活动中愿意大胆的讲述。 活动准备: 1、教具: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饼干若干,放置托盘中,并用盖布盖住。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图片各一个。 2、学具 ——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彩色笔若干。 ——各种类似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物品,例如:圆盘子、书、三角铁、镜子、积木、三角尺、插花等,散放在活动室的四周。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打扮成魔术师的样子对孩子们说:“我是神奇的魔术师,我能变出很多很多的东西,看我变变变”。(边说边转一圈,从袖子里拿出三角形)。 提问:(1)我变出了什么? (2)三角形有几条边?(伸出手点数) (3)你见过什么东西是三角形形状的? 2、用同样方法,从左兜里变出正方形,提问相似问题。 3、用同样方法,从右兜里变出圆形,提问相似问题。 (二)进行游戏:图形娃娃找家 1、以魔术师的身份变出图形娃娃,送给孩子们。 师:我的本领可大了,还能把你们变成图形娃娃,看我变变变(从隐蔽的地方拿出卡通图形娃娃挂饰,让幼儿辨认形状),你喜欢哪一个,就自取一个挂在脖子上,自己摸一摸,看一看你是什么形状的娃娃?
2、爱自己的家,乐于帮助爸爸妈妈招待客人。 3、能独立完成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筷子若干双,托盘一个(内装有小包装的糕点若干),碟子3-5个(边上分别贴有一张7以内的数卡);实物展示仪。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1-7的数字印章、印泥若干。 活动过程: 一、我帮妈妈夹花生。 教师:今天爸爸妈妈邀请了朋友来做客,你是家里的小主人,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呢? 鼓励幼儿提出帮助父母整理家里的物品,招待客人。 教师(出示贴有数卡的碟子):客人来了,爸爸妈妈要邀请客人吃点心。你知道客人想吃几个点心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出示装有花生的托盘):谁愿意帮客人拿点心?请个别幼儿示范拿点心,鼓励幼儿看清卡上的数字,边拿边数。 教师将幼儿装有点心的小放在视频展示仪下面,师幼共同检查花生的数量和数卡是否一致。
2、在观察图片和提问的引导下,探索用点卡表示实物的数量。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花的图片6张,其中数量为1、2、3的花朵两张; ——1、2、3、的点卡片各一张,分类和底板。 2、学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套实物和点卡操作图片,分类盒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 感知图片数量,认识点子标记。 1、师:小朋友看这儿有什么?每张图片上有几朵花?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
PPT全称是PowerPoint,LFPPT为你提供免费PPT模板下载资源。让你10秒轻松搞定幻灯片制作,打造⾼颜值的丰富演示文稿素材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