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能死章句,需要思考一个“活”字。李白在《嘲鲁儒》中说:“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诗人对那些夸夸其谈而没有真才实学的“鲁叟”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这些人谈起五经头头是道,问起经世济民之策却茫然无知。他们拿腔拿调,架子十足,却死于章句,不知时变。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观点,则更加值得那些“鲁叟”们深思。他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言词朴素,满含哲理,诗中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至今犹有现实意义。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真知、悟真谛,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38.各国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材料一:1992年,一位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世纪伟人,针对当时有些人担心实行改革开放会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困惑,发表了重要谈话。谈话中他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明确提出了判断是非的标准。——川教版八年级下册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是说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解说词(1)材料一中,“世纪伟人”发表的“重要谈话”被称作什么?(1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出现了什么创新制度?(1分)哪次会议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1分)(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1分)“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范例?(1分)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被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醉翁亭记(选段)欧阳修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材料 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主要是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道家像药店,它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像粮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将来怎么办,就要研究四书。
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到了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在西欧长期动乱的过程中,基督教会乘机扩大势力和影响,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3世纪起,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6世纪,东罗马帝国四处征伐,帝国日益衰落。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东罗马帝国灭亡。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9年级上册》
材料一:“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 ——摘自华盛顿纪念塔内的碑文材料二: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诸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1)材料一中,使中国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以制夷”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在该历史事件中“师夷长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揭示了作者和征人们怎样的共同心理?(2分)
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
还需要注意的是,现在通过手机订购商品需要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服务,而获取用户的所在地址信息,往往通过“GPS定位”。而这些定位服务,恰恰为一些O2O(Online To OfflinE.即线上到线下)的不法分子开辟了绿色通道。苹果手机在iOS7系统中,加入了“常去地点”功能,可以在地图上显示用户曾到过的所有位置。该数据如果被他人知道,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因此,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关闭这些功能为好!用户可以通过“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常去地点”来关闭该选项。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夏洛伊是我的雪德兰亚牧羊犬,从我创办动物收容所那天开始,它就一直陪伴着我,现在它已经老了,过去的几周,它总是趴在房子前,很久都不动一下。吃饭的时候,我必须哄上几分钟,它才勉强张开嘴巴。我今年已经49岁,不再像以往那么强壮,我感觉自己就像夏洛伊,想做事情,但已经力不从心。 10岁那年,我和爸爸一起救治了一只受伤的鹈鹕。从此,帮助被抛弃和被虐待的动物就成为我向往的职业。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一名康复顾问,但我的心里想着动物,所以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放弃了工作,在阿肯色州北部的奥索卡斯租了15英亩土地,创办了洛基山动物收容所,照顾那些被抛弃和被虐待的动物。
13.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展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但丁、波特拉克、薄伽丘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材料二 (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星辰代谢》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发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1分)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大一统”之梦》(2)秦汉统治者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3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但人们所希望的真正和平并未降临。美国、苏联这对战时的盟友很快变成了“冷战“的对手。”“冷战”为什么会爆发呢?史学家们从以下四个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角度一]美国当时拥有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把苏联看作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角度二] 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威望大大提高,并且军事力量大大加强,能与美国抗衡。战后,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在自己的周边建立“安全带”,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即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思想和主张。)
材料一 1757年,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克莱武指挥军队侵占了孟加拉,他放手让部下抢劫,自己一人就抢走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材料二 1814年﹣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万匹跌到30多万匹;而同一时期,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英国侵略印度方式的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这场运动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以及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1956年年底,约9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 ——摘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改革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材料二 孝文帝召见群臣,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 (2)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材料二中孝文帝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这次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人民的智慧】材料三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A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B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推动精神发展创造的必要前提和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3)材料中的A是指哪一科技发明?宋代时改进B项发明的历史人物是谁?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历史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4分)